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的基本知识
产生广播风暴的原因:
典型案例:主机查找服务器资源
大量主机广播查找服务器地址。
网络环路
网卡故障
网络病毒
黑客软件和视频广播软件的使用
环网目前主要用于城域网设计:
SDH(同步数字系列)
DWDM(密集波分复用)
RPR(弹性分组环路)
环型结构优点:
☆消除了对中心设备的依赖。
☆信号沿环单向传输,时延固定。
☆所需光缆较少,适宜于长距离传输。
1服务质量 2网络安全性3网络基础设施
网络工程需求分析
网络工程需求分析的目的是:描述网络系统的行为特征与约束条件,指明网络 系统必须实现的具体指标。
需求分析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没有足够的用户参与
2用户需求不断增加
3模棱两可的需求
4不必要的特性
5过于精简的需求说明
6不准确的计划等
7需求分析的过程
网络功能有两大类
局域网设计时考虑线路成本少,考虑设备性能多
多样性原则
不要过分依赖于某一个设备厂商的产品。
代表性的网格计算项目 :Globus项目、 Javalin项目
网格计算的应用1科学研究 2企业信息处理 3电子政务 4个人娱乐
新型的P2P技术典型应用1-BT下载 2 OICQ 3P2P搜索
下一代因特网研究的三个方面
万兆以太网只支持全双工模式,只能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体,不支持CSMA/CD协议。
万兆以太网可同时支持局域网和广域网接口,且有效距离可达40km。
万兆以太网技术可以作为对带宽要求较高的局域网组网技术。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技术
FDDI的优点:
带宽高、传输量大、信道利用率高达80%
适合长距离传输,具有极佳的容错能力与稳定性
网络结构的扩展性:环境变化、扩展方式、新增子网、扩展无线网络、接入方式改变。
网络性能的核心参数是带宽
网络安全性需求分析
1系统软件和硬件的安全
2数据安全
3用户认证
4入侵防护安全
网络管理包括:
1性能管理、2配置管理、3安全管理、4故障管理、5计费管理等。
网络逻辑设计
链路: 两个网络节点之间的信号通道-链路容量—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2)交换型层次结构
缺点:路由功能不强大;广播风暴。
主要用于局域网设计
(3)路由型层次结构
缺点:网络结构较复杂,易形成性能瓶颈。
主要用于城域网和广域网设计。
(4)网络分层设计
(5) 接入层设计
接入层设计目标:
为最终用户提供访问网络的能力。
接入层设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环境复杂
管理困难
设备质量差
(6) 汇聚层设计
网络扩展时应满足的要求:
1新用户能简单的接入现有网络
2新应用能无缝地在现有网络上运行
3现有网络拓扑结构无需作大的更改
4原有设备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5网络性能恶化在用户允许范围内
扩展性需求分析要明确的内容:
用户业务的扩展性:业务新增长点、增长速度、员工增长速度、部门调整。
网络性能的扩展性:带宽和设备性能的预留比率。
蜂窝型拓扑结构主要用于无线通信网络。
蜂窝结构采用频率复用技术进行扩容
混合型拓扑结构
混合型结构的顶层节点负荷较重
分层设计方法
(1)网络分层设计模型
Cisco等公司提出了层次化网络设计的概念
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核心层主要提供节点之间的高速数据转发。
汇聚层主要负责路由聚合,收敛数据流量。
接入层为用户提供网络访问功能,并执行用户认证和访问控制。
网络系统设计、网络系统集成与网络组建之间的关系
网络系统设计
网络系统集成
网络组建
网络工程的特点
明确的目标
详细的规划或设计
权威的依据(如标准)
完备的技术文档
固定的责任人、完善的实施机构
网络工程设计与实施的步骤
网络设计内容逻辑设计 物理设计
1逻辑设计
用户需求分析:业务需求、用户信息点的地理分布、资金的投入
吉比特以太网的特点:
(1)吉比特以太网与传统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兼容
(2)保护原有网络的投资。
(3)比特以太网可用于多种传输介质。
(4)低成本的升级费用。
(5)支持服务质量(QoS)和第三层交换。
(6)吉比特以太网及新的10G比特以太网为局域网和城域网提供了高性价比的 宽带传输交换
万兆以太网可以提供10Gb/s的带宽,可以满足骨干网大容量传输的需求,并与现行以太网技术兼容。
网络物理安全设计:防火墙设计、DMZ(非军事区)设计、IDS(入侵检测系统) 设计、 IPS(入侵防护系统)设计、网络隔离设计等
网络信息安全设计:数据加密系统、身份认证系统、数字签名系统等
网络可靠性设计:RAID磁盘镜像技术、系统容灾设计、存储网络设计、双机热备份、链路冗余、系统恢复技术等
