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扬州慢(精华版)优秀课件实用

扬州慢(精华版)优秀课件实用


今昔截然不同,是什么
导致的呢?
胡马窥江去后
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 扬州变得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 (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 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 其惨重。虽已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 经过扬州时依然“荠麦青青”,疮痍 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昔”。
精读: 赏析名句,艺术手法和感情。
暮色降临后,军营中传出阵阵凄厉的号角 声,在空城的上空回荡。唐朝,扬州有 内城和外城,商业繁华、景致优美,杜 牧曾赞美道:“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 城。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而今 仅剩一座空城,满目疮痍,军号凄厉, 不由人不生感慨。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有“二十四桥 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句,因相传 古代有二十四个美人吹萧于桥上,所以 有此句。作者这里满怀凄凉的情感,如 泣如诉地写道:二十四桥仍旧,但桥头 没有了吹萧的美人,只有清冷的圆月倒 映在河心,整幅画面无声无息,冷绝凄 绝。
言兵“
• 明确: 这三句用了拟人的写法。废池、乔木 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 即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 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 心中;它们“犹厌言兵”,更何况当地的人 民呢?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 争的极端痛恨。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佳句赏析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春风十里”是从杜牧《赠别》中“春风十
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句化出, 杜牧诗句极言扬州之美,所以词人化用来 作了一个对比:听说扬州繁华富丽、但一 路之上,触目之处,却尽是青青的野生荞 麦,一片荒凉景象。造成这种强烈反差的 原因何在呢?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
走进历史文化名城 ——扬州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 名都”之誉,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扬州地 处江淮要冲,早在东汉时便是政治军事基地,也 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 重要港口 。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 鹤上扬州”之说。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 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 琼花,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
一 侯派,。是常一常名浪耿走迹介进江清词湖高人、的—寄雅食士—诸。姜夔
他一生清贫自守,以文艺创作 自娱,诗词散文和音乐书法, 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
难得的艺术全才。词多纪游、 江湖雅士
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亦有寄 寓忧国伤时之作。
序 在词中有何作用?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 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 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 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 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 悲也。
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 《旧唐书·地理志》
扬州富庶甲天下。 《资治通鉴》
腰缠十万贯, 骑鹤下扬州。
瘦西湖的五亭桥
白 塔 的 风 影 摇 曳
雪 玉 洁 白 扬 州 琼 花
二 十 四 桥 的 明 月
个园何园 水石花木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 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生卒年不详。南宋中期向后期 过渡时期的代表词人,其词上 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
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
• 写作时间 淳熙丙申至日
• 所见所闻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 写作缘由
感慨今昔
• 其他人的评价 有《黍离》之悲
• 黍离
• 周幽王残暴无道,犬戎攻破镐(hao)京,杀死 周幽王。周平王东迁洛邑,是为东周。东周初 年,有王朝大夫到镐京去,看到宗庙宫殿均已 毁坏,长了庄稼,不胜感慨,因作此诗。
思考: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来渲染“空城”
的 尽荠麦青青

废池乔木
二十四桥
空城
无声冷月 寂寞红药
声 —— 清角吹寒
昔日的扬州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
面对今昔完全不同的扬州的,作者 感受如何?直接写到了吗?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曾经在杜牧笔下流淌过无数赞美扬州诗文, 可是面对今日的扬州,杜牧极度的惊讶, 再有才华也难赋深情的诗文来了。
“红药”意象
红药,也称为芍药,芍药花作为一种意象符号,最早见 于《诗经》:“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古代 男女交往,以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
• 魏晋南北朝可以说是芍药文学意象的另一个源起,以 拟人化的手法,将芍药喻作风情万种的美人,以致后人 用“芍药笼烟”来形容美人的娇媚。
• 又因为芍药开于暮春时节,当它开始绽放时,百花已 开始凋谢,有寂寞之情。因此往往又成为落寞、凄凉之 境的反衬,令人感慨昔日美好时光的不再。姜夔在《扬 州慢》中“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在这里, 娇艳的“桥边红药”却反衬出扬州空城里寒水自碧、景 物萧条,颇合“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之意。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二十四桥因桥边盛产红芍药花,故又称红 药桥。作者面对清冷的景色,看到桥边 依然盛开的红花,不禁悲从中来,向芍 药发问:你们寂寞地开在这里,无人来 观赏,你们为谁而开呢?这里将无情的 花儿赋予了情感,意蕴至深、悲痛已极。 花且如此,人何以堪?到这里,全词结 句,但词意绵长,余音缭绕,久久不绝, 词人的悲怆之感达到了高潮。

• “黍离之悲”
• 指国家沦亡的悲痛,后代指 故国之思。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黍 知我者,谓我心忧。 离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黍、稷:两种农作物。 离离:禾苗成行的样子。 靡靡:行步迟缓的样子。 摇摇:形容心神不安。 此何人哉:致此颠覆者是什么人?
交代写作缘起
(词人通过扬州昔盛今衰的对比, 追怀丧乱,感慨今昔,抒发了对国 事的痛惜伤感的黍离之悲)。
年月十青重 寒厌窥里解
知无四楼到 ,言江,鞍
为 谁 生
声 。 念
桥 仍 在
梦 好 ,
须 惊 。
杜 郎 俊
都 在 空
兵 。 渐
去 后 ,
尽 荠 麦
少 驻 初
淮 左 名
扬 州 慢
! 桥,难纵赏城黄废青程都
边 红 药
波 心 荡
赋 深 情
豆 蔻 词
, 算 而

昏 , 清
池 乔 木
青 。 自
。 过 春
, 竹 西
姜 夔
,、。工今 角,胡风佳
年冷二,、 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马十处

请带问题自己读读本词
设问一: 上一片有哪个词可以来概括今日的扬州城特
点? 设问二:
昔日的扬州城是怎么样的呢?请用红笔画 出来。 设问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