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力容器常见缺陷及无损检测方法

压力容器常见缺陷及无损检测方法


一、压力容器基本现状
2008年各类特种设备事故发生起数及所占比例 2008年各类特种设备事故发生起数及所占比例
二、压力容器常见缺陷
(一)腐蚀
最易产生的一种缺陷。存在就会腐蚀,只是程度的问题。 概念:金属与其接触的介质产生化学或者电化学的结果。 腐蚀的表现形式(破坏形态): 1.匀蚀:设计时考虑了腐蚀裕量,解决办法周期性的壁 1.匀蚀:设计时考虑了腐蚀裕量,解决办法周期性的壁 厚测量。 2.坑蚀:坑深度小于坑直径,局部的,超声波难测量其 2.坑蚀:坑深度小于坑直径,局部的,超声波难测量其 厚度,需要打磨修平。 3.缝蚀:介质聚集在缝隙浓缩而发生局部腐蚀,不绣钢 3.缝蚀:介质聚集在缝隙浓缩而发生局部腐蚀,不绣钢 易发生缝蚀。 (磨损腐蚀)
避免晶间腐蚀的方法:使用Ti、Nb不锈钢;使用低炭、超低炭; 避免晶间腐蚀的方法:使用Ti、Nb不锈钢;使用低炭、超低炭; 低N、P、Si等有害杂质不锈钢;经过固熔化或者稳定化处理。 Si等有害杂质不锈钢;经过固熔化或者稳定化处理。 焊缝热影响区是最易产生晶间腐蚀的敏感区域。 晶间腐蚀产生的条件:(1 晶间腐蚀产生的条件:(1)酸性介质,如,工业醋酸、硝酸、 盐酸、甲酸等,但气相酸一般不产生晶间腐蚀。 (2)温度> 50℃ 。 50℃ 晶间腐蚀外观仍保持金属光泽。
一、压力容器基本现状
(二)2008年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二)2008年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3、事故特点 锅炉和电梯事故上升最大。与2007年相比,锅炉和电梯 锅炉和电梯事故上升最大。与2007年相比,锅炉和电梯 事故起数分别上升32%和15%,主要是小型蒸汽锅炉事 事故起数分别上升32%和15%,主要是小型蒸汽锅炉事 故和电梯维修保养环节事故上升。气瓶、压力管道、场 (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大型游乐设施、压力容器事故 (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大型游乐设施、压力容器事故 则明显下降,事故起数同比分别下降55%、44%、42%、 则明显下降,事故起数同比分别下降55%、44%、42%、 25%、24%。 25%、24%。
一、压力容器基本现状
(二)2008年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二)2008年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2、事故原因 因安全附件失效或安全装置损坏引发的事故17起,占事 因安全附件失效或安全装置损坏引发的事故17起,占事 故总起数的5.5%。其中主要是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 故总起数的5.5%。其中主要是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 道、电梯和起重机械安全装置失效或者损坏的问题。 因设备制造安装缺陷引发的事故16起,占事故总起数的 因设备制造安装缺陷引发的事故16起,占事故总起数的 5.2%。表现为焊接缺陷、材质劣化、未按工艺要求制造、 5.2%。表现为焊接缺陷、材质劣化、未按工艺要求制造、 维修质量低劣等,集中发生在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 械和锅炉等特种设备中。 因违规充装引发的气瓶事故9起,占事故总数的2.9%。 因违规充装引发的气瓶事故9起,占事故总数的2.9%。 主要表现为充装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或标准的气瓶、未 按规定进行充装前安全检查、气瓶混装、野蛮装卸等。 集中发生在工业气瓶和车用气瓶中。
压力容器常见缺陷 及无损检测方法介绍
周献民 岳阳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所
提 纲
(一)压力容器基本现状 (二)压力容器常见缺陷 (三)压力容器常见破坏形式 (四)压力容器常用检测方法 (五)补充: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责任
一、压力容器基本现状
(一)2008年特种设备基本情况 (一)2008年特种设备基本情况
1、特种设备使用情况 2008年全国已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数量达到521.11 2008年全国已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数量达到521.11 万台,比2007年增加17.5%。另有气瓶1.32亿只,压力管 万台,比2007年增加17.5%。另有气瓶1.32亿只,压力管 道63.3万公里。全国现有持证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473.15 63.3万公里。全国现有持证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473.15 万人,其中,2008年考核发证152.47万人。 万人,其中,2008年考核发证152.47万人。
特种设备数量分布
2008年特种设备分布见下图 2008年特种设备分布见下图
一、压力容器基本现状
2008年特种设备数量分布图 2008年特种设备数量分布图
一、压力容器基本现状
(一)2008年特种设备基本情况 (一)2008年特种设备基本情况
2、特种设备生产情况 至2008年底,现有特种设备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 2008年底,现有特种设备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 改造、维修、气瓶充装)单位4.26万家,比2007年增加 改造、维修、气瓶充装)单位4.26万家,比2007年增加 5.7%。其中,设计单位2767家,制造单位12403家,安装 5.7%。其中,设计单位2767家,制造单位12403家,安装 改造维修单位15857家,气瓶充装单位11620家。 改造维修单位15857家,气瓶充装单位11620家。
