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的形态)

植物的形态)


第一节 第二节
根的形态和类型 根的变态
第一节 根的形态和类型
一、定根和不定根
凡直接或间接由胚根发育而来的、有固定 的生长部位的根称为定根。包括主根、侧根和 纤维根。
有些植物的根,不是直接或间接 由胚根发育而来,而是从茎、叶 或其它部位生长出来的,这些根 的产生没有一定的位置, 故称不定根。
二、根系的类型
第三节 叶片的分裂
1.浅裂(lobately):叶裂深
度不超过或接近叶片宽度的四 分之一。
2.深裂(parted):叶裂深度
超过叶片宽度的四分之一,但 不超过叶片宽度的二分之一。 如栝楼。
3.全裂(divided):叶裂几
乎达到叶的主脉基部或两侧, 形成数个全裂片,如白头翁等。
第四节 单叶和复叶
1.叶片 全形称叶形;叶端或叶尖;
叶基;叶缘;叶脉,起着输导和支 持作用。
叶的外形 1叶片,2叶柄,3托叶
2.叶柄:水生植物叶柄上具气囊;含羞草叶柄 基部具膨大的关节,称叶枕,能调节叶片的位 置和休眠运动;台湾相思树的叶片退化,叶柄 变成叶状。伞形科、禾本科(叶舌、叶耳)植 物的叶柄扩大成鞘状,有保护、支持作用。
第四章 花的形态
花是种子植物所特有的繁殖器官,能产生果实 和种子,使种族得以延续。
花的形态构造特征较根、茎、叶等营养器官 稳定,变异较小,因此掌握花的特征,对研究植 物分类、药材的原植物鉴别及花类药材的鉴定均 有重要意义。
很多植物的花供药用。有的是植物的花蕾,如辛夷、 金银花;开放的花如红花、洋金花;莲须是雄蕊,玉米须 是花柱,番红花是柱头,松花粉、蒲黄是花粉粒,莲房是 花托,菊花是花序。
a. b.根状茎(莲、 竹)
荸荠
Ⅲ. 块茎 :由地下茎的末端膨大而成,呈不规则块状,节
和节间均不明显的地下茎。节间很短,块茎上有芽,叶退化 成小的鳞片或枯萎脱落,如天南星。
Ⅳ. 鳞茎 :呈球形或扁球形的地下茎。由极缩短的茎成圆盘
状叫鳞茎盘,盘上有许多肉质肥厚的鳞片叶;鳞茎的节非常 密集;顶端生有顶芽,鳞叶腋内生有腋芽;鳞茎盘基部生有 不定根。鳞茎可分为无被鳞茎(百合、贝母)和有被鳞茎 (洋葱、西红花)。
复叶类型
第五节 叶序(phyllotaxy)
1.互生(alternate):在茎枝上的每一节上只生 一片叶子,各叶交互而生,它们常沿茎枝螺旋状 排列。
2.对生(opposite): 在茎枝的每节上着生相对两 片叶子,有的与相邻两叶成十字形交互对生,如 薄荷、忍冬等。有的对生叶排列于茎的两侧成二 列状对生。

