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动画效果》教学设计
3、出示活动任务(课件演示):
①确定对象的顺序
②设置动画效果
③设置动画的属性
任务探究: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参考大屏幕上的操作指导,为《身边的节能措施》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让幻灯动起来;
请学生演示并说明设置动画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选择幻灯片,执行“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命令,打开“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
巩固新知,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把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设置动画效果》
1.确定对象的顺序
2.预设动画的效果让幻灯片动起来
3.设置动画的属性
教学反思
注:1、此教案仅供参考,教学过程设计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2、教学反思栏目在课后填写。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意识,在小组合作时,要求各小组成员各自完成操作并进行交流,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讲解操作步骤、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同学,演示操作步骤,观察敏锐的同学给讲解和操作的同学作补充,这样合作学习使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在某个方面是有专长的,维护了孩子们的自尊心,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信息素养;激发学生节约能源的美好情感和热爱大自然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选择恰当的动画效果。
3.请同学们评价两个学生作品的效果并说说不同之处?引出课题:《设置动画效果》(板书课题)
(师:这里所说的动画就是指给文本或对象添加特殊视觉或声音效果。在多媒体中,视频和动画主要用于表现事物的运动状态和过程。在幻灯片中插入视频和动画,可以使之更加生动活泼、更具表现力、感染力。)
二、任务驱动、探究新知: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出课题──任务驱动、探究新知──尝试练习、巩固新知──展示评价、升华情感──交流小结、拓展创新。通过“接受任务——探究方法——尝试练习——解决问题”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探求新知的欲望,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及屏幕提示尝试练习,在放映状态下观看效果,掌握方法,演示并说出步骤。
各小组成员明确任务,完成技能练习。
各组内成员交流、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二。
请同学展示作品并说出方法,说教师交流。
学生畅所欲言谈谈学习收获,口述知识点并与教师交流。根据评价量规如实评价。
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可能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的过程就是同学们动手动脑的过程,智慧的火花就此点燃,同时让学生逐渐形成解决问题先要动脑、动手的良好习惯。
师生互动,训练学生动手能力,通过动手操作掌握自定义动画的方法和步骤。
展示任务:请打开D盘,找到《技能练习》文件夹,分组合作,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按要求完成对《四季分明》和《电闪雷鸣》作品的动画效果设置。
②小组交流合作完成任务,小组长巡视
四、展示评价、升华情感:
请同学根据事先制订好的评价量规进行自我评价,采取配对交流、小组内互相评价;每组推选出1——2幅优秀作品,通过网络共享和屏幕广播等途径,先展示优秀作品,同时让作者说出设计的意图、表达情感;通过巡查员评价、师生共同评价方式,分享学习成果;接着对优秀小组进行表扬和奖励,肯定和鼓励学生能有所创新地完成任务;最后展示教师作品并评价,通过这样的展示评价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五、交流小结、拓展创新:
1、课堂释疑:学生提出在自定义动画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教师及时回答并操作演示。
2、请同学谈谈通过自定义动画内容这一学习活动的收获。(可以填在评价量规表上)
3、知识拓展:①今天我们学会了让幻灯片“动”起来的方法,看大家能不能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想办法让拓展练习中的青蛙跳起来?(让同学打开拓展练习,尝试操作,完成快的同学继续做拓展练习2);②课后拓展:请你为准备送给母亲或老师的电子贺卡设置动画,让它变得更加生动和丰富;有余力(基础好)的同学请在课后用PowerPoint2003设计一个生动丰富的以《我爱丽江古城》为主题的宣传作品。下节课再进行交流分享。
第二步:选中对象1(标题所在的文本框);
第三步:在“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中,执行“添加效果”/“进入”/“翻转式由远及近上升”命令;
第四步:设置动画的属性;
第五步:为幻灯片中的其他对象设置动画效果。
第六步:在放映状态下观看效果。
三、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课件演示)
①师:同学们,完成了对《身边的节能措施》演示文稿幻灯片中动画效果的设置,我们要尝试第二个任务,这个任务要求分组完成,“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
第20课《设置动画效果》教学设计
课题
《身边的节能措施——设置动画效果》
科目
信息技术
课时
1
教材
云南省实验教材信息技术八年
级第2册第四单元第20课
年级
八年级
学校
丽江市古城区福慧学校
教师
谭艳菊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设置动画效果》云南省实验教材信息技术八年级第2册第四单元《制作多媒体作品》第20课的内容,是《制作多媒体作品》中的重要部分,本节课是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演示文稿制作中编辑幻灯片及插入音、视频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对前面知识的延伸,主要是在静态幻灯片的基础上添加动画效果。同时它也是为后面学习幻灯片放映等知识奠定基础。
巩固知识,个性创新,学以致用。
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为顺利实现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让学生通过不同演示文稿效果的对比和问题的探究进一步明确给幻灯片设置动画的目的。
从三个层面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使他们知道学习本课内容的目的不止局限于课本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难点
设置动画效果的属性。
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选择了“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演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完成本课学习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抛弃了先由教师演示,再由学生依葫芦画瓢去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让学生带着任务仔细观察和任务相关的菜单、命令等选项,然后借助教材大胆尝试,最终完成任务。让同学们在探究、发现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后的自豪感;同时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我还注重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并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课件演示)
1、通过对以上两个不同的演示文稿效果对比及问题探究、进一步明确活动任务;
2、从三个层面提出问题:
①怎样应用信息技术来进行传媒设计?
②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丰富多彩的演示文稿,这些文稿能够起到较好的宣传和演示效果,那么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丰富而生动的演示文稿呢?
③如何在PowerPoint幻灯片中设置动画效果呢?
创作的过程是体验快乐的过程,在通过作品评价、展示、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使更多的学生的学习长处得到弘扬,使更多的孩子得到激励,体现了学习过程的创造性。通过欣赏美、创造美的劳动,使学生获得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目的在于升华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
通过生生、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使知识得到巩固,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为其它同学提供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获得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手段
与环境
多媒体网络机房、Windows XP系统、广播系统、PowerPoint 2003。
教学准备
与本课相关的素材、学习活动评价卡、导学案、导学课件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演示欣赏作品)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揭示课题:通过基本问题及对丰富多彩的演示文稿欣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因此,在提倡课程整合的教育理念下,我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展示优美的多媒体作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从欣赏《魅力丽江》等演示文稿引出课题,抓住学生熟悉的素材,精心设计问题和任务,利用课本资源,联系生活实际应用设计了为《身边的节能措施》中的幻灯片设置动画效果这一课。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观念从单纯的学习技术转为更加注重对学生跨学科知识的开放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满足学生对新鲜知识的渴求,体验信息技术教学中动画的魅力。
欣赏《魅力丽江》演示文稿,对美好的事物有所向往并产生兴趣。
观看学生作品《中国梦我的梦》和《身边的节能措施》;对比两个演示文稿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效果,通过评价对生动丰富而优秀的学生作品产生羡慕之情,有想学的欲望。
了解问题,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
明确并乐于接受学习任务。
借助教材和教师的点拔、指导进行操作、探究,通过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设置动画效果的任务。
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让幻灯片动起来——《设置自定义动画》的方法,通过操作使我们的演示文稿内容看起来更充实、更丰富、更美观,大家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都很认真,但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同学们的创意是无限的,生活及人生是美好的,希望同学们热爱生活,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发现美、创造美,设计出精美的电子作品,设计出更加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