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汇报ppt

项目汇报ppt


1
对长江三峡(重庆)国 家地质公园的影响分析
2 7 3
沿线陆生动物现状 对野生动物的影 响分析
对重庆市长江三峡巫山湿地 县级自然保护区影响分析
6
5
对风景名胜区及大 昌古镇的影响分析
4
对水生生物的影 响分析
施工期噪声影响评价

通过预测结果表明,单机施工机械噪声昼间最大在距源35m以外可符合标准要求;夜间最大在150m以外 可符合标准要求。
照明、电力、通信线走向
桥梁布置图
项目组成
项目组成 主要建设内容 拟建工程全长 1236.002m ,二级公路兼城市次干路标准, K0+000~K0+320 段路基宽度 14m, 双向2车道,K0+320~K1+236.002段路基宽度 24m,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40公里 /小时;引 道全长311.039m,四级公路兼城市支路,双向2车道,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 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全线共设置3处平面交叉。 共设置大桥:130m/1座。 全线道路人行道处均设置盲道,盲道宽0.5m,交叉口处三面坡缘石坡道宽度结合斑马线设置 拟建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分开布置的方式。 两侧人行道、边坡绿化等。 道路照明按城市支路要求设计。 其它管线沿道路两侧布置,与道路中心线平行。从地面算起,从上至下管道布置顺序为:电 力电缆沟、路灯管线、通信管线、中压燃气管道、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管道建 设优先次序为:雨水管、污水管、供水输水管、燃气主管、电力电缆沟、通信、各类支管。 拟建工程在挡墙段、填方段、桥梁段,设置有混凝土护栏、波形护栏。 设置道路交通标线、交通标志 路基工程
侧门,是连接大昌各码头与镇内各主干路的重要联络道。拟建工程部分路段 为原临河步道,道路狭窄,凹凸不平,现为建设打造大昌旅游明星镇,大昌
各码头正在规划设计中,其中包括原有的旅游码头、规划的滚装船码头、规
划的客运码头,三大码头均需通过本次拟建道路与镇内各城市干路相连接, 因此该道路需解决前往大昌镇的人流量与车流量,让旅客更有效的从水上各

昼间多种施工机械同时作业,噪声在距源50m以外可符合标准要求;夜间在200m以外可符合标准要求。 根据实际调查资料,目前国内一般公路施工主要集中在昼间,夜间基本不施工,因此夜间施工噪声影响 有限。
根据现场踏勘及预测结果,沿线声环境敏感点距路沿50m以内的包括宁湖西路街道临路第一排和宁湖东 路街道临路第一排,昼间施工将会产生一定的干扰;夜间施工在一定范围内将会对居民及学校住宿师生 的休息产生较大的干扰,所以应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中高考期间夜间禁止施工,以防影响考生休息。必 须连续施工作业的工点,施工单位应视具体情况及时与环保部门取得联系,按规定申领夜间施工证,同 时发布公告最大限度地争取民众支持。 公路施工噪声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短期污染行为,一般居民能够理解和接受。但为了保护沿线居民的正 常生活和休息,施工单位应采取必要的噪声控制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1)施工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车辆行经声环境敏感地段时必须限速、禁鸣; (2)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车辆,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振动 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固定强噪声源应考虑加装隔音罩(如发电车等),同时应加强各 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良好的运转,以便从根本上降低噪声源强。
三峡国家(重庆)国家地质公园 水环境保护目标 大宁河
环境保护目标
声 、 大 气 环 境 保 护 目 标
PART 工程分析
3
工程分析
路基工程
桥梁工程
K0+536~ K0+666 预应力现浇 箱梁结构
绿化工程
路基土石方 路基防护 路基埋地管线
路面工程
附属设施
管理设施 照明设施 安全标识牌 等
边坡植物保护 道路绿化
长江三峡风景国家级名胜区及 小三峡大宁河省级风景名胜区
项目位于长江三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规划的大昌镇用地范围内,长江三峡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就包含 了小三峡地区的规划,从景点资源和 整体景观来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 市级风景名胜区保护的是同样的景点 和景观。本项目取得了《长江三峡风 景名胜区巫山管理局关于巫山县大昌 镇滨湖路项目通过风景名胜区的复 函》,巫山景函[2016]4号。
地,施工人员夜
间居住在租赁房 内,生活污水利 用工程周边现有 污水处理系统处 理后排放。
度将大大降低,桥梁
基础施工排放废水对 大宁河水体水质的影 响将减小很多。
营运期水环境影响评价