穿茎 11.截形 12.渐狭

四、叶 缘
1.全缘 2.浅波状 3.深波状 4.皱波状 5.圆齿状 6.锯齿状 7.细齿状 8.牙齿状 9.睫毛状10.重锯齿状
五、叶 脉
1.二叉分枝脉 2.3.掌状网脉 4.羽状网脉 5.直出平行脉 6.弧形脉 7.射出平行脉 8.横出平行脉
六、叶片的质地
1.膜质 叶片薄而半透明,如藓类的叶、半夏、天 门冬等。有的膜质叶干薄而脆,不呈绿色,称干 膜质,如麻黄的鳞片叶、荸荠、石蒜等的包被地 下茎的鳞片叶。
(一)花冠类型
ⅰ.十字形:花瓣4枚分离,上部外展呈成十字形。 ⅱ.蝶形:花瓣5枚,分离,排成蝶形,上瓣一般最大,位于 外方称旗瓣,侧面两枚狭小称翼瓣,最小两枚形小,下缘稍 合生,并向上弯曲呈船前的龙骨状,称龙骨瓣。整个花瓣形 似蝴蝶。 ⅲ.管状(筒状):花冠管较长,大部分成管筒状,如菊科植 物的管状花。(两性或雄性)
1.顶芽 2.侧芽 3.叶痕 4.节间 5.芽鳞痕 6.皮孔
二、芽的类型
Ⅰ.定芽 Ⅱ.不定芽
Ⅲ.鳞芽
Ⅳ.裸芽
三、茎的分枝
1.单轴分枝 裸子植物如松、杉等,被子植物如
杨、黄瓜等有这种分枝。
2.合轴分枝 多数被子植物具有这种分枝。 3.二叉分枝 这种方式多见于蕨类等植物。 4.假二叉分枝 这种方式多见于藻类等低等植物。
3.轮生(whorled or veticillate): 在茎枝的每一个节上轮生三片或三片以上的叶子,
如轮叶沙参。
4.簇生(丛生)(fascioled): 如银杏、落叶松、枸杞、小檗等。有些草本
植物的茎极短缩而不明显,其叶恰如从根上生出, 称基生叶,如蒲公英、紫花地丁等。
叶序 A.互生 B.对生 C. 轮生 D. E.簇生(丛生或基生)
盐、叶中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养料运送到植物体 的各部分。 ▪ 茎还有支持、贮藏和繁殖的功能。如半夏的块茎 贮存淀粉、仙人掌的茎有贮藏水分的作用。有些 植物的茎能产生不定根和不定芽,所以常用茎来 进行繁殖。
第二章 茎的形态
第一节 茎的形态 第二节 茎的类型 第三节 茎的变态
第一节 茎的形态
一、茎的外形
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体,称根系。
直根系 主根与侧根区别明显,是由胚根发育 而来的根系。如双子叶植物的根 须根系 主根发育不良,长出后不久枯萎或停 止生长,而由胚轴或茎节上生出粗细相似、形 成胡须状的根系。如单子叶植物的根
第二节 根的变态
一、贮藏根 二、支持根 三、气生根 四、寄生根 五、攀援根 六、水生根
长宽相等 长比宽大 长比宽大 或近相等 1.5~2倍 3~4倍
长比宽大 5倍以上
线形(兰草)
二、叶 尖
1.卷须状 2.芒尖 3.尾尖 4.间尖 5.急尖 6.骤尖 7.钝形 8.凸尖 9.微尖 10.微凹 11.微缺 12.倒心 形

