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程控制原理复习提纲

过程控制原理复习提纲


调节器进行状态转换后,输出值不发生跳动,即状态转换无冲 击。
-15 什么是调节器的正作用、反作用?在电路中是如何实现的? 正作用: 偏差=测量值-给定值 反作用 偏差=给定值-测量值,
2)运放输入端的切换开关实现的。
3-18 给出实用的PID数字表达式,数字仪表中常有哪些改进型PID算 法? PID运算算式:
调节阀的工作流量特性 在实际的工艺装置上,调节阀由于和其他阀门、设备、管
道等串联使用,阀门两端的压差随流量变化而变化,这时的流量特性称 为~。
4-8 什么叫气动调节阀的气开式与气关式?其选择原则是什么?
气开式:无压力信号时阀全闭,随压力信号增大,阀门逐渐开大的气 动调节阀。
气关式:无压力信号时阀全开,随压力信号增大,阀门逐渐关 小的气动调节阀。
六、系统阶跃响应的单项性能指标:
(1) 衰减比n、衰减率
(2)最大动态偏差A和超调量
(3)残余偏差C(4)调节时间Ts和振荡频率w
系统阶跃响应的综合性能指标:
(1) 偏差积分IE (2)绝对偏差积分IAE (3)
平方偏差积分ISE (4)时间与绝对偏差乘
积积分ITAE
第一章课后题; 1-1 过程控制哪些特点? 见第1页二题。
比例度P的物理意义:使控制器的输出变化满量程时(就是控制阀从全 关到全开或相反),相应的输入测量值变化占仪表输入量程的百分比。 P=1/Kp ,P越小,Kp越大,控制能力越强。 比例控制的优点;控制及时、反应灵敏、偏差越大、控制力度越大、但 控制结果存在余差。
DDZ-Ⅲ型仪表的特点 (1) 现场传输信号为DC 4~20mA,控制室联络信号为DC 1~5 V, 信号电流与电压的转换电阻为250欧。信号优点是电气零 点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从4mA开始,容易识别断电、断线 等故障。同样,因为最小电流不为零,为现场变送器实现 两线制创造了条件。现场变送器与控制室仪表仅用两根线 联系,DC 4~20mA既反映了信号又为现场总线提供了能 源,避免强电进入现场,有利于安全防爆。 (2) 广泛采用集成电路,仪表的电路简化、精度高、可靠性提 高、维修工作量较小。
组态概念:利用标准功能模块组成系统的工作,在数字控制系统中成 为“组态”。
生产商预先将控制中常用的运算控制功能编制成各种标准 功能程序模块,每个模块相当于单元组合式仪表中的一块仪表的功能。 用户根据控制需要,将程序模块用指令连接起来,就完成了编程。
课后题
3-1 什么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有哪些? 控制规律;: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偏差信号之间的关系。 基本控制规律:位式控制(断续控制)、比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比 例微分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即P 、PI 、PD、 PID调节。
气开、气关的选择原则:从工艺生产安全考虑,一旦控制系统发生故 障、信号中断时,调节阀的开关状态应能保证工艺设备和 操作人员的安全。
4-9如图所示,蒸汽加热器对物料进行加热。为保证控制系统发生故 障时,加热器的耐热材料不被烧坏,试确定蒸汽管道上调节阀的气开、
气关形式。气开式调节阀。
4-18 安全防爆控制系统指构成该系统的所有设备都应该是安全防爆的 设备吗?为什么?
位置式 和 增量式 公式 会写。 见P90页。
SPLC的数字控制算法 (2) 微分先行的PID算法(2)比例微分先行的PID控制算法 (3)带可变型设定值滤波器的PID算法 (4)采样PI算法 (5)批量PID算法
第四章 执行器及安全栅 气动调节阀由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阀)两部分组装构成。
薄膜式执行机构:有正作用和反作用两种方式。 (1) 正作用:当来自控制器或阀门定位器的信号压力增 大时,阀杆向下移动的叫正作用执行机构; (2) 反作用:当信号压力增大时,阀杆向上移动的叫反 作用执行机构;
椭圆齿轮流量计对介质的要求? 特别适合于高粘度流体的测量。同时 要求被测流体中不能有固体颗粒。否则很容易将齿轮卡住或引起严重磨 损。 电磁流量计对介质的要求: 常用于测量导电液体流量,被类或气体的流量。优点是不设有任 何节流器件,因此可以测量各种高粘度的导电液体,特别适合测量含有 纤维和固体颗粒的流体。精度达到0.5级。
第一章 绪论
一、过程中的有关参数:温度、压力、流量 、物位、成分、湿度、 ph值和物性。(终点记住前四个就好了)
二、过程控制系统相对于其他系统还具有以下特点: (1) 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 (2)控制方案丰富 (3) 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 种主要控制方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 控制仪表组成。
解答:
(1)
(2)框图如图:
(3)
5-10 以为输入、为输出列写图5-10串联双容液位过程的微分 方程组,并求出传递函数。
P133页5.3.2.3单容温度过程建模 到134页结束
被控过程建模(辨别)的任务: 一是确定模型的结构;二是确定模型 结构中的参数。
课后题:
5-3 建立被控过程数学模型的目的是什么?各有什么要求和局限性?
