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万吨醋酸工艺设计第一章概述醋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又叫乙酸(ethanoic acid)别名:醋酸(acetic acid)、冰醋酸(glacial acetic acid)。
分子式:C2H4O2(常简写为HAc)或CH3COOH。
是典型的脂肪酸。
被公认为食醋内酸味及刺激性气味的来源。
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液体,凝固点为16.7 °C (62 °F) ,凝固后为无色晶体。
尽管根据乙酸在水溶液中的离解能力它是一个弱酸,但是乙酸是具有腐蚀性的,其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
乙酸是一种简单的羧酸,是一个重要的化学试剂。
乙酸也被用来制造电影胶片所需要的醋酸纤维素和木材用胶粘剂中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及很多合成纤维和织物。
在家庭中,乙酸稀溶液常被用作除垢剂。
食品工业方面,在食品添加剂列表E260中,乙酸是规定的一种酸度调节剂.醋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基本有机产品, 也是化工、医药、纺织、轻工、食品等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
随着醋酸衍生产品的不断发展, 以醋酸为基础的工业不仅直接关系到化学工业的发展, 而且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息息相关, 醋酸生产与消费正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醋酸生产工艺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开发正在日益加深和发展。
从最初的粮食发酵, 木材干馏生产醋酸开始, 合成醋酸的工艺路线主要有乙醛氧化法、乙炔电石法、乙醇氧化法、乙烯氧化法、丁烷氧化法和羰基合成法等。
这些方法都各有它的优点和缺点,在选择合成醋酸的路线时,应与当地的原料资源情况密切联系起来,因地制宜,按醋酸用量的大小,工业技术条件等作综合的平衡.本设计采用成熟的乙醛氧化法合成醋酸. 首先确定乙醛氧化法生产醋酸工艺流程,其次对整个工艺过程进行物料和能量衡算,然后对其中的单元设备——精馏塔进行设备设计,最后对此进行经济效益分析.1.1 醋酸生产的历史沿革早在公元前三千年,人类已经能够用酒经过各种醋酸菌氧化发酵制醋。
[1]十九世纪后期,人们发现从木材干馏制木炭的副产馏出液中可以回收醋酸,成为醋酸的另一重要来源. 但这两种方法原料来源有限,都需要脱除大量水分和许多杂质,浓缩提纯费用甚高,因此,随着20世纪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诞生了化学合成醋酸的工业. 乙醛易氧化生成醋酸,收率甚高,成为最早的合成醋酸的有效方法. 1911年,德国建成了第一套乙醛氧化合成醋酸的工业装置并迅速推广到其它国家.[2]早期的乙醛来自粮食、糖蜜发酵生成的乙醇的氧化,1928年德国以电石乙炔进行水合反应生成乙醛,是改用矿物原料生成醋酸的开始. 二次大战后石油化工兴起发展了烃直接氧化生产醋酸的新路线,但氧化产物组分复杂,分离费用昂贵. 因此1957~1959年德国Wacher-chemie和Hoechst两公司联合开发了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醛法后,乙烯—乙醛—醋酸路线迅速发展为主要的醋酸生产方法. 70年代石油价格上升,以廉价易得、原料资源不受限制的甲醇为原料的羰基化路线开始与乙烯路线竞争。
甲醇羰基化制醋酸虽开始研究于20年代,60年代已有BASF公司的高压法工业装置,但直到1971年美国Monsanto公司的甲醇低压羰基化制醋酸工厂投产成功,证明经济上有压倒优势,现已取代乙烯路线而占领先地位。
1989年世界醋酸总生产能力为480kt,一套甲醇低压羰基化装置的生产能力总计2000kt/a以上,除个别厂外,都已建成投产。
