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体育实践研修成果

小学体育实践研修成果

实践研修成果模版
教学基本信息
题目快速跑教学设计
学科小学体育年级四年级教材内容北师大版体育教材水平二四年级快速跑
个人信息
设计者姓名单位
王磊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三泉联校
1. 教材分析
1.快速跑是小学四年级跑的重点教材,也是发展跑的最基本内容。

学生在四年级之前已经学习和掌握跑的一些基本技能,在快速跑中已经有一定基础。

因此,本节课主要通过游戏和活动,进一步规范学生跑的正确姿势,提高学生的快速跑能力。

2.快速跑是前边跑步课程的再强化和加深,教师要在学生各种形式的快速跑练习和比赛中,纠正学生的动作,加深学生对快速跑练习的动力定型,让学生了解健身价值。

2. 学情分析
1.根据小学四年级学生喜爱玩游戏的特点,在本课中故意安排了许多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2.本次上课是农村的学生,作为一位乡村教师,对学生了解还不是很全面,并且快速跑的内容比较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不高。

因此,我在本课中主要运用游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形成在“玩中学学习”、在“玩中锻炼”在“玩中得到体育知识和技能”的特点。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掌握途中跑技术动作,理解提高途中跑能力的关键和练习方法;
(2)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学生情趣饱满,能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并在集体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在游戏比赛中与他人合作探究,以共同完成学练任务,能大胆的尝试、勇于创新,在探究学习中获得乐趣;
(4)通过创新活动,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提高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灵活果断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团结合作、愉悦身心。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途中跑手臂的前后摆动且跑姿正确、轻松;
教学难点:提高步频加大步幅,跑得自然、协调,摆腿蹬地有力,跑成直线。

4. 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7分钟)
为了把学生组织起来,使他们明确课的内容、目标和要求,认识快速跑,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地开始一堂课的学习。

(1)进行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宣布课内容、目标及要求。

(2)用激发性的语言启发学生对跑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设计采用圆型慢跑,既起到热身作用,又与学习内容快速跑相呼应。

(4)编排关节活动操,学生的身体由静到动,逐步活动热身,达到热身效果。

增加了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导入主题。

2.基本部分:(28分钟)
这是课堂的主体部分,通过学习,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

(1)前脚掌跑。

我首先设计让学生玩,用掌声控制节奏,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达到锻炼前脚掌跑的作用,达到提高前脚掌跑的效果。

(2)手臂前后摆。

首先学习手臂前后摆(手握空心拳、两臂弯曲前后摆),教师示范动作后,用掌声指导学生练习,接着学生展示、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果。

(3)快速跑。

我首先邀请学生演示动作,教师再进行讲解示范,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然后,组织指导学生练习(加速跑、自主合作学习、30米快速跑),提高学生奔跑能力,达到掌握快速跑技术动作的效果,最后指导学生展示评价,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欲望,更加促进学生进行练习。

学练中,我让学生在玩中思、在思中学,在学中进步,从而达到快速跑的最佳效果,使学生真正掌握快速跑的技术动作。

(4)接力跑游戏:我设计了游戏,体现快速跑的作用。

既活跃了体育课堂,提高了学生奔跑能力,又让体育课堂更加生活化,体现了趣味性,让学生达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5)展示评价;学生展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体验了成功的乐趣,达到学习效果。

3、结束部分(5分钟)
为了消除激烈紧张运动的疲劳,调节心情,身体得到恢复,首先做示范并带领学生抖动上、下肢来做放松练习,接下来用概括性语言小结本课,最后组织学生收回体育器材,师生再见!
5.板书设计
在白板上简要写出课题,并用简笔画图示跑步动作。

6.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
1.准备部分:(7分钟)
在课的开始,引导启发,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今天老师要考一考大家:你们知道的短跑明星有哪些呢?
学生活动:刘翔,博尔特,布雷特……
教师活动:太好了!但要成为刘翔、博尔特一样的明星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家有没有决心向他们学习一下?
学生活动:“有”。

教师活动:教师放音乐,在音乐的伴奏下带领学生到指定地点,并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热身练习。

学生活动:学生边听音乐边模仿做热身练习。

2.基本部分:(28分钟)
这是课堂的主体部分,通过学习,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

教师活动:导入:我首先指导学生练习,用掌声控制节奏,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达到锻炼前脚掌跑的作用,达到提高前脚掌跑的效果。

学生活动:开始仔细观察,认真模仿,客观认识跑的基本动作。

教师活动:讲解动作要领,并作示范动作,前脚掌着地,手握空心拳、两臂弯曲前后摆。

用掌声指导学生分组练习。

学生活动:小组练习,学生展示、评价。

教师活动:邀请学生演示动作,教师再进行讲解示范,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再一次组织指导学生练习(加速跑、自主合作学习、30米快速跑),提高学生奔跑能力,达到掌握快速跑技术动作的效果,最后指导学生展示评价。

学生活动:学生展示评价,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欲望,更加促进学生进行练习。

教师活动:我们刚才进行了练习,接下来老师要看看大家掌握的怎么样。

有没有胆量比一比?赛一赛?
学生活动:“有”。

教师活动:学生分组迎面接力赛。

组织小组间的比赛,增强小组荣誉感
学生活动:迎面接力比赛,提高了学生奔跑能力,又让体育课堂更加生活化,体现了趣味性,让学生达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教师活动:邀请表现好的学生展示,并表扬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活动:学生展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体验了成功的乐趣,达到学习效果。

3、结束部分(5分钟)
教师活动:示范带领学生抖动上、下肢来做放松练习,并在放松过程中小结本课的学习情况。

最后组织学生收回体育器材,师生再见!
学生活动:学生跟教师一起放松,并归还器材。

7.教学反思
跑是一项不受场地条件限制,具有较高锻炼价值,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刻苦锻炼的意志品质的项目,是小学体育教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是跑步是学生最不愿意练习的一项内容。

平时教学多在跑道上进行,周而复始地进行着单调动作的频繁学习,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和害怕、厌倦、低落情绪,从而严重影响跑的练习效果。

为了减轻学生对跑的心理负担,激发诱导其练习兴趣,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模式,以比赛手段、游戏形式和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相结合进行接力跑教学,采用了迎面接力比赛的教学方法,来激活学生跑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不但感受不到跑的枯燥无味,克服了学生怕苦、怕累的情绪,同时,又能使学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神。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教师要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思想。

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愉快、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究与分析,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的主人。

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但也要重视学生的需要和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培养自主、合作学习意识,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