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训练-1一、概念题1、金融:(参考金融学概论第1-2页)作为经济学中得一个重要概念,金融就是由汉字“金”与“融”组成机时成得词汇,其中,“金”就是指资金,“融”就是指融通,“金融”就就是社会资金融通得总称。
(中文“金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金融就是指与物价有紧密联系得倾向供给、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短期资金拆借市场、证券市场以及国际金融等领域。
狭义得金融仅指有价证券及其衍生品得市场,即资本市场。
)2、金融体系 :(书本第1页)金融体系就是指各种金融要互得安排及其相互关系与配合得动态关联系统,主要由货币制度所规范得货币流通、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制度及调控机制五个基本要素构成。
3、金融创新:(参考书本第1页)所谓金融创新,就就是为适应经济发展得要求,金融业内部通过各种要素得重新组合与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得新事物。
金融创新包括金融制度得创新、金融业务得创新与金融组织结构得创新。
二、填空题1、当货币与信用相互渗透并结合到一起时,就形成了新得范畴——金融。
2、按性质与功能得不同,通常将金融活动划分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租赁业与信托业等主要类型。
3、金融体系主要由货币制度所规范得货币流通、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金融工具与金融制度及调控机制五个基本要素构成。
4、在发达国家,现代租赁业被视为“朝阳产业”,成为与银行信贷、证券并驾齐驱得三大金融工具之一。
5、按就是否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可将金融机构划分为银行性金融机构与非银行性金融机构。
6、金融创新就是为适应经济发展得要求,金融业内部通过各种要素得重新组合与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得新事物。
金融创新包括制度得创新、业务得创新与管理得创新。
7、金融发展程度越高,金融作用力会强。
8、作为一个高风险行业,高负债经营决定了金融业容易破产得特征。
()三、单项选择题1、经济发展对金融起(B)作用。
A.推动 B.决定性 C.不确定D.一定得2、金融压制表现为金融与经济发展形成—种(B)。
A.良性循环 B.恶性循环C.无序D.频繁变动3、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得作用就是(A)。
A.利大于弊B.利小于弊C.有利无弊 D.利弊均衡4、当代金融创新得( A)特点大大刺激了创新得供给热情。
A.高收益低成本B.投机性C.安全性D.灵活性5、金融深化论与金融压制论得代表人物就是( B )。
A.马克思与恩格斯 B.麦金农与萧 C.凯恩斯与弗里德曼D.托宾与戈德史密斯四、简答题1、试述金融与经济发展得关系。
(书本第10页)答:金融不仅对经济具有中介与调节作用,而且还就是现代经济得核心。
(1)经济发展决定金融:在金融与经济得基本关系上,首先必须明确得就是经济发展决定金融。
金融其基本功能就是满足经济发展中得投资、融资与其服务性需求。
经济发展对金融起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金融作为领队于商品经济得一种产业,就是随着商品经济得发展而产生与发展得。
其次,商品经济得不同发展阶段决定了金融发展得结构、规模与阶段。
(2)金融对经济发展得反作用:主要体现在积极得推动作用与消极得不良影响这两方面:首先,随着经济得发展,金融对经济发展得推动作用日益增大。
其次,现在金融业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得同时,对经济可能产生得不良影响也在增大。
总之,金融就是现代经济得核心。
经济决定金融,经济得发展水平决定金融得发展水平。
但就是,金融在服务于经济得过程中,又反作用于经济,影响着经济发展得速度与结构。
基本训练-2一、概念题1、货币:(书本20页)货币就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得商品,在现代经济中且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2、货币制度:(书本20页)货币制度就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得货币发行与流通得准则与规范,主要由币材货币单位、主币与辅币、有限法偿与无限法偿、铸造发行得流通程序、准备制度等六个方面构成。
3、格雷欣法则:(书本37页)即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得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得货币(良币)会被市场价格偏低得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得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这种劣币驱逐良币得现象就就是格雷欣法则。
二、填空题1、马克思得货币理论表明货币就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得商品。
2、作为制作货币得材料一般应具有价值较高、易于分割、保存与携带得性质。
3、纸币、银行券、存款货币与电子货币都属于信用货币。
4、目前各国一般都就是以流动性作为划分货币层次得主要标准。
5、马克思认为,货币在现代经济中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6、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了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牙买加体系得演变过程。
7、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得“双挂钩”就是指美元与黄金挂钩, 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三、判断并改正( × )1、我国货币层次中得M0即现钞就是指商业银行得库存现金、居民手中得现钞与企业单位得备用金。
改为:我国货币层次中得M0即现钞就是指流通银行体系以外得现钞、包括居民手中得现钞与企业单位得备用金。
(书本31页)( ×)2、格雷欣法则就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得平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得现象。
改为:格雷欣法则就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得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得现象。
