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第一册学情分析一、指导思想根据教材《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基本情况分析七年级新生大部分对于信息技术在小学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个别学生甚至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中等生多有偏科现象,学困生在学习上懒惰、怕动手动脑,再加上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更热衷于打游戏看视频,只要教师看不到就会分神。
但是本课最大的特点就是由于课程的独特性,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积极性较高,我们应该紧抓这一特点更好地完成本课教学。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新教材第一册知识模块为:信息与信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基础、文字处理、图像处理、多媒体作品制作、微视频制作。
本学期学生需要掌握的必备技能有学会正确启动和关闭计算机、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office 2003的基本操作等。
2.过程与方法新教材以项目学习为主导,活动实施为思路,突显“做中学”的思想,变“接收式学习”为“发现式学习”。
学习活动从探究性问题开始,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探究欲望;探究主题来源于现实生活,是真实的问题;学习过程贯穿研究性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做事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发散思维、提升能力。
在项目实施或每项活动进行前,要对活动成果提出明确要求,在活动中要通过及时的指导、有效的交流和评价,引导学生对项目成活进行总结完善、确保在项目结束时能形成较完整的项目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知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新教材给了我们新的教学方向切实改变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活动的现状。
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建立以问题设计为关键、自主学习为基础、探究合作为核心、展示交流为特征的新教学模式,进一步推动由班级授课教学模式向小组探究学习模式的转变。
项目一走进信息技术一、授课题目:走进信息技术二、授课内容:自备课件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技术课程和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过程与方法调查统计及课堂提问,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互了解磨合师生间感情,促进交流顺利完成今后教学任务。
四、教学重点培养新的学习方式,了解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树立机房安全意识。
五、教学难点小组合作的合作学习方法的介绍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法七、教学过程1.导入从今天开始,由我和大家共同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在这个温和的八月,我们有缘在这里相遇,希望大家今后在信息技术的天地里快乐的耕耘收获。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信息技术”!2.新课讲授(1)这是一门什么课?信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等。
(2)我们会学些什么?(3)我们怎么学?通过学习前面的内容,我们知道整个课程内容是以项目学习来划分的,每个项目学习主要学习形式主要是合作学习,首先我们要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其次组内分工合作学习,通过畅谈、讨论、记录、归纳整理等活动过程,提升合作学习能力;最后在活动中善于总结发现,确保在项目结束时能形成较完整的项目成果。
(4)机房上课,不得不知道……(一)课前常规①上课预备铃响前排队,做到快速、整齐、安静。
②上下楼梯靠右走,脚步轻轻慢慢走,不冲、不挤、不推,安全记心头。
③进入机房,按学号入座,保持安静,等待上课。
(二)课中常规①保持室内清洁,不能带零食进入机房。
②未经老师批准不能私自带光盘、U盘、硬盘进入机房。
③不准大声喧哗、随意下位走动,向同学请教或者是热情帮助同学都要压低嗓门。
④老师讲课时要细心看、留心听,个别同学偶尔遇到广播教学接收不正常时,先看旁边可以正常接收广播的屏幕,学会所要掌握的知识。
⑤未经老师批准不得玩游戏。
⑥爱护公物,文明用机,不能私自从因特网上下载游戏、复制信息,也不能自作主张增删文件、更改设置操作等,所有操作必须按正确的步骤、方法进行。
⑦遇到困难大胆向身边的同学或老师请教。
有能力的同学要主动、热情地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⑧发生紧急情况、特殊情况要立即报告老师。
(三)课后常规①下课前一分钟按照正确的步骤关闭程序,返回桌面状态交给下一个班用,下午、下午上最后一节课的班要按照正确的步骤关闭计算机。
②排队前把自己的位置收拾好,不能留下任何垃圾。
凳子、键盘、鼠标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
③离开电脑室要快速、整齐、安静、有序地离开机房(5)对自己的要求从现在开始,你们要逐渐学会自学:自己教育自己自律:自己管理自己自强:自己成就自己(6)回答以下问题(调查学情,举手方式)①你会用电脑吗?②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程吗?学了什么?③你有QQ吗?④你有电子邮箱吗?是什么邮箱?⑤你有微博吗?⑥你有微信吗?⑦谈谈你在刚刚的暑假里都使用了那些电脑软件,接触了那些新的电子产品或者生活中多了哪些新的信息技术?(7)Your Times谈谈你对信息技术课程有哪些希望和建议呢?(8)课下准备一本笔记本3.项目准备课后组建学习小组,每组6人,熟悉项目活动学习方式,合理分工,尽职尽责完成个人任务,组内团结互助,相互探讨。
安排下节课中小组成员的负责内容。
注:组长由组内成员轮流担任,最后负责组员的完成情况评价,分为A、B、C三个等级,A为完成情况良好,素材种类丰富(三种及以上),内容精彩,总结充分;B为完成情况较好,素材种类充分(两种及以上),内容完备,总结足够;C为完成情况不好,素材单一,内容匮乏,总结单一。
4.项目评价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八、教学反思项目一走进信息技术活动一畅谈信息技术一、授课题目:畅谈信息技术二、授课内容:课本第4页—第7页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认识信息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本活动的三大任务,本活动要突出一个“谈”字,谈“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谈“信息技术的利与弊”。
提醒学生学习过程中注意:一是与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结合,二是与“知识园”内容的阅读结合,三是与过程记录、成果总结结合,四是要与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主要方法:教师讲授引导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和归纳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学习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使学生熟悉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难点使学生熟悉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六、教学安排本活动主要是以阅读学习为主,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相结合完成教学。
本活动为2课时,第1课时完成任务目标安排,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小组间指导;第2课时进行成果展示与探究。
七、教学过程1.导入足不出户的网上购物、方便快捷的手机银行、无处不在的即时通信已经悄悄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人性化的智能家电、方便出行的智慧公交、一站式个性化的智慧医疗等高新科技正向我们走来。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从根本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配以对应文字说明的微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2.活动要求(1)小组围绕主题进行学习与讨论,归纳要点并记录,形成小组学习成果。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3)认识信息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3.活动建议小组成员在把所有内容全部学习完毕的前提下,以个人分工为主进行活动,可以以课本为主,以其他获取信息方式(网络,图书馆,个人经验常识等)为辅,共同完成本活动。
第小组成员第项目第活动情况登记表组长姓名负责内容获取渠道完成情况评价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前景信息技术概述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注:组长由组内成员轮流担任,最后负责成果展示和组员的完成情况评价,分为A、B、C三个等级,A为完成情况良好,素材种类丰富(三种及以上),内容精彩,总结充分;B为完成情况较好,素材种类充分(两种及以上),内容完备,总结足够;C为完成情况一般,素材单一,内容匮乏,总结单一。
4.活动过程(1)自主阅读带着任务自主阅读,并寻求其他方式扩展知识,最后加工整理完善。
(2)小组讨论组间讨论,互提意见,完善各自的任务(3)归纳整理由组长主持,共同完成整个活动的所有任务的归纳总结。
确定展示成果的形式,使用的素材,合理的布局,完善的结构,并将所有内容整合出来。
(4)交流共享5.活动成果由本组组长完成小组活动成果展示,并由其他各组组长担任评委,给予评分等级。
每项均以A、B、C三级评价标准,A为良好,B为较好,C为一般6.活动评价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