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书法教学案例
《汉字与书法》教学案例 汉字与书法》
设计:陈爱民 莆田一中 点评:郑兰 福州教育学院
章节名称 学科 设计者 历史 陈爱民 授课班级 所属学校
第 7 课 汉字与书法 高二 授课时数 莆田一中 1 课时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汉字与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第一目“从汉字的起源到“书同 文” ,讲述汉字的演变及对组字方法与规律的理论总结,重点交代了秦始皇推行“书同文” 。 第二目“书艺历程” ,讲述了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条件及时代风貌对书法艺术的影 响。第三目“印宗秦汉” ,讲述了秦印汉印的特点、地位及明清篆刻艺术的成就。篆刻艺术 相对本课主题属于次要内容。 贯穿本课的主题线索是:汉字是一种独特的表意文字,并衍生出独特的东方书法、篆刻 艺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教学重点
书法艺术的演变历程
通过视频、图片展示、教材阅读、制作表格使 学生掌握 通过回顾所学知识,欣赏图片、视频使学生进 行知识联系从而加以突破
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 教学难点 史阶段特征的关系 教学环境设计
多媒体教室、教学 PPT、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堂通过欣赏、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 展开学习。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 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所 得 结 论 方式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1、汉字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两种特性 1 了解 2、汉字构成的独具民族风格的书法篆刻艺术 3、掌握汉字起源和发展演变大体进程的事实 4、将书法放在时代背景下进行思考 2 理解 5、书法、篆刻作为艺术的特征、审美情趣和民族风格 6、欣赏异常纷呈的书法篆刻作品 3 应用 7、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4 迁移 8、通过欣赏书法和篆刻作品,提高学生《汉字 了解 频 , 图 BCGHIJ F 的起源》 片 《中国
能够正确 叙述汉字演变 20 及书法演变历 史
下载网络资源 并加以剪辑
印》、 PPT 动 画 (文字 统一)、 2 理解 半坡人 面网纹 盆、 甲骨 文、 金文 图片、 书 法、 印章 作品 汉字与 书法演 J 变的流 程 HF B
依据标准
课程标准: 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教育技术标准:
本节(课)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文字发明的作用及其发展历程; 掌握汉字发展为书法的条件和书艺的发展历程; 掌握篆 刻艺术的发展历程。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欣赏汉字的独特的特征,能辨认中国各种书体,识别中国名家的主要作品, ,并说出中 国书艺的主要历程,从历史角度赏析名人作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底蕴,体会祖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点评: 汉字与书法》 岳麓版必修三)中的一节文化课,从知识层面看, 《汉字与书法 (岳麓版必修三 点评: 汉字与书法》 岳麓版必修三)中的一节文化课,从知识层面看,与语文学科有 《 ( 紧密的联系, 教学设计关键不要变成语文、 历史学科“你我不分” 要做到“我中有你” 紧密的联系,教学设计关键不要变成语文、历史学科“你我不分” 要做到“我中有你”“你 , 、 中有我| ,以我为主,即发挥学科的主体性,突显学科特色,史味充足, 中有我|” 以我为主,即发挥学科的主体性,突显学科特色,史味充足,如结合时代背景 谈书法的基本特征。这节课做到了这一点。 谈书法的基本特征。这节课做到了这一点。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依据
导入新课
播 放 视 观看视频,归纳视频中关 PPT、视 使学生对汉字的起源有初步 频《汉字的起 于汉字起源的几种观点 频 了解,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 源》
展示鲁迅鲁 小组讨论并选派代表表达 PPT 迅《门外文 小组讨论成果。 谈》中关于汉 字起源的说 法,结合课后 展示材料及 习题,提出探 设置探究问 究问题:如何 题 认识汉字的 起源及其作 用?在学生 表达后及时 评价并加以 总结
能够将历 史风貌与书法 特征相联系, 正确理解时代 发展对书法、 篆刻艺术的影 响。
10
正确列出 I 相关知识点 无统一答 5 自制
3
应用 表格
4
迁移 课后
I 案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 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 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 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 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 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点评:这是一节展示中国的文字与书法文化课,通过学习, 点评:这是一节展示中国的文字与书法文化课,通过学习,学生要感悟到中国深厚的 文化底蕴,从而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 文化底蕴,从而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这样的教学内 的意识 容,决定了学习过程要经历欣赏—品味—内化—感悟,如果单靠文本素材,难以展示中国 决定了学习过程要经历欣赏—品味—内化—感悟,如果单靠文本素材, 汉字与书法的异彩纷呈,绚丽多姿态的历史画卷,需要借助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汉字与书法的异彩纷呈,绚丽多姿态的历史画卷,需要借助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丰 富、多样化的素材,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品味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本课选材很好, 多样化的素材,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品味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本课选材很好, 有助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本节课的作用。 有助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本节课的作用。 板书设计
