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影视艺术今天电影和电视是最具有群众性的艺术门类。
不但广大的群众非常欢迎电影和电视,而且广大青少年也非常喜爱电影和电视。
有的大学的团委曾经做过调查,就是大学生接触的最多的艺术形式是什么,基本上各个高校占第一位的都是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占第二位的是音乐,然后第三位就比较分散或者是戏剧或者美术或者是其他艺术门类。
可见影视艺术是深深受到广大青少年的欢迎。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有了八种艺术形式:音乐、舞蹈、戏剧、绘画、雕塑、建筑、电影和电视艺术。
在这八种艺术门类里面,我们唯一知道准确诞生日期的只有电影和电视。
因为音乐,绘画它们的历史非常久远,我们已经没法说出来它是什么时候诞生地。
只有电影和电视这两门艺术我们能够准确的说出它的诞生日期。
电影的诞生日期是1895年12月28日的晚上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放映了他们自己拍摄的影片,就是非常短的小纪录片《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短片。
这一天就被电影史学家们定为世界电影正式诞生的日子。
中国电影比世界电影整整晚了十年,1905年,第一部国产片《定军山》,它是一部戏剧舞台纪录片,由谭鑫培先生主演,由当时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拍摄的这部影片的诞生也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刚才我们介绍了电影的诞生,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电视的诞生。
1936年英国的广播公司就是英国的BBC在伦敦正式播放电视节目,标志着世界电视的诞生。
我国自1958年开始播放黑白电视节目,标志着中国电视的诞生。
中国电视从1958年诞生到2008年50年的时间已经取得非常巨大的变化。
我们介绍一下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先讲第一个问题,影视艺术的基本种类,我们先介绍一下电影的基本种类。
我们平时看电影基本上是在看故事片,但是实际上电影艺术不仅仅是故事片。
电影艺术可以分为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四大部类。
我们下面通过视频分别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四大部类。
好,我们上面已经看到了电影艺术的四大部类是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和美术片,美术片其实也就是现在流行的卡通片,我们分别看到他们的一些视频。
下面我们再介绍一下电视艺术的分类,电视艺术可以分为电视剧、综艺节目、游戏节目、MTV、文艺访谈、纪录片等。
但是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电视和电影不同,电影纯粹是一种艺术形式,电视除了艺术的功能还有新闻的功能。
实际上电视具有两大功能,第一是新闻功能或者是信息功能,第二是娱乐功能,娱乐功能里面包括了艺术的功能,同时也包括了体育的功能。
所以文艺节目体育节目都可以统称为娱乐节目,我们现在讲的电视艺术实际上是电视娱乐功能里的一部分,这是需要加以说明的。
刚才讲到了电视艺术可以分为很多个种类,那么其中最主要的是电视剧,尤其在我们中国,观众非常喜欢看电视剧。
从电视剧的分类来看,我们可以看一看主要分成了三种,第一是电视的单本剧,所谓电视的单本剧就是只有一或者最多上中下三集,从一集到三集可以称为电视剧的单本剧。
那么三级以上就不能叫单本剧了,它就或者是电视连续剧或者是电视系列剧。
电视连续剧它的特点就是有连续的故事情节而且有贯穿故事情节的人物形象。
电视连续剧是我们平时看的最多的,比如说《红楼梦》点电视连续剧,再比如说《四世同堂》电视连续剧,我们下面看一下视频,看完了电视连续剧的视频。
我们再来说一说电视系列剧,电视系列剧和电视连续剧的差别在哪里呢?刚才我们讲到电视连续剧是有连贯的故事情节,就是故事情节是从头至尾,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而电视系列剧不是,电视系列剧每一集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所以电视系列剧完全可以不用从头到尾的看,任何时候你只要打开电视机看一集就是一个小小的完整的故事。
所以电视系列剧是可以分开来看到。
你今天看了明天不看后天接着看也不受影响。
但是电视连续剧不行,那么电视系列剧是靠什么来贯穿全剧呢?电视系列剧是靠主人公,这几个主人公从头到尾都在,但是每一天发生演出的故事都不一样。
所以电视剧是靠故事来贯穿全剧,而系列剧是靠人物来贯穿全剧。
这就是系列剧和电视连续剧的根本区别。
下面我么看一下电视系列剧的几个代表作品就是大家熟悉的《编辑部的故事》它就是靠几个人物来贯穿全剧。
刚才给大家介绍了电视剧分为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和电视系列剧,还有一点我想补充的是,中国的电视剧发展的非常快,1958年是中国电视诞生的日子,在同年我们播出了第一部电视剧就是一部单本剧叫《一口菜饼子》,内容非常简单,就是讲两姐妹在家里父母都上班去了。
两姐妹都在小学读书,结果呢父母留下了午饭,姐姐带着妹妹吃饭。
父母留下的是菜饼子,所以姐姐就热了菜饼子给妹妹吃,但是妹妹就不愿意,妹妹吵着要吃白面的饼子。
结果姐姐就教育她说旧社会我们父母连饭都吃不上,现在我们能吃上菜饼子已经非常不错了。
就是一个忆苦思甜的这么一个老剧。
故事情节非常简单这么一个电视单本剧。
但是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我们的电视连续剧电视系列剧已经发展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现在平均每年我们国家要生产一万两三千集的电视剧,基本上保持在一万两千集到一万三千集的水平。
我们国家已经成长为电视剧的生产大国。
讲完了电视剧下面我们再说一说综艺节目。
电视综艺节目应该说是电视节目百花园年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综艺节目内容非常之多,包括各种各样的晚会,各种各样的栏目。
综艺晚会的综艺节目应该说占据了荧屏很大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电视的综艺节目在短短的十几年里也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历程。
