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郊野型绿道的功能及建设意义
摘要:绿道通常分为城市型绿道和郊野型绿道两大类。
城市型绿道主要串联城
市里的公园广场、人文景区、名胜古迹、道路两侧绿地等,而郊野型绿道则依托
城镇周边自然环境,利用现状水域、山体、田野及开阔绿地等进行有机结合进行
绿道布局。
本篇文章主要针对郊野型绿道的功能和建设意义做出了相关的分析和
探讨,以此期望未来可以建设更多的郊野型绿道,与城市型绿道进行有机串联,
完善城市的绿道系统,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休闲放松平台。
关键词:郊野型绿道;功能分析;建设意义;
一、绿道概念及发展
19世纪,美国著名的波士顿公园系统规划将富兰克林公园、阿诺德公园、牙
买加公园和波士顿公园以及其它的绿地系统联系起来,连接了波士顿、布鲁克林
和坎布里奇,并将其与查尔斯河相连。
其后几年,绿色网络延伸到整个波士顿大
都市区,连接了5条沿海河流,这便是早期的绿道规划。
我国在20世纪八九十
年代即已对绿道概念及实践有了初步认知,但规划建设实践起步较晚。
2009年广
东省率先提出“建设珠三角区域绿道”的构想,这标志着我国绿道规划建设正式开始。
之后出现了武汉东湖绿道、杭州青山湖绿道、肇庆星湖绿道、深圳盐田海滨
栈道等多个优秀绿道案例,为我国绿道的全面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郊野绿道的特色
郊野型绿道是指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依托林地、园地、湿地、水体、
农田,连接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农业观光区、特色乡村、农家乐等的绿道。
建设方式上主要利用现状自然资源,注重对自然的保护;
出行方式上主要以骑行为主,步行为辅,旨在为人们提供一个走近大自然、感受
大自然的休闲放松平台;树种选择上以乡土植物为主,选用粗放式管理品种,易
生长易养护;使用群体上多为周末郊游人群,平时人流较少,周末及节假日迎来
人流高峰;文化传承上注重对当地文化特色的挖掘,与绿道有机串联,运动到节点、小品、铺装等设计之中。
以浙江仙居永安溪绿道为例,建设基地依山傍水,
绿道建设充分利用永安溪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沿溪而建,沿线设置多个观景平台,最大化展现自然美景。
在设计过程中提取沿线各个村落特有的文化元素,走
在绿道上,每一段都好似在诉说她们的故事。
三、郊野绿道的功能分析
1. 文化传承功能
郊野型绿道能有效的将当地自然人文景观资源、有代表性的文化遗迹串联起来,对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促进观光旅游产业发展;并能结合民俗文化节日,进行特色的农业观光和节庆旅游,让观光游客可以感受到当地的人文民俗,并增
加参与感与互动性。
同时在节点打造与小品塑造上可提取文化元素并融入其中,
提供了外界深入了解和认知的交流窗口,大大增强了认同感和归属感,构建出文
化展示的新空间。
2.生态保护功能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离不开自然环境的支撑;同时,绿道的良好生态环境的营造也会发挥重要人文社会服务功能。
郊野型绿道的建设
充分对接“山水林田湖草”之间多种交错的关系,尊重现有生态资源,对现有的稳
定的动植物群落进行保护,生物种类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在植物选择上选用乡土树种,不仅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形成独特景观,更
是集生态性与经济性于一身,体现适地适树原则,稳定绿道内生态安全格局。
郊
野型绿道的建设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旅游资源和健身休闲场所,有效的拉近了人
们与自然环境的距离,同时能够引发人们对于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营造出春天
花木旖旎,夏日绿树成荫,秋日漫山红叶,冬季苍松傲雪的独特景观。
3.休闲放松功能
现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生活节奏也变得非常快,人们的压力也是随之
变大。
在工作闲暇之余放松身心成为了一个刚性需求,而郊野型绿道的建设成为
实现人与自然交流沟通、城市紧张生活压力释放、人们幸福生活体验的不可或缺
的空间载体。
郊野型绿道倡导绿色生活理念,提倡全民健身,人们可以在绿道上
骑车、跑步、漫步或参加其他一些健身活动。
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的平台,提升了人们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4.拉动经济发展功能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是郊野型绿道带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通过
对郊野型绿道的规划建设实现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涵盖绿
道沿线的河流、湖泊、山林、田园等。
这既是对自然景观更好保护的重要手段,
也为开发利用森林旅游、水域旅游、农业旅游等生态旅游奠定良好基础。
有力的
促进旅游业发展,带动就业,改善民生,实现了当地的产业转型。
其次,提高郊
野型绿道周边地块的交通便利程度,将农村与城市连接起来,加强城乡之间联系,进而带动地块经济整体发展。
四、郊野绿道的建设意义
1.有助于生态系统完善
郊野型绿道能有效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环境,串联起破碎化的生态斑块和生
态廊道,增强生态空间的连通性,保护动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持生态基底的完整性,形成稳定的生态格局。
2.有助于生活品质提高
郊野型绿道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下,有助于让人
们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进而为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时
绿道的建设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放松的新去处。
3.有助于城市形象展示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形象与品牌。
我们借助于郊野型绿道传承了地域文化,
增加了区域的可识别度与认知度,提升城市归属感,重塑城市形象。
4.有助于沿线经济增长
优质的郊野绿道网可以为城镇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伴随绿道旅游行业的深入
开发,可直接作用于沿线的产业发展。
在传统观光旅游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民宿、农家乐、郊野文化体验等形式多样、深入乡村生活的游玩方式。
总结
郊野型绿道的建设,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在合理利用
现有资源的前提下,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自然生态的休憩空间,对于区域本身也赋
予了无限潜力。
它不仅仅是一条绿道,更是生态空间的保护系统、历史文化的展
示系统、健康生活的活动系统、旅游网络的支撑系统和城乡统筹的连接系统。
参考文献:
[1]吴广珍.城市绿道功能性初探——以淮南市舜耕山风景区为例[J]. 中国园艺文摘.2015年第12期
[2]张乐乐.乡村绿道植物景观设计研究以宁波市九龙湖绿道为例[D].浙江农林大
学.2018
[3]周年兴,俞孔坚,黄震方.绿道及其研究进展 [J].生态学报,2006,6 (9) :3108—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