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006技术交底工程名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交底部位综合管廊钢筋工程交底日期交底人签字接受人签字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在XXX北侧绿化带及部分人行道下布置综合管廊,综合管廊设计起点桩号K0+036.095,终点桩号K2+301.588,总长约2.3km。
共分3仓5个断面形式(4仓和5仓各分两种断面),每个断面形式如下表:断面仓数净断面尺寸桩号段落顶板厚度/mm底板厚度mm侧墙厚度/mm中隔板厚度/mm一 5 (1.65+4+2.4+3.2+2)m×3.2m k0+086~k0+148、k0+760~k0+869、k1+560~k2+300400 450 400 250/300二 5 (1.65+4+2.4+3.2+2)m×3.2m k0+148~k0+594、k0+626~k+760550 600 450 250/300三 4 (1.65+4+2.4+3.2)m×3.2m k0+875~k1+007、k1+355~k1+553550 600 450 250四 4 (1.65+4+2.4+3.2)m×3.2mk1+007~k1+355 800 850 700 250五 1 2.4×3.2m k0+047~k0+086 350 450 450 /二、施工准备、材料设备要求及作业条件要求2.1 施工准备(1)熟悉施工图,明确不同区域和段落综合管廊的结构形式和尺寸,确定每个段落的材料组织。
(2)熟悉专项施工方案,不同管廊形式下的模板支架搭设方案和要求,模板支架系统的材料选择要主要机械设备有装载机、汽车吊车、发电机等,以及木工锯、铁锤、钢卷尺等模板加工安装的小型机具设备等。
三、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工艺技术3.1不同仓断面的模板支架方案1、五仓一(1)顶板模板支撑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2m,基础为管廊钢筋混凝土底板,模板采用1.5cm5层覆面竹胶合板,次梁为5*10cmTC13A型方木,间距30cm,托梁采用双排钢管φ48*3.5mm,立杆采用φ48*3.5mm钢管,纵距 b=0.9m,横距 l=0.9m,步距 h≤1.2m,底板以上20cm设置一道扫地杆,横向剪刀撑间距按5跨设置,纵向剪刀撑纵距按5跨设置,横距按3跨设置。
搭设方案见下图:当管廊纵坡大于等于3%时,必须设置钢管防滑的稳定性措施。
采用钢管内插入钢筋的方式,钢筋采用16三级螺纹钢钢,钢筋长度20cm,植入底板深度10cm,露出底板深入钢管内10cm。
当模板支架拆除后,拔出钢筋,采用水泥浆将钻孔填实。
支架顶端节点大样图如上图,要求双排钢管采用固定措施,避免钢管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滑移现象。
(2)侧墙模板支架钢模板:侧墙采用组合钢模板600*1200mm,版面厚度3mm,肋高55mm,厚度3mm,横梁采用双排φ48*3.5mm钢管,间距50cm,对拉螺杆为M14@500*500,侧墙和雨污水隔墙的对拉螺杆采用相应的止水对拉螺杆。
木模板:要求木模板为15mm覆面竹胶合板,内龙骨为50*100mm方木,材质为TC13A型,木方剪切强度不低于1.5N/mm2,间距25cm,外龙骨为φ48*3.5mm双排钢管,对拉螺杆为M14型,间距为50cm,侧墙和雨污水隔墙采用止水对拉螺杆。
要求混凝土浇筑必须采用导管、梭槽等辅助工具进行浇筑,浇筑高度不得大于2m,浇筑混凝土速度不得大于2m/h,当浇筑速度超出要求时,必须加大对拉螺杆规格。
2、五仓二(1)顶板模板:顶板模板采用组合铝合金模板,模板采用6061-T6铝合金面板,尺寸为1100*400mm,板厚3.5mm,肋高65mm。
板底设置100mm宽铝梁,长度1m,支撑间距1.2*1.2m。
支架立杆套管采用φ60*2.3mm钢管,插管采用φ48*2.5mm钢管,间距1.2m,顶托规格为100*200mm。
采用木模板时: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2m,基础为管廊钢筋混凝土底板,模板采用1.5cm5层覆面竹胶合板,次梁为5*10cmTC13A方木,间距30cm,托梁采用双排钢管φ48*3.5mm,立杆采用φ48*3.5mm钢管,纵距 b=0.6m,横距 l=0.9m,步距 h=0.90m,底板以上20cm设置一道扫地杆,横向剪刀撑间距按5跨设置,纵向剪刀撑纵距按5跨设置,横距按3跨设置。
(2)墙模板:墙模板标准尺寸内墙板为400mm×2500mm,外墙板为400mm×2500mm,局部按图纸设计尺寸进行单独配置。
模板厚度3.5mm,肋高65mm,墙模板上设置5道背楞(详剖面图),每道背楞采用两根60×40×3mm的方钢,对拉螺栓为M18@800,墙体斜撑每2400mm设计一道,钢管规格为φ48×3.5mm。
斜撑底板设置2道膨胀螺栓同底板固定。