1.心形 2.耳形 3.箭形 4.楔形 5.戟形

6.盾形 7.歪斜 8.穿茎 9.抱茎 10.合生
鳞茎

1.鳞叶

5.鳞茎盘
贝 母
复习思考题:
▪ 从外部形态上怎样区分根和茎? ▪ 茎有哪些类型?各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 块茎、小块茎和块根有何不同? ▪ 鳞茎有何特点?它和小鳞茎有何不同? ▪ 解释下列术语:叶腋、合轴分枝、单轴分
枝、节。
第三章 叶的形态
▪一般为绿色扁平体,含有大量叶绿体,具有向 光性。 ▪叶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营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 呼吸作用。有的植物的叶还有贮藏和繁殖作用。
第一篇 植物器官形态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根的形态 茎的形态 叶的形态 花的形态 果实和种子的形态
第一章 根的形态
▪ 根无节和节间之分,一般不生芽、叶和花。
▪ 主要生理功能是固定和支持植物体,吸收土壤中 的水分和无机盐。
▪ 还有贮藏养料、繁殖、合成氨基酸、生物碱等重 要有机物的作用。许多植物的根是重要的中药材
3.托叶的变态:常成对着生于叶柄基部的两侧, 形状多样。成叶状的如豌豆等;与叶柄一起愈 合成翅状的如月季等;卷须状的如菝葜;托叶 刺如刺槐;樱花的托叶羽状;托叶鞘状的如蓼 科植物。
第二节 叶的形态和质地
一、叶的全形
1.圆形(盾形) 2.椭圆形 3.匙形 4.扇形 5.肾形 6.心形7.倒心形 8.楔形 9.披针形10.箭形 11.菱形 12.三角状卵形 13. 线形 14.卵形 15.菱形
2.草质 叶片薄而柔软,如薄荷、商陆等。 3.革质 叶片厚而较强韧,略似皮革,如枇杷、大
叶黄杨、枸骨、十大功劳等。 4.肉质 叶片肥厚多汁,如芦荟、马齿苋、景天等。
七、叶的表面附属物
与其它器官一样,叶的表面常有附属物: 光滑的如枸骨、广玉兰等; 被粉的如芸香; 粗糙的如紫草、腊梅; 被毛的如蜀葵、地黄等。
第六节 异形叶性及叶的变态
一、异形叶性
通常,每种植物的叶具有一定形状。但有的在同一 植株上却有不同形状的叶,即异形叶性。
1.与发育年龄有关:如人参;半夏幼苗期的叶为单叶,
而后来生长的叶为三全裂;蓝桉幼枝上的叶为对生、无 柄的椭圆形叶,而老枝上的叶为互生、有柄的镰形叶; 益母草基生叶圆形,中部叶椭圆形、掌状分裂,顶生叶 呈线形;枸骨等。
一、地上茎的变态
1.叶状枝或叶状茎: 如仙人掌、天门冬等。 2.刺状茎(枝刺或棘刺):如山楂、皂荚、月季 3.钩状茎:如钩藤。 4.茎卷须:如栝楼、葡萄。 5.小块茎及小鳞茎:如山药的零余子(珠芽)、半夏
(小块茎)、卷丹(腋芽)、洋葱大蒜花序中花芽形成 小鳞茎。
二、地下茎的变态
Ⅰ. 根茎(根状茎): 外形似根,延长横卧,有明显 的节和节间,节上有退化的鳞片;前有顶芽,旁有侧 芽;向下常生不定根。如白茅根、薄荷根、玉竹、黄 精等。 Ⅱ. 球茎:膨大呈球形或扁球形的地下茎,有明显的 节和缩短的节间;节上有较大的膜质鳞片;顶芽发达; 腋芽常生在球茎的上半部,而基部常生有不定根。如 荸荠、慈姑等。
复习思考题:
▪ 根的外形特征有哪些? ▪ 什么叫定根?由它组成的根系叫什
么根系?哪些植物具有这种根系? ▪ 什么叫不定根?由它组成的根系叫
什么根系?哪些植物具有这种根系? ▪ 根有哪些变态类型?
第二章 茎的形态
▪ 茎上有节和节间,其上着生叶、花、果实和种子。 ▪ 主要生理功能是把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份和无机
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的叶称为单叶。一 个叶片上长有两个以上小叶片的叶,称为复叶。
1.三出复叶(ternately compound leaf) 若顶生小叶有柄的,称羽状复叶 ;若顶生小 叶无柄的,称掌状三出复叶 。 2.掌状复叶(palmately compound leaf) 叶轴短缩,在其顶端集生三片以上小叶,呈 掌状展开,如五加、人参、大麻叶等。
2.环境条件的影响: 如慈姑:沉水叶是线形,漂浮的叶
椭圆形,气生叶则是箭形。
二、叶的变态
1.苞片 花或花序下的变态叶。苞片一般呈绿色, 常为种属鉴别的特征。如菊科植物花序下的总苞; 鱼腥草花序下的总苞;天南星科植物的花序外围, 常有一大形的总苞片称佛焰苞,马蹄莲的佛焰苞 白色或乳白色。
2.鳞叶 如百合等的鳞茎有肉质鳞片状的变态叶; 地下茎的叶子通常退化成为膜质鳞片,如黄精、 荸荠、姜。木本植物的冬芽(鳞芽)外面常具褐 色鳞片,有保护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