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测试卷

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测试卷

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测试卷高中物理高考备考30分钟课堂集训系列专题7 恒定电流一、选择题1.如图1所示是一个由电池、电阻R 与平行板电容器组成的串联电路.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距离的过程中( )A .电阻R 中没有电流B .电容器的电容变小C .电阻R 中有从a 流向b 的电流D .电阻R 中有从b 流向a 的电流2.(2011·烟台模拟)利用图2所示电路可以测出电压表的内阻.已知电源的内阻可以忽略不计,R 为电阻箱.当R 取不同阻值时,电压表对应有不同读数U .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所得到的1U -R 图象应该是图3中的哪一个( )图33.把标有“220 V,100 W”的A 灯和“220 V,200 W”的B 灯串联起来,接入220 V 的电路中,不计导线电阻,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两灯的电阻之比R A ∶RB =2∶1B .两灯的实际电压之比U A ∶U B =2∶1C .两灯实际消耗的功率之比P A ∶P B =1∶2D .在相同时间内,两灯实际发热之比Q A ∶Q B =1∶2图24.在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C为电容器,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开关闭合后,灯泡L能正常发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灯泡L将变暗 B.灯泡L将变亮C.电容器C的电荷量将减小D.电容器C的电荷量将增大5.(2011·镇江模拟)如图5所示为汽车蓄电池与车灯(电阻不变)、启动电动机组成的电路,蓄电池内阻为0.05 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只接通时,电流表示数为10 A,电压表示数为12 V;S1再接通S,启动电动机工作时,电流表示数变为28 A,则此时通过启动电动机的电流是( )A.2 A B.8 AC.50 A D.58 A 6.在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上“绿色、科技、人文”的理念深入人心.如在奥运村及奥运场馆内大量使用太阳能路灯,其光电转换装置在阳光照射下把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起来,供夜晚照明使用.在正常照射下,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可达20%,可产生24 V电压,产生2.5 A的电流,则每秒该路灯可转化的太阳能为( ) A.120 J B.300 JC.600 J D.1200 J 7.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由于某一电阻发生断路或短路,使A灯变暗,B灯变亮,则故障可能是( )A.R1短路 B.R2断路C.R3断路 D.R4短路8. 为了儿童安全,布绒玩具必须检测其中是否存在金属断针,可以先将玩具放置强磁场中,若其中有断针,则断针被磁化,用磁报警装置可以检测到断针的存在.图7所示是磁报警装置中的一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 B是磁敏传感器,它的电阻随断针的出现而减小,a、b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 B所在处出现断针时,电流表的电流I、ab两端的电压U将( ) A.I变大,U变大 B.I变小,U变小C.I变大,U变小 D.I变小,U变大二、实验题9.某课题研究小组,收集了数码相机、手机等用旧了的各种类型的电池,及从废旧收音机上拆下的电阻、电容、电感线圈.现从这些材料中选取两个待测元件,一是电阻R0(约为2 kΩ),二是手机中常用的锂电池(电动势E标称值为3.7 V,允许最大放电电流为100 mA).在操作台上还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A.电压表V(量程4 V,电阻R V约为4.0 kΩ)(量程100 mA,电阻R A1约为5 Ω) B.电流表A1(量程2 mA,电阻R A2约为50 Ω) C.电流表A2D.滑动变阻器R1(0~20 Ω,额定电流1 A) E.电阻箱R 2(0~999.9 Ω,最小分度值0.1 Ω)F.开关S一只、导线若干(1)为了测定电阻R0的阻值,小组的一位成员设计了如图10所示的电路原理图并选取了相应的器材(电源用待测的锂电池),其设计或器材选取中有不妥之处,你认为应该怎样调整?(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滑动变阻器R1、电已损坏,请用余下的器材测量锂电池的电流表A1动势E和内阻r.①请在下面画出实验电路图(标注所用器材符号).②为了便于分析,一般采用线性图象处理数据,请写出与线性图象对应的相关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2011·湖南模拟)某同学想要了解导线在质量相同时,电阻与截面积的关系,选取了材料相同、质量相等的5卷导线,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导线的直径如图11所示.读得直径d =_______mm. (2)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及相关计算得到如下数据: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判断,该种导线的电阻R 与截面积S 是否满足反比关系?若满足反比关系,请说明理由;若不满足,请写出R 与S 应满足的关系.(3)若导线的电阻率ρ=5.1×10-7Ω·m,则表中阻值为3.1 Ω的导线长度l =______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电阻R (Ω) 121.0 50.0 23.9 10.0 3.1 导线直径d (mm) 0.801 0.999 1.201 1.494 1.998 导线截面积S (mm 2)0.5040.7841.1331.7533.13511.如图13所示,将一电动势为E=6 V、内阻r=0.5 Ω的电源,与一粗细均匀的电阻丝AB相连,电阻丝的长度为L=0.30 m,阻值为R=4Ω,电容器的电容为C=3 μF.