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坡施工组织设计

边坡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说明第一节、编制依据1、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波西村田房滑坡应急处理工程招标文件攀仁采购【2009】053号;2、《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波西村田房滑坡应急处理工程设计书》攀枝花市陆零壹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09.4)3、《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资金暂行办法》4、《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5、《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6、《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18-2006;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8、《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6);10、《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11、现场实际情况,本合同段工程任务,质量、工期要求;12、本公司机械设备、技术力量、施工能力等具体情况。

第二节、编制原则1、满足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波西村田房滑坡应急处理工程招标文件合同工期要求编制;2、满足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波西村田房滑坡应急处理工程施工的质量优良要求标准编制;3、满足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波西村田房滑坡应急处理工程施工按《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要求编制。

第三节、工程概况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波西村田房滑坡应急处理工程为攀枝花市8.30地震的应急抢险工程。

2008年8月31日下午1点,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彝族镇波西村发生大滑坡,该滑坡体长约410m,宽约600m,滑坡后壁高达21余米。

滑坡后缘紧邻攀枝花—昆明高速公路,前缘及后缘北东面有大量居民,且严重威胁滑坡下游的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滑坡发生后,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高度重视,2008年9月2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立即组织成都理工大学王兰生、西南交通大学胡卸文等专家对现场进行全面踏勘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对该滑坡勘查和治理方面的宝贵意见。

受省国土资源厅委托,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汇同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市区国土资源局仁和分局及当地政府、村镇有关人员,于2008年8月31日下午3时~9月3日,对该滑坡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调查、滑坡剖面测绘等工作。

目前该滑坡已严重威胁到彝族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形成严峻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隐患,该滑坡体表层裂缝分布范围广、规模较大、深度较深,有利于地表水下渗,进而降低滑体强度,增大滑体重度,对滑坡体稳定有重要影响。

汛期即将来临,长期雨水下渗是诱发滑体活动及产生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

为了确保滑坡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仁和分局委托我攀枝花市陆零壹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对该滑坡进行应急处理工程设计。

此次应急处理工程设计采用对滑体裂缝进行封堵,地表排水的方式来减少地质灾害的隐患。

仁和区平地镇波西村田房滑坡应急处理工程设计图纸主要工程量为:1、挖方:35832.37m3;2、夯实填方:32438.91m3;3、坡面平整:32874.86 m2;4、碾压土方:19246.03m3;5、渠道土方开挖:1335m3;第四节、自然环境地质情况1、气象水文该滑坡所在地区气候属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季风气候。

气温年温差较小,日温差较大,四季不甚分明。

全年分旱、雨两季。

常年平均气温19.2~20.3℃,年总辐射量为138.7~150.5每平方厘米千卡,年日照时数2362~2709小时,无霜期超过300天以上,光热资源十分丰富,并具有雨量集中、干湿季分明、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等特点。

全年平均湿度为55%。

2-5月上旬为风季,最大风速达20米/秒。

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南风。

滑坡区气象水文特征统计图表见表2.2.1-1、表2.2.1-2、图2.2.1-1。

表2.2.1-1 2007年攀枝花市仁和区气象要素统计表50100150200250300350400123456789101112月份(月)降雨量(m m )图2.2.1-1 攀枝花市仁和区07年月平均降水量直方图根据攀枝花市气象站资料,年降雨量为700~1600毫米,一般每年5-11月为雨季,11月至翌年的5月为旱季。

年平均降雨量在800毫米左右,其中80%集中在雨季。

据了解,滑坡分布区地下水在2008年8月30日地震发生当晚得到了一次较大的补给,为滑坡蠕变提供了有利的水源条件。

区域内最大地表水体为金沙江,位于项目区东南侧约3.5公里,自北向南流过。

据地表调查,项目区北侧见一小型水库,储水量约5万m 3,滑坡前储水约2万m 3,滑坡灾害发生后已将库内蓄水排出,现水库已无蓄水。

项目区为山地斜坡,主要分布耕地及水田,平时灌溉用水及大气降水形成地表径流、排泄,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松散层或基岩裂隙中,无统一地下水位线。

2、地形地貌攀枝花地区地貌上具高山、深谷、盆地交错分布的特点,位于川西南山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部,属侵蚀堆积、溶蚀构造、侵蚀剥蚀构造地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脉走向近于南北,属大雪山的南延部分;海拔最高处为盐边柏林山穿洞子(4195.50 米),最低处为仁和平地乡师庄(937米),相对高差最大为3258.50米,一般为1500~2000米。

