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 测量及影响因素3

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 测量及影响因素3

第34卷第2期2010年3月人口研究 Popul a ti on Research Vol134,No12M arch201011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3任 远 乔 楠【内容摘要】本文提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是一个逐步同化和减少排斥的过程,是流动人口对城市的主观期望和城市的客观接纳相统一的过程,是本地人口和外来移民发生相互交往和构建相互关系的过程。

本文通过模型分析,验证了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的三个假设,即流动人口的个人和家庭状况影响社会融合;流动人口的社区参与和社会资本影响社会融合;城市的制度安排影响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作者简介】任远,复旦大学教授,人口研究所副所长;乔楠,复旦大学管理学硕士,现为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卫生服务研究与政策博士研究生。

Soc i a l In tegra ti on for M i gran ts:Process,M ea surem en t and D eterm i n an tsRen Y uan Q i a o NanAbs tra ct:Socia l I n te g ra tion fo r m ig ra n ts is a com b ined p rocess of i ncre a s ing a ss i m il a tion a nd re duci ng exclus ion,a nd a p rocess of coo rd ina ting e xp ecta tion of m i g ra n ts a nd a ccep ta nce of u rba n secto r,a nd a p rocess of deve l op i ng coun te r re l a ti ons a nd bu ild ing socia l ne t w o rk am ong m i g ra n ts a nd l oca l p eop l e.T he p ap e r m e a su res soci a l in teg ra ti on deg re e of tem p o ra ry m i g ra ti on in fou r d i2 m ens i ons,i ncl ud i ng i de n tity recogn iti on,e xp e cta tion to city li fe,in te ra ction w ith l oca l re s iden ts a nd fe e ling of socia l a ttitude s from loca l citize ns.Re su lts show tha t va ri ous va ria b les ha ve d i ffe ren t i m p a ct on d i ffe re n t a sp e cts of socia l in te g ra tion.Ba se d on a reg ress i on m ode l,the p ap e r tes ts th re e hyp o th2 e s is on the fa cto rs a ssoci a ted w ith socia l in te g ra tion of m ig ra n ts:m i g ra n t ind ividua l a nd fam il y cha r2 a cte ri s ti cs a re s ign ifi ca n tl y a ssocia te d w ith soci a l i n teg ra ti on;com m un ity p a rti ci p a ti on a nd socia l cap2 ita l s i gn i fica n tly a ssocia ted w ith soci a l i n teg ra ti on;a nd i ns titu ti ona l a rra ngem e n ts s ign ifi ca n tly a ssoci2 a ted w ith soci a l i n teg ra ti on.I n i m p roving soci a l in te g ra tion of m i g ra n ts,the p ap e r a rgues fo r com2 p rehe ns ive p o li cies a dd ress ing the va ri e ty a nd com p lexity of the p rocess of socia l i n teg ra ti on,inclu2 d ing those tow a rds na tu ra l i n teg ra tion a nd i n te rven ti ona ry in teg ra ti on,a ctive in te g ra tion a nd i n te ra c2 tive in teg ra ti on,a nd p rom o ting a g ra dua l a nd m u ltid i m ens i ona l in te g ra tion p rocess.Ke y w o rd s:M i g ra n ts,Soci a l I n teg ra ti on,De te r m i na n tsAu tho rs:Ren Y ua n i s PhD a nd Professo r of Dem og rap hy a nd U rba n Stud i e s,Fuda n U n ive rs ity, Sha ngha i,Ch ina.E m a il:yre n@fuda ;Q i a o N a n is PhD ca nd i da te of Hea lth Se rvice Re2 sea rch a nd Po li cy Prog ram,U n i ve rs ity of Roches te r,US A.E m a il:na n_q ia o@u r m c.roches te 3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城市流动人口长期居留与社会融合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本文同时得到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研究”、“我国目前社会阶层状况研究”,以及复旦大学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中国城市化发展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项目的支持。

