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与养生

体育与养生

体育与养生10级计科1班+1050310018+张娜一、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学习体育与养生课程后的心得和体会。

学习体育与养生一个学期了,老师主要配合《黄帝内经》等养生理论学习了春夏秋冬的养生之道。

在此之前曾接触过养生,因为自己身体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并深受体寒之扰,一到冬天就会全身冰凉,所以需要借助传统中医的养生方法调养身体。

区别竞技体育要求“更高”,“更快”,“更强”,养生课要求保持一种心平气和的状态,不急不躁地完成每个动作。

如果心态稍有变化就会影响到手脚动作而影响整体的和谐圆通。

正是养生这种特性,使得在使身体更加健康的同时还陶冶着心性,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坚持这种养生方法的老人在晚年不仅身体强健而且精神矍铄。

其实,养生不仅仅教给我让身体健康的方法,还传达了人生的态度。

养生是依据天地的变化,日月的升降,星辰的位臵,以顺从阴阳的消长,适应四时的变迁。

也就是说人要顺应天地万物的规律,不可逆行。

春天是推陈出新的时节,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这时就不应改像冬天那样将自己“藏起来”,而应该早起锻炼保持生机,否则无法提供给夏天足够的生气。

当我们竭力在莫大的社会中寻求自己的位臵时,也只有顺规律而行之才能事半功倍。

古往今来,没有人能够在逆规律而行后取得成功,凡成就大事者,必有洞察规律的慧心,无论是社会发展规律,还是人事变迁规律,都了然于心并以之为指导和借鉴,从而造就成功。

养生讲究阴阳调和,使阳气和阴气平衡。

阳气不足,生命机能亦暗弱不足,无法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然而阳气过盛时也会阴气口舌干燥,身体发高热等病症。

因此适度是养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不及这个度,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但一旦超过就会过犹不及。

适度这个原则也贯穿整个人生始终,适度的工作让激情不灭,适度的休息让精力充沛,适度的体贴让人心里温暖,适度的距离让惊喜不断。

只有把握好度,才能达到平衡而使人生运转通畅。

从养生中学到许多,正是因为自己从中受益匪浅,所以一直在向周围的同学推荐这门课程,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去了解养生并去实践,体会养生带来的美妙感受。

二、结合自身的特点阐述春夏秋冬养生之道的特点。

1、春季养生之道:《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四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木,坏其真矣。

”鉴于此,四季养生首先要明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然后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四者入手养生。

例如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季养生必须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

春季精神养生重在静心养神,养肝健脾气以调神,学会情绪调节,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

在起居养生方面,从了解天气变化入手,合理安排好每日的工作和休息,保持稳定情绪,还要注意个人卫生、衣着打扮、护肤美发、房事养生。

休闲养生方面,听音乐、跳舞、读书、书法、绘画、养鸟、养观赏鱼、养花、春游、下棋、放风筝、钓鱼等都是很好的方式。

运动养生以散步、慢跑、保健操、气功、太极拳、打门球等为宜。

饮食养生春季宜多吃蔬菜,忌多吃肥猪肉,吃鸡蛋、豆制品、香肠、火腿、鱼等也有禁忌。

如吃豆制品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有益的,但因豆制品中含嘌呤较多,所以,痛风、血尿酸浓度增高患者应慎食。

在服四环素类药物时,不宜吃豆制品,以免药物与豆腐中的钙、镁等生成金属络合物,影响药物吸收,降低疗效。

2、夏季养生之道:根据中医理论,夏季属火,而夏季的一个特殊阶段称之为“长夏”,又单属土。

夏季养生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虽然气温较高,但仍要顾护人体的阳气。

亦即常说的“春夏养阳”。

阳气是人的动力,随季节和日月的交替变化而产生一定的波动,夏季阳气旺盛且常浮跃于外,反易被外邪折伤,如大汗则亡阳。

换言之,在炎热的夏季,一般不宜进行大量运动,运动之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

2、立夏之后,北半球阳光照射充足,日照时间延长,加之气温升高,人的睡眠会减少。

有睡眠障碍的人则更易加重,辗转难眠,或夜卧不安。

中医讲夏季宜“早卧早起”,顺应节气。

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适当的午休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调整。

夏季早起进行适度的晨练,是最佳的安排。

3、当进入盛夏时节,气温高且湿度大,给人以闷热难耐的感觉,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长夏。

长夏在五行中属土,与中医五脏之脾脏相应,而脾最恶湿喜燥,所以长夏多患脾胃病,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脾胃虚弱的人,应及时调理好饮食,营养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负担,可以少食多餐。

