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面对考试(心理广播稿)时间过得好快,我们又即将迎来这学期的第一次月考,我想你们都会极其重视吧。
但我还是很想问一声:第一次月考试,你准备好了吗?有的同学说,平时听课、做题感觉还不错,可是一到考场上,看到曾经那么熟悉的题目,大脑却像缺氧一般,总是反应不过来,有时甚至会看错题目,答非所问,考出来的成绩可想而知。
还有的同学很困惑地说,某某同学平时学得还不如自己,为什么一到考试,成绩反而会比自己高出许多,想不明白,自己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等等诸多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
其实这些同学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心理学上所说的“考试焦虑”。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考试焦虑的表现和影响,为什么会产生考试焦虑,以及如何克服考试焦虑,让大家轻轻松松上考场,从容面对考试。
首先需要大家明确的一点是,在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面前,个体表现出适度的紧张和焦虑是很正常的,这对于成功完成某件事也是十分有利的,因为它可以集中你的思维,调动你的能量,全力应对面临的事情。
但凡事都有度,如果过分紧张和焦虑,事情就会走向反面,我们平常所说的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
有一个心理学家曾就人的焦虑水平和做事效率的关系多次实验得出,二者之间呈倒U 型关系。
也就是说,当我们努力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做事效率是随着焦虑水平的增大而逐步提升的,当焦虑水平达到中等程度时,做事效率达到最大化,而后随着焦虑的程度加大,做事效率反而会降低。
就我们的考试来说,你保持适度的紧张,这有利于你的积极备考,可以发挥出你的学习水平。
但如果太过焦虑了,一听到考试就手心出汗、心房颤抖,甚至开始失眠,大脑空白、缺氧,人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越想考好越不知所措”的局面。
既然我们都会在重要的考试面前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克服影响我们的考试焦虑吧?一、正确认识考试的性质不管是单元测验、月考,还是即将到来的期中考,以及还会面临的期末考,说白了都是阶段性测验。
大家辛苦努力一阵子,努力的结果如何,要靠考试给出答案和反馈,我们可以就此了解总结一下这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及时查缺补漏,以便找到努力的方向,考试的作用仅此而已。
但在大家的心目中,早已异化了考试的作用,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考试就是对自己能力的检验,认为考不好就是学不好,认为自己“笨”,不是学习的料,进而会放弃努力。
难怪有的学生发出这样的慨叹:“我怎么学都学不好,肯定是我脑子太笨了……要是没有考试该有多好呀!”这是不是也是你的想法呢?你觉得没有考试可以吗?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考试,我们将如何检测自己的学习结果,大家都这样稀里糊涂学,你学得程度如何无从知晓,那么你还有多大动力继续学下去。
假设没有高考,你还想待在教室里这样披星戴月地辛勤努力吗?恐怕不会吧。
考试是一种手段,更是一个标杆。
分数不能证明什么,但能反映什么,以便我们就此找出对策,考试的作用仅仅在于这些。
二、你应当成为最好的自己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掉进了与别人比较的“漩涡”。
在比较中,我们慢慢长大,但同时,我们也悲哀地发现,比较中,那个大写的“我”越来越小,于是我们没了自信。
试想,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做好的人,又指望什么能让别人来相信你?我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他人无可比拟的闪光点。
你有没有发现,你身上具有他人没有的气质,你帅得也与其他人不一样?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从今天起,把注意力从别人身上移开,开始关注自己的那些优点。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身上就是找不到任何一点优于其他人的地方,何谈优点。
如果事实真的如你所说,那你暂且强加给自己一个你最欣赏的优点吧。
不过,从此刻起,你就要不断地暗示自己,这确实就是自己的优点,你要深信不疑。
经过这样不断地暗示,或许某一天你会惊奇地发现,你真的在一点点地向这一优点靠近。
大家不妨一试,或许奇迹就那么真实地发生在你身上了。
这就应验了那句老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结合学习,我们每次考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合适的努力目标。
所谓合适的目标,就是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目标。
如果你上次考试的名次是班级第20名,这一次不妨为自己设定在前进5名左右。
等你真的如愿前进了5名甚至更多的时候,我想,你收获的不仅仅是名次的提升,还有内心里那份无以言说的兴奋,原来我也可以的。
并由此增加了信心,这就促使你更加投入学习,内心会升腾起一股学习的原动力。
我们说,只要具有了学习的原动力,任何困难在你那里都是小case,自己想要学习了,没有任何人可以拦得住。
试想,你那么投入地学习,成绩不想提高都不行。
相信自己,你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没必要在别人的风景里仰视,做最好的自己就OK了。
三、考场上克服“瓦伦达”心态瓦伦达是一名著名的高空走钢丝表演者,他曾进行过无数次成功的表演。
在总结自己成功经验的时候,他曾说:“表演中,我只想着把走钢丝这件事做好,不问得失”。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出色的表演家,在一次极为重要的表演中,却出乎意料地从70米的高空坠落,不幸身亡。
瓦伦达的妻子在丈夫遇难后说了这样一段话:“其实我早已感到他有可能要出事,他在上场前,曾不止一次地对我说:这一次实在太重要了,一定不能有一丁点的闪失,更不可能失败。
而在这之前的任何一次非常成功的表演中,他只是一心想着走钢丝的每一个细节动作,从不去在意高空中发生的一切。
