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手综合征》课件
之前,不要做伸肘负重的练习,任何能引起疼痛的活动和体位均 应避免。 • 被动运动 在患者仰卧位、上举上肢(以利于静脉回流)的情况 下,进行肩关节、手和手指及前臂的被动运动。
《肩手综合征》
• 6、口服药物止痛:常用药物有皮质类固醇激素、二甲硫氧化物、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三环抗抑郁药等。
《肩手综合征》
• 7、物理治疗:冷热水浴、旋涡浴、蜡疗、按摩、经皮神经电刺 激、超声、生物反馈、针灸等均可用于治疗。
《肩手综合征》
手发挥功能的13种基本形式
• 悬垂(suspension) • 托举(hold) • 触摸(touch) • 推压(push and press) • 击打(tap) • 动态操作
《肩手综合征》
很快出现明显的运动障碍。关节活动度受限,主要为手被动旋后受 限;腕背伸受限,当被动增加背伸活动度及做手负重活动时,可 出现疼痛;掌指关节屈曲受限,看不见骨性隆凸;手指外展严重 受阻;近端指间关节强直肿大,不能完全伸直,若被动屈曲,则 出现疼痛;远端指间关节伸直位不能或只能微屈,若被动屈曲, 则出现疼痛。
(manipulation)
• 球形掌握(ball gra源自p)• 球形指尖握(ball pinch) • 柱状抓握(cylindroids
grasp)
• 勾拉(hook and pull)
• 二指尖捏(tip pinch) • 多指尖捏(multiple-tip
pinch)
• 侧捏(lateral pinch)
《肩手综合征》
• 2、向心性缠绕压迫手指法:用直径约1—2mm的线从手指远端向 近端快速、有力地缠绕每一个手指至指根部。每个手指都缠绕后, 最后缠手掌,缠到腕关节为止,再从远端一一解开绳子,每天反复进 行。
《肩手综合征》
3、冷水温水交替浸泡法:冷水温度约10℃,温水温度约40℃,分别在 冷水和温水中各浸泡10min,水面应超过腕关节,以上方法重复3— 4次,每天可做2—3次;
《肩手综合征》
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治疗, 3个月内是最佳治疗时期,一旦进入 后期,将很难改变手的挛缩及功能丧 失,将很难治疗。
《肩手综合征》
预防
良肢位的摆放 卧位:仰卧位时,患侧上肢外展、外旋,避免上 肢受压;患侧卧位时,患侧上肢前伸,掌心向上, 腕关节轻度背伸;健侧卧位时,胸前放个软枕, 患侧上肢放在上面。 注意垫起手腕部,保持腕关节背伸。
《肩手综合征》
手的功能
• 悬垂(suspension) • 托举(hold)
《肩手综合征》
手的功能
• 触摸(touch)
• 推压(push and press)
《肩手综合征》
手的功能
• 击打(tap)
• 球形掌握(ball grasp)
• 球形指尖握 (ball pinch)
《肩手综合征》
手的功能
• 侧捏(lateral pinch)
《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
• 从卧位到坐位:要注意保持患手腕关节背伸 在辅助下坐起。
《肩手综合征》
坐位:坐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时,保持患侧上 肢置于前面的桌子上,可以是小餐桌或轮椅桌, 健手可辅助患手处于中立位,或使用夹板使腕 关节处于背伸位。也可在臂下放置个软枕,使 上肢更舒适,并防止腕关节屈曲。绝不能让患 侧上肢悬垂于轮椅外。
• 动态操作(manipulation)
《肩手综合征》
手的功能
• 柱状抓握(cylindroids grasp)
《肩手综合征》
手的功能
• 勾拉(hook and pull)
《肩手综合征》
手的功能
• 二指尖捏(tip pinch)
• 多指尖捏(multipletip pinch)
《肩手综合征》
手的功能
《肩手综合征》
第2期(后期):疼痛加重,直至不能忍受 任何对手和手指的压力。X射线检查可见骨 质疏松的变化。在背侧腕骨及掌骨连接区 的中部,出现明显坚硬的隆凸。
《肩手综合征》
• 第3期(末期或后遗症期):未治疗的手虽水肿和疼痛可能完全 消失,但手变成固定的典型畸形,手掌变平,鱼际萎缩。但关节 活动性则永久丧失。
《肩手综合征》
4、冰水浸泡法:冰与水按2∶1混合,同健手(或 医生的手)共同浸入混合水中,并使整个手掌浸 在水中,时间以健手能耐受为度,反复3—5次, 每天做2—3次,两次浸泡之间有短暂的间隔。 此法在早期非常有效;
《肩手综合征》
• 5、运动法 • 主动活动 治疗中应尽量让患者做主动运动。在疼痛和水肿消除
《肩手综合征》
• 避免过度牵拉:在训练患肢前,先做健肢的关节活动,以了解患 者正常的关节活动范围。在患肢进行负重练习时,尤其应注意防 止腕关节过度背伸。
《肩手综合征》
康复治疗
1、肩-手综合征的早期治疗主要是消除水肿, 应经常保持各手指伸展,使掌指关节伸展,防 止腕关节掌屈,适当抬高患肢并取腕关节背伸 位,以利静脉及淋巴回流; 无论床上还是在坐 位维持腕关节背伸位,坐位时,把患手放在膝 上使掌指关节伸展。
2、对手关节过度牵拉 3、长时间患手输液诱发手浮肿; 4、颈交感神经受刺激,致使功能异常; 5、手部外伤(主要是跌伤或灼伤)。
《肩手综合征》
临床表现
通常分为3期 第1期(早期):患手骤然出现肿胀,以手背明 显,皮肤皱纹消失,肿胀处松软、膨隆,但通常 止于患手腕部。颜色变化,呈现粉红色或淡紫色。 下垂时更明显,肿胀的手触诊时有温热感。患手 指甲较健侧变白或无光泽。
肩手综合征 张浔
《肩手综合征》
3、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症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 是指脑血管病在恢复期出现患肩、手突然浮 肿,疼痛,并使手的运动机能受限制。 肩手综合征发病率约占偏瘫患者的12.5%74.1%,常在脑卒中后1-3个月发生。
《肩手综合征》
病因
1、脑卒中后患侧上肢长时间制动及处于不良 肢位。尤其是腕关节处于掌屈位而致静脉及 淋巴回流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