夏季动辄出汗,使人口渴,但要注意不可在饭前大量饮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饮,反之,极易损伤脾胃,导致慢性脾胃疾病。

4、夏季瓜果丰富,可以多吃一些,但应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体质,以免造成损伤。

如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猕猴桃、柚子等凉性水果;内火大、痰湿盛者,少吃桂圆、荔枝等;过敏体质,慎吃芒果、菠萝等。

又常言:“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抬死人”,李子多吃使人生痰、助湿,甚至令人发虚热、头昏”;尿路结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泻的人,少吃香蕉;苹果、桃、葡萄、哈密瓜、桑椹、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故糖尿病人慎食。

3、秋季养生之道:秋三月,从立秋开始,到立冬之前为止,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六个节气。

秋季,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秋季,气温开始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

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舌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

秋季养生贵在养阴防燥。

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这一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秋季饮食调养应遵循“养阴防燥”的原则,饮食宜养阴,滋润多汁,具体方案如下:秋气内应肺。

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体真气之源,肺气的盛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

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饮食应注意养肺。

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燕窝、梨、芝麻、藕、菠菜、鳖肉、乌骨鸡、猪肺、豆浆、饴糖、鸭蛋、蜂蜜、龟肉、橄榄。

秋季,肺的功能偏旺,而辛味食品吃的过多,会使肺气更加旺盛,进而还会伤及肝气,所以秋天饮食要少食辛味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辣椒等。

在此基础上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番茄、荸荠等。

秋天的气候变化较大,早秋热湿,中秋前后燥,晚秋又以凉、寒为主,所以人们在起居上应提高警惕,注意养生。

秋天,天高风劲,使肺气收敛,因此睡眠应做到“早睡早起”,睡眠时头向西卧为好。

深秋时节气候较寒冷,不宜终日闭户或夜间蒙头大睡,要养成勤开窗通风,夜间露头而睡的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呼吸疾患。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

此时机体活动随气候变化而处“收”的状态,阴精阳气也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所以秋季运动项目不宜过猛。

4、冬季养生之道:冬三月,从立冬至立春前,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六个节气,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

冬季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容易导致人体气血运行不畅,而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

特别是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不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剧上升。

所以冬季养生要注意防寒。

冬季,人体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水湿不易从体表外泄,而经肾、膀胱的气化,少部分变为津液散布周身,大部分化为水,下注膀胱成为尿液,无形中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易导致肾炎、遗尿、尿失禁、水肿等疾病。

因此冬季养生要注意肾的养护。

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

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而保证肾气旺的关键就是防止严寒气候的侵袭。

寒气内应肾。

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

冬季,人体阳气内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

此时,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

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

狗肉、羊肉、鹅肉、鸭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

三、日常生活自然社会环境方面论述养生应注意的问题。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平衡的膳食,由多种食物组成,这样才能满足人体各种需要,促进身体的健康。

同时,保持我国膳食的良好传统,以谷类食物为主,并且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等。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身体非常有益。

薯类也是传统主食,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膳食纤维,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应鼓励多吃。

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奶类除富含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D外,含钙量较高,利用率也高。

我国居民膳食中钙含量不足,奶类是很好的补充。

豆类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以及B族维生素,应提倡多吃。

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肥肉和荤油为高热能食物,摄入过多往往会引起肥胖,而且是引起某些慢性病的因素,应当少吃。

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进食时与体力活动是控制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

食物提供能量,体力活动消耗能量,如果两者不平衡,会引致肥胖或消瘦,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吃清淡沙盐的膳食饮食不要太咸、太油腻,也不要吃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食品。

食盐吃得过多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应从小养成吃少盐膳食的习惯。

如饮酒应适量高度酒含热量高,不含其它营养素。

无节制地饮酒会减低食欲,时间长了会导致营养不良、酒精性肝硬化,还会增加高血压、中风的危险,并可导致事故和暴力行为,对个人健康和社会都有害。

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选购外观好,没有泥污、杂质,没有变色、变味并符合食物卫生标准的食物,可以防止病从口入。

进餐时也要注意卫生,包括进餐环境、餐具和共餐者的健康状况等,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

四、谈谈你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局部调养和静态养生应注意的问题。

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将古老的传统养生思想和健身方法同现代科学理论有机地结合,内容涉及面广,观点新颖独特。

根据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理论、观点,日常生活与养生,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养生,自然灾害、意外事件的预防与自救,身体静态养生与局部调养和意、气、形的调节,以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处方的制定、饮食调养等内容。

图文并茂,内容通俗易懂、方法简单易学、锻炼效果明显,不受性别、年龄、场地、器材、时间、职业等限制,全方位为广大的养生爱好者提供健身指导,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