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语文总论部分(使用版)

大学语文总论部分(使用版)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长亭叫月新秋雁,官渡含风古树蝉。 —— 武元衡《送韦秀才赴滑州》 天晴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李白《送张舍人》


5、情感性

这也是相对于科学而言的。“科学”表述某一对象时, 要求的是客观、冷静、尊重事实。如仙人掌,《辞海》 是这样解释的:“仙人掌科。灌丛状肉质植物,高2~ 8米,节片扁平,绿色,卵形或长椭圆形,有黄褐色或 暗褐色刺……”而到了文学家笔下,客观冷静不见了, 而灌注于满腔的激情。如流沙河的《草木篇· 仙人掌》: “她不想用鲜花向主人献媚,遍身披上刺刀。主人把 她逐出花园,也不给水喝。在野地里,在沙漠中,她 活着,繁殖着儿女……”在艺术里,没有纯粹客观的东 西,一切都情感化了,心灵化了。
2、人文学科的特点



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文世界,也就是人的精神世界(内在的) 和文化世界(外在的)。人文世界的精神性、意义性、价值性决定 了人文学科区别于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 理学等)的独特性质。 人文学科总是要设立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或典范。人文学科引导 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人文 学科不是认识和实践的工具,不能立竿见影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而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 人文学科的特点是体验性(它要求参与主体知情意一体的全身心的 投入)、教化性(教养)、评价性(价值导向)。 人文学科没有直接的功利性,不等于真的没有“用”。简言之, 文学是关乎灵魂的事业,它内在地影响的是一个人,一代代人, 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乃至于全人类的灵魂生活。
1、什么是人文精神?
古 代 现 代
推崇孝道
追求民主、自由、平等
进 化 的
龙应台说 “只要我喜欢,没有什么不可以” ,在80年代以 前几乎不可能的一种处事态度,变成流行的哲学。 落实到个体生命,人文精神是一个人面对社会面对生
活的态度。
2、什么是人文精神的载体?
人类文化精神的载体——文学。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整个民族精神文化风
文学的特点

文学≠文章 文学≠艺术 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 举例: 我深愧浅陋而且粗疏,脸上一热,同时脑里也制出了 决不再问的定章,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 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 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 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 竟还没有来。——鲁迅《社戏》


确:




1、大学不只是大楼,还有大师、大爱,需要的是团队精 神和学习氛围。 2、学习是一种乐,是一种奋发向上的人文精神。 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苦为乐,压力变动力 实:“不做大官,要做大事”,分数只是一个方面,要有实 干精神。 3、师生关系——是朋友、老师、同志、亲人 4、学习方法: 大胆探索钻研,勇于挑战权威,具有创新精神、冒险精神。 5、自信: 你最喜欢的一个词是什么?一学者说:“自己的名字”
文学作品与生成的文学背景息息相关,本课程
采用以史带文的框架结构,梳理中国文学的发展
脉络,欣赏各个时期的文学精品。
三、
顺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课程教学进度
内 容
总论 先秦文学:神话、《诗经》 秦汉文学:汉乐府 魏晋文学 隋唐文学:李商隐《无题》 宋元文学 明清文学 现代文学:张爱玲《封锁》、《倾城之恋》 当代文学:汪曾祺《受戒》、《金岳霖先生》
4、形象性



文学在描述某一事物时采用的是感性的形式,即将抽 象的东西(如情思意念)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例如“愁”,用科学语言去表述,即一种忧虑的情绪。 而文学家笔下的“愁”则是生动的、可感的,都以生 动的形象感染着人们的心灵。 如“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 时雨”(贺铸);“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 愁”(秦观);“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 茫”(柳宗元);“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 愁”(李白)等。
如,“折柳”、“折梅”、“长亭”、“游子”、“故人”、 “落叶”、“孤帆”、“浮云”、“落日”、“朝”、“暮”、 “秋”、“雁”、 “月”等常见意象,往往和离愁别恨有关,成为表达相思离别 的现成符号,人们一看见这些意象,就很容易勾起相应感情。 如,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

查尔斯· 爱略特: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 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就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 国的语言。 季羡林: 诵读经典……会使安放我们灵魂的精 神家园更加美好。 余秋雨: 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一生的文化向往。


李政道: 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 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
课程定位

第一节
大学语文课程概述

第二节
必要的理论准备
一、讨论:何谓大学?