一、压力容器基本现状
(二)2008年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二)2008年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3、事故特点 各类事故的行业分布状况。工业锅炉事故主要发生在化 工与热电联产行业,小型蒸汽锅炉事故主要发生在服装 加工、食品加工、造纸、木材加工等中小型轻工行业, 热水锅炉事故主要发生在宾馆、洗浴中心等服务业。压 热水锅炉事故主要发生在宾馆、洗浴中心等服务业。压 力容器事故主要发生在造纸、小型轻化工、食品、建材、 力容器事故主要发生在造纸、小型轻化工、食品、建材、 服装、饲料等行业。气瓶事故主要发生在气瓶充装、运 服装、饲料等行业。 输行业。起重机械事故主要发生在造船、公路桥梁建设、 建材等行业。电梯事故中客梯事故主要发生在建设工程、 医院、学校、宾馆、商场等建设和服务业;货梯事故主 要发生在服装加工、包装等小型轻工行业。场(厂)内 专用机动车辆事故主要发生在金属加工与机械制造业和 公路、水利建设以及港口等物流运输业。
二、压力容器常见缺陷
(一)腐蚀
腐蚀的表现形式(破坏形态): 4.晶间腐蚀:Cr-Ni不锈钢处于400~850℃(也有说 4.晶间腐蚀:Cr-Ni不锈钢处于400~850℃ 317~816℃为敏感温度区)时,在晶界形成Cr23C6使晶 317~816℃为敏感温度区)时,在晶界形成Cr23C6使晶 界贫铬,如果铬含量降到钝化极限12%以下,贫铬区开 界贫铬,如果铬含量降到钝化极限12%以下,贫铬区开 始活化,晶界和晶粒形成原电池而产生腐蚀。这是贫铬 理论,还有偏析理论。
一、压力容器基本现状
2001年至 2001年至2008年万台事故起数趋势图 年至2008年万台事故起数趋势图
一、压力容器基本现状
(二)2008年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二)2008年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2、事故原因 因违规使用造成的事故244起,占事故总数的79.5%。违 因违规使用造成的事故244起,占事故总数的79.5%。违 规使用是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表现为使用非 法设备、使用管理混乱、作业人员违章操作、操作不当 甚至无证作业、维护缺失等。集中发生在起重机械、电 梯、锅炉、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压力容器等特种 设备中。 因未按规定检验或因客观原因无法实施检验,致使未及 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引发的事故21起,占事故总起数 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引发的事故21起,占事故总起数 的6.8%。其中主要是起重机械钢丝绳检验、维护不当导 6.8%。其中主要是起重机械钢丝绳检验、维护不当导 致钢丝绳断裂的问题。
二、压力容器常见缺陷
(一)腐蚀
腐蚀的表现形式(破坏形态): 6.氢腐蚀:包括氢脆和氢浸蚀两种形态。H原子半径最小,容易渗 6.氢腐蚀:包括氢脆和氢浸蚀两种形态。H 入金属晶格造成晶格畸变,导致晶粒间结合力降低而发生氢脆。氢 浸蚀则表现为材料表面或内部脱碳,或产生氢鼓包。
(二)裂纹
表现为应力裂纹(腐蚀裂纹)和疲劳裂纹。 腐蚀裂纹的形成:腐蚀在表面形式缺口或原有缺口扩大而 产生应力集中,或者削弱金属的晶间结合力,应力则加速 腐蚀的进展。 疲劳裂纹的产生:交变应力(包括温度应力)、局部。
二、压力容器常见缺陷
(一)腐蚀
腐蚀的表现形式(破坏形态): 5.应力腐蚀:条件:特定材料、特定腐蚀介质、静拉应 5.应力腐蚀:条件:特定材料、特定腐蚀介质、静拉应 力、裂纹形态。
应力腐蚀裂纹形态是单一的或者混合的。 应力足够低都会发生,成为低应力破坏的重要形式之一。 液氨对碳钢或者低合金钢应力腐蚀条件: 液态氨,含水量小(≤0.2%),且可能受空气(主要是O2 液态氨,含水量小(≤0.2%),且可能受空气(主要是O2 或者CO2)污染的场合; 或者CO2)污染的场合; 使用温度≥ 使用温度≥5℃。 H2S对钢质材料的应力腐蚀 H2S对钢质材料的应力腐蚀 热碱对钢质材料的应力腐蚀 Cl离子对不锈钢的应力腐蚀等。 Cl离子对不锈钢的应力腐蚀等。
特种设备生产单位 2008年特种设备生产单位数量分布见下图
一、压力容器基本现状
2008年特种设备生产单位数量分布图 2008年特种设备生产单位数量分布图
一、压力容器基本现状
(二)2008年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二)2008年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1、事故总体情况 2008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307起,死亡317人,受伤461 2008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307起,死亡317人,受伤461 人,直接经济损失9789.48万元,与2007年同期相比,事 人,直接经济损失9789.48万元,与2007年同期相比,事 故总起数增加20%,死亡人数减少2.5%,受伤人数增加 故总起数增加20%,死亡人数减少2.5%,受伤人数增加 62%。其中,重大事故3起,较大事故74起,一般事故 62%。其中,重大事故3起,较大事故74起,一般事故 230起,未发生特大事故。 230起,未发生特大事故。 2008年万台设备事故起数为0.74起,万台设备死亡人数 2008年万台设备事故起数为0.74起,万台设备死亡人数 为0.82人,比2007年分别下降8.6%、8.9%(扣除停用设 0.82人,比2007年分别下降8.6%、8.9%(扣除停用设 备,下同),完成了国务院安委会下达的特种设备事故 死亡318人以下的控制指标。 死亡318人以下的控制指标。 2001年至2008年万台事故起数趋势图(见下页图) 2001年至2008年万台事故起数趋势图(见下页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