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从业资格培训之统计法
3、增加了“通报”的要求
36
四、对新《统计法》的几点认识
(一)更加适应推进依法行政的新形 势
依法行政的核心、关键,是规范和约 束行政机关的行为。新统计法在加大对 政府统计活动保障力度的同时,更加注 重规范行政机关的统计活动,注重控制、 约束统计调查权、统计资料公布权,加 重政府统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
33
• ——加大了统计调查组织实施者的法律责 任(第38、39、40条) 增设了七类应当追究责任的违法行为: ①未经批准擅自组织实施统计调查的;② 未经批准擅自变更统计调查制度的内容的; ③要求调查对象或其他机构、人员提供不 真实统计资料的; ④未按照统计调查制度 的规定报送有关资料的;⑤违法公布统计 资料的;⑥泄露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 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 料的;⑦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造成统计资 料毁损、灭失的。
15
——国家统计调查项目:报国务院审 批或备案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报国家统 计局审批或备案 ——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统计系统 的,报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 有关部门的,报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 构审批。
16
(二)明确了统计调查制度的法律 地位
新统计法第14条: 制定统计调查项目,应当同时制定 该项目的统计调查制度,并一并报经 审批或备案 统计调查制度应当对调查目的、调 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 组织方式、调查表式、统计资料的报 送和公布等作出规定。
• 官方统计的两大支柱:一是保密性, 为调查对象资料严格保密,严格限制 其用途;二是独立性,统计机构依法 独立调查,防止来自各方面的干预。
21
• 国外统计法或普查法中有关泄露个人或法 人数据(或秘密)的法律责任: 日本:处2年以下徒刑或一百万以下日元 罚款 德国:处1年以下监禁或罚款 美国:处5年以下监禁或罚款,并处 新加坡:处1年以下监禁或罚款,并处 韩国:三年以下监禁或1千万以下罚款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 有关部门公布地方统计数据,比照前 款规定执行
27
• 处分规定第8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 的权限和程序公布统计资料,造成后 果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到 撤职的处分。
• 新统计法第39条:违法公布统计资料的, 对主管责任人员、直接责任人员、统 计人员依法处分
28
(五)强化了统计调查对象配合 政府统计活动的义务: ——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 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 录、统计台帐; ——依法接受统计检查、统计核查; ——配备具有统计从业资格的人员。
24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施行《政府信息公开条 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四)...发布农产品 质量安全状况、重要传染病疫情、重大动 物疫情、重要地理信息、统计信息等政府 信息,要严格按照有关权限和程序执行。
• 第23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按照 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公布统计资料。
• 第24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统计调查取得的资料,由本部门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公布。
39
(四)更加注重法的执行性、可操作 性 ——法律责任更加全面:违反禁止 性规定,不履行法定义务就要承担相 应的责任 ——法律监督更加有力:专设了监 督检查一章 ——法律条款更加具体明确,操作 性更强
40
(五)新统计法的贯彻执行任重道远 立法方面,必须抓紧研究制定配套
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管理 制度、操作规程,使统计法的各项要 求落到实处,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25
——国家统计数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为准;
——地方公布、使用统计数据的有关规 定;
——公平、公正地公布统计数据; ——科学、完整地公布统计数据;
26
• ——部门数据协商一致的法律要求 《统计法实施细则》第20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 计数据,由该部门公布;其中与国家 统计局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数据有重 复、交叉的,应当在同国家统计局协 商一致后公布。
认真学习贯彻新统计法 全面推进依法统计
1
一、《统计法》修订的大背景
• 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 机遇与挑战并存,重视、支持和批
评、责难同在;发展机遇期和矛盾突显 期同时。
2
统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 增强: ——统计是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的重 要依据; ——统计对引导和促进科学发展具有 重要作用; ——统计是体现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方 面。
7
全国人大统计执法检查报告明确 指出:“统计工作的内外环境都发生 了较大变化,统计法的部分内容已不 适应当前情况。当前统计工作面临的 一些问题和矛盾,许多都与统计法规 定不够完善有关。建议国务院及有关 部门加快统计法的修改。”
8
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益派市 场调查公司进行的一项2879人参加 的调查显示,72.7%的人“关注”统 计法的修改;83.4%的人认为统计领 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虚报、瞒报、 杜撰统计数据。60.2%的人支持建立 国家统计问责机制。
12
政府统计与民间统计的区别
• 民间统计: 民事活动
政府统计: 行政活动
非特定实施主体 不违反法律即可实施 自愿性或非义务性 调查结果属特定主体
