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WCDMA 900MHz网络建设指导意见1 总体原则(1)WCDMA 900MHz(以下简称U900)初期主要定位于农村和乡镇地区的广覆盖,主要支持语音和HSPA数据业务;WCDMA2100MHz(以下简称U2100)在农村和乡镇地区的定位为配合U900解决容量需求,不要求U2100在农村和乡镇进行全覆盖;(2)U900初期优先在中、西部省份的广覆盖需求强烈且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区域进行部署;(3)U900部署应尽量避免或减小对G900网络的影响;(4)在U900目标部署区域,应积极推进G900网络话务向U900或GSM1800 MHz(以下简称G1800)网络迁移以降低G900网络负荷;(5)U900基站载波带宽应选择3.8MHz,中心载频为基站下行957MHz/上行912MHz;(6)U900覆盖区域内的U900基站应尽量与G900 基站1:1共站部署;(7)工程实施中应高度重视G900和U900两网的协调优化,尤其关注G900与U900网络间的同频干扰优化及邻频干扰优化。
(8)初期U900网络部署暂不考虑支持HSPA+。
2 U900部署区域选择原则2.1 总体部署原则(1)U900部署区域选择应综合考虑广覆盖定位、一定的投资收益以及部署代价等因素;(2)由于U900部署会挤占现有G900的可用频谱资源,考虑到尽量避免或者减小影响G900网络的服务质量,U900的部署区域(包括与G900的缓冲区域)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之一:a)区域内所有G900小区的话务量均低于4.4Erl;b)区域内有少量G900小区话务量高于4.4Erl,通过细致的频率规划(如保留少量2载波小区)或通过新增现有G1800基站的少量载波(优先采用拆闲补忙的方式)可满足该区域G900的话务需求;c)区域内有部分G900小区话务量高于4.4Erl,通过细致的频率规划以及新增现有G1800基站的少量载波后仍需新建少量G1800基站,若新建的G1800基站总量低于区域内(U900覆盖区+缓冲区)G900基站总量的10%,且后期经济效益预计较高(需市场部门确认),可考虑通过新建少量G1800基站以满足部分G900小区的高话务需求。
2.2 分场景U900部署原则U900初期部署场景原则上主要定位于广覆盖需求强烈且有一定经济效益的乡镇以下区域。
其中一些重点的点、线、面场景的部署原则如下:(1)积极采用U900完善有较明显业务需求但尚未形成U2100连续覆盖的交通干线的连续覆盖,对于尚未部署G900的区域建议直接部署GU900双模基站,实际部署中还应同时兼顾干线两旁的乡镇及行政村覆盖;(2)相对独立的区域:积极考虑采用U900覆盖有较明显业务需求,但尚未实现U2100覆盖的相对独立/封闭的区域(如绿洲,海域,山区小城、孤立小镇等);(3)县城城区:对于G900站点规模小、话务量低,具备引入U900所需的G900减频条件且县城周围区域也满足U900部署条件的小型县城,可以考虑在县城城区也引入U900,以完成U900的大片连续覆盖同时减少G900与U900缓冲区的范围。
3 U900网络规划和设置原则3.1 G900减容降配及AMR半速率配置原则U900覆盖区和缓冲区内,G900最多剩余10个可用频点资源,仅支持进行S1/1/1连片组网频率规划,对于该区域内G900话务量过高的站点,需要对原G900网络开展减容降配以及考虑开通AMR半速率,原则如下:1)原G900网络配置大于S1的扇区,原则上全部减容到1个载频;在频率规划允许的条件下,个别地区可以保留少量2载频的扇区;2)G900小区减容到1载频后,建议信道配置为1BCCH+1SDCCH+5TCH+1PDCH(静态);3)G900小区减容到1载频后应100%开通AMR半速率来实现话务量吸收的目的。
3.2 G1800新增或新建原则(1)原则上应严格控制因引入U900而新建G1800站点;(2)对于预计引入U900后经济效益确实明显的区域(需市场部门确认),如其中仅有少量站点的话务确实比较高(小区忙时话务量大于4.4Erl),且通过细致的频率规划以及新增现网G1800基站的少量载波也无法满足G900高话务小区的需求,可考虑少量新建G1800基站分担G900话务负荷,但新建G1800基站的数量应小于U900覆盖和缓冲区范围内G900基站总数的10%。
如果不满足上述条件,建议暂缓该区域的U900部署,等待G900网络负荷实际降低到可以部署U900后再开展相关工作;(3)现网G1800基站新增加的载波,原则上尽量采用拆闲补忙的策略实现网络设备需求配置,减少新设备的采购规模;(4)新建的G1800基站应尽量与原G900共站。
3.3 G/U900缓冲区设置原则U900部署区域周围应设置足够大的缓冲隔离区域,以确保GU900两系统间的同频干扰对网络质量影响很小。
缓冲区设置应达到以下要求:(1)G900网络忙时,U900覆盖区域内的U900基站RTWP的平均值不应比G900网络闲时抬升超过(此时相当于U900 基站上行接收低噪)1dB。
