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全过程记录中的问题与建议

浅谈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全过程记录中的问题与建议

浅谈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全过程记录中的问题与建议
发表时间:2018-07-09T11:20:49.5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8期作者:黄山石
[导读] 笔者从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全过程记录推行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深圳市福田区卫生监督所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笔者从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全过程记录推行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执法记录仪对于规范执法过程意义重大,但执法人员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不愿用、不敢用、不会用的情形。

究其原因,一是认识不足、领悟不够,二是重实体轻程序、执法理念陈旧,三是用镜头去记录的习惯尚未养成,四是对全过程记录理解存在偏差。

建议通过提升认识准确定位、严格管理促进落实、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强化培训提升能力等,来综合推进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改革稳步推进。

关键词:卫生计生监督;全过程记录;问题;建议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的要求,深圳于2017年开始在全市推行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

所谓“执法全过程记录”,是指执法人员要配备专业执法记录仪,完整地记录执法人员从受领任务、到达现场、现场检查、文书制作、当事人签收、结束任务返回等一个完整的执法过程,这一过程也将即时被记录仪存储并上传至视频监控指挥平台。

本文旨在探讨在这一执法新模式在近一年的实际运用过程中的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从而使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改革的各项措施更好地稳步推进。

一、执法记录仪的作用及其使用现状
(一)使用执法记录仪的重要作用
1.收集固定证据。

执法记录仪以数字化的方式对执法、取证全程记录,在一些监控盲区、场面混乱复杂等情况中,对还原案件事实、固定证据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2.掌控现场,事后维权。

使用执法记录仪,卫生执法人员既能震慑现场人员,又能在遭遇起哄闹事、妨碍执法以及网络恶意炒作等状况时,依法证明自身“清白”。

3.促进规范化执法。

执法记录仪对卫生执法人员是否依法按程序、文明规范执法进行如实记录,可以促进卫生执法人员规范、文明、公正执法。

(二)当前执法记录仪的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1.不愿用。

当前部分卫生执法人员证据意识、规则意识薄弱,认为只要依法办事,就不会出问题。

就算出了问题,执法人员也是有理的一方,不怕歪风邪气;部分执法人员自认为经验丰富,完全可以处理好每起案件,觉得使用执法记录仪束缚手脚,影响案事件处置的效率。

2.不敢用。

执法记录仪在执法活动中是一把“双刃剑”,不仅记录相对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也记录卫生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对执法行为进行监督。

部分执法人员担心自己的不规范言行会被记录,因此对执法记录仪的使用有抵触情绪。

3.不会用。

对于执法记录仪的使用培训仅停留在认知层面,不同的辖区、不同单位甚至是不同科室在实际操作中各有一套,结合实战类型的操作培训较少,导致部分执法人员存在使用不规范、拍摄质量不高、证据力较弱等问题。

二、执法记录仪使用率偏低的原因剖析
(一)认识不足,领悟不够。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工作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公信力,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6年专门出台《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建立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的通知》。

这不仅是一项工作要求,更是凸显卫生执法人员的政治觉悟,严格按照党中央部署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从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一项政治任务。

(二)重实体轻程序,执法理念陈旧。

程序正当这一概念没有引起部分执法人员的足够重视,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依旧存在,执法办案理念尚未完成转变。

一旦面临行政相对人提起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很可能因为证据不充分而陷入被动局面;即便是行政相对人违法行为实际存在,也会因为行政机关的“违法”而导致败诉。

(三)用镜头去记录的习惯尚未养成。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自媒体无处不在,执法人员及被执法对象同处在镜头下。

少数卫生执法人员不习惯在镜头下执法,也不习惯用镜头去记录。

一方面,以往走过场、不进门的“到此一游”式执法不能得以延续;另一方面,现实使用的执法记录仪体积庞大、使用不便,使用记录仪要遵循的规定繁琐,影响了卫生执法人员使用执法记录仪的积极性。

(四)对全过程记录理解存在偏差。

部分执法人员认为全过程记录应当从始至终、不得中断,导致实践中执法记录仪记录了大量没用的镜头,不但占用设备内存,也影响事后对于关键内容的查找。

有的执法人员认为不分轻重缓急,日常监督、投诉举报、突发事件全部都要记录,导致执法效率低下而不愿使用执法记录仪。

三、如何促进执法记录仪的规范使用和管理
(一)提升认识,准确定位。

对全体卫生执法人员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提高大家对执法记录仪的认识,从正反两个方面的实际案例,让卫生执法人员意识到使用执法记录仪对于维护卫生执法人员正当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提高自我保护与证据保存意识,提高使用执法记录仪的积极性,让其成为出勤和执法办案必不可少的工具。

对于卫生执法人员排斥执法记录仪监督功能的现象,领导更要重视,通过常态化的思想教育,转变卫生执法人员执法观念,杜绝随意执法与不规范执法现象发生,自觉接受监督,维护卫生监督部门严格公正执法的正面形象。

(二)严格管理,促进落实。

2016年7月1 日,公安部出台《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后,十堰市局、分局均按要求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使用与管理实施细则,从制度层面为卫生执法人员依法使用执法记录仪提供了有力依据。

但是,好的制度不能仅飘在空中,只有不折不扣的实行才能落地生根。

各业务部门主官要高度重视,狠抓落实,督促卫生执法人员在执法办案的各个环节严格使用执
法记录仪,执法监督部门按规定严格考核,定期通报,在内外合力的努力下促进卫生执法人员养成自觉使用执法记录仪的良好习惯。

(三)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积极向先进单位学习,也是快速进步的一种良策。

以坪山区卫生监督所为例,作为广东省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全过程记录第一批试点单位,在执法记录仪的管理和使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建立一套较为规范的管理机制,以制度化的形式对执法记录仪的管理和使用进行了引导与规范,引导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使用。

经过近两年的辛苦探索和大胆尝试,许多单位也都建章立制,已经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和做法。

(四)强化培训,提升能力。

针对卫生执法人员对执法记录仪不会用、不愿用或是知之甚少的现象,各单位可集中开展使用技能培训工作。

在理论结合实际理念的引导下,通过“战训结合”、“点名操作”、“模拟现场”等方式,让卫生执法人员深刻了解执法记录仪构造,针对不同处警现场展开训练,让一线卫生执法人员掌握使用方法与拍摄技巧,提高视频证据质量,切实让执法记录仪成为卫生执法人员执法办案的“高科技搭档”,让其成为一线卫生执法人员在新的执法环境中的护身与执法利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