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互联网金融服务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2月目录一、行业分析:理财服务需求释放渠道互联网化演进加速 (4)1、金融服务业近三年复合增速17%居民非存款类投资占比约30% (4)(1)金融服务市场收入规模近三万亿三年复合增速16.7% (4)(2)居民潜在投资总资产达83万亿低净值总量占比达58% (6)(3)非存款类投资有望迎来翻倍成长基金规模长期目标15万亿 (8)(4)个人投资者长尾蕴含巨大服务商机 (10)2、理财服务转型“大资管”模式理财产品与渠道丰富多元 (11)(1)非银行金融机构受益政策松绑产品线不断延伸 (12)(2)基金与保险销售对第三方渠道需求强烈 (14)(3)互联网将成为重要的第三方销售渠道 (16)3、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渠道化->平台化->金融化 (19)(1)渠道化:金融产品线上营销、销售与支付将打通 (20)(2)平台化:综合理财服务与金融混业经营的载体 (25)(3)金融化:以用户数据为核心,开展全面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 (27)4、中国互联网企业有望在金融电商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29)二、国内互联网金融服务标杆企业分析:东方财富 (32)1、公司概述:从财经资讯门户龙头寻求向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商转型 (32)2、公司分析:积累用户资源,志在互联网金融平台 (36)(1)商业模式:从财经媒介到一体化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36)(2)核心竞争力:精准用户、多入口协同、专业品牌与先发优势 (36)①坚持“用户为王”理念用户规模及粘性遥遥领先 (36)②“资讯门户+SNS社区+金融终端”多入口协同提供一体化服务 (37)③扎根垂直服务特质打造专业化品牌形象 (39)④获首批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建立渠道服务先发优势 (39)(3)广告业务:“门户+垂直频道+社区”三大入口牢牢把握用户流量 (40)(4)金融数据业务:实施高性价比策略着重用户积累 (44)(5)基金代销业务:进军金融电子商务向第三方渠道服务转型 (48)①受益多入口流量导入模式天天基金网流量优势明显 (49)②具有垂直服务专业化优势持续用户转化能力强 (50)③长期而言,基金在线销售有望带来3.75~15亿收入空间 (52)(6)发展趋势:打造“产品销售+理财服务”一体化平台,在第三方理财市场中竞得一席之地 (54)①一体化金融服务平台面向数万亿市场空间,带来600亿收入增量 (54)②专注+专业+先机,东方财富不逊于任何互联网平台 (56)(7)业绩预测 (57)3、风险提示 (60)三、国外互联网金融服务市场标杆分析:美国理财公司 (60)1、公司概况:在创新与变革中前进的综合金融服务公司 (60)2、战略变革路径:渠道商->平台服务商->互联网化->综合服务商 (63)(1)佣金折扣经纪商:进军理财服务长尾市场 (64)(2)资产集合商:开创基金超市并引入顾问体系 (65)(3)在线证券交易商:全面进行互联网化 (68)(4)综合金融服务商:开展服务创新与业务整合 (71)3、核心竞争力:细分市场为导向、IT技术为支撑、发展个性化服务 (73)一、行业分析:理财服务需求释放渠道互联网化演进加速1、金融服务业近三年复合增速17% 居民非存款类投资占比约30% (1)金融服务市场收入规模近三万亿三年复合增速16.7% 2010年以来,我国金融业年产值突破2万亿,经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2年我国金融业产值为2.86万亿,占国内GDP比重的5.5%。
2008年以来,金融业总产业保持着近20%的持续增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12年金融业同比增速有所下降,为14.6%。
2010年-2012年,我国金融业产值复合增长率为16.7%。
根据社科院预测,2014年我国GDP增幅达到8.2%,英国《经济学人》预计未来5年中国GDP平均增长率为8.2%估算,到2015年,我国金融业产值占GDP比重将从2012年的5.5%上升到7.1%。
2012年我国金融业资产管理规模首次突破150万亿,相比2010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同比2011年幅达到25.6%。
预计随着整体收入和财富的提升,居民对于财富管理的需求将更加强烈。
在所有金融业资产管理业态中,银行业管理的资产占我国金融业管理总资产的最大比重:2010年资产管理规模为94.3万亿,2012年达到了131万亿,虽然银行业资产管理规模比重由2010年的88.3%略有下降为2012年的86.6%,但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依然占据绝对优势。
从资产管理规模变化来看,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资产管理规模增速整体明显高于银行业。
在2012年金融市场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基金业和信托业逆势上涨,同比增速分别达到67%和56%。
(2)居民潜在投资总资产达83万亿低净值总量占比达58% 我国私人财富增长迅速。
根据国际著名财经媒体《福布斯》与宜信财富于2014年3月28日联合发布的《2014中国大众富裕阶层财富白皮书》研究结果显示,2012年末我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额约83.1万亿元,同比2011年增加13.7%。
