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2005年)--------------------------------------------------------------------------------发布时间:2005-5-23 17:21:30作者:刘庆华目录一、浙江省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一)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
(二)业务应用系统发展迅速。
(三)面向社会服务的信息系统的建设初见成效。
教育信息发布平台与教育教学资源中心已初步建成浙江经济信息网、科技信息网运行正常“浙江农网”止式开通。
企业信用发布查询系统开通试运行省CA认证中心挂牌成立,开始发放证书(四)制定《浙江省电子政务规划框架》,明确重点建设任务。
(1)“数字浙江”门户网站建设。
(2)重点业务系统建设。
首先做好国家的12个业务系统建设,再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完成16个具有浙江特有的业务系统的建设。
(3)信息资源建设。
这是业务系统运行的支撑,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
在建好国家4个基础信息库的同时,建设浙江省的10个信息资源库。
(4)统一政务网络平台建设。
这是整合部门资源、开展网上协同办公的前提,是现阶段浙江省电子政务建设的最重要和迫切的任务之一(5)发展环境建设。
它是浙江省电子政务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基础性工作。
二、浙江省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对电子政务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还不适应电子政务的实施2.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相应机构的权责不够明晰3.电子政务建设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4.电子政务立法滞后及安全问题形势严峻5.一些地方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着攀比之风,违背了推行电子政务的初衷6.政府部门与企业的矛盾三、加快我省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建议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2.正确理解电子政务与政府机构改革、政务流程再造的互动关系3.统一部署、统一规划,统一规范、统一标准,加强领导、有序推进4.制定相应的法律,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促进电子政务发展5.重视人才的培养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同时也给政府的管理模式带来一场革命。
如同电子商务深刻地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方式一样,电子政务必然对政府的组织结构、运转方式、工作机制以及政府与其他实体间的关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朱镕基总理在200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必须加快电子政务的发展,实现由传统政务到电子政务的转变,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政府的有效管理,使政府的各项监管工作更加严密、有效,服务更加便捷、高效,把各级政府建设成为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
2002年7月召开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专项规划》和《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电子政务被确定为先行建设的重点。
因此,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也将成为我省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浙江省电子政务建设现状2002年,浙江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做出了建设“数字浙江”的重大决策,并把电子政务建设确定为“数字浙江”建设的核心工程。
为此,各级政府和部门加强了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力度,加速开展了各项信息化试点工作,推进了一批信息化重点工程建设,加强了信息化知识的普及教育。
主要取得了以下一些成绩。
(一)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
目前,全省已建成覆盖省内大部分地市的32x10G DWDM密集波分复用的传输大通路。
已建成杭州——上海10G+2.5G的高速数据通道,宁波——南京2.5G的高速数据通道,全省已建成覆盖省内大部分地市的2.5G的数据通道。
数据通信、移动通信、智能通信、IP业务等通信业务也发展迅速。
全省已建和在建的各类信息网络已达数千家,开通数字交换节点机端口6万多个,互联网用户已超过230万户,已有50多万家企事业单位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站点。
(二)业务应用系统发展迅速。
我省各部门信息化正从办公自动化、信息发布、政务公开,开始向政府业务流程的改革和整合方向发展,大部分单位已建成本部门的局域网。
△省党委系统信息网已建成开通,并与所有委办厅局、11个地市网络互联,部分纵向网络已经延伸到县(市、区);△省政府办公厅己基本建成省级行政系统信息资源网络,建立了电信数据通信交换中心和省,府大院光纤交换中心,已与所有委办厅局、11个地市网络互联,部分纵向网络已经延伸到县(市、区);△省计委、经贸委、外经贸厅的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基本完成;△省财政、统计、商检等部门已建成网上业务系统;△一些国家部委部署的系统已启动建设或建成。
(三)面向社会服务的信息系统的建设初见成效。
省委省政府在加强政府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加快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农业服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进程,使各类社会发展信息得到更方便、更广泛的共享,全面提高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主要表现在:△全省教育信息发布平台与教育教学资源中心已初步建成,大部分县(市)教育部门与浙江教育网联通,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互;△浙江经济信息网、科技信息网运行正常。
经济信息网在11个市均建了分中心节点,并上联国家中经网与全国47个省级、计划单列市的节点互联,实现经济信息资源共享。