拟建工程建成营运后,由市政环卫部门定期对路面进行清扫及 冲洗,项目沿线设置有完善的雨水系统和污水系统,路面径流 通过雨水收集排放系统,经沉淀后排入项目区周边目前已经完 善的市政雨水管道,污水排入城市污水管网,之后进入大昌镇 污水处理厂,最后进入大宁河。不会对周围水体特别是大宁河 造成污染。
景点转向镇内各景点的游玩。本次拟建的滨湖路也是大昌镇城市对外的窗户
前沿,代表大昌镇旅游名星镇的城市形象。
PART 工程概况
2
基本概况
• 项目名称:巫山县大昌镇滨湖路工程
• 建设单位:巫山县交通开发有限公司
• 建设性质:新建 • 建设规模:拟建工程全长1236m,二级公路兼城市次干路标准,K0+000~K0+320段路基宽度 14m,双向2车道,K0+320~K1+236段路基宽度24m,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引 道全长311.039m,四级公路兼城市支路,双向2车道,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 • 工程投资:14426.91万元 • 建设工期: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计划工期24个月。 • 主要建设内容:拟建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管网工程以及以及相关的排水、
沥青混凝土 路面
PART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根据环境空气监测数据,项目区的SO2、NO2,无超标现象发生,PM10的最大浓度
占标率大于1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 • 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中,各项指标均未超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
巫山县大昌镇滨湖路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专家评审会
2017年 4月
01
项目背景

03
工程分析
02
工程概况
04
环境现状调查 与评价
05
环境影响与评 价
06
环境保护措施 及技术经济分 析
07
产业政策与规 划符合性
08
结论
CONTENTS

PART 项目背景
1

巫山县大昌镇滨湖路工程位于大昌镇泰昌大桥桥头转盘至大昌古镇南

地表水环境减缓措施
(1)采用施工过程控制、清洁生产的方案进行含油污水的控制。 (2)施工人员夜间居住在租赁房内,生活污水利用工程周边现有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放。 (3)施工期产生施工废水(包括车辆冲洗废水、围堰泥浆废水)经过沉淀处理回用于道路沿线施工区域 除尘洒水。
施工期环保措施

声环境减缓措施


营运期噪声影响评价

本次评价预测了距道路中心线水平距离(距道路中心线)20m、30m、50m、70m、100m、120m、 150m、180m、200m、250m等接收到的交通噪声值,根据预测结果,营运期近、中、远期均能 达标。 考虑到本项目实际地形情况本次评价预测了评价范围内敏感点环境噪声预测值,并与现状背景 值对应叠加。绘制拟建工程全线路段近期、中期、远期昼夜噪声等值线图,预测结果表明拟建 工程营运期近、中远期昼夜间,道路两侧环境敏感点处环境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要求。 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对拟建项目现有(在建)第一排的在层数 高于3层敏感点设垂直方向预测断面,进行预测,本评价在K0+320~k0+600宁湖西路街道居民点2 设一个预测断面,由预测结果可知,在垂直噪声预测断面上,宁湖西路街道居民点2住宅近、中、 远期昼夜间噪声预测各层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要求。
采取围挡、边坡临时覆盖和植被绿化等措施降低水土流失
环境保护目标
《巫山县大昌镇总体规划(2014-2030)》
社会环境保护目标 文物古迹、矿产资源、旅游资源 沿线植被 沿线动物 水生生物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水土保持 重庆长江三峡巫山湿地自然保护区(县级)
长江三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小三峡大宁河省级风景名胜区
长江三峡(巫山段)国家地质公园
巫山县大昌镇,为《巫山县大昌镇总体规划 ( 2014-2030 )》规划城镇道路,不涉及地 质公园内保护的特有地质地貌景观、古生物 遗迹、地质灾害遗迹等。
项目周围生态保护目标
项目周围生态保护目标
PART 环境影响与评价
5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对陆生植物的影 响分析
PART 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分 析
6
施工期环保措施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教育 2.施工期应合理安排工期,地表开挖尽量避开暴雨季节 3.强化施工迹地的整治与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4.根据拟建工程平面、纵断面设计及道路实际情况,施工期部分路路段采用路肩挡土墙,局部涉水路段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施工机械尾

施工扬尘 沥青烟
施工期环境空气
影响
营运期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根据环境空气资料及本工程具体情况,根据模式预测,分别计算出 在各时段最不利气象条件高峰小时车流量情况下汽车尾气中 NO2的 影响,预测结果表明,拟建工程汽车尾气对交通沿线附近区域的环 境空气质量影响有限,不会造成区域环境空气中的 NO2浓度的明显 变化,环境空气质量仍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 1996)二级质量标准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