学流程图 开 提问导入新
相结合讲述
播放视频《中 观看视频,小组探讨并形 PPT,视 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 导入新 国印舞动的 成文字,派代表回答。 频 内容,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北京》 ,并设 (北京奥运会) ,培养学生民 下列问题:视 族自豪感。 频展示的是 欣赏与设置 我国的什么 探究问题 艺术?有何 特点?并对 学生的答案 加以评价及 总结。 PPT,图 培养学生对印章与篆刻艺术 展示秦、汉印 观看图片, 体会印章之美。 片 的审美能力及对祖国文字的 章图片并依 崇敬感(情感态度价值观) 。 欣赏印章与 据 教 材 归 纳 归纳 篆刻艺术的 发展历史特 点。 以 表 格 方 式 观看 PPT 再次展示本 节课的重难 点知识 PPT 及时的巩固复习。
以论从史出为出发点, 使学生 对汉字或文字的起源及其作 用有正确的认识, 学会准确表 达自己的观点; 让学生在在讨 论中学会协作学习。
要 求 学 生 阅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动手 纸质材 培养学生阅读、 整理材料及自 读 教 材 中 文 以表格方式表现汉字的演 料及口 主学习的能力。 字 演 变 历 程 变流程 头表达 阅读及列表 的内容,并以 表格按顺序 列出其过程 要 求 学 生 阅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动手 纸质材 培养学生阅读、 整理材料及自 读 教 材 中 汉 归纳原因。 料及口 主学习的能力。 阅读及归纳 字 发 展 成 为 头表达 书法的原因 并加以归纳。 除 了 教 材 中 分组讨论并选派代表回答 纸质材 通过讨论进一步促进学生思 所列出的原 料及口 维的发展, 并培养学生协作学 因外,书法出 头表达 习的能力。 设置探究问 现 的 原 因 还 题 有什么?并 对此加以指 导与总结、评 价。 要 求 学 生 阅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动手 纸质材 培养学生阅读、 整理材料及自 读 教 材 中 书 以表格方式表现书法的演 料及实 主学习的能力。 法 发 展 的 历 变流程 物投影 阅读及列表 程,并以表格 仪展示 按顺序列出 其过程 以图片、视频 回忆在必修一、二中所学 PPT,图 温故知新。 利用已学过的知识 方 式 呈 现 不 的典型内容,领悟书法风 片,视 建构与目前知识的联系, 培养 欣赏及分析 同 时 期 书 法 格与时代风貌的关系 频 学生对汉字的审美能力及对 的代表作品, 祖国文字的崇敬感 (情感态度 与时代风貌 价值观) 。
三、 印宗秦汉 1. 秦汉:标志性的时期 2. 明中叶以后:成为独立艺术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 1、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以视频展示导入新课后后引导学生按课前分好的小组展开探 究合作学习。 2、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及拓展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形成文件。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本栏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应详细阐述并绘出流程图) 教学 环节 教学媒 体(资 源)
一、 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时期 新石器时代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秦朝 符号或文字 刻画符号 甲骨文 金文/ 籀文 文字混乱 “书同文”:小篆到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 二、 书艺历程 1. 汉字发展成书法的原因 1) 单体汉字的丰富:材料 2) 知识群体的形成:动力 3) 笔墨和线条:审美 4) 笔、墨、纸、砚等:工具 2. 演变历程 朝代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代 明代 时代风貌 国家统一 社会危机 盛世气象 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社会平民化世俗化 李斯 王羲之 张旭、怀素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宋四家 祝枝山、文徵明 书法名家 艺术特色 小篆圆润、汉隶雄浑 虚玄灵动 狂放不羁 注重规范法度 有意无法 强调个性化
小结
让 学 生 先 完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并以口 口头 讲解课后习 成课后作业, 头表达 并加以总结 题 与评价。 设置问题:你 课后自主学习与交流 认为计算机 的普及会对 汉字与书法 及篆刻带来 什么样的影 响? PPT
通过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关注现实, 培养学生知识的迁 移能力。
课外延伸
点评: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动机,通过欣赏审美,陶冶情操, 点评: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动机,通过欣赏审美,陶冶情操,这是本节课要达成的重 要的教学目标。本节课学习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要的教学目标。本节课学习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课 件画面背静素雅,以白色为背景色,不加任何的粉饰,界面冷色调, 件画面背静素雅,以白色为背景色,不加任何的粉饰,界面冷色调,体现了汉字与书法的 留白的艺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让学生学会运用独特的方式欣赏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留白的艺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让学生学会运用独特的方式欣赏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课件的画面、声音等为教学内容提供很友好的界面支持,欣赏中得到美的感受。 课件的画面、声音等为教学内容提供很友好的界面支持,欣赏中得到美的感受。