1854年,都柏林天主教大学校长约翰· 亨利· 纽曼 (John Henry Newman): 一所大学就是一个群英会集的殿堂,天下各处各 地的学子到这里来,以寻求天下各种各样的知识。 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说: 学生在大学里,实际上是学四种东西, 一是学怎样读书:learn to learn; 二是学怎样做事:learn to do; 三是学怎样与人相处:learn to together; 最后是学怎样做人:learn to be。
1、非直观性



语言是一种抽象的人为符号,不具有具象性, 因而以语言为媒介写出的文学作品,在不识字 的人眼里,只不过是一行行、一页页的印刷符 号而已。 由于文学形象的非直观性,欣赏者即使面对同 一客体(作品),每个读者的欣赏对象也不会是 绝对相同的。因为客体不等于对象,作为“对 象”,它已经被主体“对象化”了。这是文学 欣赏与其他艺术欣赏的一个根本区别。 举例:林黛玉
从文学的角度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不是语言文字的补课
▲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简单重复
▲不是单纯为提高写作能力而设
1、什么是人文精神?
儒 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无名、无功、无己 不乐生,不悲死……
多 维 的
道 家
3、人文学科的使命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人文学科都是必不可少,极为重要的。有人说,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没有自然科学一打就倒,没有人文 学科(包括社会科学)不打自倒。这话极为透彻地概括了人文学科的地 位和作用。 社会需要人文学科提供一种正确的价值和意义体系,从而为社会提供 一种正确的人文导向,使人们不致于坠入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技术 主义,以及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不仅如此,人文 学科还要引导人们的精神向着更为高远的境界飞升,即要向人们提供 精神上的终极关怀——寻找灵魂归宿,建构诗意家园。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白居易《出城留别》 无论天涯与海角,大抵心安即是家 ——白居易《种桃杏》 在当前时代条件下,人文学科还承担着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 人文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塑造一种文明、开 放、民主、科学、进步的民族精神的历史任务。


如,西风与秋风,字面义都是秋天的风,但诗歌中更 多用的是西风:“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 飞”(王实甫《西厢记》);“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 月”(毛泽东《娄山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虽 然二者都有萧索、凄凉、伤感的意味,但西风似乎更 强劲,更有力度。 “板桥”即木桥,但古代诗歌中却只有“板桥”而绝 少“木桥”。如“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 桥”(刘禹锡《杨柳枝》);“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 霜”(温庭筠《商山早行》)等,仔细品味,“板”比 “木”更有诗味,更有形象感,音节上也更响亮。
社会科学:经济学、法律学、政治学、 社会学、人口学、统计学等
人文学科: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 历史学、考古学、 文化学、 心理学、宗教学等
1、人文学科的对象


关于人文学科,《大英百科全书》的界定是: “人文学科是那些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 的学科的总和。一般人认为人文学科构成一种 独特的知识,即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 文主义的学科。” 按照这个界定,人文学科包括哲学、语言学、 文学艺术、历史学、考古学、文化学、心理学、 宗教学等学科。
大 学 语 文
主讲教师:赵俊卿
主讲教师:赵俊卿






教学目的: 1、讲述大学学习生活的方式,树立学习的主体意识 和以学为乐的学习观念,激起强烈的求知欲。 2、明确开设大学语文的目的、本学期大学语文的学 习任务,学习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树立学习的主体意识和以学为乐的学习观 念,激起强烈的求知欲。 教学难点:明确学习任务,学习读书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二、《大学语文》课程简介

大学语文是我院开设的一 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本课程课
共2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当前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2006年中央公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 要》提出:高等学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2007年3月1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以“教育部司局函件” 的形式,下发《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 讨会纪要〉的通知》,致函给各地教委和教育部直属高校, 强调“大学语文课程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希望高校结合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 程改革和建设。” 从2007年9月起,几百所高校将把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程。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民歌 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 非文学的描述往往只限于事实的认知这一层面,而文学 的描述除此之外,在字里行间还蕴涵着无限丰富的言外 之意、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也就是除了事实信息之外还有心灵信息、情感信息、生 命信息;除了字面义之外,还有暗含义。即古人所说的 气、神、韵、境、味等,用今人的话表达即审美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