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工业设计行业重点园区分析一、广东工业设计城广东工业设计城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是在顺德工业设计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设计之城,设计城采取“省区共建、政府扶持、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
设计城规划面积为2.8平公里,规划建成3个基地(广东省工业设计服务外包基地、国家级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与转化服务基地),打造6个服务平台(交易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人才引进及培训服务平台、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品牌推介平台),实施9个重点项目(顺德工业设计园、国家工业设计实验室、国际工业设计交流中心、设计广场、设计酒店、工业设计资讯中心、工业设计学院、设计博物馆和设计创新体验馆)。
设计城采取以存量土地为主,以工业用地功能置换和旧工业区改造升级为主的方式建设,旨在打造工业设计产业化供应链,为当地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助推器作用,成为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
广东工业设计城是以工业设计产业为核心,串联工业设计产业链的上下游,并为其提供高端增值服务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目前已入驻来自国内外103家工业设计公司,入园设计师1200人,成交工业设计成果近万例。
广东工业设计城的核心业务主要以产品设计为特色,以广东制造业市场为对象,立足于珠三角产业升级和优化大背景,为广东乃至全国制造产业提供工业设计服务。
二、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北京DRC(Design Resource Cooperation)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以下简称DRC基地),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德胜科技园,在北京工业设计存进中心与西城区人民政府的共同推动下,北京DRC基地于2005年6月创立。
目前,DRC基地核心区面积为8000平米,协作园区面积为50000平米,辐射区5.64平方公里。
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是北京首批十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西城区文化创业产业园区。
以设计资源协作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促进设计产业发展为主导,以设计人才培养、搭建服务平台和设计企业孵化为重点,提供用户体验实验、静态影像、3D打印、CNC手板加工、快速印刷、新材料等技术、设备资源,以及工商注册、企业年审、投融资、市场推广等服务。
10年来,DRC基地先后培育出洛可可、视觉中国、致翔创新等一批国内工业设计领域的领军企业,先后获得“中国工业设计十佳设计公司”称号。
目前,以DRC为核心的设计创意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150余家。
多数企业的设计产品荣获过红星奖、红点、IF等国内外大奖。
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三、宁波和丰创意广场和丰创意广场是宁波市委、市政府为培育设计创意产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工业强市而搭建的重要平台,是宁波实现由“制造名城”向“设计名城”转变的重要载体,开创了国内由政府主导、国有资本打造大规模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区先河。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7.5亿元,由宁波工业投资集团所属的和丰创意广场投资经营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建设和招商运营。
和丰创意广场于2009年4月9日开工建设,2011年10月20日正式开园。
目前广场已构建了以“设计研发”、“成果转化”为核心功能的特色运营体系,形成了设计交易平台、信息情报平台、技术服务平台、培训教育平台、国际交流平台、融资担保平台六大专业服务平台以及“甬港产业设计中心”、“和丰快速成型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总体产业服务格局,是长三角南翼乃至全国重要的名企、名师、名品集聚的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基地。
四、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位于无锡西南风景秀丽的蠡湖之滨,于2003年5月被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内第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是国内唯一的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专业园区。
目前规划面积为2.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以产品设计、建筑设计、艺术设计、IC设计、模具设计、工业计算机应用设计、精密零件设计、汽车及工装设计为内涵的工业设计急研发的产业格局。
目前,区内累计已建成创意园、湖景科技园、明珠发展大厦、华仁大厦、“530”大厦、联创大厦、中锐大厦、佳诚国际、宝通大厦、上海中心·城开国际等“三创”载体130余万平方米,正在加快推进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节能环保大厦、研创大厦等一批在建重大项目80余万平方米,规划建设RBD高端研发商务区、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二期、国际工业设计中心等重大项目153万平方米,逐步形成了工业设计孵化基地、创意产业园区、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专业化研发设计楼宇群和生活休闲配套区等五大功能区域。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工业设计公共创业服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超级“云计算”中心、微电子测试中心、民用船舶设计、汽车设计中心、快速成型中心、专利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外观设计专利审查信息中心”(在建)、“集成电路产业产学研联合创新服务平台”(在建)、“工业设计园知识产权信息与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在建)等。
科技招商重点领域:突出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战略,着力发展以工业设计、IC设计、物联网、软件及服务外包等为重点的新兴产业集群。
