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大 轮机 船舶结构力学课件第五章 杆系有限元法(1)2014(2学时)

集大 轮机 船舶结构力学课件第五章 杆系有限元法(1)2014(2学时)

xoy平面内的弯曲杆元。
(这里仅指固移力)
xoy平面内的弯曲杆元:
注意下标的变化
N yi M zi 杆元端点力: Fij 这里仅指固移力 N yj M zj
vi zi ij v j zj
单刚
先直接给出本引例单刚,以后再解释由来。
由直接刚度法得来。
(4-2)
单刚
12 2 l ij 6 lij 12 2 l ij 6 lij 6 节点位移 lij v i 2 i 6 vj l ij j 4
F K
( e) ( e) (e)
xoy平面内弯曲杆元的单刚:
6 12 l2 l 6 4 l EI (e) z K l 12 6 2 l l 6 2 l 单刚的性质? 12 6 2 l l 6 2 l 12 6 2 l l 6 4 l
ij jj
分块子矩阵
单刚子块式?
2. 分块子矩阵
6 12 l2 l N yi K 6 ii F 4 M zi EI z l 12 6 N l yj 2 l K l M F ji zj 6 2 l

(4-10)
三.单刚的性质 与分块子矩阵:
1.单刚的性质为:对称方阵、 且对角线上元素为正值。
矩阵分块:
意义?

12 2 l K 6 EI z e l K l 12 2 l K 6 l
ii
l 4 6 2
6
12
l
ji
6 2 l K l 6 2 l 12 2 6 l l K 6 4 l
vi zi ij v j zj
二.杆元的刚度矩阵 (单刚)
(本课重点:xoy 平面内弯曲 杆元的刚度矩阵)
因杆元端点力(这里仅指固移力)与杆 元端点位移(节点位移)间的关系直接利 用位移法中的结果(4-2)得到,故称:
直接刚度法: 由杆系中杆元端点力 (这里仅指固移力)与节点 位移之间的关系式(如公式 4-2),直接写出杆元的刚度 矩阵。
vi ,i
节点位移 杆端位移
v j , j
v j j
节点位移(列)矩阵的子矩阵:
vi i i 其中的元素个数就是
自由度数。
节点位移
vi ,i
v j j j
节点位移(列)矩阵?
基本概念
7. 杆端位移(列)矩阵 : 对于某一杆元i—j, 其两 端的位移常用矩阵 , 表示,合并写为: i 或 i (e) ij j j
为什么?
(方便:载荷处理,外载荷列阵建立。)
离散: 仅对单元、节点编号即可。