中国工业生产合成醋酸同样从发酵法、乙醇—乙醛氧化法及电石乙炔—乙醛氧化路线开始,60年代末全国已形成60kt/a的生产能力. 70年代开始发展乙烯路线,引进了每套年产约7万吨大型装置. 轻油氧化制醋酸,天然气制甲醇,低压羰基化制醋酸的工艺路线正积极研究。
可以肯定这些将会使我国的醋酸生产出现一个飞跃。
1.2 醋酸的物理性质醋酸的主要物性数据列于表1-1表1-1 纯醋酸的物理性质[3]1.3 醋酸的化学性质1.3.1 酸性羧酸中,例如乙酸,的羧基氢原子能够部分电离变为氢离子(质子)而释放出来,导致羧酸的酸性。
乙酸在水溶液中是一元弱酸,酸度系数为4.8,pKa=4.75(25℃),浓度为1mol/L的醋酸溶液(类似于家用醋的浓度)的pH为2.4,也就是说仅有0.4%的醋酸分子是解离的。
乙酸的酸性促使它还可以与碳酸钠、氢氧化铜、苯酚钠等物质反应。
2CH3COOH + Na2CO3→2CH3COONa + CO2 + H2O2CH3COOH + Cu(OH)2→(CH3COO)2Cu + 2H2OCH3COOH + C6H5ONa →C6H5OH (苯酚)+ CH3COONa1.3.2 乙酸的二聚体,虚线表示氢键乙酸的晶体结构显,分子间通过氢键结合为二聚体(亦称二缔结物),二聚体也存在于120℃的蒸汽状态。
二聚体有较高的稳定性,现在已经通过冰点降低测定分子量法以及X光衍射证明了分子量较小的羧酸如甲酸、乙酸在固态及液态,甚至气态以二聚体形式存在。
当乙酸与水溶和的时候,二聚体间的氢键会很快的断裂。
其它的羧酸也有类似的二聚现象。
1.3.3 溶剂液态乙酸是一个亲水(极性)质子化溶剂,与乙醇和水类似。
因为介电常数为6.2,它不仅能溶解极性化合物,比如无机盐和糖,也能够溶解非极性化合物,比如油类或一些元素的分子,比如硫和碘。
它也能与许多极性或非极性溶剂混合,比如水,氯仿,己烷。
乙酸的溶解性和可混合性使其成为了化工中广泛运用的化学品。
1.3.4 化学反应对于许多金属,乙酸是有腐蚀性的,例如铁、镁和锌,反应生成氢气和金属乙酸盐。
因为铝在空气中表明会形成氧化铝保护层,所以铝制容器能用来运输乙酸。
金属的乙酸盐也可以用乙酸和相应的碱性物质反应,比如最著名的例子:小苏打与醋的反应。
除了醋酸铬(II),几乎所有的醋酸盐能溶于水。
Mg(s) + 2 CH3COOH(aq) → (CH3COO)2Mg(aq) + H2(g)NaHCO3(s) + CH3COOH(aq) → CH3COONa(aq) + CO2(g) + H2O(l)乙酸能发生普通羧酸的典型化学反应,特别注意的是,可以还原生成乙醇,通过亲核取代机理生成乙酰氯,也可以双分子脱水生成酸酐。
同样,乙酸也可以成酯或氨基化合物。
440℃的高温下,乙酸分解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或乙烯酮和水。
1.3.5 鉴别乙酸可以通过其气味进行鉴别。
若加入氯化铁(III),生成产物为深红色并且会在酸化后消失,通过此颜色反应也能鉴别乙酸。
乙酸与三氧化砷反应生成氧化二甲砷,通过产物的恶臭可以鉴别乙酸。
1.4 醋酸的生产方法评述1.4.1 甲醇羰基化大部分乙酸是通过甲基羰基化合成的。
此反应中,甲醇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乙酸,方程式如下CH3OH + CO → CH3COOH这个过程是以碘代甲烷为中间体,分三个步骤完成,并且需要一个一般由多种金属构成的催化剂(第二部中)(1) CH3OH + HI → CH3I + H2O(2) CH3I + CO → CH3COI(3) CH3COI + H2O → CH3COOH + HI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也可以通过同样的反应生成乙酸酐。
因为一氧化碳和甲醇均是常用的化工原料,所以甲基羰基化一直以来备受青睐。
[4]早在1925年,英国塞拉尼斯公司的Henry Drefyus已经开发出第一个甲基羰基化制乙酸的试点装置。
然而,由于缺少能耐高压(200atm或更高)和耐腐蚀的容器,此法一度受到抑制。
直到1963年,德国巴斯夫化学公司用钴作催化剂,开发出第一个适合工业生产的办法。
到了1968年,以铑为基础的催化剂的(cis−[Rh(CO)2I2]−)被发现,使得反映所需压力减到一个较低的水平并且几乎没有副产物。
1970年,美国孟山都公司建造了首个使用此催化剂的设备,此后,铑催化甲基羰基化制乙酸逐渐成为支配性的方法(孟山都法)。
[5]90年代后期,BP化学成功的将Cativa催化法商业化,此法是基于钌,使用([Ir(CO)2I2]−)它比孟山都法更加绿色也有更高的效率,很大程度上排挤了孟山都法。
