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约电能。
要注意随手关灯,可以使用高效节能灯泡。
据美国的能源部门估计,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代替传统电灯泡,就能避免四亿吨二氧化碳被释放。
除了电灯,在使用其它电器方面也要注意,尽量选择低消耗节能产品,不用电器时要切断或关掉电源,冰箱则让它处于无霜状态。
夏季天气不算十分炎热时,最好用扇子或电风扇代替空调。
使用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26 C左右就行了。
二、节约水资源。
许多废水都可以循环使用。
洗脸、洗手、洗菜、洗澡、洗衣服的水都可以收集起来擦地板、冲厕所、浇花等。
淘米水则是很好的去污剂,可以留下来洗碗筷。
沾了油的锅和盘子要先用用过的餐巾纸擦干净,洗起来节水有方便,还可以少用洗洁精,减少水污染。
三、节约用纸。
纸张的循环再利用,可以避免从垃圾填埋地释放出来的沼气,还能少砍伐树木。
据统计,回收一吨废纸能产生800 千克的再生纸,可以少砍17 棵大树,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环境。
四、减少废气排放。
交通废气和工业废气是生活废气的主要来源。
我们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还可以骑自行车,尽量少乘坐私家车。
工厂里的燃烧垃圾、生产商品等而产生的大量滚滚的浓烟弥漫在城市里。
他们应该把废气经过加工和过滤,再排放出来就可以减少污染。
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然后释放出氧气,所以我们要大量的种树,尤其是在公路旁。
五、垃圾分类处理。
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
例如:废纸被直接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饮料瓶、罐子和塑料等一次性物品也可以送到相关的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家用电器可以送到专门的厂家进行分解回收。
家里可以准备不同的垃圾袋,分别收集废纸、塑料、包装盒等,每天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尽量做到“变废为宝”。
有人说得好:社会的主体是人,节能减排的主体也必须是人,节能减排必须从每一个来抓起。
是的,要想使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妙而和谐的世界,我们不仅只是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更要付诸于行动。
所以,我们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创造我们的美好生活;让我们行动起来,节能减排,挽救地球家园的命运,维护人类的一个继续生存的未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历史反复证明了这个道理:奢”能败国、败家、败自己。
节能降耗的潜力在哪里?2002 年起,随着我国重工业化进程加快,煤、电、油供应出现持续紧张,也陆续听到了对重工业加快发展的势头的一些议论。
有人认为重工业化是造成我国能耗高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这几年能源紧张的根源,是过时的经济增长模式。
并说,加快投资大、耗能高,创造就业少的重工业发展,不符合人多、地少、资源缺的国情。
据此,有人建议,作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要提高经济发展效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我们应绕过重工业化这一发展进程,直接发展能耗少的信息化和第三产业。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用能量占了全社会能源消耗的用能量60%70%左右。
其中,用能量占全社会以上的企业是仅占全国企业1/5 的高耗能企业。
高耗能企业主要集中在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而其产值则不足工业总产值的20%。
从统计看,人们对重工业化进程的批评似乎言之有理。
但笔者以为,以此认定我国能耗高、能源紧张主要是重工业发展过快造成的,有点偏颇,还打错了板子。
因为,衡量一国经济能耗的高低,只有按整个经济对能源的利用率来算,即,要么按当年实现的GDP 除以当年所消耗能源总量来算;要么按产出实物量的购买力平价法算。
我国能源供应紧张,固然有浪费和重工业化加快导致能耗高的原因,但决不是重工业发展快造成的,主要是由经济结构不合理、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造成的。
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最终产品竞争力弱,附加值低,缺少“人无我有”的产品,大多是“人有我也有”的产品,导致产品在市场上卖不出价格来,只能大量廉价销售。
如,出口8 亿件衬衫、或者 1 亿双鞋子才能换回一架空中客车飞机。
二是有的产品虽有一定竞争力,但却没有自己的营销系统,只能给跨国企业打工,搞贴牌生产,赚点加工费。
如, 1 条领带,企业自己销售只能卖几十元钱,但贴上某跨国企业的品牌后,在国外马上可售到1000多元。
钥匙链直接卖给人家 1 元人民币 1 个,跨国公司贴上名牌后在美国可售到8 美元。
因此,笔者以为像某些专家建议的那样,通过绕过重工业化的过程,来改变目前我国能耗高的现状,事实上也开错了药方。
因为,重工业产出的都是生产各种产品的能源、原材料,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 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绕过这个过程,就意味着得大量进口生产各种产品所需的原材料。
这只要看看近年来国际市场上一再出现的情况:我们卖什么,什么就跌价;买什么,什么就涨价;以及你有钱买,人家也不让你买。
就会明白,要把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安全的基础全部寄托在进口上是不现实的。
出路唯有在继续推进重工业化的同时,围绕充分利用能源、原材料的目标,通过制度安排,来加快企业产品的研发、自主品牌的培育和营销网络的建设,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并以此为基础来推进全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目前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在能源、原材料利用方面效率低的粗放经营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动整个经济结构调整,企业责任重大。
之所以要强调企业在调整全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是因为企业中的研发、自主品牌和营销系统建设,按目前国际通行的产业分类,本身就属第三产业的服务业。
目前在世界经济舞台活跃的跨国公司其实也都属主要生产某一产品的二、三产业兼有的综合性企业。