”从瓦伦达妻子的这番话里,我们可以读出,正是由于这种“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心态彻底害了瓦伦达,不仅毁了他的事业,还搭进了自己的性命。
心理学上把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
我想,瓦伦达心态在我们大家中间也有一定的普遍性。
是不是有的同学,平时很用功,每次考试都准备得很充分,可一到考试就紧张、出错。
并且每次考前都对自己说,这次一定要考好,但是因为紧张又一次考砸。
所以。
我们要想办法克服考场上出现的“瓦伦达”心态。
我们说,学习和考试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一个是获取贮存知识的过程,一个是将贮存的知识在特定时间和场合有效提取并运用的过程,一个是内化的过程,一个是外显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外在的干扰,我们内化的知识都会很顺畅地提取出来,如实地反映在试卷上,考试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我们的学习水平。
但事实是,平时我们学得还不错,但在考场上发挥总是那么不如意。
也就是说,考试的结果与我们的学习水平有很大的出入。
到底是什么阻碍了考试水平的发挥呢?细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罪魁祸首原来是我们自己,是因为我们太过看重考试结果以及考试结果的附加意义了。
当老师宣布马上就要进行期中考试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不是祈祷千万要考好,不然老爸老妈那里没法交代,万一考不好的话,对不起辛勤培育自己的老师,恐遭同学的讥笑等等,大家考虑的都是考试结果带给自己的附加影响。
你说背负着这样的重荷走入考场,你能正常发挥吗?研究表明,如果我们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太过看重结果的话,往往会阻断我们的思维,降低做事的效率,结果会与我们的预期背道而驰。
当我们慌慌于考试结果的不利影响时,我们的思维就会变窄,贮存在大脑中的知识就不能适当激活和有效提取,就会出现如大家所说的明明会的东西竟然忘得一干二净之现象。
为了帮助大家应对这一现象,有一个方法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那就是“一心一境”,就是在某一个时间段只考虑某一件事。
我们考试的时候,就只考虑考试本身这一件事就可以了。
可以做做数学题、回忆一下英语单词、默诵一篇语文、写写物理公式等等,至于考试的结果,等所有的科目考试全部结束之后,我们再去细细思量也不晚。
你不要忘了,当一切还未发生时,我们所关注的考试结果它就取决于你在每科考场上的努力和争取,这需要你排除一切干扰,(包括考试结果的附加影响),你将所学的知识如实反映在每一张试卷上。
任何一场大型考试,只要当做一次普通的练习来做,我想都会大致反映出你的真实水平,不会出现“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的现象。
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考试,你就达到了考试的最佳境界,我想,这种状态的你,考好已不是神话。
四、掌握一些考试小技巧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除了扎实地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外,调整好应试心态极为重要,刚才已经给大家详细分析过了。
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大家不容小觑,那就是要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应对考试的技巧和策略,它也可以帮助我们在考试时发挥出最佳水平。
1、考试之前每次大型考试之前,各科老师都会给我们印发诸多讲义和试卷,将前期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巩固,我们称之为复习。
这种形式的复习是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复习,全班甚至是全年级的步骤都是一致的。
大家统一步调的进行,有利于我们全面、按时完成复习任务。
但是每个人的学习情况千差万别,每人的优势学科极为不同,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会有很大的出入,统一步调的复习可能照顾不到大家的这些差异性。
所以除了老师统一安排的复习之外,我们每一个同学也应有自己独立的复习计划和复习进程。
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可以浏览一下,但是对于没有掌握的内容不能存侥幸心理,认为有可能考不到而搁置一边,因为我们大家都不知道考试要出哪类题目,要考哪些内容,所以为了万无一失,每一部分的内容都要照顾到才是上策。
我调查过一些同学,发现很多同学都没有自己的计划,有的即便制定了计划好像也坚持不了多久,最终都是半途而废、虎头蛇尾。
所以,在这里提醒大家要尽早制定属于自己的学习和复习计划,并尽可能地排除一切干扰(尤其惰性)身体力行,努力地去执行,那么可能在某一天你会有不同寻常的收获。
大家考前除了课本和教材的压缩和提炼之外,还应重视错题的收集和整理。
如果平时作业或小测验出现的错误,丢弃一旁,那么在以后的考试中,还会旧错重犯,因此再丢分实在可惜,这一点大家可能深有体会吧。
如果及时地将这些错题整理出来进而分析出错的原因,就相当于把自己易出错或易丢分的内容在大脑中凸显出来,进行再一次的强化,这样在大脑中的印象就会深刻而不会那么容易地遗忘掉。
待到考试之前,再把这些错题“突击提审”,再一次加深印象,我想考试中类似题目出错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了。
这个方法是很多同学的经验之谈、学习法宝,希望我们的同学不妨借鉴一下,相信你会深有感触的。
2、考试过程中考卷发下来之后,不要急着答题,先要做的是快速浏览一下试卷,这样可以使我们对试题的数量、类型、难度、分值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为制定答题时间和答题顺序打下基础。
快速浏览试卷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醒我们的大脑尽快锁定考试的内容,为有效激活和顺利提取贮存在大脑中的知识争取时间。
因为我们平时学习和掌握的知识都很安静地躺在我们的大脑里,考试是需要我们将其激活的。
只有当它处在一种活跃的状态时,我们才能提取出来运用它来解决试卷上面反映的问题,答题才能顺畅进行下去,这样我们才能完成考试这一任务。
当你在考场上有一道题实在想不出,而你又记忆中对这道题有印象时,首先不要着急,可能是你的提取线路暂时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