1.4.2 乙醇氧化法由乙醇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和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制得。
工艺陈旧,生产规模小,原料和动力消耗高,应严格控制,杜绝新建小规模生产装置。
1.4.3 乙烯氧化法由乙烯在催化剂(所用催化剂为氯化钯:PdCl2、氯化铜:CuCl2和乙酸锰:(CH3COO)2Mn)存在的条件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此反应可以看作先将乙烯氧化成乙醛,再通过乙醛氧化法制得。
乙烯法醋酸虽然比乙炔法和酒精法先进,但与低压甲醇羰基合成法相比,原料和动力消耗高,技术经济上缺乏竞争性,不宜再用该技术新建装置。
原有装置可借鉴乙烯直接氧化法进行改造。
1.4.4 丁烷氧化法丁烷氧化法又称为直接氧化法,这是用丁烷为主要原料,通过空气氧化而制得乙酸的一种方法,也是主要的乙酸合成方法。
1.4.5 巴斯夫高压法巴斯夫高压法尽管已工业化多年,与其它原料路线相比,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与低压法相比,相应压力高,原料消耗定额高,副反应多,工艺复杂。
[6]因此,不提倡发展高压法。
1.4.6 UOP/ 千代田工艺UOP/ 千代田工艺技术先进,在某些方面比BP技术更有吸引力,但还没有工业化生产装置,引进的风险大。
[7]周修和.国外合成醋酸概括[J].石油化工,1993,2(3):251~263.如果在对其风险性进行充分论证的情况下,可积极引进。
1.4.7 乙醛氧化法乙醛氧化法在孟山都法商业生产之前,大部分的乙酸是由乙醛氧化制得。
[8]尽管不能与甲基羰基化相比,此法仍然是第二种工业制乙酸的方法。
乙醛可以通过氧化丁烷或轻石脑油制得,也可以通过乙烯水合后生成。
当丁烷或轻石脑油在空气中加热,并有多种金属离子包括镁,钴,铬以及过氧根离子催化,会分解出乙酸。
化学方程式如下:2 C4H10 + 5 O2→ 4 CH3COOH + 2 H2O此反应可以在能使丁烷保持液态的最高温度和压力下进行,一般的反应条件是150℃和55 atm。
副产物包括丁酮,乙酸乙酯,甲酸和丙酸。
因为部分副产物也有经济价值,所以可以调整反应条件使得副产物更多的生成,不过分离乙酸和副产物使得反应的成本增加。
在类似条件下,使用上述催化剂,乙醛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乙酸2 CH3CHO + O2→ 2 CH3COOH使用新式催化剂,此反应能获得95%以上的乙酸产率。
主要的副产物为乙酸乙酯,甲酸和甲醛。
因为副产物的沸点都比乙酸低,所以很容易通过蒸馏除去。
第二章 工艺流程设计综合文献分析,结合本地区特点,本设计采用乙醛氧化法生产醋酸工艺。
乙醛液相催化自氧化合成醋酸是一强放热反应,总反应式为:)(21)(323液液COOH CH O CHO CH →+ mol kJ H K /294298-=∆θ乙醛氧化时先生成过氧醋酸,再与乙醛合成AMP [9]分解即为醋酸: COOOH CH O CHO CH 323=+COOH CH AMP CHO CH COOOH CH 3332→→+乙醛和催化剂溶液自反应塔中上部加入,为了使乙醛不被大量惰性气体带走,工业上一般采用氧作催化剂,且氧分段鼓泡通入反应液中,与乙醛进行液相氧化反应,氧化过程释放的大量反应热通过外循环冷却而移出,出反应器的反应尾气经冷凝回收乙醛后放空,反应液首先经蒸发器除掉醋酸锰催化剂,醋酸蒸汽则先经精馏塔1蒸出未反应的乙醛、甲酸、醋酸甲酯、水、三聚乙醛等轻组分,然后经精馏塔2脱除高沸点副产物后得成品醋酸,要求纯度>99%,其余的则进入醋酸回收塔回收粗醋酸. 工艺流程图如图2-1:图2-1 工艺流程图第三章 物料衡算3.1 设计依据醋酸生产消耗定额见表3-1表3-1消耗定额[10]醋酸年产量:10万吨 选择年开工时间:8000小时则 每小时生产醋酸h kg /1250080001000105=⨯ 根据消耗定额得每小时乙醛进料量为:x125007701000=kg x 9625= 所以,选择每小时乙醛进料量为10000kg3.2 氧化塔物料衡算(1)氧化塔物料衡算中的已知数据① 每小时通入氧化塔的乙醛量为10000kg/h② 氧化过程中乙醛总转化率为99. 3% ③ 氧化过程中氧的利用率为98. 