滑坡区原始地貌为中山构造剥蚀地貌,剥蚀斜坡地形,滑坡中前缘地形坡度平均为25º,中后缘地形坡度为5º~15º。

滑坡体中部多为当地农民旱地,两侧多为水田。

从南往北,共发育有4条冲沟,分述如下:右侧发育一小型冲沟,因农业耕种形成梯田状,局部堆积有弃土。

1#冲沟位于滑坡区南侧,冲沟中上部走向约160 º,中下部走向135 º,冲沟两侧坡度25~35º,冲沟纵向平均坡度约25º,冲沟两侧为农民水稻田。

2#冲沟位于滑坡区前缘,冲沟走向130 º,冲沟两侧坡度35~45º,冲沟纵向平均坡度约40º,冲沟两侧为山林。

3#冲沟位于滑坡区前缘,冲沟走向130 º,冲沟两侧坡度40~45º,冲沟纵向平均坡度约45º,冲沟两侧为山林。

4#冲沟位于滑坡区北侧,冲沟大致走向140 º,冲沟上部接北侧水塘,中部被当地农民用作水渠,冲沟下部两侧坡度30~40º,冲沟纵向平均坡度约35º。

3、地层岩性根据地表调查和钻探揭示,场地内主要岩土层有:第四系全新统滑坡堆积层、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和白垩系小坝组泥岩、砂岩,其特征分述如下:del):红褐、黄褐色,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局部块1、第四系全新统滑坡堆积层(Q4石富积,后缘主要由素填土组成。

滑坡堆积层层厚4.0~26.0米不等,滑坡前缘平均厚度约7.0米,中部平均厚度12米,后缘平均厚度16米。

稍湿,可塑。

el+dl):红褐色、黄褐色。

主要由粘土组成,含少量泥2、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砂岩角砾、碎块石;该层层厚3.0~26.0米不等,滑坡体中部厚,两侧相对较薄。

稍湿,可塑。

x):该层分强风化及中等风化3、白垩系小坝组泥岩、砂岩(K2强风化泥岩:紫红色、红褐色。

主要矿物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薄层~中层状构造,近水平层理发育。

羽状裂隙发育,大部分矿物已风化蚀变成粘土,钻探岩芯呈饼状。

该层厚度2.0~7.0米。

强风化砂岩:浅紫色、浅灰黄色。

粉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

矿物成份主要为长石、石英,羽状裂隙发育,大部分矿物已风化蚀变成,钻探岩芯呈砂土状。

该层厚度3.0~9.0米。

中等风化泥岩:紫红色、红褐色。

主要矿物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薄层~中层状构造,近水平层理发育。

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面光滑,局部见黄褐色铁锰质薄膜。

钻探岩芯呈柱状、段柱状,RQD=35~50%。

中等风化砂岩:浅紫色、浅灰黄色。

粉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

矿物成份主要为长石、石英,节理裂隙发育,钻探岩芯呈柱状、段柱状,RQD=45~55%。

场地内白垩系小坝组泥岩、砂岩呈单斜构造产出,在场地北东侧测得岩层产状:225°~275°∠4°~11°,该层主要发育有两组节理裂隙其产状:270°∠83°、109°∠77°。

4、地质构造及地震场地区域上位于昔格达-鱼鮓次稳定区,主要断裂呈南北向延伸,与康滇地轴的南北向延伸一致。

其中以位于场地南东侧的昔格达断裂最为重要,距离约2.0Km,该断裂形成于晋宁期,历史上曾多次活动,是多期岩浆岩浸入的通道。

早更新世时,该断裂作为边界对昔格达组沉积有明显的控制,并导致了昔格达组的变形。

晚第四纪时断裂有明显的活动显示,特别是离场地最近的拉鲊—新九段为全新世活动段,并于1955年发生了鱼鲊6.75级地震,2008年8月30攀枝花大龙潭乡拉鲊村(北纬26.2°,东经101.9°)发生6.1级地震,该地震对滑坡有直接影响。

第五节、工期要求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合同工程工期按20天编制,本合同开工日期以接到监理工程师开工令之日算起。

第六节、质量目标根据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波西村田房滑坡应急处理工程,把本工程建成优良工程。

第七节、施工难点、重点、安全工作分析1、施工难点本工程的施工难点主要是边坡施工、施工面比较狭窄、坡脚公路需保证畅通、并且需随时密切注意边坡的稳定情况、工期紧、材料运输困难等难点,在边坡施工中加大了施工的难度。

2、施工重点本工程的施工重点主要是桐雅公路K4+940~K5+380段高边坡,同时公路的保通工作和保证行车安全也是重中之重。

3、安全工作基于本工程的施工难度和其自身的工程特点对安全工作需加大管理力度。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及设计图纸说明,本段边坡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坍塌,本次清坡土石方方量较大,因此施工时应集中机械设备和人力物力先将土石方工程全部完成. 土石方工程施工时应上报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同意后每天定时实行临时交通管制,并派专职保通人员现场指挥.详细的安全措施及管理机构和制度见第九章。

第二章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第一节、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我公司拟安排11名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本合同段的施工管理、技术指导、测量、试验、质检、计量及其它相关部门工作。

接到中标通知书后,马上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本工程“合同条款”、“技术规范”、“工程量清单”熟悉“图纸”。

使全体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都能理解合同条款精神,熟悉工程内容、掌握质量要求、并向各施工队(班组)进行全面技术交底,使项目部全体人员都在合同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招标文件”中的有关规定,认真接受和贯彻工程师指令,使工程师满意。

全体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经业主和工程师批准,立即组织进驻工地,挂牌上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