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教育教学的点滴感悟
【摘要】美国课堂教学方法多不胜数,而且在中小学都不同程度地被运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但总的来说有一定的规律,即都是教师围绕着学生的兴趣,根据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对他们的探究活动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采取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美国教育教学灵活性自由宽容尊重发挥潜能中美对比2010年6月笔者很有幸入选了国家汉办组织的赴美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2010年7月-2011年6月期间我在美国俄亥俄州的肯特市工作。
这段时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有机会切身体会了美国中小学教育。
一、教学中所遵循的基本理论
“美国课堂教学方法多不胜数,而且在中小学都不同程度地被运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但总的来说有一定的规律,即都是教师围绕着学生的兴趣,根据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对他们的探究活动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采取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
”(赵勇、王安琳、杨文中《美国中小学教师》第83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美国教师的这种行为,源于他们所遵循的基本理论:
“美国的课堂教学方法吸收了教育学和应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这些理论之所以能成为美国中小学教学的理
论基础,基于三个共识:①儿童是积极的学习者;②儿童是在对事件经历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思想的;③儿童的先前知识是他们获得新知识的基石,‘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和‘鼓励学生探究知识’都是建立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的。
”(赵勇、王安琳、杨文中《美国中小学教师》第88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二、教学方法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
美国的教育主要特点是培养创造性的人才。
在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所以学生习惯去寻求自己想要的答案。
老师从小就培养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能力,如到社会调查、到图书管查阅资料、上网、讨论等等。
方法多样性和灵活性。
例如:对于虫子的研究拓展到各个科目,可以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
教学是多样性的,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而改变。
据不同课程的需要,有单班教学、合班教学、分层教学、主题教学等等。
我们刚刚举的例子——关于虫子的教学就是主题教学。
三、美国的学习方式非常自由、宽松。
美国的班额小,每班都在15至23人之间,桌子都按小组摆放,课堂上学生比较自由,可以吃东西,也可以走动、可以趴在学生桌上课听课,也可以翘起二朗腿,只要是不影响别人就可以,这种轻松自由的环境使学生更容易投入学习。
正如马斯骆所说:满足了基本需要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目的。
同时,上课不喊起立,提问题举手即可,只要有学生提问题,老师是不会打继,强调自由的素质教育,教育环境充满人文关怀,课堂特别轻松。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
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研究和再发现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参与意识,提问是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可以辩论。
我听了不少科目的课,发现老师讲解的东西很少,更多的是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己完成,课堂上讲解的东西大多数是课外的补充材料。
到了高中,学生就必须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自己探索知识能力和与他人合作能力。
这里经常做的是project,老师们会根据学习内容,布置学生做projects,project的时间从几天到一个星期或一个月不等,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索。
我也曾经学习他们的做法给学生布置探索中国文化的project,先给各个小组分配任务,接着把他们带到图书馆上网,让他们自己在网络上探索,然后制作powerpoint 课件,最后在规定的时间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presentation.
四、宽容和尊重使学生发挥各自的潜能。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很少用批评的语言,他们认为,没有一个问题不可以提,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你的贡献。
学生答错了,不批评,从小就教会学生如何寻找正确的答案,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观点。
在教育教学中,美国老师们总是在采用不同的方式夸学生,他们鼓励学生:你经历了,你才知道自己行不行。
尊重体现在多方面,美国的教学大部分以分层学习为主,老师通过测试,让学生根据自已的实际成绩,自愿到让自己感觉舒服的一组进行学习。
老师发试卷时,试卷的分数朝下,从不说分数,也不向家长汇报分数,因此,学生
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具有保密性,学生有了尊严,就会努力取得自信,最后就会达到自我实现。
五、教师作为评估者:
对学生认知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进步情况进行评估,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根据学生的情况和需要实现因材施教,为此教师必须十分熟悉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发展规律。
在美国的很多学校考核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老师的做法都不样,很随意。
一般的方式有:作业分、课堂表现分、完成课堂任务情况分、考试分、课题分等等,有些老师用18分制(a+,a,a-,b+,b、、、),有些用百分制,但是不管怎么打分,当分数送到学校的成绩管理系统后,都被算成平均分,这个平均分就是学生的家庭报告单上的分数(叫final),这样看来考试分数和其他分数占得比例是一样的,学生的考试压力就很小了。
考试压力小带来了宽松的学习环境。
通过中美课堂教学的对比,我觉得并不是美国的课堂一切都好,也不是我们的课堂什么都不好,只是想通过这样的对比,想想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应该保留我们的什么,这是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思考的大问题。
美国教育是以创造性的教学为主,培养创造性人才。
中国的传统文化教学强调服从,不太重视个人探索,而美国教育重视课堂的参与和探索精神。
但美国的教育过于自由,导致个别学生的学习能力低下。
两国的教学方法要是能互补定能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