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专题3.2 14-18世纪东西方文明的兴衰与交流(14-18世纪西方文明勃兴下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高考专题3.2 14-18世纪东西方文明的兴衰与交流(14-18世纪西方文明勃兴下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深化探究 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启蒙运动间的关系 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是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 来,主要侧重于使人获得或满足基本的生理欲望,是对基督教禁欲主 义的一种反叛。 2.宗教改革是对文艺复兴的一种延续,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改革的内容也蕴涵着 人文主义思想。只不过它侧重宗教领域的思想。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 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们 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名师点拨】 运用多种史观评价新航路开辟 史观 解读 全球史观 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世界逐渐连成整体 文明史观 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 现代化史观 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之路和资产阶级壮大之路 革命史观 是殖民掠夺之路 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 社会史观 惯
2.宗教改革——人文主义的发展 (1)背景 ①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天主教 会的束缚。 ②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 裁。 ③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使天主教会与人们之间 的矛盾加深。
(2)马丁· 路德的主要观点 ①只要有信仰,灵魂便可得救。 ②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3)实质: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4)影响 ①削弱了教会对社会政治、经济的控制。 ②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派。 ③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1)荷兰 ①特点: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 易。 ②结果:17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 夫”;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2)英国 ①过程:17世纪,进行商业战争,打败对手荷兰;18世纪下半 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②方式:殖民战争,海外贸易;政府鼓励海盗劫掠;以“三角贸 易”形式进行黑奴贸易。
第(2)问,解答时首先要准确理解材料三所阐述的观点,即确立 论点,然后再运用相关史实对论点进行论证。阐述论点时要能辩证认 识问题,既要看到“物质活动”“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又要看到 精神与制度的发展对物质活动的反作用。论证时运用的史实要准确, 并紧扣论点,切忌只有史实没有结论,或只有结论而缺乏史实支撑。 表述时要注意逻辑严密,思路清晰。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背景:美国独立后,建立了一个松散的邦联,政局动荡不 安。 (2)标志:1787年宪法的颁布,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3)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3.法国民主共和国的建立 (1)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 (2)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③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阐述人民主权思想。 ④康德:以人为本,尊重他人。 (4)影响 ①对欧洲: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是资产阶级建立政权的 思想基础;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动员。 ②对世界: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
三、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前提:“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2)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地 位,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下来。 (3)发展:18世纪前期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①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②首相掌握着国家的行政权,又通过议会控制立法权。
解题思路:本题以西方思想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近代人文主义 精神发展的条件及评价,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论证、评述历史 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适中,开放性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依据材料 提取观点,迁移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概括论证。 第(1)问第一小问紧扣“社会历史条件”,从文艺复兴、宗 教改革、启蒙运动发生的经济、政治条件等方面进行说明;第二小问 根据“财富的日益增长”“在现世的勤奋劳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 小”等关键信息,回忆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归纳基本观点 及其共同精神。
【名师点拨】 表解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阶段 起源 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文艺复兴中的思想巨人,以自己的作品抨击封建教会的虚伪和腐化,肯定人 复兴 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和幸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文主义思想 再次兴起 发展 成熟 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先定论”,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使人获得 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使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弘扬 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帜,批判宗教迷信和封建专制制度,强调人的尊严, 追求自由平等,主张人权神圣不可侵犯,人文主义思想达到新的高度 发展历程 古希腊先哲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他们的思想主张
1 主干串联· 核心回顾 一、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1.新航路的开辟 (1)背景 ①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的强烈渴望。 ③思想根源:人文主义倡导冒险进取精神。 ④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切断传统的东西方商路。 ⑤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的狂热。
(2)过程 ①迪亚士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航行,到达“好望角”。 ②达· 伽马开辟了由欧洲绕非洲到达印度的航路。 ③哥伦布开辟了由欧洲到达美洲的航路。 ④麦哲伦船队进行了经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环球航行。 (3)影响 ①对欧洲: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 大西洋沿岸,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对亚、非、拉地区: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黑奴贸易 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大量白银流入亚洲,刺激了亚洲经济 的发展。 ③对世界: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 界,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工场手工业时期(16~18 世纪中期)是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 16 世纪前后,人类社会开始迈向近代社会,为工业文明的到来开启了 大门。
在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制度, 政治文明 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 件。 资产阶级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向世界拓展,开辟了新航路;伴随着 经济文明 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并进一步拓展,人类 历史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 近代科技的出现, 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完善; 文艺复兴、 思想文化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 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思 想解放运动,促进人文主义内涵不断丰富,近代自然科学形成。
深化探究 站在反封建的角度认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 启蒙运动的内在联系
热点考向2 比较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批判对 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 直指整个“黑暗的中世纪”封建 象上 世界观 专制制度 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科 涉及的 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 学、史学、文学、美学等各个领 领域 域 批判形 借助于古典文化或披着宗 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提 式上 教外衣 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思想特 理性作为标准,高举民主、科学 人文主义、感性为主导 点上 的大旗
四、经典力学的出现 1.背景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科学从神学的桎 梏中解放出来,进入到实验科学时代。 (2)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3)伽利略的科学成就为经典力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成就:1687 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 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典例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文主义者皮柯在《论人的尊严》中宣称,上帝赋予了 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 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人文主义者阿尔伯说:“大多的时候,落在人 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自己。” ——马克垚《世界历史· 中古部分》
材料二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 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一切 权利属于人民„„当人民的权利被篡夺并被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 人民完全有权利起义,有权利以暴力来消灭篡权者。 ——《社会契约论》 (1)据材料一回答,人文主义者“复兴”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哪些 主张?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有何重大发展?
材料三 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 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 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 件”分别是什么。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阐述的观点。
【典例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 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绝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 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 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 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 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 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 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 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答案:(1)肯定人,注重人性,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强调人的决定作用和以人为中心;鼓励人们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 (2)核心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张自由、平等。 发展:①要求从根本上变革社会制度,实行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 ②完全否认了任何宗教与神学。③为未来的“理性”社会描绘了一幅 蓝图,所提倡的人权自由、社会契约等思想至今仍在延续。
3.影响 (1)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 和总结。 (2)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促进了两次工业 革命的出现。 (3)为法国启蒙思想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