 人口研究34卷12 我国正在经历迅速的人口城市化和城乡结构的转变。

大量的城乡移民能否在城市定居下来,完成其城市化过程,并通过市民化带来宏观社会结构的转变,对于中国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动这样的过程,也有利于城乡关系的协调、贫富差距的缩小、缓解社会矛盾,建设良好的和谐社会。

同时,建立在城市化基础上的工业化,也能够为现代工业提供稳定的产业工人,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现代农村的建设提供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改变有两各阶段,第一阶段是1980年代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通过流动和暂住城市提高了经济的活性;第二个阶段是从21世纪初以来,如何继续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和市民化,是深化改革和推动中国发展面临的更重要任务。

本课题通过笔者课题组在浙江省绍兴市开展的社会调查,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内涵、过程和促进其社会融合的对策方略进行分析。

1 对我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的简单综述1.1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内涵社会融合的经典定义是一种相互同化和文化认同的过程。

芝加哥学派的Park等提出同化是是移民和当地居民之间相互渗透、交往,相互分享各自的文化记忆,并和所在的城市相互适应,汇入一种共同的文化生活的过程(Park,R.and E.Burgess,1924)。

国内的学者如任远和邬民乐认为社会融合是不同个体、群体或文化间的相互配合、适应的过程(任远、邬民乐,2006)。

童星和马西恒提出社会融合是指新移民在居住、就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融入城市社会、向城市居民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进展程度可以用新移民与城市居民的同质化水平来衡量(童星、马西恒, 2008)。

O ru m和Chen(O rum,A.and X.Chen,2003)则提出移民群体扩展和生活地点的紧密联系,创造具有内聚力的地方社区,并通过地方性的行动积极融入城市社会。

从同化的另一面看,社会融合是相对于社会排斥而言的。

例如欧盟认为社会融合是确保具有风险和社会排斥的群体能够获得必要的机会和资源,并通过其全面参与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享受正常的生活及在其居住社会中享受应有的正常社会福利的过程(嘎日达、黄匡时,2008)。

郎友兴根据国际上有关的指标,提出社会排斥包括享受物质待遇、就业、拥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健康和社会参与等方面(郎友兴,2007)。

因此,1995年联合国哥本哈根社会发展首脑会议指出,社会融合的目的是创造一个人人共享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责任,都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这种社会必须建立在以下基础上:尊重人群和基本自由、文化与宗教差异、弱势及处境不利群体的社会正义和特殊需要、民主参与和法制;使社区组织更大程度的参与制定和执行当地项目,尤其是在教育、保健、资源管理和社会保护方面;确保有一个法律框架和一个支持型结构,以鼓励成立社区组织和个人自愿结社,鼓励做出建设性贡献;鼓励所有的社会成员行使权利、履行职责、充分参与社会、并认识到靠政府不能满足社会的全部需要(丁开杰,2005)。

因此,社会融合同时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制度条件,使移民群体能够享有必要权利,并结合自身素质和能力积极参与、共同发展。

这样的过程可以用“市民化”来概括。

刘传江和周玲提出,农民工的市民化使离开原居地半年以上、在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逐步向市民转化的过程,它包涵了农民工的户籍变动,产业转换和地域转移,以及农民工生活观念、思想方式、行为习惯、社会组织形态的转化(刘传江、周玲,2004)。

不同学者研究社会融合的角度不同,有些定义认为社会融合是双向的概念,即融入者和被融入者通过相互作用,达到融合的过程;而另外一些定义则强调融入者主动地适应被融入环境的过程。

不同学者研究社会融合的内容不同,有些定义强调文化和情感的融入,有些定义则强调经济和社会 2期任 远 乔 楠 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13的融入。

有些研究强调融合的过程,而有些定义则强调社会融合即是过程又是结果。

但总而言之,社会融入包括的概念都包含了作为进入者的差异性群体,以及该群体对地方社会的相互适应、相互作用和最终融合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存在不同差异群体之间、移民群体和地方社会之间的排斥、阻碍和相互冲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