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偏瘫患者的良肢位的摆放

偏瘫患者的良肢位的摆放

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
(一)良肢位摆放
1:良肢位:正确的卧位姿势在康复医学中称为良肢位。

2:良肢位摆放是基本康复手段的一种。

它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位置或保持一种姿势。

3:进行良肢位摆放是因为不正确的卧位姿势可以诱发加重痉挛,进而引发关节挛缩,导致患者严重的功能障碍。

4:偏瘫后常见的异常姿态:(上肢表现的是典型的屈肌模式,下肢表现的是典型的伸肌模式)
(1)上肢可出现的典型姿势是:
肩部下沉?肩关节外展、内旋?前臂旋前或旋后?腕关节掌屈?
手指屈曲,拇指内收屈曲?
肩手综合征?
(2)下肢可出现的典型姿势是:
患侧骨盆上抬且向后方旋转下肢外旋;?髋膝关节伸展;?
踝关节趾屈、内翻,足尖着地。

?(3)站立位的异常姿势:
头向患侧屈曲,面部转向健侧;?.
躯干向患侧弯曲且向后方旋转;?肩下沉后缩,肩关节内收、内旋;?肘关节屈曲于胸腹前,前臂旋前;?
垂腕、手指屈曲呈握拳状。

?
5:良肢位摆放的目的:
●预防关节挛缩、畸形
●预防压疮
●使患者感觉舒适
●为进一步康复训练创造条件
6:正确的良肢位是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的出现,保护肩关节以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的治疗性体位。

7: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开始时间:早期介入。

因为肢体功能在脑卒中后3个月内恢复最快,在神经功能恢复的高峰期给予强化训练,即在入院急性期在治疗的同时进行良肢位的摆放并坚持全过程。

8:良肢位摆放得常用方法: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
(二)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
1:偏瘫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弛缓期、痉挛期、相对恢复期。

2:在弛缓期的良肢位摆放方法
仰卧位方法:)(1枕头高度要适面部朝向患侧,头稍偏向健侧,①患者头下垫枕,
当,不宜过高,胸椎不得出现屈曲。

②患侧臀部下方垫一个枕头(目的:使患侧骨盆向前突,防止髋关节屈曲、外旋)。

③患侧肩关节下方垫一个小枕头(目的:使肩胛骨向前突)。

④上肢肩关节伸展,置于枕头上,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

⑤下肢大腿及小腿中部外侧各放一砂袋(目的: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腘窝处垫一小枕头(目的:防止膝关节过伸展)。

注意事项:?
避免被子太重而压迫偏瘫足造成足尖的外旋,足底此时不?垫物是为了协助患者活动踝关节以防止足下垂。

避免使用过高的枕头,头部不要有明显的左右偏斜(可以?稍偏向患侧)
骶尾部、足跟和外踝等处发生褥疮的危险性增加。

?
常见错误:?头向健侧,患肩过高,手握毛巾卷,放在肚子上。

(如下
图)?.
(如下图)足尖转向外侧,未保持中立位。

?
?
:健侧卧位方法(患侧在上方,健侧在下方)(2)°向前伸90患侧上肢,肩关节屈曲约①肘和腕关节保持自然伸展,手心向下自然伸展②
腋下垫个软枕(目的:使肩和上肢保持前伸)③患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置于枕头上。


健侧下肢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背后挤放一个枕头⑤(目的:使躯干成放松状态)。

注意事项:?
手腕呈背伸位,防止手屈曲在枕头边缘?足不能内翻悬在枕头边缘?两腿之间用枕头隔开?
(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也对患侧肢体有益。

)?
常见错误:?
患肢和躯干成角不够,手悬空(如下
图)?.
足悬空(如下图)?
?
:侧卧位方法(患侧在下方,健侧在上方)患)(3患侧肩和肩胛带向前伸、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腕关节①背伸、手掌向上,手指伸展。

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


健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在其下方垫一个枕头(目的:防③止压迫患侧下肢)。

背部挤放一个枕头,躯干可依靠其上,取放松体位。

④.
注意事项:?此侧卧位躯干应稍稍后仰,偏瘫侧肩部略向前伸,避免偏?瘫侧肩部过多承受身体压力而引起疼痛;
保持偏瘫侧肩胛骨前伸位时,不能直接牵拉患侧上肢,以?避免对患侧肩关节的损伤。

患侧卧位增加了对患侧的知觉刺激输入,使整个患侧被拉?长,
对于痉挛可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且健侧手臂可以.
自由活动,因此是最佳体位。

常见错误:?患肩没有牵出,躯干没有后仰,患肩受压(如下图)?
?健腿下垫枕位置太靠前,患髋没有后伸(如下图)?
?坐位方法:长)(4①头部要直立。

②躯干背后垫枕头(目的:保持躯干伸展)。

③髋关节尽量保持90°屈曲,重量均匀分布于臀部两侧。

④.双手交叉放于床前桌上或枕头上,高度要适当。

轮椅坐姿方法:)(5①腰部放置一个枕头(目的:促进躯干保持伸展)。

②病人双手前伸,肘放在桌上,转移双手正确姿势。

③臀部要尽量坐在轮椅坐垫的最后方(目的:防止身体下滑,造成下肢伸肌张力过高)。

④双足平放地上,或平凳上。

3:注意事项:
良肢位是早期脑卒中病人床上的正确体位,当病人可以离?开床活动进行锻炼时,夜间睡眠则不应强制患者于某一体位,应以舒适、保证休息为主。

任何一种体位都是临时性的,不应超过2小时,以防发生?压疮。

床应放平,不主张抬高床头及半坐卧位,此体位受迷路反?射影
响使下肢伸肌张力升高。

床上卧位期间,尽可能从患侧接触患者,特别是有左侧忽?略症时,如床头柜摆在患侧,所有的人员都从患侧接触患者。

因良肢位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和各种继发性障碍,有利于日?后的功能恢复,故要求早期病人要保持体位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