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环境题库..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20 10 10 5 15 18 22 填充题20空单选多选判断5题名词解释任选5题简答任选3题问答2题一、填充题(每空1分,共10分)1、根据能源获得的方法,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两大类。
2、能源是当今世界文明的基础,能源问题涉及能源结构、能源效率、能源环境和能源安全,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地区冲突与矛盾等密切相关。
3、到目前为止,人类认识的能量有机械能、热能、电能、辐射能、化学能和核能六种形式。
通常所说的能量转换是指能量形态上的转换,主要的能量转换过程包括:化学能转换为热能、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和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4、按照环境要素进行分类,人类环境组成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
5、回顾人类的历史,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薪柴时期、煤炭时期和石油时期三个能源时期。
6、根据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发展形式及在其基础上产生的人类社会的结构形态、人类活动的范围及人与地球的关系特征,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四个阶段7、煤炭在能源利用过程中所释放的污染物与煤炭中所含的硫、氮和灰分等有2关,目前采用的洁净煤技术主要包括洁净煤加工技术、洁净煤转化技术、洁净煤燃烧与发电技术和烟气净化技术等。
8、燃煤脱硫技术包括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烟气脱硫三大类,根据脱硫吸收剂和脱硫产物形态,烟气脱硫又可分为湿法脱硫、干法脱硫和半干法三类。
9、洁净煤发电技术主要包括:常规煤粉电站+脱硫脱硝技术、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和煤整体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四类。
10、天然气净化的任务是除去天然气中的凝析油、水、硫及其杂质,以满足管输和用户对天然气质量的要求。
11、采用液化天然气不仅可以更经济地生产出氦气等稀有气体,而且由于天然气的气液压缩比大(1/600),可以更好地解决生产、贮存与运输的矛盾。
12、2006年1月1日正式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该法规定的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而通过低效率炉灶直接燃烧方式利用秸秆、薪柴、粪便等,不适用《可再生能源法》。
13、水电站是利用水能资源发电的场所,是水、机、电的综合体,按水电站集中水头的方式分为堤坝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混合式水电站、梯级式水电站和抽水蓄能式电站。
我国长江三峡水电站属于堤坝式水电站。
14、太阳能的利用途径主要包括:太阳能热利用和太阳能发电。
15、风力发电机由集风器、传动装置、发电机、调向器、限速装置和塔架几部分组成。
16、生物质是由地球上存在的具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物质所组成的,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林木生物质、畜禽粪便、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水、工业有机垃圾和能源作物(植物)等。
生物质利用技术包括:生物质热利用(直接燃烧/发电)和生物质能转化技术(生物转化和化学转化)。
17、我国将于2008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版《节约能源法》18、能源输送是利用一定的运输方式把能源产品从生产者送至消费者手中,通常有铁路、水路、公路、管道和输电线路等多种方式。
319、为了21世纪的地球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京都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20、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三项基本原则是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21、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要把控制人口数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6、环境质量评价是对环境质量的好坏做出定量的或半定量分析、描绘或鉴定。
4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10分)1、下面___ D ___是典型的草原食物链。
(A)青草-野兔-狐狸-尸体-狼-无机物-青草(B)青草-狐狸-野兔-尸体-狼-无机物-青草(C)青草-野兔-狼-狐狸-尸体-无机物-青草(D)青草-野兔-狐狸-狼-尸体-无机物-青草2、“世界环境日”是__A____。
(A)6月5日(B)10月12日(C)7月15日(D)9月5日3、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当城区平均气温比郊区一般至少高出___B __ 时的热污染现象。
(A)1~2℃(B)0.5~1℃(C)0.3~0.5℃(D)1.2~1.8℃4、____ C ___污染是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
(A)二氧化硫型(B)硝酸型(C)煤烟型(D)光化学烟雾型5、我国城市地下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 D _____ 。
(A)降雨减少(B)城市化过程中不透水地面的增加(C)森林植被破坏(D)过量的开采地下水6、___ A ____是我国流经城市主要河段中最大的污染物。
(A)有机污染物(B)重金属(C)三氮(D)酸性污染物7、PH值小于__C_的雨水称为酸雨,PH值小于___的雨水称为重酸雨。
(A)5.6、 4.9 (B)7、 4.9(C)5.6 、4.5 (D)7、 4.58、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处置的原则是 ___ A ____ 。
(A)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B)规范化、最小化、无害化(C)无害化、资源化、规范化(D)减量化、资源化、规范化9、《蒙特利议定书》是保护___ B ____的历史文件。
5(A)动物(B)大气臭氧层(C)植物(D)水10、下列能源中,____ D ___属于一次能源中的新能源。
