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明确教学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新课:第一板块:小说知识我来说!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有关的小说知识并积极发言学生活动:回顾有关的小说知识并积极发言第二板块:中考小说考什么?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明确中考小说考查要点:一、知识点:1.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
2.人物的塑造:①依托于情节;②正面描写;③侧面烘托;④细节描写。
3.环境描写: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二、能力点:1、整体感知小说内容,把握小说的情节脉络。
2、把握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能品味、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
3、分析环境描写在塑造人物、烘托主题方面的作用。
4、体会、理解小说所要表现的主题。
5、理解并表述重要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并对优美语句进行赏析。
6、能根据小说内容进行合理联想和想象。
(如续写、补出人物的话语或心理活动、说说言外之意等)7、小说的写作特色分析,特别是文体特色分析学生活动:了解中考小说考查要点第三板块:小说阅读我注意: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明确阅读要领。
1、把握人物形象要从刻画人物的方法入手。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对比描写;环境烘托等等。
2、概括情节,概括要完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注意:情节总是为人物和主题服务的,情节的发展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推动。
3环境描写也是为人物和主题服务的。
作用有:再现自然风光;交代背景;营造气氛烘托人物情感和思想等。
4、主题是小说的灵魂,要从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中深入理解。
特别要注意小说的标题和结尾。
第四板块:中考实例我研究:火柴天堂(16分)那天,妈妈看到我在玩游戏,站了好久,轻轻地说:“东东,游戏……还是少玩点吧。
”妈妈是在家上班的自由职业者,对我一向还是很理解,可能与她时尚的职业有关吧。
为了躲妈妈,我开始转战网吧。
其实玩久了也有些厌倦,但是还是不愿下线,哪怕只待在安全区看热闹也觉得踏实。
那天,一行字跳入眼帘:“火柴天堂:出售传奇最可爱女孩一名,愿意收徒的密谈!”多么独特的拜师启事!我点了她的名字,就这样,火柴天堂成了我的徒弟。
我急于提升等级,基本没带过她练过级。
小火柴并不介意:“玩嘛,我不会为此花费太多精力的。
”她躲在安全的地方,一边打小怪物练级,一边和我聊天。
她说游戏是为人服务,而我投入的本末倒置了。
我何尝不知呢?只是迷恋已久……两周后,她只练到15级。
然而那天我与一个40级武士PK,她却挺身而出,结果死了N 次。
我,也屡战屡败。
一周后,她买了个42级道士号,我问:“不是说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吗?”“我是不愿看到你被欺负。
”“你的号有没有密码保护啊?要是被黑了怎办?”“啊?”她半天才回道“看造化吧!”从此,有人来犯,我们就下线换号,由我用“清风道士”出战。
然而我发现,传奇与生活不同,纵然我杀死对方N次,他还是可以用脏话骂我。
我突然有些厌恶这种生活。
又一晚,她呆站在安全区,半天才说:“清风道士的号果然被黑了。
”我的心猛地就痛了。
