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谚语民俗

谚语民俗


看物象识天气
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海水起黄沫,大风不久过。
二十四节气
冬秋夏春 雪处满雨 雪露芒惊 冬秋夏春 小寒暑清 大霜相谷 寒降连天
气温与农业
民间谚语
一、谚语的定义
谚语是俗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 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 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经验教训式的,有益的 格言和俗语。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和谚语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语、歇后语、俗语、警语 等。
二、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 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 结。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四类:
1.学习类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2.惜时类
多是对时间的珍惜,启示人们珍惜时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有钱难买少年时,失落光阴无处寻。 清晨不起早,误一天的事。 幼年不勤学,误一生的事。
3.励志类
有志者事竟成。 没有松柏性,难得雪中青 。 鹰飞高空鸡守笼,两者理想各不同。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4.哲学类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麻虾,麻虾吃污泥。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刀不磨会生锈,人不学会落后。
(四)、风土谚语
• 这类谚语皆反映各地的名山胜景、人文掌故、珍贵特产和 民俗风情等。神州大地,山川秀丽,民族众多、人文荟萃。 风土谚语可谓丰富灿烂,令人目不暇接。
运动
强身之道,锻炼为妙; 一天舞几舞,活到九十五; 伸臂踢腿活活腰,胜过花钱吃补药; 活动胜过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卫生
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 六月六,晒衣服;
天热莫把生水喝,免得肠胃受折磨; 饮食讲卫生,一熟二鲜三干净。
婚恋
家花没有野花香; 生米做成熟饭,只等两家情愿; 强扭的瓜不甜,强求的姻缘不长; 天上下雨地下流,小两口打架不记仇; 吃饭还是家常饭,穿衣还是粗布衣,知冷知热结发妻。
小燕来,抽蒜薹。大雁来,拔棉柴;
关于生产的谚语
• 五月六月不做工,十冬腊月喝北风。 • 三年易考文武举,十年难靠田秀才。 • 庄稼忙,先打场,买卖忙,先记账。
(三)生活谚语
有关我们的日常生活起居,饮食保健,养生 美容等等的谚语。
饮食
手懒没有好生活,嘴谗没有好体格; 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 不饥不食,食不过饱;不渴不饮,饮不过量; 吃饭不喝汤,长成巴斗缸(个低) ; 少吃肥,多吃素;少吃油腻,常吃醋;
不同的风向能反映不同的天气
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大雾不过三,过三阴雨天。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日落黄澄澄,明日刮大风。 日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先雷后刮风,有雨也不凶。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 关于名山胜景和人文掌故的: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不上黄狮寨,枉到张家界。
• 关于珍贵特产和民俗风情的:
• 浏阳三宗宝:豆豉、夏布和鞭炮 • 贵州三宝:大方生漆茅台酒,玉屏名产有洞箫 • 送行的饺子,接风的面(北方饮食习俗) •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倒窜(湘西饮食风俗)
医药
吃药不忌口,枉费医生手; 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 是药三分毒,切莫随便服; 麻症怕伤风,风湿忌喝酒; 长疮莫要用手摸,有病要听大夫说。
社会谚语
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治家 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如: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狭路相逢勇者胜。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擒贼先擒王。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女人嫁汉,穿衣吃饭。

穷人的汗,富人的饭。

杀不了穷汉,成不了富家。

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

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
(二)、农业谚语
• 简称农谚,是关于自然和生产方面的谚语 •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往往农业生产都是旱涝保收的, 所以天气状况就决定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自然界是极 其的丰富多彩又富有奥秘的。勤劳智慧的中国农民就总结 了一系列的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用来辅助生产 生活。
味深长的哲理 • 口语色彩——作为惯用的现成话,具有
生动活泼、亲切自然的口语色彩 • 定型化——在使用中多作为完整的判断
句使用,因此,词汇较为固定、定型化
物候与农业
以指示作物为指标预报农时
杨叶钱大,快种甜瓜;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飞杨花,种棉花。 柳絮扬,种高粱. 枣芽发,种棉花。枣芽发,芝麻瓜. 榆挂钱,好种棉。榆钱鼓,种红薯.
以指示动物为指标预报农时
布布谷谷,赶快种谷; 蛤蟆叫咚咚,家家浸谷种; 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知了叫,割早稻。知了喊,种豆晚;

四清
怕人
月明Βιβλιοθήκη 老 热 稻人 田铺 不 热
来 了 在在 里上 拿 得
穷 跳 田屋 只热 扇 早
, , 里里 见得 , ,
稻 稻 哈热 庄不 急 早
怕 热 哈得 稼能 煞 稻
寒 了 笑跳 长躺 种 一
露 笑 。, 。, 田 定
风。
汉好

。。
降雪与农业
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 冬雪是被,春雪是鬼。 桑叶逢晚霜,愁煞养蚕郎。 晚霜伤棉苗,早霜伤棉桃。 棉怕八月连天阴,稻怕寒露一朝霜。
农谚中关于自然的方面有:气象、时令、物候 生产方面的包括农林牧副渔等方面,涉及耕作、栽 培、管理、园艺、种植等
不同云的形状能反映不同的天气状况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
三、谚语特点之—— 谚语的结构形式
从形式上看,谚语也是韵语,句式整齐,与谣无别。 只不过篇幅较短而已。有的是单句,更多的两句四句, 长至七八句的较少见。每句字数虽然很少,却能够都把 意思表达的完整,给人以很大想象和玩味的空间。
谚语特点之——谚语的语言形式
• 民间谚语有三个突出特点 • 简洁凝练——浅显明白中有蕴含令人回
(1)政治谚语——哲理的启迪,斗争的武器
(2)农业谚语——科学的小诗,农事的指导
(3)生活谚语——经验的总结,日常的教材
(4)风土谚语——乡情的描画,民俗的展示
(一)、政治谚语
• 反映阶级对立和斗争的情况,表现劳动人民的觉醒和褒贬 时政的谚语。
• 这类谚语大都直接描绘一定的社会现状,表明劳动人民 的评价态度,反映强烈的爱憎情感,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 讽刺色彩。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