(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生物质能11、下列各组中,煤储量居世界前列的一组国家是( A )(A) 中国、美国、印度 (B)中国、美国、俄罗斯(C) 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 (D) 巴西、中国、俄罗斯12.关于石油的分布和输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均匀B 世界上石油资源储藏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远东地区C日本、欧洲的许多国家,石油多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区D中东地区是世界上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13.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D )A核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洁净能源B核能发电,主要在常年风力较强的沿海和内陆高原C核能对环境的污染也很严重D我国已建成两座以上的核电站14.我国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分别建在( D )A福建、广东 B上海、广西C福建、浙江 D浙江、广东15.石油储量丰富,但仍需进口的国家有( D )A英国 B巴西 C俄罗斯 D美国16.下列有关人口分布的表述,正确的是( D )A优越的自然条件是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B世界上所有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区C南极洲至今无人居住,也无人涉足D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人口稠密,集中了占世界总人口90%以6上的人口17.有关人口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D )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的问题B人口增长越慢越好C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的现象,集中于发达国家D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18.“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C )A、回收处理垃圾,变废为宝B.污水经处理后排放C.为了牟取暴利,可随意捕杀、贩卖野生动物D.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石油、煤)19.从世界范围来看,与人口过度增长无直接关系的社会问题是 ( B )A.能源短乏 B.吸毒贩毒C、环境污染 D.资源短缺20.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我国目前而言,最紧迫的问题是 ( D )A、如何获得更多的粮食B.如何获得更多的能源C.如何保护好耕地D.如何控制过快增长的人口21.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 ( A )A、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D.控制“三废”的排放C.自然资源的保护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2.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
为了控制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D )7A、减少汽车数量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CO2C、利用石灰石制取生石灰D.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23.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C )A.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B.砍树造房,解决住房问题C.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D.多开采石油,满足能源需要24.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D )A.水土流失 B.工业废水C、动植物资源破坏 D.以上都是25、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发生大范围的强沙尘暴天气。
这告诫我们(B)A.经济的繁荣必须要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B.必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C.人类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D.不能确定8三、多选题(每题有超过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和漏选均不能得分,每题2分,共10分)1、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__ ABC ___。
(A)人口激增(B)城市化进程(C)工业发展(D)资源消耗2、城市垃圾包括_ACD__。
(A)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B)工厂所排出的工业固体废物(C)市政维护和管理中产生的垃圾(D)商业垃圾3、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由 BCD 构成。
(A)人工系统(B)社会系统(C)经济系统(D)自然生态系统4、下面属于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_ABCE__。
(A)人口城市化加快(B)人口增长速度快(C)人口素质偏低(D)人口流动性大(E)人口分布不均5、下面属于清洁生产中的洁净煤发电技术的是 ABCDE 。
(A)流化床燃烧技术(B)脱硫脱氮技术(C)煤的气化技术(D)煤的液化技术(E)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6、为了保障我国的石油供应,可采取的措施有 ABD 。
(A)拓展石油进口渠道,分散风险(B)加强国际合作,保障海峡安全通航(C)大力开发国内油田,不再进口石油(D)节约能源,降低能耗7、目前,许多专家认为世界面临第四次石油危机可能性不大,其主要原因是。
(A)世界石油生产并未中断(B)产业结构调整已见成效(C)石油进口来源已多元化(D)主要国家石油储备不少(E)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得失联系紧密9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5分)1、原生环境问题是由自然力引起的,但可以通过人为力量避免。
(× )2、臭氧层空洞是由于CO对臭氧的消耗,臭氧层空洞主要发生在北极的上空。
(× )3、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合物、氟氯烃、臭氧等。
(× )4、造成水质性缺水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所造成的。
(× )5、重摇滚音乐,深受年轻人欢迎,因此不能列入噪声污染。
(× )6、建筑的生产过程对环境有影响,但是它的使用和运行过程没有环境影响。
(× )7、环境伦理是指人对自然的伦理,它涉及人类在处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何者为正当、合理的行为,以及人类对于自然界负有什么样的义务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