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观赏植物组织培养
课程类型:学科专业课
总学时:36 讲课学时:36
学分:2
适用对象:园艺专业
先修课程:植物学、花卉学、植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是研究花卉、草坪、树木等植物组织培养方法的一门科学。
该课程在观赏园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观赏园艺方向本科学生必修专业课。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理解观赏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掌握组织培养的各项实验技能,能够独立地进行任何花、草、树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为园林绿化工作者提供更优、更多的种苗作出贡献。
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是在学习过植物学、花卉学、草坪学、树木学等基础学科前提下学习的一门课程,同时与观赏植物生理学、观赏植物育种学、观赏植物生物技术等多门前沿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们能够充分理解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同时能够很好地贯彻到实验中去。
每位同学必须都要进行实验操作,能够独立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出实验的结论。
最后达到通过查阅文献或标准手册,根据具体观赏植物组织培养目标,正确设计观赏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路线,程序,能独立构思和解决观赏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实际问题。
加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教学内容与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0 绪论
主要内容: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和重要性,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植物组织培养的历史和应用。
重点: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
难点: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
1 实验室设备和一般技术
1.1 实验室设计
1.2 常用设备和器材
1.3 玻璃器皿的选择与清洗
重点:实验室设计
难点:常用设备和器材的应用
掌握要点:实验设备和器材的应用,玻璃器皿的选择与清洗
2 培养基及其配制
2.1 培养基的配制
2.2 常用培养基的配方及其特点
难点:培养基的成分
掌握要点: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3 外植体的选择和消毒
3.1 外植体的选择
3.2 外植体的消毒方法
3.3 污染原因和防治措施
重点:外植体的消毒方法
难点:外植体的选择
掌握要点:外植体的选择和消毒
4 外植体的接种和培养
4.1 外植体的接种
4.2 外植体的培养
4.3 外植体的褐变及其防治
4.4 试管植物的玻璃化现象及其防治措施
重点:外植体的接种及其培养
难点:外植体褐变及其防治
掌握要点:外植体接种和培养及其褐变的防治
5 愈伤组织的培养
5.1 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
5.2 愈伤组织中的形态发生
5.3 人工种子
重点:愈伤组织的诱导
难点:愈伤组织的分化
掌握要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愈伤组织器官的形成6 器官培养
6.1 根的培养
6.2 茎的培养
6.3 叶的培养
重点:根、茎、叶的培养过程
难点:根、茎、叶的培养过程
掌握要点:根、茎、叶的培养过程
7植物快速繁殖的脱毒
7.1 植物快速繁殖的途径和方法
7.2 快速繁殖中茎尖培养脱毒
7.3 脱毒菌的鉴定
7.4 脱毒后防病毒再感染
重点:植物快速繁殖的途径和方法
难点:快速繁殖中的脱毒
掌握要点:快速繁殖的途径和方法及脱毒
8 花药和花粉的培养
8.1 药培养和单倍体育种
8.2 花药培养技术
8.3 单倍体植物的二倍体化
难点:花药培养方法
掌握要点:花药培养方法和单倍体育种技术
9 细胞培养
9.1 单细胞的分离
9.2 细胞悬浮培养
9.3 单细胞培养
重点:单细胞培养
难点:单细胞的分离
掌握要点: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10 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
10.1 原生质体培养
10.2 原生质体融合
重点:原生质体分离、纯化和培养
难点:细胞融合的方法和程序
11 种质保存
11.1 常温保存
11.2 低温保存
11.3 超低温保存
重点:常温保存
难点:非常温保存
掌握要点:种质保存方法
四、实践环节
本课程的相关实验放在实践教学课程《园艺专业综合实验》中去做,故本课程不再安排实验课。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期末考试占70%,平时作业占30%(包括考勤、课堂提问、小测验和作业完成情况等占30%)。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植物组织培养》,潘瑞炽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参考书
《植物组织培养教程》,李浚明编译,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植物组织培养与工厂化育苗》,崔德才、徐培文,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程》,曹孜义、刘国民,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大纲制订人:刘建福
制订日期:2009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