4%④ 氧化塔塔顶补充的工业氮使其浓度达到45%⑤ 未转化的乙醛在气液相中的分配率(体积%) 气相:34% 液相:66% ⑥ 原料组成见表3-2表3-2 原料组成[11]催化剂中醋酸锰用量为氧化塔进料乙醛重量的0. 08% ⑦ 氧化过程中乙醛的分配率[12]主反应 COOH CH O CHO CH 32321→+ 96%副反应 O H CO COOH CH HCOOH O CHO CH 22323233+++→+ 1. 4% ()O H OCOCH CH CH O CHO CH 2233233+→+ 0. 25%O H CO COOCH CH O CHO CH 223323232++→+ 0. 95%O H CO O CHO CH 22234452+→+ 1. 4% (2)氧化塔物料衡算图见图3-1图3-1 氧化塔物料衡算图(3)反应式衡算纯乙醛量:10000×99. 5%=9950① 主反应 COOH CH O CHO CH 32321→+ 96%a. 乙醛用量:9950×0. 993×0. 96=9485. 14kgb. 需用氧量(x) 44:16=9485. 14:x x=3449. 14kgc. 生成醋酸量(y) 44:60=9485. 14:y y=12934. 28kg② 副反应 O H CO COOH CH HCOOH O CHO CH 22323233+++→+ 1. 4% a. 乙醛用量:9950×0. 993×0. 014=138. 32kgb. 需用氧量(x) 132:96=138. 32:x x=100. 60kgc. 生成醋酸量(y) 132:120=138. 32:y y=125. 75kgd. 生成甲酸量(z) 132:46=138. 32:z z=48. 20kge. 生成水量(w) 132:18=138. 32:w w=18. 86kgf. 生成二氧化碳量(v) 132:44=138. 32:v v=46. 11kg③ 副反应 ()O H OCOCH CH CH O CHO CH 2233233+→+ 0. 25% a. 乙醛用量:9950×0. 993×0. 0025=24. 70kg b. 需用氧量(x) 132:32=24. 70:x x=5. 99kgc. 生成亚乙基二醋酸量(y) 132:146=24. 70:y y=27. 32kgd. 生成水量(z) 132:18=24. 70:z z=3. 37kg④ 副反应 O H CO COOCH CH O CHO CH 223323232++→+ 0. 95%a.乙醛用量:9950×0. 993×0. 0095=93. 86kgb.需用氧量(x) 88:48=93. 86:x x=51. 20kgc.生成醋酸甲酯量(y) 88:74=93. 86:y y=78. 93kgd.生成二氧化碳量(z) 88:44=93. 86:z z=46. 93kge.生成水量(w) 88:18=93. 86:w w=19. 20kg⑤ 副反应 O H CO O CHO CH 22234452+→+ 1. 4% a.乙醛用量:9950×0. 993×0. 014=138. 32kgb.需用氧量(x) 88:160=138. 32:x x=251. 49kgc.生成水量(y) 88:72=138. 32:y y=113. 17kgd.生成二氧化碳量(z) 88:176=138. 32:z z=276. 64kg根据反应式衡算出来的反应物总耗量及反应生成物总量如下: ① 反应掉的乙醛总量 10000×0. 995×0. 993=9880. 35kg② 未转化的乙醛量 10000×0. 995×0. 007=69. 65kg (其中液相中乙醛含量69. 65×0. 66=45. 97 气相中乙醛含量69. 65×0. 34=23. 68kg)③ 反应掉的氧气总量 3449. 14+100. 60+5. 99+51. 20+251. 49=3858. 42kg则所需工业氧气量 kg 18.4001984.098.042.3858=⨯其中: 氧气=40014. 8×0. 98=3921. 16kg 氮气=4001. 18×0. 02=80. 02kg所以未反应的氧气=3921. 16-3858. 42=62. 74kg ④ 反应生成物重量醋酸:12934. 28+125. 75=13060. 03kg二氧化碳:46. 11+46. 93+276. 64=369. 68kg 水:18. 86+3. 37+19. 20+113. 17=154. 60kg 甲酸:48. 20kg亚乙基二醋酸酯:27. 32kg 醋酸甲酯:78. 