五、福州海峡工业设计创意园福州海峡工业设计创意园位于福马路504号,面积一万平方米,园区于2010年9月投入使用,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服务中心负责园区的管理及运营,水、电、通讯网络、停车场、消控中心等设施配套齐全,是福州市首个重点扶持工业设计企业的园区。
二、中国工业设计机构发展模式分析随着中国经济和市场的发展,中国的工业设计机构呈现出多样化的模式:一、自由职业设计顾问公司模式20世纪80年代末期是中国工业设计的职业化发展的开始时期,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工业设计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在广州和深圳。
部分设计公司将工业设计与工程设计、模具制造等整个过程联合起来,其人员规模超过150人。
这些公司的特点是善于紧密的将设计与生产制造相结合,以设计的市场实现和销售状态为最主要的评价标准,在时间把握上具有优势。
他们所主要客户对象涉及到家电、信息、通讯、医疗等产业领域。
二、政府支持的设计机构模式这类设计机构以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与北京经纬工业设计公司为代表。
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是政府实施“工业设计科技促进”专项计划、推进设计创意产业发展的促进机构,承担设计产业政策规划研究、提供企业设计咨询指导、开展国际设计交流合作、承办设计论坛展览会议、举办设计技能专业培训。
同时,为企业进行设计实务示范。
北京经纬工业设计公司是由政府投资股份方式建立的设计机构。
这些机构的客户对象包括政府机构、信息产业、家具制造业、家电业、医疗业等。
三、院校工作室模式在北京和广州、上海等地,以院校为依托的工业设计工作室或公司在专业素质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主要偏重于企业设计课题与设计教育实践的结合,注重设计概念的创新。
院校模式由于集中了教授、研究生和大学中的不同研究部门和人员,更注重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和企业的文化性。
其涉及的企业范围包括信息、家电、通讯、医疗、交通工具制造业等范围。
四、企业设计部门模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制造业领域,一些企业具有非常专业的工业设计中心并吸引了大量的人才。
信息产业领域主导企业不仅成立了自己的设计机构,还委托国外的大型设计机构进行合作设计,迅速提升了设计的质量和层次。
三、工业设计行业发展机遇分析一、产业发展潮流的积极推动使发展工业设计产业具备了战略高度。
首先,工业设计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自20世纪中叶欧美国家确定了工业设计的重要地位后,日韩等亚洲国家也先后提出“工业设计立国”的思想,并取得革命性的成果。
工业设计产业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新经济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
其次,工业设计产业正在成为国际服务外包的重要内容。
当前,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已成为新一轮世界产业转移的重要标志。
工业设计作为研发设计的重要方面,是服务外包业务中业务流程外包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研发外包的主要内容。
二、政策层面的大力推进使工业设计产业具备了良好的产业氛围。
近几年,各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各地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正在日益完善。
同时,一系列发展平台也在不断涌现,各地基本都成立了工业设计学会、创意产业协会、工业设计联合会等专业性服务机构,并举办各类展会以及各类工业设计大奖赛,为工业设计创意企业和人士提供交流、培训、合作等服务平台。
三、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使发展工业设计产业具备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我国大多数制造型企业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走的是粗放型发展道路,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传统制造业已进入迫切需要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
要实现转型升级,关键就是要利用创意设计谋取产业价值链上最具增值能力和竞争力的环节,此外,伴随人们消费需求的升级,工业设计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筹码,成为实现综合品牌价值的关键手段。
这将派生出大量的设计需求,为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前景展望2015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近7万家行业协会商会将与其主办、主管、联系、挂靠的各级行政机关脱钩,向着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向转型。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被列入国务院要求的全国首批100个协会商会脱钩试点。
脱钩改革将激发行业协会的自主发展,同时也对协会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这是新时代带来的机遇,也是挑战。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不断延伸,人机互动、3D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迎来了工业发展的4.0时代。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中国制造正不断地向着“中国智造”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工业设计的创新与突破便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这种变化和要求,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先后与中国商飞、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德稻集团等重点会员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与其共建公共服务平台整合资源,推动设计创新的发展。
从建设设计创新服务平台到创建中国工业设计园区联盟,从举办工业设计论坛峰会到多年如一日地奖励行业创新,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在脱钩改革的洪流中走出了一条别具一格的转型之路。
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让工业设计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章来自——产研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