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酶的作用与特性导学案

酶的作用与特性导学案

第五章第一节酶的作用与特性导学案编制:胡玉苹审核:张凤霞 2012.8.30【考纲解析】知识目标:(1)细胞代谢的概念(2)酶的作用和本质(3)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学习重点:酶的作用和特性学习难点:1.酶降低活化能的原理。

2.实验中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基础整理】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概念①细胞代谢:。

②活化能:。

③原理: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__________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__________。

④意义:使细胞代谢能在________条件下______进行。

2、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2H2O2△2H2O+O22H2O22H2O+O2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步骤:【问题探讨】1.与1号试管相比,2号试管出现什么不同的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什么?2.3号试管和4号试管未经加热,也有大量气泡产生,这说明什么?催化剂(酶)的作用原理是:3.酶的催化效率和无机催化剂相比谁更高?为什么?4.为什么说酶对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5.本实验最后得出了什么结论?【实验总结】1.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概念:本实验的自变量:本实验的因变量:本实验的无关变量:2.对照实验、对照组、实验组的概念:对照实验:对照组:本实验的对照组:实验组:本实验的实验组:【小结1】控制变量:【小结2】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二、酶的本质探究一:酶的高效性的实验验证 (1)实验原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 2O 2在常温、高温、过氧化氢酶、Fe 3+等不同条件下气泡产生的________或卫生香燃烧的________不同。

(2)实验过程(3)实验结论:酶具有________,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________。

探究二:酶的专一性的验证实验 (1)实验原理①⎩⎪⎨⎪⎧⎭⎪⎬⎪⎫淀粉非还原性糖――→酶麦芽糖蔗糖非还原性糖――→酶葡萄糖+果糖还原糖+斐林试剂―→________________ ②用________分别催化淀粉和蔗糖后,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根据是否有砖红色沉淀来判定淀粉酶是否对二者都有催化作用,从而验证酶的________。

(2)实验程序(3)实验结论:探究三: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1)实验原理 ①淀粉――→淀粉酶麦芽糖 ↓碘液 ↓碘液②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程度。

滴加碘液,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酶的活性。

(2)实验设计程序 淀粉 淀粉酶 ↓ ↓各自在所控制的温度下处理一段时间 ↓淀粉与 下的淀粉酶混合 ↓在各自所控制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 ↓滴加 ,观察颜色变化2.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1)实验原理①2H 2O 2――→过氧化氢酶________②pH 可影响酶活性,从而影响O 2的产生情况,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2)实验设计程序取n 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用________________调整出不同的pH(如5.5、6.0、6.5、7.0、7.5、8.0、8.5、9.0)→分别滴加等量的同种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____________→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来检测氧气的生成情况。

【思考】根据下列条件画出图形:(V 表示酶促反应活性)【知识小结】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__________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1)最适pH 和温度下,酶活性最高,温度和pH 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________。

(2)过酸、过碱或高温下,酶________。

【课堂反思】【题组训练】题组一 酶的本质及作用1.(2011·盐城月考)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 .酶提供反应开始时所必需的能量B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在生物体内外都能发挥作用C .酶的化学本质并非都是蛋白质D .一个酶分子只起一次作用,然后就被破坏了2.(2009·重庆理综,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 .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 .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D .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 的解旋酶3.通常正常动物细胞中不具有的酶是( )A .复制DNA 所需的酶B .转录合成RNA 所需的酶C .翻译合成蛋白质所需的酶D .逆转录合成DNA 所需的酶4.下列各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 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

正确的图解是()题组二 酶的特性及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5.(2011·宿迁模拟)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酶促反应的反应速率受温度和pH 的影响情况,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在a 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B .在b 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不可能增大C .在c 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D .该图不能反映唾液淀粉酶催化能力的变化特征6.(2010·南通模拟)如图中的曲线是用过氧化氢作实验材料,根据有关实验结果绘制的。

其中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真题演练】1.(2011·高考海南卷)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B .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环境的改变无关 C .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 D .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2.(2011·高考天津卷)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B.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C.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D.DNA连接酶可连接DNA双链的氢键,使双链延伸3.(2011·高考福建)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在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4.(2011·高考海南卷)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

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甲 B.乙C.丙 D.丁5.(2011·新课标全国卷)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课时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2·泰州模拟)在国家的“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课题中,工业酶技术获得了重点支持,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②酶在体内不能更新③温度越高酶的活性越大④酶制剂通常在低温下保存⑤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⑥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催化作用⑦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A.①④⑤⑦ B.②④⑤⑦ C.②③④⑥ D.①②⑥⑦2.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A.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3.(2011·上海理综)下图为酶催化反应的过程示意图,以数字编号的图形分别表示反应物、酶、生成物等反应要素,其中表示酶的图形编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4.科学家研究发现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 ) A.在4℃条件下易变性 B.只含有C、H C.也能催化淀粉合成 D.含有羧基5.(2012·辽宁抚顺一次联考)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五种酶的作用对象分别是( )①肽酶②解旋酶③纤维素酶④ATP水解酶⑤DNA连接酶A.碱基间氢键、肽键、植物细胞壁、磷酸基团、磷酸基团B.肽键、碱基间氢键、植物细胞壁、高能磷酸键、磷酸二酯键C.肽键、碱基间氢键、原生质层、NADPH、氢键D.R基、脱氧核苷酸、细胞膜、ATP、磷酸基6.(2012·辽宁本溪摸底)生态酶制剂是一种无毒、无残留、无污染的微生物制剂。

它不仅能改善养殖环境、畜禽品质和降低饲料成本,还能提高饲料营养成分的利用率,使质量较差的饲料能和优质饲料具有同样的饲喂效果,从而提高饲料行业和养殖行业的经济效益,所以生态酶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大为广阔。

下列有关生态酶或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酶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B.低温、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生态酶失活C.物质的跨膜运输、CO2的固定和还原都需要酶的参与D.酶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7.如图表示细胞中某条生化反应链,图中E1~E5代表不同的酶,A~E代表不同的化合物。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E1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A的消耗速度加快B.若E5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B积累到较高水平C .若E 3的催化速度比E 4快,则D 的产量比E 多 D .若E 1的催化速度比E 5快,则B 的产量比A 多8.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下列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用图示表示的是( )A .温度B .反应物浓度C .pHD .抑制剂浓度9.(2011·辽宁大连24中质检)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对实验的处理如表所示。

A .在上表的实验处理中,研究了温度和催化剂两个自变量B .试管2中因为没有加入任何试剂,所以应为空白对照组C .若试管4和试管1组成对照实验,可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D .若要研究酶的高效性,可选用的实验组合是试管4和试管310.(2012·全国百校精粹模拟)某同学在研究化合物P 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影响着酶促反应速率 B .曲线①作为实验对照 C .P 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D .若反应温度不断升高,则A 点持续上移 二、综合题11.(14分)请你解读与酶有关的图示、曲线:(1)图1和图2是与酶的特性相关的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和图2分别表示了酶具有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