93kg (4)催化剂用量已知催化剂溶液中醋酸锰用量为氧化塔进料乙醛重量的0.08%,催化剂中醋酸锰的含量为10%,设催化剂溶液用量为x()x x 1.010*******.0=+⨯ kg x 65.80=⇒ 其中: 醋酸锰 80. 65×0. 1=8. 06kg 水 80. 65×0. 3=24. 20kg 醋酸 80. 65×0. 6=48. 39kg (5)保安氮用量 设保安氮为xkg塔顶干气量计算: 氮气:80. 02+0. 97x 氧气 :62. 74+0. 03x 二氧化碳:369. 68kg则68.36974.6202.8097.002.80++++x x=45% x=289. 57kg(其中氮气:289. 57×0. 97=280. 88kg 氧气:289. 57×0. 03=8. 69kg )塔顶干气量 氮气: 80. 02+0. 97x=360. 90kg氧气: 62. 74+0. 03x=71. 43kg 二氧化碳: 369. 68kg整理以上数据,列出氧化塔物料平衡结果,见表3-3表3-3氧化塔物料衡算结果催化剂醋酸 水 醋酸锰60 30 1048. 39 24. 20 8. 06放空 废气二氧化碳 氮气 氧气 乙醛369. 68 360. 90 71. 43 23. 68总计14371. 40kg14371. 40kg3.2 蒸发器物料衡算已知数据: h kg F /6.13362= %07.00=x (进料中醋酸锰含量) %0.81=x (完成液中醋酸锰含量) 蒸发器进出物料图见图3-2图3-2 蒸发器进出物料图列衡算式: 10x L x F ⋅=⋅ h kg L /92.116=⇒⎪⎪⎭⎫⎝⎛-=101x x F W h kg W /68.13245=⇒3.3 精馏塔物料衡算3.3.1 精馏塔1物料衡算已知数据:(1)进料流量13245. 68kg/h(2)醋酸质量分数0. 968,水的质量分数0. 0154(3)馏出液中醋酸含量3%,釜液中醋酸的回收率为98% (4)醋酸和水的摩尔质量分别为60kg/kmol 和18kg/kmol精馏塔1进出物料图见图3-3图3-3 精馏塔1进出物料图则:进料组成 =F X 60/968.018/0154.018/0154.0+0504.0=进料平均摩尔质量()kmol kg M m /88.57600504.01180504.0=⨯-+⨯=进料流量h kmol F /85.22888.5768.13245==列衡算式: W D F += W D F WX DX FX +=F DFX DX =0. 97 )1()1(F W X F X W --=0. 98 得:h kmol W hkmol D /31.213/54.15== 31059.172.0-⨯==W D X X 即: h kg D /76.419= h kg W /6.12798= 3.3.2 精馏塔Ⅱ物料衡算已知数据:(1)进料流量F=12825.92kg/h(2)进料醋酸含量98%,釜残液醋酸含量10%,成品醋酸含量99. 8% 精馏塔2进出物料图见图3-4图3-4 精馏塔2进出物料图列衡算式:LF+=W=⨯LF+W⨯998.098.0⨯1.0得:h09L/.257=kgkgW/83.12568=h3.4 醋酸回收塔物料衡算已知数据:(1)进料流量F=419.76+257.09=676.85kg/h(2)经回收后得到粗醋酸含量65%以上(按65%计算)(3)从精馏塔出来的醋酸含量20%,副产物中含5%的醋酸醋酸回收塔进出物料图见图3-5图3-5 醋酸回收塔进出物料图列衡算式:F=X+YF×0. 2=0. 05X+0. 65Y得:X=507.64kg/h Y=169.21kg/h整理以上数据,得总物料衡算结果,见表3-4表3-4总物料衡算结果第四章 精馏塔的设计4 精馏塔设备设计已知数据:(1)由前面物料衡算,得h kmol F /85.228= 0504.0=F X kmol kg M /88.57= h kmol D /54.15= 72.0=D Xh kmol W /31.213= 31059.1-⨯=W X (2)塔顶温度[13]:100~103℃ 塔底温度:118~124℃ (3)常压精馏:P=101. 3kp(4)水和醋酸的安托尼常数见表5-1tC BA P +-=0lg 表5-1 水和醋酸的安托尼常数[14]设备设计过程:4.1 回流比和理论塔板数的计算(1)相对挥发度的计算 假设泡点t=116. 