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政治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9、单一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三章政府
思考题
1、什么是政府?政府与国家的区别是什么?
2、政府的特性是什么?
3、现代政府的组织和运作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方面?
4、政府权力的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主要是指哪些内容?
5、如何理解政府职能的两重性及其发展趋势?
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应如何定位?
7、政府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的主要职权是什么?
(四)当代时期:“科学主义“政治时代
1、时间:进入20世纪以后
2、研究主题:政治学术界和思想界围绕政府和公共权力的作用问题,似乎出现了两种倾向:对政府和公共权力给以积极肯定的人,在谨慎地探索政府权力的限度,期待能够建立一个“积极政府“来调节社会矛盾,对政府和公共权力的消极作用异常敏感的人,抱着一种”宁缺毋滥“的态度,坚决反对政府干涉和集权。
(二)近代中国的政治研究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君主制度的衰朽,中华名族陷入空前的危机,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随着社会结构和政治力量的变化,中国社会政治思想出现巨大变化,政治研究出现新的转机。
在这一时期,政治研究出了从传统中开掘革故鼎新的思想资源外,更多的人将眼光投向西学,试图从西方近代政治学说中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一度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涌现出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人为代表的“革新派“,他们通过著书立说、甚至改革实践,介绍和倡导西方现代政治学说和政治主张,设计中国的政治蓝图。
(2)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学家一般都是从个人主义的角度来观察政治,认为政治是市场缺陷的弥补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政治活动本身也是理性的经济人为维护和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而展开的一些计算和运筹过程,政治关系被等同为一种交换关系。
2、社会学视角下的政治
(1)社会学者从社会的角度出发,一般将政治关系、政治组织看成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演进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或者从社会分工的角度将政治视为社会高级器官及其活动,政治存在的意旨就在于维持社会的协调运转。
3、理论内容和方法:政治理论出现较大的调整,传统政治哲学研究开始向政治科学研究转变,确立了新的政治思维模式。(1)从研究对象上讲,个人被视为是真正的实在,真正应该关心的对象。(2)在价值观念上,相对主义盛行。(3)在研究方法上,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科学主义成为主要方法。(4)在研究内容上,人们对以前的政治理论进行普遍反思。
1、时间:1500年-19世纪末
2、研究主题:关于民族国家的理论(国家学说),即国家如何形成,政府的目的和形式,政府权力的基础和构建等。
3、理论内容和方法:
产生了理性主义学说,主要体现在:(1)以人本主义为指导。(2)以个人主义为本位。(3)以理性思考、逻辑推理和假设、抽象观念等为手段,对政治问题进行哲学讨论。
(2)社会视角下的政治也是一种功能化的政治,政治成了指向整个社会的社会功能之一。
3、法学视角下的政治
(1)法学视角下的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政治成了立法、守法和执法的过程。
(2)有的法学家认为作为现代政治核心所在的国家就是法律的产物,国家是位执行法律而设置的:有点法学家认为国家本身也只不过是一个法人,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相应意志及行为能力的权利和义务主体。
人们对政治问题的思考主要体现在对国家和法律的研究当中,罗马的法学家以及早期基督教的思想是西方政治研究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体现。主要代表有西塞罗、塞涅卡等。
(二)中世纪时期:“神学政治时代:
1、时间:476年-14世纪
2、研究主题:关于政治世界的神学性解释
3、理论内容:人们对政治问题的讨论被置于神学架构之下,在政治问题上,人们要为现实社会中的政治组织、政治秩序和各种政治现象寻找一种终极的解释,为政治的合法性提供说明。中世纪人们对政治问题的神学性解释成了神学政治学。
7、衡量政治民主制度巩固的依据是什么?
第七章政治管理
思考题
1、政治管理与政治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2、政治管理与行政管理的联系及区别何在?
3、官僚制政治管理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4、简述政治管理的基本方式?
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改革和完善政治管理体制?
第八章政治参与
思考题
1、简述政治参与的功能和意义?
