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物体颜色教案

北师大版物体颜色教案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引发 他们的思考
光的色散
演示实验:
让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墙上形 成由红、橙、黄、绿、蓝、靛、 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彩色光带.
学生观察
七色光 复合成 白光
使用七色光板,通过快速旋转来 演示七色光复合成白光的现象. 请学生把七色光按一定的颜色比 例,
画在圆盘上,现场制作七色光板. 让学生用自己做好的七色光板, 完成七色光复合成白光的实验.
实验结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 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学生观察
学生先猜想结果,再动手做实验 加以验证.
小结
本节所学知识点:光的色散、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物体的颜 色
课后作业
《伴你学物理》P33:6
《初二物理练习册》P41〜42:练一练13〜19题
教学反思
光的 三基色’
介绍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举例:在彩色电视机的荧屏上, 规则地密集排列着许多能发出 红、绿、监光的荧光粉粒.代表 红、绿、蓝的三束电子束按画面 的要求分别激发红、绿、蓝荧光 粉粒,在荧光屏上产生一系列的 红、绿、蓝发光点,它们同时刺 激视网膜上的三种锥状细胞时, 由于视觉无法分辨三色刺激点, 便在视觉上合成出总体的彩色图 像来.
学生观察
颜料的 三原色
介绍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提醒学生注意区分光的三基色与 颜料的三原色.
学生看“光的三基色与颜料的三 原色”图片
颜料的
混合
颜料的混合是反射光的混合,遵 从减色法原则:两种颜料的混合 色是它们都能反射的色光,其余
学生用红、黄、蓝三种颜料调色, 体会光的三基色与颜料的三原色 各自混合后的不同.
实验结论: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够透过 的色光决定的.
允许所有颜色的光都通过的物 体,看上去就是无色透明的.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用不同色光分别照射白纸和黑 纸,得出: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 有的色光,故呈白色;黑色的物 体,它几乎把所有的色光全都吸 收了,故呈黑色.
根据这个道理,红光照在蓝布上, 蓝布呈什么颜色?先请学生思 考,再用实验加以验证.
学生观看图片
色光的 混合
演示实验:旋转红、绿、蓝三色 盘
(1)调整三色盘的红、绿、蓝比 例,可看到灰白色.
(2)红、绿色光的混合 调整三色盘,只露出红色和绿色 部分,先使红色占绝大部分,再 逐渐增大绿色面积.每改变一次 红、绿比例,旋转时,在盘上会 依次出现红、橙、黄和绿黄等几 种颜色.
(3)绿、蓝色光的混合
的色光都被这两种颜料吸收 了•因此七种颜料的混合是减色 法混合,所以显黑色.
物体的 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
实验探究:
让一束太阳光通过狭缝从一侧射 到三棱镜上,光通过三棱镜后形 成七色光带•让七色光带打到绿 色玻璃片上,绿玻璃片只让绿光 透过,而把其他颜色的光几乎全 部吸收了.
同样,彩色光带分别通过红、蓝 玻璃片后,在白屏上也只分别呈 现出红色光带和蓝色光带.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提出
问题
由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提问: 阳光通过家庭内的养鱼缸,有时 会在墙上出现彩色的光带•在阳 光的照射下,雨后的天空中会出 现美丽的彩虹.人工喷泉在空中 喷出的细小水珠,有时也能形成
“人造彩虹” •……
这些美丽的色彩是从哪里来的 呢?
难道阳光是由这些美丽的色彩构 成的吗?
盘上只露出绿色和蓝色,开始让 绿色占大部分,逐渐增加监色, 混合色就会由绿变成蓝(出现靛、 孔雀蓝、蓝等).
(4)红、蓝色光的混合
盘上只露出红色和蓝色,开始让 红色占大部分,逐渐增加蓝色, 会看到紫红、深紫等颜色. 总结扩展:
色光的混合遵从加色法原则:两 种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觉到产生了 另一种颜色.因此旋转的七色光 盘是色光的加色法混合,所以显 白色.
第五节光的传播与物体的颜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1)色散现象(2)物体的颜色(3)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2•难点:(1)决定物体颜色的因素(2)会区分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一块圆纸板、一根火柴棍、水彩颜料
2•教学器材:三棱镜、七色光板、红、绿、蓝三色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学生观察
学生动手制作七色光板:
在预先准备好的圆纸板上,划分 成六个面积不等的扇形,扇形区 的颜色和圆心角按逆时针顺序分 别为:红色1065、橙色53°、黄色55°、绿色61°、蓝色61®、紫色34。.颜色可以用水彩或彩色粉笔 涂上,也可以贴上不同颜色的色 纸.然后用笔在圆盘中心扎一个 孑L,再插入一根火柴棍即完成. 学生做七色光复合成白光的实 验.转动这个圆盘,观察盘上颜 色的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