5℃对水: 2491.25.11602.22746.165707406.7lg 0=+-=A p kp p A46.1770= 对醋酸: 9873.15.11682.21602.147942452.6lg 0=+-=B p kp p B12.970= 则 0509.012.9746.17712.973.101000=--=--=BA B p p p p x 与0504.0=x 十分接近,故假设t=116. 5℃(泡点)正确 则相对挥发度 83.112.9746.177==α (2)回流比R 的计算 设进料为泡点进料 根据公式[18] ()⎥⎦⎤⎢⎣⎡----=F D F D x x x x R 1111min αα 带入已知数据,得56.16min =R取 2556.165.150.1min =⨯==R R (3)理论塔板数的计算利用简洁法计算理论塔板数① 全回流时理论板层数[18] 23.141lg 11lg min =-⎥⎦⎤⎢⎣⎡⎪⎪⎭⎫ ⎝⎛-⎪⎪⎭⎫ ⎝⎛-=αWW D D xx x x N则32.012556.16251min =+-=+-R R R由附录一吉利兰图 查得38.0223.142min =+-=+-N N N N N 24=⇒N② 精馏段理论板层数 04.71lg 11lg min =-⎥⎦⎤⎢⎣⎡⎪⎪⎭⎫ ⎝⎛-⎪⎪⎭⎫ ⎝⎛-=αFFD D xx x x N横坐标3.01min=+-R R R 不变,则纵坐标读数也不变 既38.021min1=+-N N N 14.121=⇒N所以加料板为从塔顶往下数第12层4.2 塔的有效高度计算(1)全塔效率 ()245.049.0L T E αμ=[15] 其中: α—相对挥发度L μ—塔顶与塔底平均温度下的液相粘度s mpa ⋅ 查得: s mpa L ⋅=64.0μ则 ()61.064.083.149.0245.0=⨯=T E (2)塔的有效高度 T T T H E N Z ⎪⎪⎭⎫ ⎝⎛-=1其中: T N —塔内所需理论板层数T H —塔板间距m (取m H T 5.0=)则 m Z 17.195.0161.024=⨯⎪⎭⎫⎝⎛-= 取上层塔板与塔顶盖之间的距离为1. 0m ,取下层塔板和塔底之间的距离为2. 0m 所以精馏塔总高度为 m Z H 220.20.1=++=4.3 塔径的计算(1)气液相密度① 液相密度3/1.939m kg L =ρ ② 气相密度(以进料状态计算)由nRT PV = RT M P V ρ=⇒ 3/81.15.389314.888.73.101m kg RT M P V =⨯⨯==⇒ρ (2)气液相流量① 气相流量 ()s m M D R MV V V V S /60.381.1360088.5754.15263600136003=⨯⨯⨯=+==ρρ ② 液相流量 s m M RD M L L L L S /0067.01.939360088.5754.1525360036003=⨯⨯⨯===ρρ(3)塔径的确定 塔径 uV D S π4=u 由v v l c u ρρρ-=max 得到,式中c 由2.02020⎪⎭⎫⎝⎛=L c c σ计算,其中m mN L /4.18=σ20c 由附录二史密斯关联图查得,其横坐标为042.081.11.93960.30067.02121=⎪⎭⎫ ⎝⎛⨯=⎪⎪⎭⎫ ⎝⎛V L SSV L ρρ 取板间距m H T 50.0=,板上液层高度m h L 07.0=,则m h H L T 43.0=-查图,得s m c /10.020=则 098.0204.1810.0202.02.020=⎪⎭⎫⎝⎛⨯=⎪⎭⎫⎝⎛=L c c σ所以 s m u /23.281.181.11.939098.0max =-=取安全系数为0. 65,则空塔气速 s m u u /45.165.0max == 所以塔径 m uV D S78.145.114.360.344=⨯⨯==π按标准塔径圆整后,取 m D 80.1= 塔截面积 2254.24m D A T ==π空塔气速 s m u /42.154.260.3==4.4 塔板设计从塔板的生产能力、板面利用率、结构、造价等方面考虑进行比较后,选择筛板塔.(1)溢流装置计算根据塔径及液体流量与溢流类型的关系,可选用单溢流弓形降液管,采用凹型受 液盘,各项计算如下① 堰长w l 取m D l w 44.180.180.080.0=⨯== ② 溢流堰高度w h 由 ow l w h h h -=选用平直堰,堰上液层高度ow h 由32100084.2⎪⎪⎭⎫ ⎝⎛=wh ow l L E h 计算,其中E 由附录三液流收缩系数图可查,其横坐标为70.844.136000067.03232=⎪⎭⎫ ⎝⎛⨯=⎪⎪⎭⎫ ⎝⎛wh l L 查得 E=1. 