1)方法:机理法和测试法。
-9 对图5-40所示的液位过程,输入量为Q1,流出量为Q2、Q3,液 位h为被控参数,水箱截面为A,并设R2、R3为液阻。 (1) 写出液位过程的微分方程图;(2)画出液位过程框 图;(3)求出传递函数h(s)/Q1(S),并写出放大倍数K 和时间常数T的表达式。
调节阀的工作流量特性 在实际的工艺装置上,调节阀由于和其他阀门、设备、管
道等串联使用,阀门两端的压差随流量变化而变化,这时的流量特性称
为~。 调节器的气开式与气关式:
气开式:无压力信号时阀全闭,随压力信号增大,阀门逐渐开 大的气动调节阀。
气关式:无压力信号时阀全开,随压力信号增大,阀门逐渐关 小的气动调节阀。
答: 不一定,定义中包括危险现场仪表与非危险场所仪表的线路连 线之间设置了安全栅。
第5章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建立被控过程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 机理法和实验测试法。 机理法建模的步骤:
(1) 根据建模过程和模型使用目的做出合理假设 (2) 根据被控过程内在机理建立数学模型 (3) 简化 大题; P129页5.3.2.1单容过程建模
三、简单过程控制系统:由被控过程、过程检测控制仪表 (包括测量 元件、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两部分构成。
四、气动仪表标准信号:0.02~0.1MPa的气动信号。 电动仪表:电流4~20ma
五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简答,特点) 1, 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 (1) 定值控制系统 最常见的一种控制系统。在工控过程 中,大多数场合要求被控参数恒定或在设定值附近小 范围之内,以保持生产过程平稳进行。在定值控制系 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 因素就是扰动信号。 (2) 随动控制系统 随动系统就是使被控参数准确而及时地 跟随设定值的变化而变化。 (3) 程序控制系统 在程序控制系统中,被控参数的设定值 按预定的时间程序变化,被控参数自动跟随设定值。 即设定值按程序自动改变,系统按设定程序自动运 行,直到整个程序运行完为止。 2, 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 (1) 反馈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是按照被控参数与设定 值的偏差进行调节,达到减小或消除偏差的目的,偏 差值是系统调节的依据。它由被控参数的反馈通道过 程闭合回路,又称闭环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过程控制 结构形式。
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控制过程参数控制?答:在流程 工业中,常用一些物理量来表征生产过程是否正常。例如石化、 冶金、电力、轻工、建材、制药等生产过程中,这些物理量多半 是以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等参数表示,被控过程大多 数具有大惯性、大滞后等特点,因此~。
1—2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 答:通常是指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最重要
气开、气关的选择原则:从工艺生产安全考虑,一旦控制系统发生故 障、信号中断时,调节阀的开关状态应能保证工艺设备和 操作人员的安全。
课后题 4-4 什么叫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和工作流量特性?常用的调节阀理想 流量特性有哪些?
阀门的固有流量特性:在调节阀前后压差固定的情况下得出的流 量特性。
常用的三种固有流量特性: 1直线流量特性:指调节阀的相对流量与相对开度成直线关 系。 2等百分比(对数)流量特性:指调节阀的相对流量与相对 开度成对数关系。 3快开特性:在阀门开度较小时,流量变化迅速,随着开度 增大,流量很快达到最大值。
(3) 整套仪表可构成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
调节器的正、反作用? 正作用: 偏差=测量值-给定值 反作用 偏差=给定值-测量值
P83页 输出电路VO的计算 重点题。
PID运算算式: 位置式 和 增量式 公式 会写。 见P90页。
SPLC的数字控制算法 (1) 微分先行的PID算法(2)比例微分先行的PID控制算法 (3)带可变型设定值滤波器的PID算法 (4)采样PI算法 (5)批量PID算法
的组成部分。
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 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 统。
典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调节器、执行器、被控过程、测量变送四个环节。
第二章 检测仪表
2-1检测仪表的基本技术指标 (1)绝对误差 检测仪表的指示值X与被测量真值Xt
之间存在的差值。 △=X-Xt
阀门的固有流量特性:在调节阀前后压差固定的情况下得出的流量特 性。
常用的三种固有流量特性: (1) 直线流量特性:指调节阀的相对流量与相对开 度成直线关系。 (2) 等百分比(对数)流量特性:指调节阀的相对 流量与相对开度成对数关系。 (3) 快开特性:在阀门开度较小时,流量变化迅 速,随着开度增大,流量很快达到最大值。
(2) 前馈控制系统 根据扰动大小进行控制,扰动是控制 依据。前馈控制没有被控参数的反馈,也称开环控制 系统。最终无法检测控制效果,故很少单独使用。
(3) 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是将反馈与前馈控制系统相 结合构成的复合控制系统,它综合了前馈控制对特定 扰动及时进行补偿的优势;有保持了反馈控制能够克 服多种扰动对系统被控参数的影响、使被控参数在稳 态时能准确稳定在设定值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