科技信息网的省网络中心、11个分中心已基本建成,并拥有六大类51个科技数据库,2000多万条科技信息;△“浙江农网”止式开通。
全省农业信息网建设全面铺开,服务内容向纵向和横向发展,建立市、县、乡三级农技信息服务站;△企业信用发布查询系统开通试运行;△省CA认证中心挂牌成立,开始发放证书。
(四)制定《浙江省电子政务规划框架》,明确重点建设任务。
遵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在省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经过多方研究探讨和争取意见,我省制定了《浙江省电子政务规划框架》。
提出了浙江省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原则以及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措施等。
根据国家的有关要求,浙江省的电子政务建设始终坚持涉密范围最小化(以提高保密的高质、高效)和为社会公众服务最大化。
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为“王”字型结构,由省级城域网、省到11个地市的广域网;地市城域网、地市到所辖县(市、区)广域网;县(市、区)城域网组成。
重点做好五大主要任务:(1)“数字浙江”门户网站建设。
这关系到未来浙江省电子政府的形象,它将成为政府对外服务的枢纽,是为公民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接受社会监督的窗口。
还要依托链接省、市、县(区、县级市)三级政府的门户网站,在为社会服务的各项政务业务系统和统一政务网络平台的支持下,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与政务公开,提供政府与企业、公民互动的交流服务,从而促进政府利用网络提供“一站式”服务。
(2)重点业务系统建设。
首先做好国家的12个业务系统建设,再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完成16个具有浙江特有的业务系统的建设。
即:政府网上项目并联审批系统、网上支付系统、信用服务管理系统、社会公众公民服务管理系统、宏观经济数据综合采集系统、政府网上采购系统、网上科教系统、网上文化宣传系统、档案采集与服务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科技信息网上交易系统、各类资质资格证书管理系统、专业人才管理系统、网上招商引资系统、省政府应急指挥系统。
(3)信息资源建设。
这是业务系统运行的支撑,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
在建好国家4个基础信息库的同时,建设浙江省的10个信息资源库。
即:企业信用信息库、地方法规、规章数据库、政府系统办公信息资源数据库、重点建设项目信息库、财政税务信息库、国有资产信息库、文化与宣传(省情)数据库、科技成果信息库、人才管理与职业培训信息库、国际经贸与招商信息库。
(4)统一政务网络平台建设。
这是整合部门资源、开展网上协同办公的前提,是现阶段浙江省电子政务建设的最重要和迫切的任务之一。
浙江省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按照“小内网、大外网”的原则进行建设。
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内网基于保密通信网的网络资源构建,政务外网基于公共通信网或其它满足要求的网络资源构建。
(5)发展环境建设。
它是浙江省电子政务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基础性工作。
主要包括: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的建设、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培训体系的建设、信息技术与产业支撑体系等方面的建设。
二、浙江省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九五”期间,尤其是实施“政府上网工程”以来,浙江省电子政务建设发展很快。
网络基础没施建设、业务处理系统、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建立了一批专业数据库,为下一阶段政务信息化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但是,从总体上看,浙江省电子政务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对电子政务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还不适应电子政务的实施长期以来,与文件打交道是政府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政府机关纷繁芜杂的各种文件、计划、报告等等,从拟稿、上报修改、定稿、批复等环节无一不是通过大量公务员层层的手工撰写而完成,再由打字员打印、校稿,直至签发、存档,政府办公方式的转变使很多人在心理上难以适应,尽管一些政府部门已经购置了计算机和建成了内部网络,但仍有许多人不愿利用计算机完成文件的形成和实现传达的功能。
他们留恋并习惯于传统公文形式,宁愿手写文件并亲自呈送领导。
在许多人看来,只有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才最可靠,这种传统政务方式使不少政府官员滋长了程度不一的衙门作风,而这种作风与具有平民化本质的现代信息社会是格格不入的。
传统政府按区域、级别、行业划分,各部门独成一体,各自为政,相互之间信息很难共享,更谈不上信息传递流畅无阻。
电子政务的推行,打破了原有政府部门之间的界限,构建一个全面电子化的虚拟政府,传统政府的金字塔式结构将改变成平面化的网络结构,网络没有权威,行政机关原有的领导权威受到严重挑战,同时,在传统的运行体制下,政府机关是管理部门,电子政务实施后,必须直接面对公众的大量反馈信息,政府的理念也由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一些人可能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这种角色的转换。
政府官员在发展电子政务的认识上还存在不少观念上的误区。
一种是把电子政务仅仅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在硬件设施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却不重视软件的开发,也不重视业务流程的重组,结果很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设备仅仅是高级打字工具或者成为一种摆设,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另一种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认为把政府的一些政策、法规、条例搬上网络就完成了任务。
这些都是只注重信息手段而忽视政府业务流程改进的表现。
2.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相应机构的权责不够明晰目前,浙江省的电子政务建设主要有两种推进方式:一种是系统内自上而下的纵向推动,如金税工程;一种则是地区内的横向推动,如“数字杭州”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