木模板:要求木模板为15mm覆面竹胶合板,内龙骨为50*100mm方木,材质为TC13A型,木方剪切强度不低于1.5N/mm2,间距25cm,外龙骨为φ48*3.5mm双排钢管,对拉螺杆为M18型,间距为50cm,侧墙和雨污水隔墙采用止水对拉螺杆。
总体模板支撑系统图底板3%坡度支撑底座采用预埋螺杆加螺帽锁紧,防止支撑因斜坡跑位或松动,采用2φ18膨胀螺栓将支撑套管固定在底板上。
3、四仓一(1)顶板模板支架: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2m,基础为管廊钢筋混凝土底板,模板采用1.5cm5层覆面竹胶合板,次梁为5*10cmTC13A方木,间距30cm,托梁采用双排钢管φ48*3.5mm,立杆采用φ48*3.5mm钢管,纵距 b=0.6m,横距 l=0.9m,步距 h=0.90m,底板以上20cm设置一道扫地杆,横向剪刀撑间距按5跨设置,纵向剪刀撑纵距按5跨设置,横距按3跨设置。
搭设方案见下图:当管廊纵坡大于等于3%时,必须设置钢管防滑的稳定性措施。
采用钢管内插入钢筋的方式,钢筋采用16三级螺纹钢钢,钢筋长度20cm,植入底板深度10cm,露出底板深入钢管内10cm。
当模板支架拆除后,拔出钢筋,采用水泥浆将钻孔填实。
(2)侧墙模板支架侧墙采用组合钢模板600*1200mm,版面厚度3mm,肋高55mm,厚度3mm,横梁采用双排φ48*3.5mm钢管,间距50cm,对拉螺栓为M14@500*500,侧墙和雨污水隔墙的对拉螺杆采用相应的止水对拉螺杆。
要求混凝土浇筑必须采用导管、梭槽等辅助工具进行浇筑,浇筑高度不得大于2m,浇筑混凝土速度不得大于2m/h,当浇筑速度超出要求时,必须加大对拉螺杆规格。
4、四仓二(1)顶板模板支架: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2m,基础为管廊钢筋混凝土底板,模板采用1.5cm5层覆面竹胶合板,次梁为5*10cmTC13A方木,间距30cm,托梁采用双排钢管φ48*3.5mm,立杆采用φ48*3.5mm钢管,纵距 b=0.6m,横距 l=0.8m,步距 h=0.90m,底板以上20cm设置一道扫地杆,横向剪刀撑间距按5跨设置,纵向剪刀撑纵距按5跨设置,横距按3跨设置。
搭设方案见下图:当管廊纵坡大于等于3%时,必须设置钢管防滑的稳定性措施。
采用钢管内插入钢筋的方式,钢筋采用16三级螺纹钢钢,钢筋长度20cm,植入底板深度10cm,露出底板深入钢管内10cm。
当模板支架拆除后,拔出钢筋,采用水泥浆将钻孔填实。
(2)侧墙模板支架:侧墙采用组合钢模板600*1200mm,版面厚度3mm,肋高55mm,厚度3mm,横梁采用双排φ48*3.5mm钢管,间距50cm,对拉螺栓为M14@500*500,侧墙和雨污水隔墙的对拉螺杆采用相应的止水对拉螺杆。
要求混凝土浇筑必须采用导管、梭槽等辅助工具进行浇筑,浇筑高度不得大于2m,浇筑混凝土速度不得大于2m/h,当浇筑速度超出要求时,必须加大对拉螺杆规格。
5、单仓断面(1)顶板模板支架: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2m,基础为管廊钢筋混凝土底板,模板采用1.5cm5层覆面竹胶合板,次梁为5*10cmTC13A方木,间距30cm,托梁采用双排钢管φ48*3.5mm,立杆采用φ48*3.5mm钢管,纵距 b=0.9m,横距 l=0.9m,步距 h≤1.2m,底板以上20cm设置一道扫地杆,横向剪刀撑间距按5跨设置,纵向剪刀撑在中间立杆设置,纵距按5跨设置。
搭设方案见下图:当管廊纵坡大于等于3%时,必须设置钢管防滑的稳定性措施。
采用钢管内插入钢筋的方式,钢筋采用16三级螺纹钢钢,钢筋长度20cm,植入底板深度10cm,露出底板深入钢管内10cm。
当模板支架拆除后,拔出钢筋,采用水泥浆将钻孔填实。
(2)侧墙模板支架:侧墙采用组合钢模板600*1200mm,版面厚度3mm,肋高55mm,厚度3mm,横梁采用双排φ48*3.5mm钢管,间距50cm,对拉螺栓为M14@500*500,侧墙和雨污水隔墙的对拉螺杆采用相应的止水对拉螺杆。
要求混凝土浇筑必须采用导管、梭槽等辅助工具进行浇筑,浇筑高度不得大于2m,浇筑混凝土速度不得大于2m/h,当浇筑速度超出要求时,必须加大对拉螺杆规格。
6、外架搭设(操作架)材料要求:φ48*3.5mm钢管、扣件、脚手板、防坠网和密目网。
搭设方案:双排架,横距1.05m,纵距1.5m,步距1.8m,内排架距墙体40cm,搭设高度外侧立杆6m(兼临边防护杆),内侧立杆4.5m,基础为强/中风化泥岩基础,设置10*5cm方木垫块。
3.2施工工艺技术1、模板支架搭设支架系统由下而上依次为:Φ48扣件式脚手支架、顶托、双排钢管托梁和方木次楞等组成。
(1)按专项施工方案放出每根立杆位置,在底板上做好标识。
(2)用Φ48扣件脚手管搭设脚手架立杆,立杆按专项施工方案设计进行布置;立杆布置时,纵横方向均拉线进行,保证立杆位置及分布间距均匀一致,立杆确保垂直。
(3)按方案设计设置纵、横向钢管,底板以上20cm设置扫地杆。
(4)支架按管廊段由一侧向另一侧依次搭设,便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