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的分类:1)按阻值特性:固定电阻、可调电阻、特种电阻(敏感电阻)2)按制造材料: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线绕电阻,无感电阻,薄膜电阻等3)按安装方式:插件电阻、贴片电阻。
贴片电阻4)按功能分:负载电阻,采样电阻,分流电阻,保护电阻5)(1)、标称阻值:电阻器上面所标示的阻值。
6)(2)、允许误差:标称阻值与实际阻值的差值跟标称阻值之比的百分数称阻值偏差,它表示电阻器的精度。
允许误差与精度等级对应关系如下:±0.5%-0.05、±1%-0.1(或00)、±2%-0.2(或0)、±5%、±10%、±20% 。
7)(3)、额定功率:在正常的大气压力90-106.6KPa及环境温度为-55℃~+70℃的条件下,电阻器长期工作所允许耗散的最大功率。
8)非线绕电阻器额定功率系列为(W):9)1/20、1/8、1/4、1/2、1、2、5、10、25、50、10010)线绕电阻器额定功率系列为(W):11)1/20、1/8、1/4、1/2、1、2、4、8、10、16、25、40、50、75、100、150、250、50012)(4)、额定电压:由阻值和额定功率换算出的电压。
13)(5)、最高工作电压:允许的最大连续工作电压。
在低气压工作时,最高工作电压较低。
14)(6)、温度系数:温度每变化1℃所引起的电阻值的相对变化。
温度系数越小,电阻的稳定性越好。
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为正温度系数,反之为负温度系数。
15)(7)、老化系数:电阻器在额定功率长期负荷下,阻值相对变化的百分数,它是表示电阻器寿命长短的参数。
16)(8)、电压系数:在规定的电压范围内,电压每变化1伏,电阻器的相对变化量。
17)(9)、噪声:产生于电阻器中的一种不规则的电压起伏,包括热噪声和电流噪声两部分,热噪声是由于导体内部不规则的电子自由运动,使导体任意两点的电压不规则变化。
18)应使电位器工作于额定功率范围内。
由于设计、使用不当使功率耗散超过额定值时, 会造成电位器内部过热而损坏。
注意环境温度对电位器的影响, 特别是在高温情况下,负荷应根据产品标准规定的降功率曲线设计。
19)(4)、色标法:用不同颜色的带或点在电阻器表面标出标称阻值和允许偏差。
国外电阻大部分采用色标法。
当电阻为四环时,最后一环必为金色或银色,前两位为有效数字,第三位为乘方数,第四位为偏差。
当电阻为五环时,最后一环与前面四环距离较大。
前三位为有效数字,第四位为乘方数,第五位为偏差。
(2) 在使用中, 当允许直流电流通过电位器的动触点时, 可能会出现阳极氧化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 最好用负端连接元件, 用正端连接动触点,(3) 在使用电位器时, 应控制动触点电流小于动触点极限电流。
除了保证线路设计正确外, 还不能随意加大负载电流。
在进行电位器检测时, 如测量终端电阻或检测电位器输出时, 切勿使用普通三用表。
因为三用表中的电源会形300~400 mA 的电流流过动触点。
该电流很可能会烧毁电阻元件。
检测电位器一定要用数字欧姆表。
(4) 在设计线路时, 对于预调电位器, 应尽量使其动触点处于总电气行程的中段位置使用。
应绝对避免在接近两终端位置使用。
最好避开前后终端30°转角进行设计。
在线路设计中, 往往需要设计一个串联电阻, 改变此电阻阻值, 即可改变电位器动触点的工作位置。
当然应以合理选择电位器的总阻值为前提。
(5) 在设计线路时, 应设计成电位器调节到某些位置时不能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的线路, 以免烧毁电位器或其他元件。
(6) 在电位器焊接时, 注意选用适当的温度。
并非温度越高, 焊接速度越快, 质量就越好。