我明白那是她为我买的号,是她要给我的保护。
可我不能表现的伤心,我劝她:“你说过的,游戏而已。
”“可我真的不想你被欺负。
”“是我技不如人,没关系的。
游戏里败了就败了,生活中技不如人那才糟糕呢。
”没想到,我居然用她的论调来安慰她。
但,说着说着,想到日渐荒芜的学业,一种从未有过的彻悟穿过我心。
最后,我们相约退出传奇,但是我还想用QQ视频看看她。
“不,不要!你会吃惊的。
”“不会,你是我徒弟吗!不管你怎么样,我都不会吃惊的。
”然而如火柴所说,接通视频,我还是吃惊了:妈妈!妈妈打过来一个笑脸:“生气了?东东,妈妈只是想更加了解你,只是想让你明白:事情,要分轻重缓急。
妈妈有没有自作聪明?”妈妈说,知道我为什么叫“火柴天堂”吗?有首《火柴天堂》里唱“妈妈牵着我的手回家”,妈妈想牵着东东的手,回家……眼泪不争气的流了出来,但我还是笑着打出:“得了,还牵我回家呢,你不就是个小火柴吗?还要我保护呢!”“嗯。
”妈妈说,“那么,师父,小火柴等你回家!”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
(3分)2.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3.选用文中的词语,梳理“我”对网络游戏的态度变化过程:()→()→()→()(每格2字)(4分)4.关于“小火柴”的真实身份,小说在前半部分有多处伏笔,请找出一处简要分析。
(4分)伏笔:简析:5.学习这篇文章后,你有何启发,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
课堂练习:(一)大年初一没下雪加班加到腊月二十九,只好订了一张年三十晚上返杭州的火车票。
年三十傍晚,广州火车站的广场突然安静了下来。
满满的纸屑、塑料瓶、水果皮、白色的泡沫饭盒……几个清扫工没精打采地挥舞着扫把。
车厢里没人,我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看着书,不久就开车了。
不知到了哪个小站,上来一个农民模样的人,牵着一个小女孩,手拿车票仔细对看座号,辨认清楚了,他们才坐下。
整个车厢其实没几个人,你想坐哪都行。
一看就知,他们是不常坐车的。
那个男人四五十岁的样子,很像个农民,灰黄的脸,很深的皱纹,只是他的手不是又粗又大,他有一双纤细的手。
那个女孩的脸也是灰黄的,土头土脸的样子,谈不上好看,只是那双黑眼睛就像灰烬里的火星,一闪一闪的。
他们坐在我对面。
男人坐下去时,半哈着腰,发出一声短促的笑声,好像说:“打搅了!”这一路肯定无聊透了,你别想着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同伴在火车上玩牌了,我继续看我的报纸。
晚上,餐车送了一次面条,黏糊糊的,看着都没胃口。
我拿出上车前买的江南酱鸭,还有一包面包,要了一瓶啤酒,准备凑合着吃一顿年夜饭。
我请对面的一起吃,男人忙摆着手说:“不吃,不吃。
”我看见那个女孩看着面包,咽了一下口水。
我递过去一块面包,又撕了一只鸭翅,笑着说:“吃吧,都过年了,客气啥!”我又拿出花生米、凤爪几样下酒菜,索性大家喝个痛快。
我边吃边问:“你们回家过年?”“嗯……不,小孩子没坐过火车,带她坐火车。
”“哦。
”我嘴里应着,心里想中国还有这么浪漫的农民。
没怎么说话,饭很快吃完了,酒也喝光了。
男人收拾桌上碎骨。
小女孩突然问我:“叔叔,你看见过雪吗?”“见过,白的,有的人说像糖,有的人说像盐……”“您给我说说吧,说说吧。
”话说着。
我想去洗手间。
路过洗手间旁的过道,我看见那个男人抱着头,蹲在地上。
哭泣。
我听到压抑的哭泣声。
在男人断断续续的哭泣中,我听到那女孩的故事。
她的母亲在她4岁时去世了,9岁时她得了白血病,到今天已经拖了4年,医生说今年可能是她的最后一个春节了。
爸爸问她想要啥,她说只想看看雪。
生长在广东偏僻的山区,她从来没见过雪。
她生病前读的最后一篇课文是《济南的冬天》,在她脑海中不断地想象着真正的冬天的模样。
她想翻过家乡的这座大山,看看北方下雪是什么模样。
这个一贫如洗的父亲在大年三十晚上和她一起坐火车准备看雪。
坐着这趟车去,坐着当晚回程的车回,再没有多余的钱去住旅店,在车上吃饭了。
临走前,他收听了天气预报,说杭州今夜又一场大雪。
我无法想象在这样一张灰黄的脸庞下有这样一颗细腻的心。
