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画市场调研报告

动画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动漫产业市场调查报告2012.8.9 中国动漫产业市场调查报告摘要:动漫,带给我们许多欢乐,也带给我们多彩的童年。

我们这一代的青少年,大都在动漫的氛围下成长。

而中国的漫画市场却不如日本、欧美,受众群体也较为狭隘,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要使中国动漫产业走向成功的关键之处是什么呢?国产动漫还有未来吗?抱着种种疑问,我们做了如下的调查。

调查基本情况:1、调查组成员:丁一芙、朱歆怡、鲍倩茹2、调查时间2012年8月9日至2012年8月11日3、调查地点定海五中、定海二中4、调查对象定海五中、定海二中11届部分学生5、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实地采访、互联网查询信息、询问相关人员6、调查过程及分工安排第一天,制定调查问卷以及问卷发放、填写、收集。

第二天,实地采访相关人员、实地调查相关店铺。

第三天,互联网查询信息以及撰写调查报告。

目录前言part 1.中国动漫产业现状一中国动漫产品的内容主题和形象创意二中国动漫产业链分析a 播出环节b 衍生品环节c 动漫期刊part 2. 国外成功动漫产业发展的启示一美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二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三发达国家动漫产业发展的启示a 增强动漫产业的原创力b 打造成熟完善的动漫产业链c 选择合适环节启动产业链始端part 3. 中国动漫产业展望一改变思想,观念革新二培养人才,提高技术三拓展市场,加大宣传四力求创新,与时俱进调查感悟前言动漫,带给我们许多欢乐,也带给我们多彩的童年。

我们这一代的青少年,大都在动漫的氛围下成长。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海报、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动漫产业的发展也愈发迅速。

纵观全球,能够称得上是动漫大国的,惟美国和日本而已,其中日本更尤为突出,日本动漫已经成为了日本民族的象征,成为了日本的文化标签。

迪斯尼领军的美国动漫,更是世界动漫的龙头老大之一。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动漫市场十分广阔,但国产动漫却一直不如人意,真正优秀的动漫作品寥寥无几。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差距,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国人深思。

由上图“我国动漫市场现状”来看,中国原创动漫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增长期。

中国动漫产业相比其他国家正刚刚兴起,中国年动漫节目需求量为180万分钟,意味着将有一个25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爱你,而目前国内播出的动漫作品每年只有2万分钟,远远不足实际播出量,且大量依赖进口。

动漫产品本身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而动漫产品的衍生产品市场空间更大。

3.67亿未成年人,他们都将是未来动漫产业潜在的消费群体,中国动漫产业将拥有超千亿元的巨大发展空间。

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动漫市场一直面临着巨大的问题,一方面,国内的动漫大部分是国外的动漫加工而来,原创动漫生产能力薄弱;另一方面,国内广阔的消费市场被日美动漫占领,包括影视播出、音像、以及衍生产品、动漫周边等都被外国的动漫占领,中国动漫产业竞争力薄弱。

一中国动漫产品的内容主题和形象创意中国的动漫产品主要是针对低幼儿童,在内容和形式上属于纯儿童的展现,凸现的是动漫产品的教育功能,从而使动漫创作的视野非常狭小,题材选择亦受到诸种限制。

造成了成年人基本不看,年纪较大的孩子不爱看的局面。

强调文艺的教化作用是中国的传统,而强调动漫的教育意义是中国动漫很长一段时间中的制作理念。

对教育功能的过分强调使得生产出来的动漫产品,高高在上的成为真理的化身,篇二:动漫调查报告关于中国大学生动漫观的调查报告一、前言动漫,顾名思义,就是动画和漫画的简称。

无可否认,中国动漫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

首先,中国动漫的起步早,国际影响大。

如果将漫画创作视为动漫艺术发端的话,中国大陆的漫画创作最早可推至清朝末年。

当时,陈师曾在上海的《太平洋报》上发表过一些即兴随意之作。

1925年,丰子恺在《文学周报》上发表作品,编者将他的作品称为“漫画”,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漫画艺术。

如果将动画片制作视为动漫起点的话,1926年,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

1940年,万氏兄弟又完成了中国的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仅比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动画片《白雪公主》晚一年时间。

可以说中国动漫和世界动漫的发展几乎是同时起步的。

《铁扇公主》其次,中国美术片的品种多、品质优。

世界上很少有哪个国家的美术片品种可以和中国美术片的品种相匹敌。

中国美术片除了动画片以外,还有木偶片(如《阿凡提》)、真人和木偶合成的木偶片(如《小梅的梦》)、折纸片(如《聪明的鸭子》)、剪纸片(如《猪八戒吃西瓜》)、水墨动画片(如《小蝌蚪找妈妈》)等等。