国家机关 严格依法设定 强制性 社会公共产品
13
三、《统计法》修订的主要内容
14
(一)完善了统计调查项目审批制 度 1、调整了项目分类(第11条) 2、规范了审批主体(第12条):着 力解决 “自己制定、自己审批”的问 题 3、明确了审批条件(第13条):必 要性、可行性、科学性的审查标准 4、设定了法律责任(第38条)
3
中国统计工作两个独一无二的特点 • 其一,统计职能发生深刻变化,前所
未有、独一无二: ——“温度计”、“化验单” ——“咨询书”、“诊断书” ——“成绩单”、“政绩单”。 政府统计的职能、任务由各国的法律加 以确定,差异很大。
4
• 其二,统计需求结构独特,前所未有, 独一无二: ——需求内容多,需求变化快,需求 时效强; ——需求结构独特:需求主体多,对同 样统计内容(指标)的多层次需求结 构。
9
二、政府统计及其法律特性
统计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政 府统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关系。 • 新《统计法》明确规定: ——本法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 关部门组织实施的统计活动; ——民间统计调查活动的管理办 法,由国务院制定
10
• 政府统计的性质:行政管理活动 • 政府统计的基本特征:
34
• ——增加了统计调查对象违法行为的种 类( 第41、42条)
• 新设了违法行为:拒绝答复或不如实答 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拒绝、阻碍统计 调查、统计检查的,未按规定设置原始 记录、统计台账的;转移、隐匿、篡改、 销毁有关凭证、资料的。 调整了违法行为:虚报、瞒报、伪造、 篡改合并为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统计 资料的;屡次迟报改为迟报统计资料。
•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 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 员,依该款的规定处罚。
23
(四)完善了统计资料管理、公布 和共享制度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将统计信 息列为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 统计法第26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 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 计资料,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应当 及时公开,供社会公众查询。
——创设了有关负责人对严重统计违法行为 失察的法律责任(第37条)
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 部门、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地方、本部门、 本单位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的, 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通报。
32
• 《处分规定》第4条:地方、部门、 单位领导人员,对本地区、本部门、 本单位严重失实的统计数据,应当发 现而未发现或者发现后不予纠正,造 成不良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 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记大过或 者降级处分;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 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37
(二)更加注重政府统计活动参与者权 利与义务的平衡
• 按照权力与责任一致、有权必有责的 要求,加重了领导干部、政府统计机 构及其人员的责任
• 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称的要求,更加注 意保护统计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
38
(三)更加注重有针对性地解决统计工 作中存在的问题
• 着眼于统计调查的全过程 • 着眼于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
5
• 两把“双刃剑”,造成的负面影响: • 1. 大大增加了统计工作难度; • 2. 严重制约了统计改革:统计制度方
法改革、统计管理体制改革 3.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实用主 义地对待、取舍、使用统计数据的现 象越来越严重,统计数据质量面临极 大挑战。
6
全国人大统计执法检查报告明确 指出,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统计法制意识淡薄,统计作假比较 严重; 2. 现行统计体制抗干扰能力差,统计 部门综合协调弱; 3. 有些统计制度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的需要,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4.统计基础薄弱,基层统计负担重。
(七)强化了统计工作保障机制 ——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第4条) ——统计机构设置的法律规定(第27、28条) ——统计经费保障的法律规定
第19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统计 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所需经费,由国务院 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同负担……。
31
(八)完善了统计法律责任制度
35
——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
1、提高了罚款额度
2、更加强调处分措施对惩治统计违法违 纪行为的作用并作了有力的制度安排。
第43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查 处统计违法行为时,认为对有关国家工作 人员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提出给予 处分的建议;该国家工作人员的任免机关 或者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及时作出决定,并 将结果书面通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 构。
19
• 现行统计法在对统计调查对象资料保 密方面:一是存在重大缺陷;二是缺 乏法律责任。 造成单项统计资料的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