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概况:青海省共和至玉树(结古)公路是G214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海省高速公路网规划》“3410”中的一条南北纵线。
为青海省南部少数名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以及应对战争、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提供着持续的交通保障作用,是2010年“414玉树大地震” 中“抗震救灾、应急抢险、拯救生命”的生命线。
公路起点位于海南州共和县(与正在实施的京藏高速相接),终点位于玉树州结古镇。
我公司承建的GY H -SGC6合同段起点为K376+000,终点为K409+200路线长32.728355公里。
设计车速为80km/h分离式路基宽度10m整体式路基为24.5和21.5m。
公路桥梁、涵洞设计为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
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含100%卒石),厚度18cm,试验路段选取K377+00A K377+200段,长200m路面水泥稳定碎(砾)石底基层(含25%卒石),厚度18cm,试验路段选取K376+40A K376+600段,长200m二、试验段目的:1、根据天气、运输距离、摊铺速度调整含水量,确定水稳层的拌和含水量;2、根据试验段确定松铺系数和碾压遍数;3、根据拌和出料速度对设备、人员配置进行科学调整;4、根据试验段优化机械组合;5、培训管理人员,优化劳动组合;三、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1)原材料准备①水泥:采用共和县金和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复合型硅盐缓凝水泥,强度等级P.C 32.5,水泥初凝时间为3小时以上,络凝时间为6小时以上。
②碎石:碎石采用K386+600左侧800m碎石场碎石,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37.5mm③砾石:砾石采用K387+000右侧300m河滩砾石,砾石最大粒径控制不大于37.5mm④细集料:细集料采用K386+600左侧800m碎石场通过4.75mm的筛下部分。
⑤水采用K386+000右侧800m的河水。
(2)工作面准备按质量验收标准对己完垫层进行检验、并对工作面进行全面清理, 清理干净,确保表面无附着物。
)机械设备的准备施工前对投入施工的机械设备进行检验,确保设备的完好,其要对水泥稳定拌和站进行调试、试拌、检查复核拌和站的水泥流量、加水系统水的流量,确保拌和过程水泥剂量控制的准确性和含水量的均匀性。
)试验仪器设备的准备需要的水泥剂量滴定设备、灌砂筒、钢板尺、3m直尺、水准仪、钢尺、全站仪、无侧限试件成型设备、压力机等设备已经全部准备完毕。
2、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2)水泥稳定碎(砾)石基层(底基层)施工方案①测量放样在路床己检查合格勺路段上恢复中线, 并在两侧边线外0.3 0.5m处每10m 钉立钢钎,在钎架上架设© 3mm勺钢丝(钢丝平行于设计高程)作为基层摊铺的高程、横坡控制基准线, 避免由于机械碰撞或机械振动造成钢丝勺跳动而影响摊铺机自动找平系统。
②支立模板施工前在己放样的路床两侧底基层设计宽度处支设高18cm槽钢模板来控制底基层铺筑宽度,并预设2.30m 土工布,预埋0.3m。
③水泥稳定碎(砾)石混合料拌和水泥稳定碎(砾)石基层(底基层)混合料拌和采用1台800型稳定土拌和站进行厂拌施工。
集料均采用装载机上料。
水泥为散装水泥罐泵送。
根据各种材料目标配合比例, 现场烧含水量、滴定水泥计量;待拌合正常,配合比满足标准试验要求后取样回试验室做筛分和制无侧向抗压试件。
④水泥稳定碎(砾)石混合料勺运输混合料采用自卸车进行运输。
混合料运输采用彩条布覆盖以减少混合料水分勺散失。
在基层(底基层)施工过程中使用至少20 辆运输车。
⑤水泥稳定碎(砾)石混台料勺摊铺主线水泥稳定碎(砾)石底基层厚度为18cm,分一层铺筑。
正常段水泥稳定碎(砾)石底单幅宽度5.21m和5.21m,采用二台摊铺机梯队作业施工。
基层(底基层)试验段松铺系1.30 ,松铺厚度为18X 1.3=23.4cm根据拌和运输能力, 两台摊铺机的摊铺速度1.14m/min 铺设。
⑥水泥稳定碎(砾)石混合料的压实通过试验段施工, 确定采用如下碾压方案进行碾压。
混合料摊铺后立即在全宽范围内碾压。
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碾压原则。
碾压段的长度为40m。
碾压方案:首先用XGM22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速度为25m/min ;其次用CLG6126振动压路机机弱振2遍,速度为30m/min;在其次用XG6223M振动压路机强振2遍,速度为30m/min;在其次用XP261胶轮压路机碾压2遍,速度为30m/min;压实机械碾压时重叠1/2轮宽, 压至无轮迹为止。
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从碾压4 遍开始检测,直到压实度达到要求为止,并建立相对沉降量观测,确定松铺系数。
⑦横缝处理横向接缝处理:施工结束时要设置横向接缝。
摊铺时必须连续作业不中断。
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h, 则应设横缝; 每天收工之后, 第二天开工的接头断面也要设置横缝; 每当通过桥涵(特别是明涵、明通), 在其两边需要设置横缝。
要特别注意桥头搭板前水泥稳定碎(砾)石的碾压。
横缝应与路中心线垂直设置, 其设置方法:a、压路机碾压完毕,沿端头斜面开到下承层上停机过夜;b、第二天将压路机沿斜面开到前一天施工的基层上,用3m直尺纵向放在接缝处,确定出基层面离开3m直尺的点作为接缝位置,沿横向断? 垂直挖除坡下部分混合料,清理干净后,刷涂水泥浆,铺机从接缝处起步摊铺,C、压路机沿接缝横向碾压,由前一天压实层上逐渐推向新铺层,碾压完毕再纵向正常碾压。