数据来源:福布斯中文版私人财富调研数据库据贝恩与招商银行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的高净值人群达到了约50万人的规模,比2009年增长22%;高净值人群持有的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15万亿元,预计2011年中国的高净值人群59万人左右,同比增长16%;高净值人群持有的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达到约18万亿元,同比增长18%。
根据以上预测,假设2012年高净值人群增长15%,达到68万人,可投资规模增长17%,达到21万亿。
《福布斯》统计,2010年我国大众富裕群体人数(个人可投资资产在10万美元至100万美元之间)达到794万人,经过两年的迅速增长在2012年达到了1026万人,人均可投资资产在133万元左右,则潜在投资总资产可达13.6万亿。
根据以上数据推算,2012年我国个人可投资资产在10万美元(约62万人民币)以下的人群(偏低净值人群)可投资家庭总资产为48.5万亿,占比达到58%。
考虑到高净值人群一般是请专业的理财机构进行个人资产管理,对于全体投资人群规模假设至少达到2012年股票账户数1.4亿计算,除去大众富裕阶层1026万人,则偏低净值的投资者规模可达到1.3亿,总可投资资产为48.5万亿,人均可投资资产约为37.3万。
由此我们认为,包含了大众富裕群体与偏低净值普通投资者均属于个人理财服务的长尾市场,在2012年覆盖了高达62万亿的潜在资产管理规模。
(3)非存款类投资有望迎来翻倍成长基金规模长期目标15万亿近年来,存款占居民金融资产的份额持续下降,2010年居民非存款类投资占比总体金融资产的29.6%。
其中证券、证券投资基金和证券客户保证金等金融资产总体占比经过2007年市场波动后维持在15%左右。
2002年的美国居民理财结构中存款性资产仅占20.8%,股票和债券占比为26%,养老金基金占比9.6%,保险类占比33.1%。
我国居民存款性资产占比明显偏高,居民投资股票、债券、保险和基金等产品的比重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成熟,用户的投资需求将呈现多元化趋势,并推动行业服务产品的不断创新,居民理财结构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美国居民个人退休账户(IRA)中,银行存款占比从1990年的42%逐步减少至2009年的10%,共同基金占比则从22%上升至46%,占美国居民整体账户的比重超过15%;同时结合美国居民理财结构数据,当地居民投资于基金的资产比重达到30%以上。
参考美国基金规模占资产比重,按照目前150万亿资产管理规模静态预测,保守估计我国基金类投资占比非存款投资比重远景目标能够达到10%,则长期而言未来我国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有望达到15万亿水平,是2012年3.6万亿的4倍以上。
数据来源: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SCF数据库(4)个人投资者长尾蕴含巨大服务商机我国金融市场个人投资者队伍在不断壮大。
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统计,截至2012年底,沪深两市共有有效股票账户1.4亿户,基金投资账户已达4019万户。
预计2014年我国股票账户数与基金账户数呈现良好上升趋势,预计至少恢复到2011年水平,预计2014年我国期末股票账户数和基金账户数分别可达到1.65亿和4400万,同比增幅为17%和10%。
中国金融市场个人投资者规模大、低净值占比高、人均净值低,具备明显的长尾特征明显。
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得渠道者得天下,只有通过全面、快速的渠道建设及后续服务才能挣得更大市场;但另一方面通过单一渠道垄断用户的难度越来越高,传统店铺式重资产模式在服务速度和投入产出比方面已越来越难以满足投资者规模和服务需求快速提升的要求,市场亟需更多低成本、全覆盖、高便利、深服务、快响应的渠道出现以满足投资者需求。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2、理财服务转型“大资管”模式理财产品与渠道丰富多元我国金融服务市场的交易主体由制定政策与执行监管的管理者,同时扮演金融产品生产商与渠道商角色的金融机构,独立的第三方金融服务提供商以及金融产品消费者构成。
在产业链中金融产品渠道是促进金融市场繁荣、促使资金融通的最重要环节。
传统渠道主要由银行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系金融机构的直销与代销构成,创新性渠道则为第三方金融服务渠道。
其中第三方金融服务渠道可以分为线下第三方金融服务公司,主要提供高净值个人理财服务;以及线上第三方金融服务,主要提供“信息+渠道+理财”的综合金融服务。
(1)非银行金融机构受益政策松绑产品线不断延伸信托、保险、公募基金是金融服务中的三大资产管理子行业。
从2004-2012年三大资管行业此消彼长,资金规模增长率经过了爆发期和剧烈波动期,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势均力敌的竞争阶段。
随着“开放融合新政”出台,对于单一行业的专属福利逐渐被打破,信托行业过去几年拥有的“制度红利”逐渐被剥夺,竞争加剧迫使各资产管理行业内部业务创新与服务能力提升更为重要,行业间合作共赢机制进入探索阶段,借助互联网行业发展与技术进步进行金融创新的试水者逐渐增多。
2012年三季度以来,包括证监会、保监会在内的各大监管机构针对资产管理市场密集地出台了一系列“新政”,关键词就是“放松管制”和“起点公平”,可以看出监管机构对于促进金融市场竞争与繁荣的意愿十分显著,为“大资管”格局奠定了政策基础,利好金融业加速创新和混业融合。
(2)基金与保险销售对第三方渠道需求强烈保险拥有保值增值特性,基金则是最主流的理财产品。
我国基金与保险的销售渠道收益政策松绑呈现开放式发展趋势,但整体销售渠道单一,银行垄断特征显著。
2010年,银行占中国基金销售渠道的60%,券商销售占9%,基金直销大客户销售和网上直销占分别占25%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