仅需加上达到良好焊接所需的热量。
在波峰焊接时采用能保证良好的焊点的通过速度。
加热时间过长, 热量过多, 有可能造成电阻元件与引出端之间连接损坏或电阻值漂移。
另外一定要注意焊剂用量适中, 以免焊料浸入电位器, 造成额外噪声甚至接触不良。
因此应考虑适当的保护措施, 在波峰焊接前让助焊剂充分干燥。
(7) 应尽量避免在有害物质的气氛中使用电位器, 如SO2、NH3、碱溶液、油脂等, 以免引起电阻元件、塑料或金属材料的腐蚀。
(8) 在安装电位器时, 应安装在平整的面上。
对轴施加的力、引出端的强度、终端止档强度、螺母扭紧力矩等安装要求都应符合电位器厂家的规定。
(9) 为了能获得更好的品质, 应尽量按电位器的技术标准选择。
4.2 电容电容元器件图4.2电容的符号:(C)电容的单位:F (法)电容的转换:1F=1000Mf=1000000uF=1000000000nF=1000000000000pF4.2.1电容的分类:按结构可分为:固定电容、可变电容、半可变电容(微调电容)按介质材料可分为:(1)气体介质电容:空气电容(2)电解电容:液态电解电容(如铝质电解液电容)、固态电解电容(3)无机介质电容:瓷介电容、云母电容、璃釉电容(4)有机介质电容:聚乙酯电容(Mylar电容)、金属化聚乙酯电容(MKT电容)、聚丙烯电容(PP电容) 金属化聚丙烯电容(MKP电容)、聚苯乙烯电容(PS电容)、聚碳酸电容、聚酯电容(涤纶电容)。
电容器的主要参数有标称容量(简称容量)、允许偏差、额定电压、漏电流、绝缘电阻、损耗因数、温度系数、频率特性4.2.2电容的特性:电容的特性是通交流,隔直流,在电路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用途:1 储能,电容嘛,有容之谓也,可以储存能量。
如照相机的闪光灯,就是先把电池的能量储存在电容中,在闪光的时候瞬间释放出来。
2 滤波,既然隔直流,通交流,就可用于把直流中的交流成份滤除的场合。
3 耦合,在信号电路中,需要把交流信号传到下一级,但又不能有直流通路,就要用到它了。
电容器参数的标志方法:(1)直标法:用字母和数字把型号、规格直接标在外壳上。
(2)文字符号法(同电阻):用数字、文字符号有规律的组合来表示电容量。
标称允许偏差表示方法也和电阻相同。
小容量电容绝对容差表示字母 B C D F G 绝对容差±0.1pF ±0.2pF ±0.5pF ±1pF ±2Pf。
(3)色标法:表示方法和电阻相同,单位一般为pF。
小型电解电容器的耐压也有用色标法的,位置靠近正极引出线的根部。
4.3电感电感的符号:L电感单位:亨(H)、毫亨(mH)、微亨(μH)、纳亨(nH)换算关系为:1H=1000mH=1000000μH=1000000000nH4.3.1电感的分类:(1)按电感形式分类:固定电感、可变电感。
(2)按导磁体性质分类:空芯线圈、铁氧体线圈、铁芯线圈、铜芯线圈。
(3)按工作性质分类:天线线圈、振荡线圈、扼流线圈、陷波线圈、偏转线圈。
(4)按绕线结构分类:单层线圈、多层线圈、蜂房式线圈。
(5)按工作频率分类:高频线圈、低频线圈。
(6)按结构特点分类:磁芯线圈、可变电感线圈、色码电感线圈、无磁芯线圈。
电感器的主要参数是电感量、允许偏差、额定电流和品质因数(Q),高频电感还要考虑分布电容4.3.2电感的特性:电感包括自感和互感。
电感器的主要作用是对交流信号进行隔离、滤波或与电容器、电阻器等组成谐振电路。
自感是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线圈的周围就会产生磁场。
当线圈中电流发生变化时,其周围的磁场也产生相应的变化,此变化的磁场可使线圈自身产生感应电动势(电动势用以表示有源元件理想电源的端电压),这就是自感。
互感是两个电感线圈相互靠近时,一个电感线圈的磁场变化将影响另一个电感线圈,这种影响就是互感。
互感的大小取决于电感线圈的自感与两个电感线圈耦合的程度。