中国综艺节目真正起步是在1990年。
1990年中央电视台同时推出了两个栏目,一个叫《综艺大观》,一个叫《正大综艺》。
《正大综艺》和《综艺大观》的推出正式标志着中国的电视综艺的开始。
当时为什么要出现那么多综艺节目呢?就是因为改革开放的初期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还比较贫乏,所以人们希望在一个节目里面又可以看到小品又听到相声甚至还要看到戏曲,看到杂技表演看到魔术表演等等。
所以综艺节目就像一个大拼盘把所有这些好的文艺节目全部拼到一块给大家端上来,端到荧屏上来,供大家欣赏。
所以综艺节目就是一个大拼盘的节目。
把各种类型的节目拼到一块,在短短时间里供广大的电视观众欣赏。
所以当时的《正大综艺》、《综艺大观》又用许许多多的观众。
但是综艺节目做了几年以后逐渐开始走下坡路。
后来就是湖南卫视出现了《快乐大本营》。
《快乐大本营》更加贴近老百姓,它代表了大众文化时代娱乐节目。
大众文化时代的娱乐节目所以很快在广大的青少年和其他观众里面引起了反响。
而且各地电视台纷纷仿效,比如说北京电视台推出了《欢乐总动员》,各省各市的电视台也纷纷推出了类似栏目和节目在全国刮起了一股快乐旋风。
快乐旋风刮了好几年以后又开始走下坡路。
电视就是这样一个栏目不可能永远存在,它就不断的需要你去创新。
因为观众的口味在变,电视节目必须随之而改变。
在快乐旋风之后就出现了益智类的节目,益智类的节目就是今天仍然在播放的《幸运52》,《开心辞典》。
它通过智力竞赛的方式一方面把很多知识通过游戏的方式介绍给广大观众,另外一方面也使观众在这种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里面得到一种快乐。
所以益智类节目也是在全国非常流行,很多省市电视台纷纷仿效,涌现出一大批益智类的节目。
但是益智类节目逐渐又被观众所厌倦。
观众渴望更新的艺术形态。
20世纪90年代末在世界上出现了一种真人秀电视综艺节目的一股热潮。
真人秀电视娱乐节目应该是从欧洲荷兰的《老大哥》开始,很快成为当今国际上最热门年的电视节目形式。
从上个世纪末一直到今天真人秀在世界各国电视业掀起一股热潮。
从荷兰的《老大哥》到法国的《阁楼故事》美国的《生存者》《美国偶像》《诱惑岛》等等。
这些节目创造了很高的收视率。
特别是电视真人秀节目制作成本很低,不需要像电视剧一样付给明星高额薪水和片酬,制作周期又短,方式也很灵活。
但却可以带来巨额的回报,比如说美国的CBS《生存者》最后一集的广告费高达每十五秒钟60万美金的费用非常之高。
那么真人秀节目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个秀实际上是英语的SHOW翻译过来的。
真人秀就是真人show。
翻译成秀是从香港脱口秀翻译过来的。
脱口秀它的英文原名talk show。
谈话表演节目talk show,talk show 香港把它翻译成脱口秀翻译的非常好。
所以真人秀是借用了脱口秀这个秀字翻译成真人秀。
那么真人秀节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介绍一下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三大特征。
先介绍第一个特征真人秀节目的记录性与表演性。
真人秀节目的记录性就是真人秀节目采用了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它的表演性就说明了真人秀节目采用了电视剧的这种戏剧性的表演方式。
所以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和戏剧性的表演方式结合到一块这就是真人秀的第一个特点。
其实我们也可以看真人秀这个名字,“真”就是它记录性,“秀”其实在英文里面就是表演的意思,就是它的表演性。
所以说真人秀这个“真”和“秀”算是记录性和表演性或者说纪实性和戏剧性的统一。
所以这就是真人秀的第一个特征,就是“真”是指它的记录性或者纪实性,“秀”是指它的表演性或者戏剧性。
所以不少学者认为真人秀是采用了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借鉴了电视剧的表演模式再加上综艺节目的娱乐手法包装而成的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式。
一般国外是把电视节目分为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两大类。
就是虚构类是指什么呢?电影和故事片,电视剧都是经过了艺术加工叫虚构类。
非虚构类就是记录片或者电视新闻是非虚构类。
但是真人秀恰恰介于二者之间,我们说它的戏剧性是属于虚构的,而它的记录性是属于非虚构的。
所以,真人秀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原来电视节目的分类。
它是把虚构节目和非虚构节目融合到一块,这是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一个创新之处。
真人秀节目的第二个特征就是它的平民性与参与性。
这就讲到真人秀这个“人”字。
真人秀中间的“人”不是演员,更不是明星而是普通人。
真人秀最吸引人广大观众的地方就在于它完全不同于以前的各种。
比如说我们以前的电视剧是要靠演员的扮演,我们以前的电视晚会是要靠歌唱演员,舞蹈演员的表演,都是由专业演员来扮演。
而真人秀节目不一样,真人秀节目是任何普通人都可以参与,没有门槛。
所以说平民性,参与性或者说大众性,草根性成为了电视真人秀一大卖点。
在这里我们可以拿中央电视台的《电视青年歌手大奖赛》和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做一个比较。
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大奖赛》基本上是专业演员或者职业演员来参与,现在加入了原生态是另外一回事。
以前基本上是层层筛选,比如说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都是层层筛选职业演员。
它具有门槛,而且选出来的演员经过今后就可能就会成为歌唱家。
比如我们现在很多歌唱家都参加过《青年歌手大奖赛》。
但是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不一样。
超级女声的口号叫做“想唱就唱”。
很多青年人根本就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而是业余唱出来的歌手,甚至是在卡拉OK厅唱出来的歌手他也同样可以去参加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而且可能会拿到很好的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