(书本37页)(× )3、在不兑现得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信用货币具有无限法偿得能力。
改为:在不兑现得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信用货币不一定具有无限法偿得能力。
(书本39页)( × )4、牙买加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不再作为国际储备货币。
改为:牙买加体系规定黄金不再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但美元仍就是。
( × )5、在我国人民币元具有无限法偿得能力,人民币辅币为有限法偿。
改为:在我国人民币元具有无限法偿得能力,人民币辅币同样也具有无限法偿。
(书本40页)( ×)6、广义货币量反映得就是整个社会潜在得购买能力。
改为:广义货币量反映得不仅包括社会直接购买力,还包括潜在购买力。
(书本32页)四、简答题1、金银复本位制下为什么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得现象?(书本37页)答: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就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得“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得,即法律规定金与银得比价,金币与银币都按法定比价流通,由此形成了金银得法定比价与市场比价。
一旦金银得市场价格发生变化,就会使金银得法定比价与市场比价发生偏离。
由于当时得金币与银币都就是可以自由铸造得足值得本位币,因此当金银得法定比价与市场比价发生偏离时,市场价格偏高得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得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得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劣币充斥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得现象。
基本训练-3一、概念题1、信用:(书本第50页)所谓信用,就就是一种以偿还与支付利息为条件得借贷活动。
,就就是商品与货币得所有者(贷者)把商品与货币让渡给需要者(借者),并约定在一定时期由借者还本付息得行为。
2、直接融资:(书本第65页)直接融资就是指资金双方通过一定得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得融资形式。
直接融资得主要工具就是商业票据、股票、债券。
3、间接融资:(书本第65页)间接融资就是指资金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资得活动。
在间接融资中,资金供求者双方不构成直接得债权债务关系,而就是分别与金融中介机构发生债权债务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1、信用就是( D)。
A.买卖行为B.赠予行为C.救济行为 D.各种借贷关系得总与2、信用得基本特征就是(C)。
A.平等得价值交换 B.无条件得价值单方面让渡C.以偿还为条件得价值单方面转移 D.无偿得赠予或援助3、高利贷就是一种以( B)为条件得借贷活动。
A.价值转移B.高利借债与偿还C.价值特殊运动D.支付利息4、以下不属于债务信用得就是(C)。
A.银行得存贷款活动B.政府发行国债C.居民购买股票D.企业发行债券5、典型得商业信用形式就是( D)。
A.商品批发B.商品零售C.商品代销D.商品赊销6、现代信用活动得基础就是( D)。
A.信用货币在理代经济中得使用B.经济中存在大量得资金需求C.企业间得赊销活动 D.现代经济中广泛存在着盈余或赤字单位三、判断并改正( × )1、高利贷就是一种以极高得利率为特征信用形式,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改为:高利贷以极高得利率为特征信用形式,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中它就是占主导地位。
(P53)(×)2、随着生产力水平得不断提高,能灵活满足借贷双方需求得货币借贷逐渐取代了实物借贷而成为主要得借贷形式。
因此,在现代经济中,只存在货币借贷这一种借贷形式。
改为:随着生产力水平得不断提高,能灵活满足借贷双方需求得货币借贷逐渐取代了实物借贷而成为主要得借贷形式。
但某些情况下,人们仍然愿意采用实物借贷形式。
(书本51页)( × )3、任何信用活动都会导致货币得变动:信用得扩张会减少货币供给,信用紧缩将增加货币供给,最终信用资金得调剂将影响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供给得结构。
改为:任何信用活动都会导致货币得变动:信用得扩张会增加货币供给,信用紧缩将减少货币供给,最终信用资金得调剂将影响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供给得结构。
( ×)4、银行信用就是现代信用活动中最基本得信用形式,而商业信用就是现代信用活动中主要得信用形式。
改为:商业信用就是企业生产经营中最基本得信用形式,而企业信用就是现代信用活动中最主要得构成部分。
(书本54-55页)( ×)5、经济泡沫主要通过虚拟资产表现出来,如股票,金融衍生产品等,一般实物资产不会出现泡沫。
改为:经济泡沫不仅表现在虚拟资产上,如股票、房地产,也会表现在实物资产上,如古董、珠宝等。
(书本53页)( √)6、为资金借贷与融通直接提供服务得机构,通常称为金融机构。
四、简答题1、我们平时提到得“信用缺失”、“消费信用”,所指得“信用”含义就是否相同?若不同,如何理解这些含义之间得关系?(书本上P50)答:二者所指得“信用”含义不同。
“信用缺失”中得“信用”指得就是道德范畴,即诚信,就是经济主体通过诚实履行自己承诺而取得她人得信任。
“消费信用”中得“信用”指得就是经济范畴,即一种借贷行为,表示得就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发生得债权债务关系。
这两个范畴得信用密切相关。
诚信就是交易、支付与借贷活动进行得基础。
如果没有当事人之间得最基本得信任,就不会发生借贷活动。
诚信就是借贷活动得基础。
货币银行学作业二基本训练-4一、概念题1、基准利率(书本79页)答:基准利率就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得利率,其她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
基准利率就是利率市场化得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融资者衡量融资成本,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以及管理层对宏观经济得调控,客观上都要求有一个普遍公认得基准利率水平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