4.3.3电感的检测:(1)外观检查检测电感时先进行外观检查,看线圈有无松散,引脚有无折断,线圈是否烧毁或外壳是否烧焦等。
若有上述现象,则表明电感已损坏。
(2)万用表电阻法检测用万用表的欧姆挡测线圈的直流电阻。
电感的直流电阻值一般很小,匝数多、线径细的线圈能达几十欧;对于有抽头的线圈,各引脚之间的阻值均很小,仅有几欧姆左右。
若用万用表R×1Ω挡测量线圈的直流电阻,阻值无穷大说明线圈(或与引出线间)已经开路损坏;阻值比正常值小很多,则说明有局部短路;阻值为零,说明线圈完全短路。
对于有金属屏蔽罩的电感线圈,还需检查它的线圈与屏蔽罩间是否短路。
若用万用表检测得线圈各引脚与外壳(屏蔽罩)之间的电阻不是无穷大,而是有一定电阻值或为零,则说明该电感内部短路。
4.4 二极管二极管的符号:D4.4.1二极管的分类:(1)材料分为两种:一是硅二极管,二是锗二极管。
(2)按制作工艺分为面接触二极管和点接角二极管。
(3)按用途分类有整流二极管、检波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光敏(光电)二极管、开关二极管和快恢复二极管。
(4)硅管与锗管的区别:导通电压不一样,硅管的导通电压为0.7V,锗管的导通电压为0.3V(正向偏置电压)。
主板上用到的大多为硅管。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正向电流IF:在额定功率下,允许通过二极管的电流值。
正向电压降VF:二极管通过额定正向电流时,在两极间所产生的电压降。
最大整流电流(平均值)IOM:在半波整流连续工作的情况下,允许的最大半波电流的平均值。
反向击穿电压VB:二极管反向电流急剧增大到出现击穿现象时的反向电压值。
正向反向峰值电压VRM:二极管正常工作时所允许的反向电压峰值,通常VRM 为VP的三分之二或略小一些。
反向电流IR:在规定的反向电压条件下流过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值。
结电容C:电容包括电容和扩散电容,在高频场合下使用时,要求结电容小于某一规定数值。
最高工作频率FM: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的最高交流信号的频率4.4.2二极管的特性:二极管的特性就是单方向导电性。
在电路中,电流只能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
二极管的正向特性:在电子电路中,将二极管的正极接在高电位端,负极接在低电位端,二极管就会导通,这种连接方式,称为正向偏置。
当加在二极管两端的正向电压很小时,二极管仍然不能导通,流过二极管的正向电流十分微弱。
只有当正向电压达到某一数值(这一数值称为“门槛电压”,锗二极管约为0.2V,硅二极管约为0.6V)以后,二极管才能直正导通。
导通后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基本上保持不变(锗二极管约为0.3V,硅二极管约为0.7V),称为二极管的“正向压降”。
二极管反向特性:在电子电路中,二极管的正极接在低电位端,负极接在高电位端,此时二极管中几乎没有电流流过,此时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这种连接方式,称为反向偏置。
二极管处于反向偏置时,仍然会有微弱的反向电流流过二极管,称为漏电流。
当普通二极管两端的反向电压增大到某一数值,反向电流会急剧增大,二极管将失去单方向导电特性,二极管会反向热击穿而损坏。
4.4.3二极管的检测:(1)二极管的测量将万用表打到蜂鸣二极管档,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黑笔接二极管的负极,此时测量的是二极管的正向导通阻值,也就是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