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省黄冈教育网2014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C)

湖北省黄冈教育网2014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C)

黄冈2014年中考模拟试题化学C 卷(试卷总分: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O-16 S-32 Cu-64第I 卷(选择题,共1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的序号填在第I 卷答题卡中,每小题1分,共12分) 1.在物质的运动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 .粮食发酵B .切割玻璃C .湿衣晒干D .粉碎废纸 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地方最多的是:A .点燃酒精灯B .倾倒液体C .称量固体D .加热液体3.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 B .干冰——制冷剂——升华吸热 C .氮气——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 .稀有气体——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4.意大利科学家最近合成了一种新型氧分子,其化学式为O 4。

对其说法正确的是:A .O 4是一种化合物B .O 4是由O 2组成的混合物C .O 4是一种单质D .一个O 4分子是由两个O 2分子构成的5.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B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它们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H + C .20 mL 酒精和20 mL 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40 mL ,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D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6.2013年1月首个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正式出台,右图为汞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0B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C .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D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80个电子 7.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B .图书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 .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 .洒在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 8.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 2的CO 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

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

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节顺序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丁B .甲→丙→乙→丁C .乙→甲→丙→甲→丁D .乙→甲→丙→乙→丁9.将某温度下的饱和石灰水:①加入少量生石灰后恢复的原来温度;②降低温度。

这两种情况下,前后均保持不变的是: A .溶液的质量 B .Ca (OH )2的溶解度 C .溶液中含氢氧化钙的质量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下列各组离子在pH =10的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Fe 2+、Ca 2+、CO 32-B .Na +、SO 42-、C1-C .Ba 2+、H +、C1-D .Ag +、NH 4+、NO 3- 11.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2.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质量分数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可能是单质B .若消耗3 g 的乙,则生成17 g 的丙C .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 .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来源:]第II 卷(非选择题,共38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1分)13.(5分)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1)可用于制造霓虹灯的气体是 ; (2)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 (3)农业上可用于消毒杀菌的碱 ;(4)制作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 (5)可用于除去衣服上油污的有机物是 。

14.(6分)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

(1)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以防止结石病的发生。

70%42%40%10%反应后反应前甲 乙 丙 丁甲 乙 丙 丁 14%10%(2)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其原因是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过氧基”(—O —O —)。

据此推测,下列物质中,可用作杀菌消毒剂的是 (填序号)。

(3)生活中,打开汽水瓶盖或给水加热一会儿后,都会有气泡冒出。

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 的减小而减小。

(4)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的主要原理是: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CO 2生成NH 4HCO 3溶液,然后加入食盐细粒充分搅拌,两者发生复分解反应。

由于生成的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便呈晶体析出;将析出的碳酸氢钠加热得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请写出上述三个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 ;② 。

(5)合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是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也很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答一条即可)。

15.(5分)铁及铁的合金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

(1)生活中常使用铁锅炒菜,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性。

(2)向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废液中加入某种金属,可回收硫酸亚铁和铜。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以硫铁矿【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亚铁(FeS 2)】为原料可生产硫酸,炉渣回收可炼铁。

其主要流程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①上述流程出现的物质中,硫元素显+6价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

②炉渣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将硫铁矿和空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FeS 2 + 2Fe 2O 3 + 8SO 216.(5分)右下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 (1)溶液X 是 (填“酸”、“碱”、“盐”),试剂A 的名称是 。

[](2)若X 是稀硫酸,B 是氧化物,则B 的化学式为。

(3)若X 是稀盐酸,C 是盐,则C 的名称是 。

(4)若X 是稀硫酸,D 是碱,则X 与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 17.(5分)在电缆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含铜废料。

据报道,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与稀硫酸反应转化为硫酸铜。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 + 2H 2SO 4 + O 2 2CuSO 4 + 2H 2O ,取49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通入足量的空气,加入一定量的铜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其他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则反应后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四、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18.(5分)请观察下列装置并回答相关问题.(1)其中仪器c的名称是。

(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若用D 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4)F 装置从a、b 中某一个接口进气,可以代替D、E 装置收集气体,并且可以减少气体向空气中的逸出.现用B、F装置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连接B 装置的应是口(选填“a”或“b”)。

19.(6分)蕲春实验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第一组同学在向A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A中溶液仍然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除外,用化学式表示);第二组同学做完A实验后溶液呈无色,用微观理论解释A中溶液变为无色的反应的实质是。

(2)第三组同学做B实验用于确认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实验前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

B实验全过程的操作及现象是:(3)请写出气球缩小至原来状态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结束后,小军将以上同学做的A、B两个实验的废液均倒入同一个大烧杯中,观察到混合后的废液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大烧杯的废液中含有哪些溶质?(酚酞除外)[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实验验证]取一定量的废液,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如图2为同学们根据部分实验现象绘制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只有沉淀产生,溶液仍然为红色,则废液中的溶质为;如果观察到有沉淀产生,溶液仍由红色变为无色,则废液中的溶质为。

答案13.(1)He(或Ne、Ar等)(2)CO (3)Ca(OH)2(4)NaHCO3(5)C2H5OH 14.(1)加热煮沸(2)④(3)压强(4)①NH3+H2O+CO2=NH4HCO3②NH4HCO3+NaCl=NH4Cl+NaHCO3↓③2NaHCO3Na2CO3+H2O+CO2↑(填三个中的任意两个都算对)(5)回收废旧塑料(其它合理答案也可)15.(1)导热(2)Fe+CuSO4=FeSO4+Cu (3)SO3、H2SO4Fe2O3+3CO2Fe+3CO2 11O216.(1)酸紫色石蕊溶液(2)Fe2O3(3)碳酸亚铁(4)Cu(OH)2+H2SO4=CuSO4+2H2O17.15.1%18.(1)长颈漏斗(2)CaCO3+2HCl=CaCl2+H2O+CO2↑(3)2KMnO4K2MnO4+MnO2+O2↑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收集满(4)a19.(1)NaOH、NaCl 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与稀盐酸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了水分子(2)打开K1,关闭K2打开K2,关闭K1(3)Na2CO3+2HCl=2NaCl+H2O+CO2↑(4)NaOH、Na2CO3、NaCl NaOH、Na2CO3、NaC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