闭合开关S 使其图 13 达到稳定状态后,将滑动触头P向右以速度v=0.6 m/s匀速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计的读数为多少?流过电流计的电流方向如何?12.如图15(a)所示为某电阻R随摄氏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象,图中R0表示0℃时的电阻值,k表示图线的斜率.若用该电阻与电池(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流表(满偏电流为I g、内阻为R g)、滑动变阻器R′串联起来,连接成如图(b)所示的电路,用该电阻做测温探头,把电流表的电流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于是就得到了一个简单的“电阻温度计”.图15(1)使用“电阻温度计”前,先要把电流表的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值,若温度t1<t2其对应的电流分别为I1、I2,则I1、I2谁大?(2)若该“电阻温度计”的最低适用温度为0℃,即当温度为0℃时,电流表恰好达到满偏电流I g,则变阻器R′的阻值为多大?(3)若保持(2)中电阻R′的值不变,则电流表刻度为I时所对应的温度t为多大?(4)将电流表刻度盘换为温度刻度盘,刻度均匀吗?参考答案1. 答案:BC解析:增大电容器两极板距离时,电容器电容变小,电容器放电,A极板上的正电荷通过电阻向电池充电,电阻R中有从a流向b 的电流.故选B、C正确.2. 答案:A解析:设电源电动势为E ,电压表内阻为R V ,电压表的读数为U ,则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I =ER V +R ,则U =E -IR =E -ERR V +R ,由此可得R=ER VU-R V ,由此判断A 正确. 3. 答案:AB解析:R A =U 2P =2202100ΩR B =U 2P =2202200Ω,则R A ∶R B =2∶1 因为A 与B 串联所以U A ∶U B =R A ∶R B =2∶1,P A ∶P B =R A ∶R B =2∶1.相同时间内,Q A ∶Q B =R A ∶R B =2∶1.4. 答案:AD解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变阻器R 接入电路部分电阻增大,灯泡L 中电流减小,灯泡L 将变暗,选项B 错、A 正确;电阻R 接入电路部分电阻增大,电源路端电压增大,电容器两端电压增大,电容器C 的电荷量增大,选项C 错、D 正确. 5. 答案:C解析:只接通S 1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 =U +Ir =12 V +10×0.05 V=12.5 V ,R 灯=U I =1210Ω=1.2 Ω,再接通S 2后,流过电动机的电流为:I 电动机=E -I ′R 灯r -I ′=12.5-8×1.20.05A-8 A =50 A ,故选项C 正确. 6. 答案:B解析:每秒钟路灯消耗电能为W =UIt =24×2.5×1 J=60 J则每秒转化的太阳能为:W η=6020%J =300J 故选项B 正确. 7. 答案:BC解析:假设R 1短路,发生故障后总电阻减小,干路电流增大,与R 1并联支路电流减小,与R 1串联电路电流增大,故A 、B 两灯都将变亮,与题设现象不同,所以A 选项错误;假设R 2断路,则电路中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A 灯变暗,同时B 灯两端电压增大,B 灯变亮,表现与题设现象相同,所以选项B 正确;假设R 3断路,同理推知A 灯变暗,B 灯变亮,选项C 正确;假设R 4短路,可推知A 、B 灯都变亮,选项D 不正确. 8.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R B 的电阻随断针的出现而减小,即外电路的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总=E /(R +r )可知I 总必增大,再由U 外=E -I 总r可知,外电压U减小.而由U1=I总R1可知,U1增大,U3必减小,由电流表的电流I=I总-I3可知,电流表的电流必变大.故选项C正确.9. 答案:(1)用A2替换A1(2)①电路图见解析②1U=1E+rE·1R2解析:(1)流过R0的最大电流约为I max=ER0=3.72000A=1.85×10-3 A=1.85 mA≪100 mA.因此使用电流表A1时,电流表示数太小,误差太大,故应调换为A2.(2)①电路如图所示.②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U+UR2r,整理得:1U=1E+rE·1R210. 答案:(1)1.200 (2)不满足R与S2成反比(或RS2=常量) (3)19解析:(1)螺旋测微器读数应先读可动刻度左边露出的主刻度L,如本题为1 mm,再看固定刻度水平线对应的可动刻度n,如本题为20.0,记数为L+n×0.01=1 mm+20.0×0.01 mm =1.200 mm.(2)直接用两组R、S值相乘(50×0.784=39.2,10.0×1.753=17.53),可得RS明显不相等,可判断结果为“不满足”;并同时可简单计算50.0×0.9994≈50×1,10×1.4944≈10×1.54≈50,两者接近相等,即R与d的四次方成反比,得出R与S2成反比.计算时选择合适的数据可使自己计算简单方便,如本题中的(50.0,0.999,0.784)和(10.0,1.494,1.753).(3)根据R=ρlS有:l=RSρ=3.1×3.135×10-65.1×10-7m≈19 m.11. 答案:32 μA从右向左解析:设在Δt时间内,触头P移动的距离为ΔL,则ΔL=vΔt,由于电阻丝单位长度上电压值为U AB L =ER+r·RL因此在Δt时间内PB间电压改变ΔU=UABLΔL=vΔtERR+r L而I=ΔQΔt=CΔUΔt则I =CRER +r L·v=3×10-6×4×64+0.5×0.30×0.6 A=32 μA电流方向从右向左.12. 答案:(1)I1大(2)EI g-R0-R g-r (3)t=Ek(1I-1I g) (4)不均匀解析:(1)由图(a)可知温度越高,电阻R越大,对应电路中的电流越小,故I1>I2(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 g=Er+R′+R g+R0得:R′=EI g-R0-R g-r(3)由图(a)得R=R0+kt再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Er+R′+R g+R解之得:t=Ek(1I-1I g)(4)由t=Ek(1I-1Ig)可知t与I不是一次线性关系,故刻度不均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