这些动画片的作者,都是在影视和文学领域造诣都相当高的著名艺术家,如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钱家骏、虞哲光、章超群、雷雨、金近、马国良、包蕾??这些作品无论在形式上,还是美感上,其品质都在动画的各个领域达到了顶尖水平。

另外,中国动画形成了独步天下的“中国动画学派”。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动画形成了举世曙目、独具风格的“中国动画学派”。

1961年至1964年,由万籁鸣导演、美影厂拍摄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上、下集)创造了中国美术片一个时代的辉煌。

该作品取材神话小说《西游记》,想象力丰富,在造型艺术和动画技巧都达到很高水平,并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全世界因此而知道中国有一个mongkey king。

1979年,为庆祝建国30周年而摄制的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以浓重壮美的表现形式焕发出民族风格的光彩;动画片《三个和尚》的篇幅虽短,但寓意深刻,它既继承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又吸收了外国现代的表现手法,是发展民族风格的一次新尝试。

木偶片《阿凡提的故事》的造型夸张、语言幽默,生动地刻画了新疆维吾尔民族的传奇智慧人物阿凡提。

剪纸片在美术形式上也丰富多彩:《南郭先生》表现了汉代的艺术风格、格调古雅;《猴子捞月》使剪纸片造型产生毛茸茸的质感。

水墨画风格的剪纸片《鹬蚌相争》,形式优美、内容诙谐,动作细腻生动,丰富了剪纸片的艺术风格;水墨动画《鹿铃》抒发了友爱之情。

另外,中国美术片在中国各类影片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它是中国影片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一个片种。

至1986年止,有29部影片在国内获奖37次;31部影片在各种国际电影节上获奖46次。

国外舆论界曾经赞扬中国美术片在艺术上“已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许多中国动画片在艺术上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是难得的文化瑰宝,也是我们用来教育后代最佳的精神食粮。

二、中国动漫现状中国原创动漫曲曲折折地走过了10年的发展道路,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春天。

政策大力支持,动漫制作公司和动漫创作人不断涌现,动漫节此起彼伏,动漫作品纷纷面世,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目前中国的原创动漫依然存在着几个误区。

误区一:重技术,轻人文。

由于现在很多动漫画面都是由电脑程序写出来的,所以很多动漫人,尤其是年轻的动漫人,认为中国的原创动漫要赶上日本、欧美的动漫,必须有先进的动漫技术,要在技术上达到与其同等的水平。

其实,动漫技术与动漫艺术是并行的,动漫发展离开技术发展是不可能的,但没有艺术的动漫是没有灵魂的动漫,也不具有生命力。

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就像不同的人拿着同样的相机,但由于文化背景、素质不同,拍出来的东西就可能完全不一样。

比如美国人拍的《花木兰》,美国人有他们自己对“花木兰”的理解和创作,相信如果是中国人来创作,从造型、音乐,到对人性的理解等都会不一样,这就是文化背景的差别。

误区二:重画面,轻情节。

现在不论翻开漫画书,登录动漫网站,还是参加动漫节,你都可以看到很多炫目的贴图,画面绚丽多彩,画工精细完美。

大家争相炫耀画一幅漂亮的画,这是对动漫的一种误解。

作为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动漫,画面只是动漫的肌肤表象,情节才是动漫的骨骼灵魂。

目前很多国内动漫作品都存在着剧情薄弱的问题,很多人误以为动漫就是给孩子们看的,甚至包括一些儿童心理学家,都认为孩子是一块白板,给什么学什么,不存在特别的欣赏兴趣,这使得中国原创动漫的创作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对情节的忽视。

而日本、欧美的动漫,尤其是有长久生命力的,如《猫和老鼠》、《机器猫》、《米老鼠》等,其构成故事主角的线条都非常简单,画面也非常朴实,但无不是以生动有趣的情节吸引观众,历经数十年依然经久不衰,这是非常值得我们中国动漫人学习的地方。

误区三:重制作,轻市场。

国产动画曾经异常辉煌,动画片、水墨动画片、剪纸片、拉毛动画片、贴纸动画片、木偶片、泥塑木偶片等应有尽有,《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三个和尚》等片还捧回几十个国际艺术大奖。