2物理设计
☆各个节点负载均衡。
☆双环或多环网络具有自愈功能。
☆路由选择简单,不易发生地址冲突等。
点对点型拓扑结构
用于局域网互联,或城域网和广域网的互联。
点对点通信协议:PPP、PPPoE等
点对点结构优点:
☆设备无关性
每个连接都是独立的,能使用任何合适的硬件。
☆独立性
两个节点之间能选择相互接受的通信方式。
☆安全性
速率,1Mbps的上行速率。
(2)较充足的带宽可用于传输多种宽带数据业务;而
且,下行速率大于上行速率
(3)ADSL并不影响用户对普通电话的使用。由于使
用了独特的信号调制技术,用户接入ADSL的同
时仍然可以进行普通电话通信。
ADSL适用于远程局域网访问和视频点播等应用环境。
虚拟专用网 VPN
定义:使用IP机制仿真出一个私有的广域网
网络工程的基本知识
信息系统=网络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系统
硬件设备:不同产品的接口兼容性。
软件产品:不同软件之间数据格式的转换。
网络系统:不同系统之间信号交换和路由
系统集成的复杂性:技术 成员 环境 约束互为依存
网络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活动,也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和商务活动,是一门研究网络系统规划、设计、及维护的管理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管理学以及控制论等多个领域。
缺点:
网络管理工作量大,设备利用率不高。
主要用于企业园区网设计。
园区局域网是指为企事业单位组建的办公局域网。典型的园区局域网包括校园网、社区网、住宅小区网、企事业单位网等。
园区局域网是网络的基本单元
园区局域网较适合于采用三层结构设计
园区局域网对线路成本考虑的较少,对设备性能考
虑的较多
园区局域网的结构比较规整,有很多成熟的技术
服务子网的设计
(1)集中式服务设计模型
设计原则:
将所有服务子网设计在网络核心层
优点:结构简单,便于管理
缺点:增加了核心层的负荷,增加了网络链路流量,可靠性不好
适用于网络数据流量不大的小型企业局域网
(2)分布式服务设计模型
基本原则:
网络服务集中,应用服务分散。
优点:
网络流量分担合理,核心层设备压力小,可靠性好
(1)因特网功能
1域名系统(DNS)2网页浏览(Web) 3邮件收发(Email)4文件传输(FTP):
5网络论坛(BBS)6网络聊天(IM)
因特网的四大基本服务:
DNS、Web、Email、FTP
2)内部网(Intranet)功能
资源共享 数据管理 文件管理 信息发布 协同工作 OA系统MIS系统
网络结构设计:拓扑结构设计、链路类型选择、地址规划、路由设计、VLAN设计、园区网与广域网的接入设计
网络性能设计:带宽预算、流量控制、负载均衡、链路聚合、避免网络性能瓶颈、网络性能优化等
网络功能设计:DNS服务、Web服务、FTP服务、E-mail服务、IP电话服务、视频点播服务、VPN服务等
网络安全设计:
灵活性,通常作为高性能局域网骨干和广域网骨干
无线局域网(WLAN)
无线局域网的特性 1可移动性2布线容易3组网灵活4成本优势
广域网技术选型
1.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
PSTN的接入设备是Modem
传输速率较低,一般为33kb/s~56kb/s之间
2.X.25分组交换网
X.25协议是一种数据分组交换技术,适用于低中速线路。
☆电信网络中的Trunk,主干网络、电话干线
☆带宽设计中的Trunk,多个交换机的端口聚合
☆链路备份中的Trunk,链路热备份
☆VLAN中的Trunk,VLAN跨交换机时的信号转发
冲突域指信号产生冲突的最小范围
冲突域的大小会影响到网络的性能。
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可以隔离冲突域。
采用确定性协议(如SDH)或采用轮询协议(如令牌环)的网络,不会发生冲突
园区局域网中的常见技术
传统以太网(Ethernet)技术(基本已淘汰)
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技术
吉比特(千兆)以太网技术
万兆以太网技术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技术(基本已淘汰)
ATM(异步传输模式)技术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
快速以太网指速度较快,能提供100M标准带宽的以太网,使用5类或超5类双绞线或光缆作为传输介质,拓扑结构上以星型和树型为主
只有2个节点使用信道。
☆非中心化
资源和服务分散在所有节点上,避免了性能瓶颈,增强了扩展性。
☆负载均衡
没有中心设备,大大减少了信道争用、设备争用。
如果网络中节点数为N,则连接网络的链路数H可下式计算。
网状型拓扑结构H=N*(N-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