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三首》PPT课件

《诗三首》PPT课件

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 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 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 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2. 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 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诗歌讲究“起、承、转、 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 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 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 魂作铺垫。
3.“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这两句里有哪些 意象?这些意象 包含着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jīn
wèi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yōu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duō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mò度阡,枉用相存。契qì阔谈讌,心念旧恩。
zā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诗歌前四句描绘一位思妇采摘芙蓉花送 给在外的游子,却又无法送到的情景,以 乐景写哀情,间接表现了思妇对游子的思 念之情。
五、六两句采用“悬想”的手法,设想 游子在外的情态,表现思妇的痛苦思情。
最后两句先叙述了“同心离居”的生活 现状,后直接抒发无尽忧伤之情。
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 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
字词点拨
几何:多少 去日苦多: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 慨当以慷:当以慷慨 何以解忧:以何解忧 青青子衿: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忧从中来:内心 乌鹊南飞:向南,名词活用作状语 绕树三匝:三,泛指多次;匝,圈、 周 山不厌高:满足
诗文层次
第一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155—220) 字孟德,三国魏杰出的 政治家、军事家、文学 家,即魏武帝。他“外 定武功,内兴文学”, 知人善察,唯才是举; 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 组织者。 作为文学典型的曹操, 由于融进了罗贯中拥刘 贬曹的政治倾向,成为 一个阴险、残忍、狡诈、 狠毒人物。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汝南名士许劭
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 漫漫而又四野茫茫。
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 伤以至终老异乡。
涉江采芙蓉——结构
问题探究
1.《涉江采芙蓉》首句提到“芙 蓉”,这对全诗的意境营造有什 么作用?
以花草赠给亲朋是古人常有的 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么理 解或者说,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芙蓉,即荷花。荷花给人以清幽、 高洁的感觉。屈原的作品里也视 “荷”为香草,认为它具有美好的 品质。因此,起首“涉江采芙蓉” 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6、“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 老”两句除了表 达主人公黯然 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 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 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 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 伤”。
7、这首诗有什么写作特色?
可以从三个方面看:一是情景交融、意 境高洁、清幽。如,诗的开头“涉江采芙 蓉,兰泽多芳草。”描写出生动形象的的 生活场景,“采之欲遗谁”自然而然的引 出离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 手法营造出高洁清幽的意境。二是含蓄不 尽,余味悠长。如“还顾”“漫浩浩”没 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便给读者 很大的想象空间。三是“悬想”。
5. 全诗其他六句都可以理解成 “思妇”的语言,惟独这一句像“游 子”的口吻。你能试着理解这一句吗?
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 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思情。不 过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 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张玉谷 《古诗赏析》)的“悬想”方式,从 而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 境。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陈寿《三国志》
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白脸 奸臣 ——戏曲舞台塑造的人物形象
曹操的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两类:
①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 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 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②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 《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如《短歌 行》。
字词识别
1.字音识记
正音
芙.蓉.(fú rónɡ) 遗.(wèi)
青青子衿.(jīn)
呦.呦(yōu)
何时可掇.(duō) 三匝.(zā)
吐哺.(bǔ)
鼓瑟.(sè)
越陌.(mò)
度阡.(qiān)
羁.鸟(jī)
守拙.(zhuō)
暧.暧(ài)
樊.笼(fán)
荫.庇(yìn)
字词识别
2.音形辨识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作者 “忧”什么呢?
探究“忧”的内涵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什么手法?
运用了比喻 的修辞手法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注:杜康借代酒) 举杯解“忧”
问题探究
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 故,沉吟至今。”此处运用了什么 修辞?作用是什么?
“旧乡” 在“漫漫”长 路的那头,看 不到也望不着, “旧乡”的爱 人此时也正凝 眸相望吗?相 爱却不得相见, 浓浓的相思之 情溢于言表。 这两句将“远 道”意思说尽。
4.六句的“还顾”、“漫浩浩” 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 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 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 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 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 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又没有直接点 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 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乌鹊南飞”比喻贤才投主。“绕 树三匝,何枝可依?”暗含:“我” 是可依之枝,天下贤才都到我这里来 吧。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厌”通“餍”,满足。表示尽 可能多的接纳贤才。
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运用了什修辞?
此外还有:谣、辞等别称世界来自—沧海横流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国家分裂, 土地兼并,宦官外戚交相干政、互 相倾轧,政治极端黑暗腐败。羌族 连年用兵,自然灾害不断袭击, “黄巾”率先发难,军阀豪强拥兵 割据。群雄并起,中原逐鹿。
作者简介 曹操——一代枭雄
败袁术、破陶谦、平张邈、 杀吕布、灭袁绍、定乌桓、降 刘宗、走赤壁、克马超、收张 鲁、封魏王
历史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 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这 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 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 后设酒宴请诸将,饮至半夜,忽闻 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 持槊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 歌行》。
整体感知 短歌行(其一)曹操 pì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行:古代诗歌体裁 长歌行与短歌行的区别:根据
《乐府解题》,其分别在歌声、 曲调的长短。长歌是慷慨激烈的, 短歌是微吟低徊的,比较适合抒 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关于“歌行”
乐府的别称: 歌:《垓下歌》《登幽州台歌》 行:《兵车行》《丽人行》 吟:《秦中吟》《白头吟》 引:《李凭箜篌引》 曲:《西洲曲》《秋风曲》《渭城曲》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 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 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 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 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第二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人 才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正是因为你们 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阳光 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 请宾客。
明确:引用。《诗经》中“青青 子衿,悠悠我心”是表达一个姑娘 对情人的思念,曹操把它借用过来, 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姑娘对情人的 深深思念,正切合曹操的心态。
2. 理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 瑟吹笙”
这里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 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鹿在 呦呦的叫啊,它们呼朋引伴相聚去郊野食 艾蒿。我要是有满座的嘉宾,就鼓瑟吹笙 地把他们欢迎。可见他是用“嘉宾”之礼 热情地对待人才的。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 飞去。 绕树飞了几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 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 见壮阔。 只有像周公那样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 咀嚼的食物礼待 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诗文结构
1.找出这首诗歌中感情色彩最浓的字眼?
诗人为什么用这些礼仪对待人才?
3.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月比喻人才)
忧深 刻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揭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示 曹
谁“越陌度阡”?谁和谁“契阔谈宴”? 操
喜 越过纵横交错的小路,您屈驾
求 贤
来问候我,久别重逢,欢饮畅谈,

(我们)念念不忘旧恩情。

4.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这句是一句写景的诗句, 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深层含义?
古今向来对曹操的诗都有很高的评价。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句。”——钟嵘《诗 品》 “志深笔长,梗概多气。”—刘勰《文心雕 龙》 “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毛泽东
总结:
悲凉沉雄、慷慨激昂、感情丰富、意味深远
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 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 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 (càn)、徐干、阮瑀(yǔ)、应玚(yáng)、 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 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 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 为典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