我走到座位旁,给小女孩耐心地讲起下雪时的种种趣事。
到站了,杭州很冷,风很大,却没有雪。
我拿了300块钱给他,他死活不要。
我留了一堆食品给他们。
他们送我上了杭州回新安江的中巴,在车旁拼命摇着手。
在回乡的时候,最怕碰上风雪天,而我希望今天赶快下雪,下得越大越好。
一天无雪。
一夜无雪。
初三晚上,一家人坐在火炉旁吃火锅。
我突然说了声:“下雪了。
”家人愣了一下:“你怎么知道,是下雪了吗?”我没做声,径直走向窗边,拉开窗帘——雪像细小的雨丝一样轻轻地落下,细细的、轻微的,像很薄的玻璃破碎时发出极小的声音……渐渐地,变成大片大片地雪花,顷刻间给大地掩了一层被子,被子下熟睡着一个个善良而又苦难的灵魂,那些雪花轻手轻脚的样子,就像怕惊醒这人世间的一切……文章标题“大年初一没下雪”有什么含义?2、文中插入了一段“男人哭诉”的情节,这段插叙有什么作用?3、“我”对父女俩的情感有什么变化?4、如果结尾改为“下车时,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和本文的结尾比较,哪一个好些?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思考并完成文后练习题小葱青青白的雪,青的葱,红红的是她的小手。
她总是那么静静地站着。
低着头,眼睛朝下看。
扎两条小辫子,穿一身红底蓝花的棉袄、棉裤。
一双黑布棉鞋羞涩地卧在白雪中。
脸蛋儿红红的,那双小手也是红的。
看不到那双眼。
那眼睛一定很美、很清澈……白白的雪轻轻地盖在小街和屋顶上,只有那小葱是青青的。
说不清什么时候起,这小集市里有了她。
她的小葱总是那么嫩,那么青,像她自己一样。
她从不吆喝,从不抬价。
换了别人,这样的葱,一定会扯开嗓子吆喝出:“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等诱人的词句。
她极少说话,说,也是轻声细语的几个字,“要多少”、“几斤几两”、“几角几分”。
只有在说话的时候,她才偶而看对方一眼。
啊,这眼睛真美!它不光清澈,还蕴含一丝忧伤,但忧伤中分明显露出善良和期望。
小镇上的人都吃她的小葱。
没有人跟她讨价还价,连老太太都如此。
姑娘太小,那双手太小。
她是集市上的小妹妹,大家都爱护她。
菜主们常对镇上人说,的葱不如小妹妹的,买她的吧。
镇上哪恁好的葱?没有人一下子买好多。
大家都知道,她的小葱天天都有,一年四季不断,价格也好。
啊,天真冷。
她把两只小手放在嘴边,用热气一哈。
然后,给一位大姐姐称葱,帮大姐姐放在篮子里。
她依然不说话,朝下看。
地上的雪真白,只是没有太阳,要不,它会耀眼的。
“小妹妹,给钱。
”大姐姐把钱递给她。
她轻轻地摇摇头。
“为啥?”大姐姐一怔。
“大姐姐,俺……”她抬起来,目光在大姐姐的脸上扫视了一下,迅速地落在左胸那枚“吉阳镇中学”的校徽上,声音有些激动,也带有几多憧憬,“俺娘说,等过两年,弟弟初中毕业了,就让俺继续上学。
”“……”“大姐姐,俺不要钱,俺知道你是老师,常来买葱,俺想求你帮俺看看本子,这是俺看弟弟的书做的作业。
”说着,她迅速从菜篓底下拿出两个用塑料布包着的本子,递给老师。
女教师接过本子,一下惊呆了。
本子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初中作业。
她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小妹妹,多大啦?你是哪村的?”“俺今年15岁啦。
住在杏树湾,俺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弟弟正上初中呢!”“爹娘呢?”“爹病了。
两年前,爹从城里卖菜回来,跌到沟里,腿断了。
娘在家里侍候爹,还管园子。
爹好的时候,俺也上学哩!”女教师嘴唇动了几下,想说什么,但没有说出来,只是眼圈发红,发潮。
她一下子将小妹妹搂在怀里,紧紧地握住那两只小手。
冰凉的小手。
她想把它们暖热,永远地热下去。
“好妹妹,你到我班里来上学吧!”“不,俺不上,俺还要卖菜呢。
俺上了,弟弟就上不成了。
俺娘说……”太阳出来了。
那雪更白,那葱更青。
两年后,小妹妹考上了县师范。
临走时,她给女教师送去一篮子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