00,则 m h ow 02.070.800.1100084.2=⨯⨯=故 m h h h ow L w 05.002.007.0=-=-= 其符合范围 ow w ow h h h -≥≥-05.01.0 ③ 弓形降液管宽度d W 和截面积f A 由80.0=D l w ,查附录四弓形降液管参数图,得20.0,15.0==DWA A d T f 故 2381.054.215.015.0m A A T f =⨯== m D W d 36.080.120.020.0=⨯==检验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 即43.2036000067.050.0381.036003600=⨯⨯⨯==hTf L H A θ>5s故降液管设计合理 ④ 降液管底隙高度0h取液体通过底隙时的流速s m u /11.00=‘m u l L h w h 042.011.044.1360036000067.03600'0=⨯⨯⨯==m m h h w 006.0008.0042.005.00>=-=-故降液管底隙高度设计合理,选用凹型受液盘,深度mm h w50'= (2)塔板布置因D >1. 5m ,取m W m W C S 07.0,1.0==(3)筛孔计算及其排列本设计中所处理的物系有腐蚀性,可选用mm 5.2=δ的不锈钢塔板,筛孔直径mm d 520==δ筛孔按正三角形排列,取孔中心距mm d t 1530== 筛孔数目 255.1t A n a=其中 ⎪⎪⎭⎫⎝⎛+-=-r x r x r x A a 1222sin 1802π ()()mW D r m W W D x c s d 83.007.0280.1244.01.036.0280.12=-=-==+-=+-=则 2122239.183.044.0sin 18083.044.083.044.02m A a =⎪⎪⎭⎫ ⎝⎛⨯+-⨯=-π 所以 个7135015.039.1155.12=⨯=n 开孔率 %10015.0005.0907.0907.0220=⎪⎭⎫⎝⎛=⎪⎭⎫ ⎝⎛=t d ϕ4.5 流体力学验算(1)塔板压降气体通过一层塔板的压降为 σh h h h l c p ++=① 干板压降 ⎪⎪⎭⎫ ⎝⎛⎪⎪⎭⎫ ⎝⎛=L V c cu h ρρ2051.0 其中0u 为气体通过筛孔的速度 s m nd V u s/03.227135005.0460.342200=⨯⨯⨯==ππ由75.0,25.2500===c d 数图,得流量系数查附录五干筛孔流量系δ故 )(078.01.93981.178.003.22051.02液柱m h c =⎪⎭⎫⎝⎛⎪⎭⎫ ⎝⎛=② 气体通过充气液层的压降 l L h h β=s m A A V u f T s a /667.1381.054.260.3=-=-=则气相动能因子 ⎪⎪⎭⎫ ⎝⎛⋅=⨯==21210/20.281.1667.1m s kg u F V aρ 查附录六充气系数关联图,得 56.0=β 故 )(038.007.056.0液柱m h h l L =⨯==β ③ 液体表面张力所产生的压降)(0016.0005.081.91.939104.184430液柱m gd h L L =⨯⨯⨯⨯==-ρσσ计算表明,液体表面张力所产生的压降很小,可忽略不计 所以,塔板压降)(117.0039.0078.0液柱m h h h L c p =+=+= 每层塔板的压降 pa g h P L p p 87.107781.91.939117.0=⨯⨯==∆ρ (2)液泛为防止塔内发生液泛,降液管内液层高d H 应服从()w T d h H H +≤ϕ 醋酸—水属一般体系,取安全系数5.0=ϕ 则()()m h H w T 275.005.050.05.0=+=+ϕ 而 d l p d h h h H ++= 其中,m h p 117.0=由于板上不设进口堰,则 ())(0018.011.0153.0153.022'0液柱m u h d =⨯== 所以 )(19.007.0008.0117.0液柱m H d =++= 符合()w T d h H H +≤ϕ 故不会发生液泛现象 (3)漏液对筛板塔,取漏液量10%时的气相动能因子为100=F则 s m F u v/43.781.1100min 0===ρ实际孔速 s m u /03.220= 稳定系数 47.243.703.2200===mn u u K 符合 31<<K ,故不发生漏液现象(4)液沫夹带2.36107.5⎪⎪⎭⎫⎝⎛-⨯=-f Ta L v h H u e σ 其中 s m u a /667.1=m h h l f 