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xx市xx县xx村
棒槌梁滑坡治理(四标段)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目录第一章施工组织总说明
1.编制依据
2.编制原则
第二章工程概述
1. xx村棒槌梁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
2.主要工程量
第三章施工组织机构及资源配置
1.项目经理部构成及职责
2.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3.项目经理部主要管理人员简历
第四章施工现场部署及总平面图
1.施工总平面布置的依据和原则
2.生产区及生活区的布置规划
第五章施工方案
1.施工前准备
2.技术准备
3.施工总体工序方案
4.整体工程进度计划安排
第六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计划
第七章施工进度、劳动力安排计划及措施
1.施工进度计划
2.劳动力安排计划及措施
第八章施工技术措施
一、抗滑桩施工方法和顺序
二、挡墙施工
三、各构架锚杆
四、绿化工程
第九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保证体系
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3.质量保证措施
(1)组织管理措施
(2)技术管理措施
(3)经济奖惩管理措施
4.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第十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组织保证措施
2.安全保证体系及框图
3.安全保证措施
第十一章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1.建立工期保证组织机构
2.工期保证措施
第十二章文明施工措施及环境保护措施
1.文明施工措施
2.环境保护措施
第十三章使用新工艺、新技术的可行性第十四章项目验收后的质量保证措施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一、编制依据
1、xx县2009年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施工项目招标文件
2、xx县城关镇xx村棒槌梁滑坡治理工程施工项目施工图设计
3、《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5、《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
8、《安全帽》(GB2811-89)
9、《安全带》(GB6095-85)
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12、《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13、《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14、《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15、其他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16、我单位拥有的科技成果、工艺成果、机械设备、技术设备以及多年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及管理经验。
17、xx省工程建设文明工地标准及当地政府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二、编制原则
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保证施工目标的圆满实现。
2、根据工期要求,在尽量保持人、机、料均衡安排的前提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
3、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尽量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4、积极采用、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
5、采用平行、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组织施工,进行有序、均衡连续的施工。
第二章工程概述
一、xx村棒槌梁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
该灾害点位于xx省xx县城关镇xx村.滑坡区位于xx县城关镇xx村黄峁山西南侧,位于东经106°8′54″,北纬33°20′50″.
区域内有宝成铁路纵贯南北,略康、略勉公路贯穿东西。
交通较为便利。
xx村滑坡可分为三个区,其中两个滑坡区滑坡Ⅰ和Ⅱ区,一个局部滑坡区即Ⅲ区。
Ⅰ区平面呈马蹄形,总体坡度36°-59°,滑坡整体滑移方向231°,长约84.5M,宽约50M,滑动面平均10M左右,体积42000 m³.
Ⅱ区平面呈马蹄形,总体坡度23°-54°,滑坡整体滑移方向163°,长约45M,宽约30M,滑动面平均2.5M左右,体积3400 m³.
滑坡Ⅲ区南北宽约42M,东西长21M,坡度40°-70°,滑塌方向约260M.
2008年汶川地震后,该滑坡体出现了新的裂缝,仍处于活动阶段,严重威胁到坡体下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害重大,因此对该滑坡体进行治理。
二、主要工程量
该灾害点位于xx省xx县城关镇xx村.滑坡区位于xx县城关镇xx村黄峁山西南侧.主要内容有抗滑桩、桩间挡土板、削坡、浆砌片石挡墙、截排水沟,预应力锚杆、边坡绿化、路面恢复等项组成。
主要工程量见表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