1
3
4
注:该离散结构图,解题时不画。
注意: a. 离散出来的杆件两端应 理解为两端刚性固定; b. 在集中力、力矩作用的 节点也进行离散。
c. 节点是计算位移与建立 平衡方程式的对象,故要把 它们单独分离开; d. 在有支座处的节点,节 点与支座还应分开; e. 解题时只进行单元、 节点编号,不画离散结构图。
注意:固移力 与节点位移 总是一 一对 应的。
j
j
M’ ji
EI , l
vj
二者通过谁联系?
' N ij ’ ' N ij M ij ' 固移力矩阵 N ji M 'ji
N
’ ji
联想一下弹簧受拉压
基本概念
9.杆元刚度矩阵(单刚): 联系固移力与节点位移 之间的一个矩阵,
基本概念
2.杆元或单元——指每一 个离散出来的杆件。 3.节点——杆件交点、杆 元端点、集中力及力矩 作用点等。
应该还有什么情况?
(截面突变点)
分布载荷突变点
基本概念
4.局部坐标系统——对每 一杆元建立的坐标系统。
基本概念
5.总坐标系统或结构坐 标系统——对杆系(刚 架、板架等)建立的统 一坐标系统。
“杆系有限元法”
以便使大家在学习 了杆系有限元法后,能 够在位移法的基础上不 困难地过渡到 一般有限元法上去。
如:平面应力问题有限元。
位移法
杆系有限元法 (矩阵法)
一般有限元法
杆系有限元法是有 限元理论的入门知识。 因此要求:
1.理解本章基本概念; 2.掌握xoy平面内弯曲 杆元的刚度矩阵。 3.了解杆元刚度矩阵的 性质与分块子矩阵的形 式。
5.由总刚度方程求得节点位移
(即杆端位移);
6.由杆端位移求出杆元的内力 与变形。
第五章 杆系有限元法
§5.2 杆元的基本类型、 刚度矩阵(单刚)及性 质
重点学习:
xoy平面内的弯曲杆元。
一.杆元的基本类型
(节点位移)
基本杆元类型、端点位移 与杆元端点力 可参考J表7-1学习, 重点关注J表7-1中No3
第五章 杆系有限元法
§5.1 杆系有限元法概述
一.基本概念:
1.离散——假想将杆系“拆” 为一根根杆件称为将结构 “离散”。
具体通过节点、单元编号实现。
“离散”举例:
1
离散出来的杆件两端 应理解为两端刚性固定!
2 3
有支座处的节点,节点与支座还应分开
4
若有刚固端则: 1 集中力或力偶作用的节点也进行离 散。
’ ji
N
固移力
节点位移列矩阵: v
i i ij v j j j
i
N
’ ji
假想将杆元刚固端强制移动时 杆元端点受力。
所对应的固移力列矩阵?
基本概念
8.固移力矩阵: 杆元端点仅因两刚固端 位移(节点位移)发生的力
6 lij 4 6 lij 2
12 2 lij 6 lij 12 2 lij 6 lij
6 lij 2 6 lij 4
注意到新旧符号的关系
M M zi
' ij
N N yi
' ij
M M zj N N yj
' ji
' ji
F
ij
6 12 固移力 l2 l ij ij ' N ij 参见位移法导出 6 ' 4 的公式( 4-2 ): M ij EI ij l ij ' 12 6 l N ij ji 2 l ij l ij ' 6 M ji 2 l F K
e ij
(J7-1)
式中的 K 就是杆元刚度矩 阵(单刚)。

e
ij
F K
( e) ( e) (e)
固移力矩阵 单刚
节点位移矩阵
(4-9)
xoy平面内弯曲杆元的单刚:
6 12 l2 l 6 4 EI z l l 12 6 2 l l 6 2 l 12 6 2 l l 6 2 l 12 6 2 l l 6 4 l
i j
节点位移(列)矩阵!
(4-7) 几乘几?
节点位移(列)矩阵:
vi i i ij v j j j
(4-7)
联想一下位移法。
vi
i
i
M
’ ij
EI , l
’ ij 固移弯矩
固移剪力
j
j
vj
M
第五章
杆系有限元法
(矩阵法)
“杆系有限元法”又称 “矩阵法”、“矩阵位 移法”或“直接刚度 法”。
教学内容 :
§5.1 杆系有限元法概述 §5.2 杆元的基本类型、 刚度矩阵及其性质
教学目的与要求 : 为了便于以后系统 学习有限元理论,本章 有意识地把矩阵法向有 限元的一些程式靠拢,
不妨将矩阵法称为:
i zi j zj
单刚有以下形式:
由式(4-2)的矩阵式写出:
式中方阵
(J7-4)
12 6 12 6 2 2 l N yi l l vi l 6 M zi EI z 4 2 zi v l N l j yj 12 6 单刚 M 2 l zj l zj 对称 4
三.杆系有限元法主要计算步 骤:
1.写出单刚(子块式、具体式); 2.组装总刚(用单刚子块式组装)
(此步等同于位移法以各节点为对象建立节点力的平衡方程式组);
采用:对号入座法!
3.写出总刚度方程; 4.对总刚度方程进行约束处 理;
或:
3.对总刚进行约束处理; 4.写出总刚度方程;
(按约束处理后的总刚写出总刚度方程)
式(4-2)的矩阵形式。
12 6 2 lij l ij v i 6 2 i lij 12 6 vj 2 lij lij j 6 4 lij
单刚
单刚
K
(e)
12 l2 ij 6 EIij lij lij 12 2 lij 6 l ij
节点位移
xoy平面内的弯曲杆元
用途: (1)作为xoy平面内弯曲的 连续梁杆元; (2)参与组建平面刚架杆 元。
注:在有限元法中上述节点位 移和固移力的排列次序一经 确定就不要改变,否则会给 程序设计带来困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