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
❖
❖ 现代部分(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
❖ 当代部分(1949年——至今)
❖ 教育内容、教育制度、教育特点、教育家主要思想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 专题一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 ❖ 专题二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 ❖ 专题三 中国现代学期教育 ❖ 专题四 外国古代学前教育 ❖ 专题五 外国近代学前教育 ❖ 专题六 外国现代学期育道德行为规范,慈母负责供给 衣食和其他需要,保母负责料理睡眠。
2 中国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2.1 有计划的学前教育
“孩子子能学会食自己食吃,东西教的以时候右,手就要。开能始教言他用,右男手抓唯取女食物俞;,当孩男子鞶开始革学讲话 时,是,男孩女就鞶要教丝给。他用六“唯年”来,应答教,之是女数孩就与要方教给名她。用“七俞”来年应,答。男“唯女”和不“俞”是
儿教育家的教育实践、教育理论、教 育思潮等。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梳理学前 2 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发展,为学前
教育的实践创新提供有价值的借鉴经 验。
怎么学习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A
C 时代背景
B 教育内容与特点
中国教育史的分期
❖ 古代部分(远古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
❖ 近代部分(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
❖由案例可知,每一时期的教育内容(关注 点)、教育家的观念有所不同,但都对丰富和 完善学前教育理论做出了贡献。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 ❖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 ❖了解学前教育发生发展的昨天,可更好地把 握其今天、预测其明天:学科发展、个人
研究对象和学习意义
本课程主要研究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 1 不同国家的学前教育的实施状况和幼
实行“家天下”的宗法制和贵族专政 ❖ 儿童教育形式:家族教育或家庭教育 ❖ 教育者:有专职人员(如:三公、三母) ❖ 教育地点:天子和诸侯的王宫内(官守学
业、学在官府) ❖ 教育内容:婴幼儿身体养护;生活自理能
力;日常礼仪训练;文化知识启蒙
关于“三公”“三少”“三母”
❖ 师保傅分别指太保、太傅、太师,合称 “三公”,太保负责保育身体,太傅负 责道德培养,太师负责传授文化知识和 统治经验。另设少保、少傅、少师,合 称“三少”
主要学习参考资料
❖ 教材:《学前教育史》,周玉衡、范喜庆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 参考书:《学前教育史》,唐淑主编,人民教育 出版社,2007年 《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何晓夏主编,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中国学前教育史编 写组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中外学前教育史》,陈文华主编,科学出版社, 2007年 《外国学前教育史》,周采、杨汉麟主编,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 300年前洛克的声音:
❖ 被溺爱的孩子肯定会学会 打人、骂人。他要什么东西就 非要得到不可,得不到就大哭 不止。他心里想做什么事,也 一定要做到。父母在小时候不 给孩子一点规矩,只知道逗着 孩子好玩儿,就会把他们从本 质上彻底惯坏。他们自己在泉 水的源头下了毒药,日后自己 尝到了苦水,却还要感到奇怪 :为什么孩子长大后,种种顽 劣的行为就跟着来了?
中,有儿童回答: ❖ “我希望小偷把我们家的钢琴偷走。” ❖ “我希望自己失去一双手,再也不用画画啦!” ❖ 你如何评价这个教育事件?
❖ 近2000多年前的昆体良: 但愿我们自己不去败坏我们 孩子的道德!孩子最早的婴 儿时期我们就以娇生惯养在 败坏孩子的道德。我们成为 溺爱的那种娇弱的教育,造 成了身体上和精神上一切力 量的衰退。还不会走路就身 着紫袍的人,一旦长大成人, 什么不去追求……
❖ 250年前的卢梭:
❖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 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 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 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 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 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 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 现代教育家蒙台梭利:
❖ 应该给儿童以极大的 活动权利。自由活动不仅 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条件, 也是形成良好纪律的重要 方式。儿童一旦从活动中 获得乐趣,便会专注自己 的活动,儿童与成人之间 没有冲突,好纪律就产生 了
学前教育史
主讲;梁美玉
导言
❖ 什么是学前教育史? ❖ 为什么要学习学前教育史? ❖ 怎样学习?
学前教育史
❖ 主要研究中国和外国不同历史时期、不 同国家的学前教育的实施、幼儿教育家的教 育实践、教育理论、教育思潮及一些中外学 前教育名著介绍的一门学科。
❖ 案例 ❖ 在一项“你最兴奋的一件事情是什么?”的调查
主要学习参考资料
❖ 微信订阅平台(幼儿教师网、中幼网、中国教育报) 中国学前教育网()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课程讲授模式
教师课堂+学生课堂+辩论课堂
分组准备主题讲授: 陶行知、张雪门、陈鹤琴、卢梭、福禄贝尔、 裴斯泰洛齐、杜威、蒙台梭利、皮亚杰
成绩评价方式
❖ 平时成绩(40%):出勤、作业、课堂参与 ❖ 期末成绩(60%):闭卷
专题一:中国古代学前教育
1 中国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2 中国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3 中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4 封建社会思想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原始社会
1 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 时间: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 社会形态:生产资料公有,无阶级,成员之间平
等互助 ❖ 儿童教育形式:儿童公育(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
❖ 教育者:无专职人员,主要是老人 ❖ 教育地点: “庠”(原始社会后期产生)
庠,音xíang,是传说中虞舜时代的学校名称,
小资料 在各种文献中记录为养羊或存放粮食的地方,由
无劳动能力的老人看管,后演变为儿童公育场所。
1 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 教育内容: (1)生存教育:劳动技能与生活习俗 (2)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与宗教教育 (3)美育:歌舞、音乐、绘画(与宗教祭祀有关) (4)体格与军事训练:锻炼体魄、使用武器、
作战方法
1 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 主要教育特点: (1)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 (2)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老人是儿
童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3)教育内容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简单而
多样 (4)教育方法主要是言传身教、观察模仿
奴隶社会
2 中国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 时间:公元前21世纪——春秋战国时期 ❖ 社会形态:产生阶级,进入奴隶制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