175.007.05.25.2=⨯==则 气)液气(〈液kg kg kg kg e v /1.0/058.0175.050.0667.1104.18107.52.336=⎪⎭⎫⎝⎛-⨯⨯⨯=-- 故液沫夹带量在允许范围内4.6 塔板负荷性能图(1)漏液线前已求得 s m u /43.7min 0= 故 s m nu d V s /040.143.77135005.04432min 020min ,=⨯⨯⨯==ππ据此可作出与液体流量无关的水平漏液线1(2)液沫夹带线以气液kg kg e v /1.0=为限,求S S L V ~关系如下:2.36107.5⎪⎪⎭⎫⎝⎛-⨯=-f Ta L v h H u e σ 159.2381.050.2S S f T S a VV A A V u =-=-=()ow w L f h h h h +==5.25.2 m h w 05.0=32323250.054.136001100084.2100084.2S s w h owL l l l E h =⎪⎭⎫⎝⎛⨯⨯=⎪⎪⎭⎫ ⎝⎛= 故 3232125.0125.005.005.05.2S S f L L h +=⎪⎭⎫⎝⎛+=32125.0375.0S f T L h H -=-所以 1.0125.0375.0159.2104.18107.52.33236=⎥⎥⎥⎥⎦⎤⎢⎢⎢⎢⎣⎡⎪⎭⎫ ⎝⎛-⨯⨯=--S S v L V e整理,得 32641.1924.4S S L V -=列表计算如下:由上表数据即可作出液沫夹带线2 (3)液相负荷下限线对于平直堰,取堰上液层高度m h ow 006.0=作为最小液体负荷标准 由 006.03600100084.232=⎪⎪⎭⎫⎝⎛=w Sow l L E h 得 s m L S /0012.0360044.184.21000006.0332min =⨯⎪⎭⎫⎝⎛⨯= 据此可作出与气体流量无关的垂直液相负荷下限线3(4)液相负荷上限线以s 5=θ作为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的下限由 5==ST f L H A θ得 s m H A L Tf S /0381.0550.0381.03max ,=⨯==θ据此可作出与气体流量无关的垂直液相负荷上限线4 (5)液泛线令 ()w T d h H H +=ϕ由 ow w l l L l c p d L p d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βσ 联系,得 ()()σββϕϕh h h h h H d c ow ow T ++++=--+11 忽略S c S d S ow V h L h L h h 与与与将;;,σ的关系式带入上式,并整理,得 32'2''2'S S S L d L c b V a --=其中, ()⎪⎪⎭⎫⎝⎛=L Vc A a ρρ200'051.0 (nd A 2004π=)()()()323'20''360011084.2153.01⎪⎪⎭⎫⎝⎛+⨯==--+=-w w wT l E d h l c h H b ββϕϕ将有关数据带入,得00891.01.93981.175.07135005.04051.022'=⎪⎭⎫⎝⎛⎪⎭⎫ ⎝⎛⨯⨯⨯=πa ()()83.41042.044.1153.0197.005.0156.05.050.05.02''=⨯==⨯--+⨯=c b ()816.044.1360056.0100.11084.2323'=⎪⎭⎫⎝⎛+⨯⨯⨯=-d故 3222816.083.41197.000891.0S S S L L V --= 列表计算如下:由以上数据即可作出液泛线5根据以上各方程,可作出筛板塔的负荷性能图,见图5-10.0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246A13542V s /m 3/sLs/m 3/s图5-1 筛板塔的负荷性能图在负荷性能图上,作出操作点A ,连接OA ,既作出操作线,由图可看出,该筛板的操作上限为液泛控制,下限为漏液控制,由图查得s m V s m V S S /04.1,/20.43min ,3max ,==故操作弹性为038.404.120.4min,max ,==S S V V 所设计的筛板塔的主要结果汇总见表5-2表5-2 筛板塔设计结果结论乙醛氧化法生产醋酸工艺是最能适应市场的生产方法,尤其在山西、陕西、内蒙宁夏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