d、碾压完毕,接缝处纵向平整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e、养生全断面覆盖透水土工布进行保湿养生, 养生期为不少于7 天。
基层(底基层)养生期间要封闭交通, 禁止车辆通行。
四、存在问题:1、受连续降雨影响,部分原材料含水量不稳定, 导致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含水量波动极大。
现场发现3 处含水量严重超标段落,收光后效果不理想;2、碾压结束后, 发现部分模板有外倾现象,经分析:模板固定不牢固,须加强支撑,为减少因模板外倾导致的线形不顺和浪费现象,由工程部安排专人负责模板固定钢钎的加密工作,减少因碾压导致的模板外倾现。
3、摊铺高程交接不够细致,导致在开始摊铺20 米范围内有松铺厚度明显不足,我部技术人员在现场及肘发现并进行了相应的补救措施。
在后续施工中,我部将加强对水稳作业队的高程交接工作,确保基层(底基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4、在试验段铺筑过程中,混合料水泥剂量捡测开始不是很稳定,在后续施工中, 生产级配曲线应始终向配合比设计的曲线靠拢, 水泥剂量控制在4.0〜5.0之间。
每灭拌和前10min应增加水泥剂量0.5%,含?率应根据集料含水率、天气倩况控制在 4.0〜6.0内选取。
5、底基层有超粒径集料,拌合站在料斗顶面加设一层7cm x 7 cm方格金属网, 用以剔除超粒径集料。
五、试验总结:通过水稳基层(底基层)试验段的试铺. 捡查了施工工艺: 技术措施技术措施等符合施工要求;机械性能良好;配合比满足技术要求。
可以为规摸化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根据试验段施工采集数据. 我部拟在规模化施工中采用以下控制措施: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为中心试验室设计而成,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为:①碎石(1#料,10〜31.5mm 掺量为50%②碎石(2#料, 5〜10mm掺量为20%③碎石(3#料, 0〜5mm掺量为30%④水泥剂量为4.5%;⑤最大干密度2.335g/cm3,最佳含水量4.1%。
水泥稳定碎(砾)石底基层配合比为中心试验室设计而成, 水泥稳定碎(砾)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为:①砂砾(37.5mm以下)掺量为75%②碎石(1#料, 10〜31.5mm 掺量为15%③碎石(2#料, 5〜10mm掺量为10%④水泥剂量为4.5%;⑤最大干密度2 . 3 0 1 g/cm 3 ,最佳含水量4.8%。
2、拌合站根据天气控制好含水量,水泥剂量和各材料计量。
基层水泥剂量滴定检测3 次,最大值4.6%,最小值4.4%,平均值4.5%,满足标准试验要求;底基层水泥剂量滴定检测3 次,最大值4.5%,最小值4.4%,平均值4.5%,满足标准试验要求。
基层含水量检测3次,最大值4.4%,最小值3.7%,平均值4.1%,满足标准试验要求;底基层含水量定检测3 次,最大值5.1%,最小值4.5%,平均值4.6%,满足标准试验要求。
3、基层(底基层)试验段松铺系数为 1.30,松铺厚度为18X1.3=23.4cm;4、碾压遍数和方法:共碾压7遍,首先用XGM22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速度为25m/min ;其次用CLG6126振动压路机机弱振2遍, 速度为30m/min;在其次用XG6223M振动压路机强振2遍,速度为30m/min;在其次用XP261胶轮压路机碾压2遍,速度为30m/min;压实机械碾压时重叠1/2 轮宽,压至无轮迹为止;5、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基层压实度检测6点,最大值99.4%,最小值98.5%,平均值98.9%,标准值为97%,合格率100%;底基层压实度检测6 点,最大值99.2%,最小值98.5%,平均值98.2%,标准值为96%,合格率100%。
6、基层无侧限抗压制件13个,最大强度3.9Mpa,最小强度3.3Mpa .标准值为3.0Mpa,满足设计要求;基层无侧限抗压制件13个,最大强度4.7Mpa ,最小强度2.8Mpa ,标准值为2.5Mpa ,满足设计要求。
7、 7 天后基层、底基层各钻取芯样 4 个点,芯样完整、密实, 孔壁光滑,芯样长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8、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 基层压实度检测 6 点,最大值 99.4%,最小值 98.5%,平均值 98.9%,标准值为 97%,合格率 100%;底基层 压实度检测 6 点,最大值 99.2%,最小值 98.5%, 准值为 96%,合格率 100%。
9、接缝处理:业不中断。
因故中断时间超过 2h, 则应设横缝 ;二天开工的接头断面也要设置横缝 ; 每当通过桥涵 ( 特别是明涵、明 通), 在其两边需要设置横缝。
要特别注意桥头搭板前水泥稳定碎 ( 砾) 石的碾压。
横缝应与路中心线垂直设置 , 其设置方法 :1 )、压路机碾压完毕 , 沿端头斜面开到下承层上停机过夜; 2)、第二天将压路机沿斜面开到前一天施工的基层上,用 3m直尺纵向放在接缝处,确定出基层面离开3m 直尺的点作为接缝位置, 沿横向断 ? 垂直挖除坡下部分混合料, 清理干净后, 刷涂水泥浆, 摊 铺机从接缝处起步摊铺,3)、压路机沿接缝横向碾压, 由前一天压实层上逐渐推向新铺层,碾压完毕再纵向正常碾压。
4)、碾压完毕 , 接缝处纵向平整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10、人员、机械设备必须按试验段要求协调和配合施工。
平均值 98.2%,标横向接缝处理: 施工结束时要设置横向接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