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纳什均衡一定是上策均衡,但并非每一个上策均衡都是纳什均衡。
(×)
2、如果重复博弈的次数较少,但两家厂商都具有完全理性,则相互合作仍能实现。
(×)
1、贝叶斯纳什均衡属于哪种博弈中的均衡状态?(C )
A、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B、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C、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D、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2、下列正确的表述是(A )。
A、任何市场竞争都可由市场博弈来概括
B、剔除不可置信的威胁后的纳什均衡属于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
C、股票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属于零和博弈
D、“摸着石子过河”属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3、下述错误的表述是(C )。
A、现实中,信息不对称比信息对称更为普遍
B、道德风险源于代理人的理性行为
C、父子合开的小企业中不存在委托——代理问题
D、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几乎不可能完全一致
4、右图为某一博弈的得益矩阵,据此可知:(D. )
A.甲与乙均没有上策
B.甲与乙均有上策
C.甲有上策而乙没有上策
D.甲没有上策而乙有上策
5、对于右下图表示的博弈,其上策均衡或纳什均衡
A.左上角
B.右上角
C.左下角
D.右下角
6、乒乓球团体赛中双方出场阵营的选择和确定属于(A. )。
A.静态博弈
B.动态博弈
C.零和博弈
D.合作博弈
7、就足球比赛中的比分而言,比赛属于( B )。
A.零和博弈
B.变和博弈
C.常和博弈
D.静态博弈
8、就排球比赛中的输赢结果而言,比赛属(A. )。
A.零和博弈
B.变和博弈
C. 常和博弈
D.静态博弈
假设有10 名劳动者,其中10 - x名是低能力的,另外x名是高能力的。
这10 名劳动者是企业的潜在员工。
现在,企业因业务扩展需要招聘1 名高能力劳动者。
又假设这10 名劳动者都渴望到这家企业去工作。
假设企业对高能力者愿意支付2元的工资,对低能力者支付1元的工资;高能力劳动者保留工资是1元,低能力者保留工资是0.5元。
请回答如下一些问
题:
1)假设信息是完全的(即劳动者的能力写在脸上,人人皆知),企业具有完全的谈判能力(即只支付员工保留工资水平的工资),则招聘结果将如何?
由于信息是完全的,企业将大大降低招聘的风险,并以高能力劳动者可以接受的保留工资1
元,从X名高能力劳动者中招聘到一名员工,市场交易顺利进行。
2) 假设信息是不完全的,企业具有完全的谈判能力(对高能力支付1,低能力支付0.5),由于不知道劳动者的类型,企业就按照劳动者的平均质量出价,请问这会导致什么结果?市场有可能会瘫痪么?企业在什么条件下才可能雇佣到高能力的劳动者?
▪将导致低能力劳动者应聘,高能力劳动者拒绝雇用。
(0.5<P<1)
▪在整个市场只有低质量劳动力交易情况下,成交量为0时,市场有可能会瘫痪。
▪只要企业在试用期给出低于低能力求职者保留工资的水平,在正式录用后给出高于高能力劳动者保留工资的水平,可以使高低能求职者自动分流,从中雇用到高能力的劳动者。
3) 若企业完全没有谈判能力(即只能支付自己愿意支付的最高价),其他假设同2)一
样,请问市场的结果是什么,是否会瘫痪?企业在什么条件下才可能雇佣到高能力的劳动者?
▪由于企业支付最高价,无论是支付1元还是2元,高、低能力的劳动者都有可能前来应聘,而双方信息不对称,低能力的劳动者也可能会隐瞒信息,这将导致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大,而且企业最终雇用到的也不一定就是高能力的。
▪企业雇用到高能力劳动者的概率:
X/{X+(10-X) ·p%}
提高人员测评的有效性
▪4) 假设能力高低可以通过获得一张文凭来显示,但是获得这张文凭的代价是c。
▪ a. 假设劳动力市场是买方(企业)垄断的,即所有劳动者只能到这个企业去求职。
如果文凭能确实代表高能力,那么企业愿意以 2 元的工资雇佣这个有文凭的劳动力,如果是好几个劳动力都有这样的文凭,那么企业就随机地从这几个人中录用一个。
没有被企业雇佣的人,都自主创业,得到自己的保留工资。
请问:当获得文凭的代价对高能力和低能力分别在cH和cL,以及高能力人数为x时,出现高能力者购买文凭而低能力者不购买文凭的情况要求具备什么条件?
▪当高能力的劳动者购买文凭所获得的预期收益大于其自主创业所获的收益,低能力劳动者购买文凭所获得的收益低于其自主创业的收益时成立。
RH=W·P%+WH (1-P%)-CH>WH
RL=W· P%+ WL(1-P%)-CL<WL
RH:高能力者受益W:工资水平
WH:高能力自助创业受益也是保留工资
P%被雇佣的概率
▪ b. 假设劳动力市场是竞争的,即只要能确认是高能力的就始终可得到工资2 元,而不在乎与别人竞争。
假设高能力和低能力购买文凭分别花费cH和cL,是否存在能传递高能力类型的有价值的文凭信号?条件是什么?
工资(元) 文凭(学历)
H E 文凭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