如,以生产电器产品的美国GE 公司,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目前在企业中真正从事电器产品生产的员工仅占全部员工总数的40%,其他员工从事的多是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的研发和营销等工作。
与此相比,我国目前的工业企业大多属纯生产某一产品的企业,既不重视具有竞争力产品的研发,也不重视产品营销系统的建设。
除了企业对企业是市场竞争者的观念还没有根本转变外,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的主业普遍存在着用人多,效率低的现象,根本无力从事产品的研发和营销工作建设。
以煤炭工业来说,目前我国国有煤炭企业共有220 万人,年产煤10亿吨左右,与美国仅用8 万名矿工年采煤10亿吨相比,生产效率只有美国的1/28。
效率低,造成企业在市场销售旺盛时,产出仅能勉强发工资;市场疲软时,产出连发工资都不够。
效益低,也造成企业普遍拿不出资金来进行生产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更不要说拿出钱来进行提升产品附加值的研发和营销网络建设了。
也是由于企业效率低,职工收入低,又导致职工面对仅够温饱的收入而不敢多花钱。
没人花钱买服务,实现全社会第三产业的大发展自然无从谈起。
可见,国家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结构调整方针、政策尽管已有20 多年,但仍发展不快的原因,主要在经济运行的微观细胞――― 企业的经营思路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更与企业效率低有关。
效率低,既造成了第二产业的大而不强,也导致了第三产业的不发达和能源、资源的整体利用的高消耗、低产出,内需长期难以启动。
因此,要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节约型社会,启动内需,需要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讲点滴的节约,更要讲对能源、资源的充分利用产出的节约。
与前者相比,后者是更大的节约。
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按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要求,加快全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首先是企业要按照围绕做强主业、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标,来提高企业的投入产业效率,并在这基础上进行内部结构调整向节能降耗要效益节能降耗,简言之就是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用最少的投入去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在去年的节能降耗工作中,我公司紧紧围绕“十大目标任务”,从强化管理入手,加大了管理降耗和改造降耗力度,使设备的经济运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如对输煤运行方式进行的优化调整,减少了输煤系统空负荷运行时间,每天可节电106kwh,对非生产用水系统进行了调整,每天可节水100吨左右。
这些小小的举措足可证明强化节能管理,加大节能降耗力度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目前,我公司所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受煤炭企业限产、压库、提价的影响,电煤供应由宽松到紧张,煤炭价将继续攀升,加上水费价格的不断上扬,管理费的提高,使我们的发电成本在迅速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在迅速缩小。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如何保持企业的发展,靠什么来增加企业与职工的收益。
出路之一就是向节能降耗要效益,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
在公司最近的一次生产调度会上,总经理就公司目前的节能降耗工作明确了两个重点:一是节油,二是节水,并要求有关部门大胆创新,立即制定行之有效的办法与措施,迅速展开这两项效益可观的节能工作。
只有低成本,才有高效益。
各部门应积极行动起来,以这两项节能工作为突破口,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组织、计划、落实和检查;推广和应用科技成果,开展节能技术改造,不断提高机组效率,强化检修管理,推行状态检修,提高检修质量和设备可用系数;加强运行管理,通过开展运行四值竞赛活动,保证运行参数压红线运行,同时,加强燃料管理和监督,合理库存,降低煤耗,加强水资源的重复利用,严格执行用水管理办法和节水措施,降低水耗。
在节能降耗上,再打一个翻身仗。
节能降耗是企业的生存之本,谁怠慢了它,轻视了它,谁就会失去立足之基。
我们不能不屑一顾于一滴水、一度电、一块煤的价值,那是企业效益的根本所在。
公司的每一个职工都应自觉地投入到节能降耗活动中去,坚持不懈地做好节约能源的工作。
树立一种“点点滴滴降成本,分分秒秒增效益”的节能意识,以最好的管理,来实现节能效益的最大化。
节能降耗,从我做起为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入展开,充分认识节能降耗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工会向广大员工发出倡议,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节能降耗,从我做起”活动。
活动以“从我做起,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为主题,要求广大员工从实际出发,无论是在生产或生活中,都要注意节能降耗,从每个人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从举手之劳做起。
自倡议发出至今两个月里,陆续收到员工提出的一些节能降耗的好做法、好想法,有职工提到:“浪费是一个公司最头疼的地方,积少成多,公司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节能降耗是公司长期发展的重要工作,节能降耗就意味着增效,只有增效我们的企业才会有更美好的明天”、“要做到从立项就考虑节能降耗的问题。
从根本抓起才是最省时省事的思路”、创“造力是节能的源头,我们要抓住源头;规范化制度化是节能的保障,我们必须强化保障;节能意识的树立是实现的基石。
”这充分说明,大家对节能降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我们经过筛选,现刊登出一部分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都能遇到也都能做到的事情,每一名员工都从我做起,以不断增强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从而提高企业能源的使用效率,节能降耗l 公司应当开展节能教育,组织有关人员参加节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