2、研究主题:关于城市国家的观念和城邦的理论,而活转变为关于世界国家的观念和理论。
3、理论内容:政治思想与伦理学相结合。
4、理论贡献:柏拉图的《理想国》、《政治家篇》和《法律篇》: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雅典政治》。
5、古罗马时代被分为三个时期:公元前500年-公元前27年共和制时代:公元前27钱-476年帝国时代。
4、人类学视角下的政治
在当代人类学研究特别是文化人类学家的视角下,政治成了一种特定的仪式、信仰体系、符号和象征活动,是发现、阐述和表达意义的场所,政治具有自身的意义。
5、政治科学视角下的政治
在当代政治科学研究中,政治首先是被当做一个科学研究的对象来对待的。至于到底什么才是政治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政治科学领域内部也同样有着一耳光刘辩过程,在不同的时期作为政治科学研究对象的政治也并不完全一样。
第二章国家
思考题
1、什么是国家?
答:国家是政治学的核心范畴,是一切政治现象中最为根本的话题,也是我们理解政治现象的基点和切入口。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我们可以把国家界定为:国家是指这样一种政治组织形式,其中,在社会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根本利益,借助政治权力对整个社会进行统治和管理。
2、如何理解国家的阶级本质与国家相对自主性?
4、理论贡献:奥古斯丁和阿奎那,他们为天主教辩护,主张神权之上,君权神授,进一步阐述了世界国家的概念。
5、使神学政治理论逐渐衰弱下去的重大历史事件:民族国家的兴起:城市的兴起: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使神学和政治理论分家的是马基雅维利,他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三)现代时期:“理想主义“政治学时代
2、现代政治系统中的政党和利益集团在角色和功能方面有哪些异同点?
3、应该如何认识现代政治系统中参与的阶级内涵?
4、政治参与分别与政治民主、政治秩序之间有着怎样的变量关系?
5、试分析公民自治理论与我国村民自治实践的内在联系。
第九章政治文化
思考题
1、简述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内涵。
2、政治文化的构成及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政治学即国家学。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权力及其权威性价值分配。3、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4、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事务。5、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及其公共政策。
3、简述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答:1、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政治现象的方法论,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包括历史分析法、经济分析法、阶级分析法。
政治学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思考题
1、应当如何理解政治的内涵?
答:1、经济学视角下的政治
(1)经济学视角下的政治主要是一种功能化的政治观。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乃至马克思那里,政治都是一定经济基础、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政治是一定时期内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当代的世界体系理论和依附论学者在一定程度上也继承了这一传统。
8、行政机构改革的必要性及其途径是什么?
第四章政党
思考题
1、现代政党有哪些基本特征?
2、政党产生与发展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3、政党制度有哪些体制模式和组织类型?
4、政党有哪些政治功能?
5、政党政治是如何运作的?
6、如何评析当代政党政治?源自第五章政治团体思考题1、何谓政治团体?它与政党有何区别?
2、政治团体主要包括哪些类型?
答:
3、国家相对自主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决定国家相对自主性程度的因素是什么?
4、政治权力、政治权威和政治暴力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5、如何理解国家权力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6、国家的社会形态存在哪些历史类型?
7、议会君主制、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8、民主政体和威权政体两种现代国家政体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4、理论贡献:进入20世纪,当代西方政治学理论大体上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政治理论方向,一是行为主义政治学。
二、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演变。
(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学:
在长达数千年的演变过程中,中国思想以先秦时代之思想为基础,其间无甚大变化。及至明清,思想界出现变化之端,而除旧更新的巨大转变及至晚晴才出现。明代虽有王阳明学派倡自由、反守旧,但仍未突破过去之落网,直到太平天国,始本基督教义,才使中国思想发生根本转变。以后,无论主张革命或维新,不管其主义为何,都受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并未能演变出一种新型的民主科学思想和相待政治价值观念。而只有与西方思想的融合,积极吸收西方思想成果,才使中国传统的思想得以更新。
2、政治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政治哲学的研究方法:早期政治科学的研究方法:制度研究法、历史比较分析法,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政治系统论、结构功能主义、政治沟通理论、政治文化理论、政治发展理论、政治计量理论,理性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运用经济学方法来分析政治问题的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
3、政治文化包括哪些基本类型?
4、政治文化发展的动因主要源自哪些方面?
5、简论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及其特征。
第十章政治发展
思考题
1、什么是政治发展?
2、如何理解政治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3、如何看待政治发展的各个目标?
4、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有哪些模式?
5、简要叙述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共同特征?
6、政治发展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其各自的内容是什么?
7、如何认识政治发展进程中政治稳定的作用?
8、政治民主与政治稳定的关系是什么?
第十一章国家政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