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国及日本三国连锁药店
对比图文分析报告
(2017.09.22)
2011年后我国药店连锁率逐年提升,特别是2015年,药店行业连锁率增加6.3个百分点。
这很大程度上受2013年6月推行的新版GSP的影响。
新版GSP对于药品零售企业的人员配置、硬件设施及信息系统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暴露出单体药店存在的一些问题。
新版GSP与旧版GSP部分内容对比
一、新版GSP加剧执业药师紧缺现状,单体药店获取医师成本更高
2013年新版GSP规定:1、药品零售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应当具备执业药师资格;2、药品零售企业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配备执业药师,负责处方审核,指导合理用药。
我国的执业药师严重不足,药店执业药师配置率低。
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注册执业药师共有257,633名,其中在零售药店工作的药师有218,517名。
由此计算得出,药店执业药师的配置率仅为48.77%。
即使全部执业药师均就职于零售药店,如果按照一店一执业药师的方式配置,理论上也只有57.5%的药店符合规定。
在全国执业药师总数有限的情况下,连锁药店更具竞争优势。
目前来看,单体店每家需配备1-2名执业药师,而连锁药店可5-8家店面共用1名执业药师,这大大降低了连锁药店的经营成本。
以2015年全国执业药师平均年薪5.56万元计算,假设连锁药店5家共用1名药师,单体店1家1名药师,则每家连锁药店的平均人力成本比单体店减少4.45万元。
全国药店平均单店营业收入约90万元(以2015年全国药店数量44.8万家和收入规模4045亿元计算),1名药师的薪酬占比为6.2%(5.56万元/90万元),单体店将比连锁店高出4.9个百分点的费用率(4.45万元/90万元)。
面对职业药师紧缺的现状,职业药师的薪酬将可能进一步提高,连锁药店的成本优势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