但当年的国产动画是国家投资,不计成本,不图经济回报;艺术家们只求艺术,不论票房,不管市场??因而造成了“重制作,轻市场”的后遗症。

其实动漫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因为电视播出基本没有收入,投资回报主要靠音像制品和各种卡通形象衍生品。

而国外动画片的一大长处在于擅长造星,他们会把70%的时间和经费花在前期推广上面,目的都是为了让卡通形象深入人心。

其后他们会把30%的时间和花费用在衍生产品上,而恰恰赚钱的就是衍生产品。

有资料显示:《狮子王》投资约4500万美元,票房收入约7亿美元,而其衍生产品的收入却达到20亿美元。

动漫不仅仅是一种娱乐,还可以延伸到服装、玩具等各类产业上去,只有解决好制作和市场之间的产业链,中国原创动漫的发展才能进入良性循环,才不会出现原创动漫“投入一分钱就亏一分钱”的尴尬局面。

误区四:重模仿,轻创作。

由于中国原创动漫起步较晚,而且中国的动漫市场一直被日本、欧美、韩国动漫所占据,中国的动漫人无论是创意还是画风都深受外来动漫的影响,尤其是在电视机前长大的动漫人,年龄基本上在30岁以下,他们多是痴迷的漫画读者,阅读了大量的日本漫画,由喜欢看到自己动手模仿画,许多人都没有受过专业的美术训练,在刚开始从事漫画创作时,不可避免地模仿日本画风。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原创动漫也不可避免地“重模仿,轻创作”,好一点的就是把一些传统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外国畅销的东西拿过来,改头换面,不做深层次的研究,差一点的就是全面的“克隆”。

三、调查结果我们的调查虽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也算是进展顺利,也许是因为调查对象是在校的大学生,所以会比较配合,当然有时也会有人以没时间、有事为推辞,总体上还是有所收获的。

以下是调查的结果:1.您经常看动漫吗?a.是 20%b.否 25%c.偶尔 40%d.一般 15%2.您最早接触动漫是什么时候?a.小学 85%b.初中 9%c.高中 5%d.大学 1%3.您喜欢哪种动漫呢?a.中国动漫 12%b.日韩动漫 82%c.欧美动漫 6%4.您喜欢什么类型的漫画?a.少女漫画 28%b.热血漫画 9%c.搞笑漫画 26%d.推理漫画 29%e.成人漫画 3%f.其他 5%5.您最喜欢哪种技术制作的动漫?a.2d 20%b.3d 39%c.flash 31%d.其他 10% 6.看动漫时您最注重哪一方面?a.画面素质 36%b.情节 56%c.作者 6%d.顺应潮流 2% 7.您会利用学习时间看动漫吗?a.经常 8%b.不会 39%c.偶尔会 53%8.您每天看动漫的时间是?a.1小时以下 77%b.2-3小时 17%c.4-5小时 6%d.5小时以上没有9.您会花钱买动漫产品吗?a.经常 10%b.不会 50%c.偶尔会 40%10.您打算从事有关动漫的职业吗?a.打算 10%b.不打算 26%c.没有想过 64%11.动漫对您生活的影响?a.腐蚀心灵的毒药 1%b.没什么感觉 21%c.一般娱乐 68%d.人生因动漫而光明 10%12.您有没有观看过国产的动漫作品?a.经常看 8% b.有时间就会 9% c.偶尔会看 72%d.从来没有 11%13.您对中国现有动漫的总体评价是?a.非常出色没有b.还可以 15%c.有特点但不成熟 20%d.和动画强国相比差距明显 65%14.您对中国动漫发展前景的看法?a.前途无限光明 10%b.一般般啦 80%c.完全没有希望 10%15.您觉得中国动漫和外国同行业的最大差距是什么?a.动画观念 12% b.脚本 10% c.制作 30% d.宣传 8% e.多方面 40%16.您觉得中国动漫画相对外国同行业最大的优势是什么?a.民间基础 25%b.文化底蕴 55%c.人才资源 10%d.政府扶植 5%e.其他 5% 17.您认为以下哪一个方向是最适合中国动漫发展的道路?a.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的(水墨剪纸等) 30% b.先“漫”后“动”的(偏日) 28% c.由网络普及开来的(偏韩) 18% d.大成本大制作的(偏美) 4% e.都不是 20%18.您最喜欢的动漫是什么?①柯南 10%②灌篮高手 6%③美少女战士、火影、蜡笔小新 4%19.您看的第一部动画片是什么?①葫芦娃 7%②哆啦a梦 6%③美少女战士、海尔兄弟 5%通过以上的调查统计,我们可以对国产动漫的形势有了大体的认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