注1:U900基站RTWP的测量建议在U900网络接入现网用户之前进行;注2:通常情况下G900网络忙时测得的U900基站RTWP的平均值应小于-105dBm(特殊区域可以稍作浮动,但底噪抬升量需须满足前面要求)(2)在G900采用8频点的规划方案时,G900网络忙时U900终端在U900覆盖区内,955.1-958.9MHz带宽内的同频集总干扰功率应小于-99.5dBm;在G900采用10频点的规划方案时,G900网络忙时U900终端在U900覆盖区内,955.3-958.7MHz带宽内的同频集总干扰功率应小于-99.5dBm。
同频集总干扰的测量需要在U900网络开通之前进行。
在进行U900缓冲区规划时,可通过如下几种方式降低缓冲区规划范围和代价:(1)充分利用地物地貌形成的有效阻挡,以减少该地形区域的缓冲区规划范围,适应地形包括山地、丘陵、沟壑等;(2)利用G900网络覆盖相对独立的区域,以减少缓冲区规划范围,适应地形包括绿洲,海域等;(3)通过成片U900部署形成广覆盖,以实现整体较小的缓冲区规划代价,适应地形包括平原等;3.4 G900频点规划联通900MHz频段的频谱资源为909-915MHz/954-960MHz,去掉95号保护频点,实际总可用G900的频点为29个(96号至124号,共计2*5.8MHz)。
联通U900基站带宽选用3.8MHz,应用U900后,G900存在两类频率规划方案:10频点方案和8频点方案。
如果GU900中心间隔2.0M(紧邻频),此时G900可用频点为10个,如果GU900中心间隔2.2M(间隔一个GSM载频保护带),那么G900将剩余8个频点。
10频点方案:96-100、120-124频点均用于G900站点的规划可用频点。
8频点方案:96-99、121-124频点用于G900站点的规划可用频点,100频点和120频点用作GU保护带。
G900频点规划方案的选取原则是:(1)在频率规划方案满足对G900网络自身干扰影响较小的前提下,应优先采用8频点进行频率规划;对于无法利用地理地形隔离实施有效G网低自干扰的8频点规划方案的区域,可采用10频点进行频率规划,但10频点规划方案应确保G网基站对U900终端的邻频干扰影响较小。
(2)10频点规划方案中,为减少GU900两系统之间的邻频干扰,U900覆盖区和缓冲区内应尽量少使用100号频点和120号频点。
3.5 U900覆盖指标U900各场景覆盖指标要求如下:注:1)覆盖区域内,覆盖最低门限要求RSCP≥-100dBm2)各省公司可根据客户感知、场景的重要程度以及后续网络调整、优化难度、适当提高覆盖指标。
3.6 RNC设置原则3.6.1 总体原则各省应考虑业务发展目标,现网业务模型、设备厂家性能特点,以及网络的可持续发展性,进行RNC设置,原则如下:(1)RNC设置需要从软件处理能力、信令处理能力和硬件接口等方面综合考虑,各指标利用率不能超过70%,Iur、Iu-cs和Iu-ps端口可根据实际需求配置;(2)每个RNC控制的基站的位置应相对集中,以减少受不同RNC控制的基站间的切换;(3)话务量及数据量均匀地分布在不同的RNC,使RNC的负荷比较均衡;(4)RNC划分的边界应尽量避免处于高话务区或与交通干线相重合;(5)网络接口安全性:a)进一步提高WCDMA现网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RNC Iub、Iu-cs和Iu-ps接口的GE端口采用N+N配置或交叉连接;b)U900网络有切换关系的RNC间应进行Iur连接,若涉及跨省连接,应积极协商完成,Iur可优先考虑IP化网络;c)有条件的地区可开展Iu-cs IP化和Iub IP化组网部署,逐步实施全IP化积累经验。
3.6.1 U900与U2100 RNC设置原则(1)U900与U2100同厂家:原则上U900与U2100应遵循RNC统筹设置的原则,两网的基站可以共用RNC,RNC的划分主要考虑前面所述的负荷原则和边界原则,避免RNC划分中出现插花设置。
(2)U900与U2100不同厂家:U900需新建RNC,应尽量通过网络的优化调整(如搬迁部分可搬迁的重叠覆盖U2100站点到非重叠覆盖区)减少U900和U2100两网间的插花设置,同时高度重视U900和U2100RNC切换边界基站的切换参数优化,保证切换质量。
3.7 共站建设及天馈原则共站建设及天馈配置原则如下:(1)U900基站应尽量与部署区域内的G900基站1:1共站建设。
(2)U900网络部署应尽量减少采用外置合路器共天馈系统的部署方案,优先采用独立天馈方式或者在U900与G900同厂家的情况下可采用GU900双模基站(替换原G900基站设备)实现共天馈方式部署。
3.8 U900传输及配套原则U900各类基站Iub接口建议按照U2100的中配进行配置(见下表),不具备FE接口的基站需要预留FE接口,待具备条件时实施FE接口的改造以具备FE接入的能力。
详细见表1.表1 U900基站Iub接口传输带宽建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