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②③④
A.①表示足量的锌粉与一定量的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反应
B.②取两份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C.③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
D.④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
7.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MgCl2、KOH、BaCl2、K2SO4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取少量该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搅拌后,观察到有白色不溶物存在;再向烧杯中滴加酸溶液.根据加酸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绘制如下,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加水后得到的液体中不可能含有OH-
B.白色不溶物一定是为Mg(OH)
2
C.原固体中可能含有三种物质
D.滴加的酸溶液可能为稀硫酸
8.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B点的意义:表示该物质在t
3℃时,每200g溶剂和2S
1
g溶质
形成不饱和溶液
B.若A点的溶液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加50克水,A点的溶解度将变小
C.t
2
℃时,A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M点溶液中的大
D.从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大量的该固体应该采用降温结晶
9.小明同学分别取28gKOH固体A、B、C,采用不同方法保存。
几天后,A未变质、B部分变质、C全部变质。
他将三份固体分别配成溶液并滴入15%的稀盐酸直到正好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几天后,三份固体的质量为:A<B<C
B.为控制正好反应,A可用酚酞试液指示,B、C可滴加稀盐酸直到正好不冒气泡
C. 正好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D. 正好反应时,生成氯化钾的质量都相等,均为37.25g
10.某合金主要成分为Zn、Fe、Cu及这三种金属的少量氧化物。
利用该合金制成的机械零件废弃物制取高纯度ZnO,其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Zn(OH)2溶于强碱形成可溶性盐。
有关该流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滤渣I中一定有铜
B.加酸溶解废弃物时,有氢气生成需要通风并远离火源
C.调节pH可用NaOH,不能过量
D.滤液Ⅰ中一定有3种溶质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9分)
11.(9分)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释:
(1)用化学用语表示:保持干冰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氨气.
(2)餐具上的油污用加入洗洁精的水更易洗掉,原因是
(3)新装修的房屋内空气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甲醛(CH2O)、苯(C6H6)等有毒物质。
这两种物质都属于_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4)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将天然水变成纯水的方是。
利用蒸发原理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实验室蒸发食盐水时用到的仪器有(填序号)。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②酒精灯③漏斗④玻璃棒⑤量筒⑥蒸发皿
(5) 用一氧化碳冶炼铁,是利用它的。
(6) 硫酸和氢氧化钠对人的皮肤有一定的。
(7)溶于水使温度显著降低的盐.
12.(5分)设计了右图“白磷燃烧前后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 . (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为28.6g,则图中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 . (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 . (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 (5)反思:白磷燃烧(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13.(4分)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1)烧杯中发生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2)图一烧杯中原有的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____(填“6”、“12”或“16”);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A 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K2SO4和KOH;
B 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 图2中c→d所示溶液中K2SO4的质量不断增加;
D 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14.(5分)有一包固体粉末, 可能含有炭粉、氧化铜、氧化铁、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如下实验:①取样,加热至高温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把适量稀盐酸滴入冷却后的固体残渣中, 残存固体全部溶解,同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
试推断:
(1) 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 ,一定没有____________。
(2) 该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为证实该物质是否存在,可选用的试剂是
__________。
(3)写出①中生成气体的的化学方程式:。
15.(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制备硫酸铜的方法,查资料获知:Cu+2H2SO4(浓)CuSO4+SO2↑+2H2O.CuSO4制备途径及性质如下图所示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途径①和途径②哪条途径更好?优点是。
(答两条)
(2) 反应③分解所得混合气体X中已知含三种气体,分别是。
(3) 反应③中有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4) 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用到的仪器有;
操作时应注意。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3分)
16.(16分)草酸(H2C2O4)是一种酸,易溶于水。
(一)草酸的化学性质。
(1)草酸溶液的pH________7(选填“>”“<”或“=”)。
(2)草酸溶液中加入石灰水,生成草酸钙(CaC2O4)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CaC2O4热分解探究资料:
兴趣小组成一定量的CaC2O4固体,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一 A B C
实验二
实验一:先(填操作),再加热相应固体,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缓缓通入至试管冷却。
(1)装置B增重,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C中观察到________的现象,说明反应生成。
实验二:取出实验一后装置A试管中的剩余固体,按图①-③进行实验。
(3)②中温度升高,则剩余固体中含有,③中产生2.2g气体。
(4)将③中溶液蒸发得CaCl2固体。
结论:①取用的CaC2O4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②结合实验及相关数据,本实验中CaC2O4分解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7.(7分)某校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铁屑,其成分是铁、氧化铁和水。
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固定装置已略去;氮气不与铁屑中的成分反应;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Ⅰ.称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
将样品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硬质玻璃管和样品的质量。
II.连接好装置。
缓缓通入N2,点燃甲处的酒精喷灯,待硬质玻璃管中固体恒重,记录硬质玻璃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Ⅲ.再次连接好装置,继续实验。
通入CO,点燃丙处的酒精灯和甲处的酒精喷灯。
待硬质玻璃管中固体恒重,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入CO直至硬质玻璃管冷却。
再次记录硬质玻璃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硬质玻璃管硬质玻璃管和样品
步骤II硬质玻璃
管和剩余固体步骤Ⅲ硬质玻璃管和剩余固体
质量m1m2m3m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Ⅲ丙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步骤Ⅲ硬质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m1、m2、m3、m4的代数式表示)。
若步骤Ⅲ中氧化铁没有完全反应,样品中水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有关样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标号)。
A. 样品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9(m2-m3)
B. 样品中铁单质和氧化铁的质量总和
为m3-m1
C. 样品中铁单质的质量为m4-m1
D. 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3-m4
四、计算题(共8分)
18.烧杯中盛有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共100.0g,向其中慢慢滴加10%的NaOH溶液,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提示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bc段的化学方程式: 。
(2)d点的溶质有: 。
该溶液的PH 。
(大于或小于或等于)7 (3)求C点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保留小数点后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